轻歌剧(operetta):原指短小的歌剧,从19世纪中叶开始指一种题材轻松、具有较强娱乐性的、偏重于讽刺揭露的歌剧。这种歌剧有对白,多用当时流行的旋律,由独唱、重唱、合唱和舞蹈等组成。
(3)抒情歌剧
抒情歌剧(lyricopera):19世纪后半叶形成于法国,多取材于文学名着或故事。舞台气氛接近于日常生活,风格优雅、富于诗意,侧重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强调音乐的抒情性。有对白,但不用音乐伴奏。
5.浪漫乐派
与以往不同的是,浪漫主义的音乐特点并不是以几位作曲家为代表,而是体现在众多作曲家的创作中。浪漫主义音乐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1)早期浪漫主义音乐
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以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和肖邦为代表的早期浪漫乐派,他们的作品与古典音乐的传统联系密切,但更为热情洋溢、个性鲜明。
卡尔·马利亚·韦伯(CarlMariaVanWeber,又译“威柏”;1786-1826)是浪漫主义初期的德国作曲家,他于1821年写的歌剧《自由射手》是一部具有德国民间特色、充满浪漫气息的、有对白的德国喜歌剧,被誉为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这部歌剧不但为德国的民族歌剧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也为欧洲的浪漫主义歌剧奠定了基石。
弗兰兹·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是浪漫主义初期的奥地利作曲家,他对音乐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是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他一生作有600多首艺术歌曲,这些歌曲有的旋律朴实自然,有的娓婉动听,有的带有吟诵性和充满戏剧性的力量。
歌曲中常常出现大小调交替、三度关系转调、变化音和新颖的和声;还使用钢琴来提示意境、烘托气氛和刻画音乐形象,把钢琴伴奏提高到与诗和旋律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在当时都具有独创性。他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是浪漫主义声乐套曲的典范。此外,他首创了抒情钢琴小品《音乐瞬间》和《即兴曲》这两种音乐体裁。
德国作曲家雅各·路德维希·费里克斯·门德尔松(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1809-1847)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他的序曲《仲夏夜之梦》是第一首独立的、专门为管弦乐队演奏用的、带有标题的音乐会序曲,因此他被认为是标题音乐会序曲的创始人。不仅如此,他还是标题交响音乐的创造者,所作的交响音乐作品大多带有标题,这些标题常常具有概括的性质。如《第三交响曲(苏格兰)》(1842)、《第四交响曲(意大利)》(1833)、序曲《芬格尔山洞》(又称为《赫布里底群岛》,1830)、《平静的海和幸福的航船》(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1833)、《路易·布拉斯》(1839),等等。此外,他首创了抒情钢琴小品《无词歌》这一音乐体裁。
罗伯特·舒曼(RobertSchumann,1810-1856)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他的创作以钢琴曲和歌曲居重要地位。其钢琴作品,很多都是由一首首短小精致的小曲组成,这些小曲在总的标题下,各自还冠有小标题,形式灵活、形象生动,表现出五光十色的生活场景,展示出作曲家独特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如由12首小曲组成的钢琴曲《蝴蝶》
(1831),具有高度钢琴技巧的、包括12首变奏式练习曲的钢琴曲《交响练习曲》(1834),由21首充满诗意的钢琴小曲组成的钢琴曲《狂欢节》(1835),由13首小曲组成的钢琴曲《童年情景》(1838,其中的第7首《梦幻曲》最为着名),等等。他一生作有歌曲200多首,其中大多是以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为歌词,音乐中注重发掘诗的意境,钢琴伴奏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还常常将很多歌曲组成套曲,来揭示心理感受的发展过程。他的歌曲和两部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声乐宝库中的精品,所写的大量音乐评论文章,对浪漫主义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赫克特·柏辽兹(HectorBerlioz,1803-1869)是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作曲家,也是标题交响曲的创始者。他写的交响曲大多带有标题,常取材于文学名着,偏重于表现外在的和幻想性的事物,一般都附以明确的文字说明,以便使听众产生一定的联想。他的《幻想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划时代作品,以后,由中提琴独奏的交响曲《哈罗德在意大利》
(1834)、带有合唱和独唱的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39)、为纪念法国1830年7月革命阵亡烈士而写的《葬礼与凯旋交响曲》(1840)等,都是标题交响曲的经典之作。
标题交响曲在柏辽兹以前就曾出现,如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用音乐表现自然界的各种图景、抒发着自己的感受。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与先前不同的是,用音乐表达诗与文学的构思,使音乐的内容具体化。为此,他打破了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的结构,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乐章的数目和顺序。此外,他还以新的和声与节奏丰富了浪漫主义音乐,同时扩大了管弦乐队的编制,如加进低音单簧管和萨克斯管等新乐器。在音响上做了新的音色组合和新的音色探索,如经常使用竖琴、钟琴、英国管等乐器,并让过去起次要作用的长号、中提琴担任主奏,用定音鼓组成和声音响,用弦乐器的弓杆击弦等,这些极大地丰富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加之高超的配器技巧,使作品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管弦乐色彩。他在1844年完成的理论着作《管弦乐法》,对后人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被誉为“近代管弦乐法”的奠基人。
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cChopin,1810-1849)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在他短暂的39年中写下了200多件音乐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钢琴曲。他用钢琴音乐表达出对祖国破碎山河的忧虑和对苦难人民的深深怀念。作品精致细腻、充满幻想,大多无标题,题材与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主义的诗歌有着密切的联系。乐曲中的节奏鲜明有力,极其灵活自由,经常出现各种形态的装饰音润饰旋律,同时通过倚音、经过音及不协和音的不断出现,创造出别具风味的和弦,有“钢琴诗人”的称誉。
肖邦创造了钢琴叙事曲这一新的音乐体裁;还把以往用以提高演奏技巧、解决技术上的难点为目的而作的练习曲提高到具有艺术性和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把伴舞用的圆舞曲发展成为诗意盎然的器乐小品;把仅作为乐曲引子而出现的前奏曲发展成独立的短小音诗;把作为多乐章乐曲中的一个乐章而出现的谐谑曲发展成为抒情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独立器乐体裁;把波兰民间舞曲体裁——玛祖卡和波罗涅兹发展成充满诗意和豪迈精神的音乐会乐曲。此外,还将夜曲这一音乐体裁,扩展了作品规模,提高了艺术水平,成为表达更深刻的情感和更丰富意境的乐曲。
在肖邦众多的钢琴音乐体裁中,流传较广的有夜曲(共作有21首):《E大调夜曲》
(op.9,No.2)、《F大调夜曲》(op.15,No.2)、《c小调夜曲》(op.27,No.1)、《c小调夜曲》(op.48,No.1)。波罗涅兹舞曲(共有16首):《A大调波罗涅兹(军队)》(op.40,No.
1)、《A大调波罗涅兹(英雄)》(op.53)。玛祖卡舞曲(共作有58首):《B大调玛祖卡舞曲》(op.24,No.2)、《a小调玛祖卡舞曲》(op.68,No.2)、《C大调玛祖卡舞曲》(op.24,No.
2)。练习曲(共作有27首):《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No.12)。圆舞曲(共作有17首):《E大调圆舞曲》(op.18)、《A大调圆舞曲》(op.42)、《c小调圆舞曲》(op.64,No.
2)、《D大调圆舞曲》(op.64,No.1;又称《小狗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叙事曲(共作有4首):《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前奏曲(共作有25首):《D大调前奏曲(雨滴)》(op.28,No.15)、《d小调前奏曲》(op.28,No.24)。谐谑曲(共作有4首):《b小调第二谐谑曲》(op.31)。此外,他还作有钢琴即兴曲、幻想曲、奏鸣曲、钢琴协奏曲、钢琴三重奏曲、大提琴奏鸣曲、长笛和钢琴变奏曲,等等。
肖邦生于华沙的近郊,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从6岁起开始学习钢琴与即兴演奏,7岁时发表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举行了第一次钢琴演奏会,从此,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份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肖邦生活的年代波兰正遭受欧洲列强的奴役,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先后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1830年,波兰的爱国志士暗中酝酿着一个新的起义。在这动荡不安的状况下,肖邦的老师、亲人和朋友为了他艺术上的发展,敦促他出国深造,以艺术上的成就报效祖国。这年年底,肖邦离开波兰赴巴黎。离国几个星期后,华沙爆发了起义,并获得成功。
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俄国重新攻陷华沙,起义被镇压下去。肖邦获悉后,义愤填膺、悲痛欲绝。从此他定居于巴黎,并以自己的创作、钢琴演奏和教学,很快在巴黎成名。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国波兰。25岁那年,在德累斯顿他与波兰贵族小姐玛丽亚相爱,但因不门当户对而遭到女方父亲的坚决反对与阻挠,婚姻无望。第二年他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同居。此后(1838-1845年)肖邦的创作进入最旺盛的时期,众多重要作品都产生于这个阶段。虽然乔治·桑的爱,以及与各国文学艺术界名家的交往,使肖邦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但流落异国的孤寂感,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却总是使他悲郁寡欢。从19世纪30年代中期,病魔就始终缠绕着他,1847年他与乔治·桑决裂,并结束了10年的同居生活,病情明显恶化。两年后,带着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肖邦病逝于巴黎。按照肖邦生前的遗愿,他的心脏运回了波兰华沙,遗体安葬在法国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在他最尊敬的作曲家贝利尼的墓旁。
在早期浪漫主义音乐中,尼科洛·帕格尼尼(NicoloPaganin,1782-1840)的惊人演奏和超凡创作也应功不可没,为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奇异色彩。他的音乐曾影响过众多音乐家,如当时在音乐路口上徘徊的舒曼,听了帕格尼尼的演奏后坚定地走上音乐之路。
李斯特在巴黎观看了帕格尼尼的演奏,被他那非凡的演奏技巧和感人的音乐表现力所震动,发誓要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等等。他的小提琴曲还曾被许多作曲家改编为钢琴曲,演奏技法也影响到钢琴曲的创作以及管弦乐配器法的发展。
帕格尼尼是着名的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父亲是个贫穷的商人,爱好音乐。
帕格尼尼5岁接触音乐,7岁学习小提琴,8岁开始写小提琴奏鸣曲,11岁公开演奏小提琴,16岁离开家独立谋生。23岁时在拿破仑妹妹巴西奥希公主的宫廷内担任小提琴独奏,以后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其超人的技巧和优美的琴声征服了整个欧洲。他首创了小提琴左手拨弦,以及飞跳弓、滑音、快速半音滑奏、双音、双泛音、颤音、和弦、弓杆击弦等演奏技巧,音乐热情奔放,音色优美华丽,被世人公认作“小提琴之王”。他在小提琴最低的一根弦——G弦上进行的演奏绝技无人可比。据说这个技艺是他在监狱里练就的,他曾经因杀死妻子而坐牢,监狱的看守喜欢听他拉小提琴,于是给了他一把只有一根弦的破旧提琴让他演奏,他就在这一根弦上练出了真功夫。出狱后,他时常会在演奏会上当众扯断一根弦在三根弦上演奏,或扯断三根弦在一根弦上演奏,那准确无误、完美的音乐使观众惊叹并爆发出狂烈的喝彩。帕格尼尼所作的六首小提琴协奏曲(约1817-1830)是浪漫乐派小提琴协奏曲最早的优秀之作,其中的《E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经常被演奏。所作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op.1,1805)显露出他杰出的创作才华与演奏技能。为小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变奏曲《女巫舞曲》(1813)和变奏曲《威尼斯狂欢节》(1829)是他精湛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帕格尼尼身材瘦长,犀利的目光,长长的头发,相貌古怪而粗犷。他在演奏难度大速度快的音乐时,冷静沉稳;演奏柔美的音乐时如醉如痴;演奏情绪高亢的段落时,激越不羁。他生前的演奏技巧严格保密,因此没有门徒,也从不在人前做任何练习,很多作品都不允许在生前发表。
(2)中期浪漫主义音乐
19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兴盛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以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古诺、比才、罗西尼、威尔第为代表的中期浪漫乐派,他们的作品在情感、文化观念和表现技法上,与古典乐派的差异更为明显,同时把兴趣集中在交响音乐和歌剧等大型音乐体裁上。
弗朗茨·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是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是奥地利着名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车尔尼的学生。作为钢琴家,他是现代钢琴演奏技术的创造者之一。
1831年,当他听完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巴黎举行的演奏会之后,深受触动,发誓要把钢琴演奏艺术也提高到与小提琴相同的水平。首先他将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最后乐章的主题改编成钢琴曲《钟声》,以后又先后改编出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以及贝多芬和柏辽兹的交响曲,巴赫和帕格尼尼的独奏曲,莫扎特、威尔第、罗西尼、贝利尼和梅耶贝尔的歌剧作品,舒伯特和舒曼的声乐曲,等等,极大地扩展了钢琴演奏艺术的表现领域,使钢琴可与管弦乐队的表现力相媲美。他创造了多种钢琴演奏技巧,如被称为“李斯特八度”的双手八度交错半音快速上下行,三度和六度滑音,频繁快速的大跳,高音区急骤划过的音群,别致的拨奏,细腻的踏板运用,等等。
作为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了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所作的13首交响诗是近代标题音乐的杰作,为标题管弦乐曲创立了新的式样,为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新的门径。他写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是狂想曲体裁的首次运用,自此之后这一体裁才被广泛运用。他在作曲技法上的不断探索与和声上的重要创新,预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1885年写出的《无调性小品》,被认为是无调性音乐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