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何日君再来
1529900000020

第20章 第3乐章 “学院派”作曲家与流行歌曲2(1)

冼星海和他的《夜半歌声》

冼星海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作曲家,他和诗人光未然联手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正气歌,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无论是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还是在今天和以后的和平环境中,《黄河大合唱》都将永远闪烁思想和艺术的光辉。

对于冼星海,人们都知道他那大气磅礴、气壮山河的《黄河大合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最初的成名作是《夜半歌声》。

《夜半歌声》是一首艺术歌曲,是1932年2月由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夜半歌声》同名的主题歌。在影片中《夜半歌声》三次出现,贯穿影片的始终。歌声凄厉、悲愤,表现了主人公“只要一息尚存,誓与那封建魔王抗争……”的顽强意志和对爱情的坚贞。这部影片的编导马徐维邦用“恐怖片”的形式,表现反封建的主题,由当时的著名演员金山、胡萍、旋超主演,影片上映后曾引起轰动。而比影片更轰动的是主题歌《夜半歌声》,另外两首插曲—《热血》和《黄河之恋》也被广泛传唱,流行一时。

为《夜半歌声》的同名主题歌幕后代唱的人是谁,长时期以来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由盛家伦代唱,根据是“百代”的唱片封套上印的是盛家伦;另一种说法是说这首歌由姚萍幕后代唱。持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他们看电影《夜半歌声》时,字幕上打的是姚萍,字很大,他们不会看错。

姚萍是中国早期的电影演员,曾主演过《中国泰山》等影片,后来他去新加坡定居,在当地教书。他在世时曾多次时朋友说,《夜半歌声》是他唱的。这部影片的导演马徐维那,也对新加坡的演员上官流云说过,电影里的《夜半歌声》确是姚萍所唱,后来由盛家伦灌录了唱片。

冼星海1905年生于澳门,父亲是一位海员,冼星海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6岁时他随母亲去新加坡,靠母亲做佣工维持生活。13岁时他作为优秀华侨学生被岭南大学招收到广州,先入附中后升入大学预科,过了6年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活。他酷爱音乐,在学校乐队拉小提琴,吹单簧管,并担任过指挥。19岁毕业后当过打字员、教师。一心想在音乐上深造的冼星海,21岁去北平,进北大音乐传习所学习音乐理论和小提琴,1928年23岁的冼星海赴上海进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1929年去法国,1935年春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同年回到上海,先在百代唱片公司任职,后任新华影业公司的音乐指导。他谱写的第一首电影歌曲是为艺华影业公司的影片《时势英雄》创作的插曲《运动会歌》。从1935年到1937年,他先后为8部影片创作了12首插曲,除了《夜半歌声》的同名主题歌和两首插曲使他走红歌坛外,其它电影歌曲都没有引起多大反响。1937年春,他曾为《日出》、《大雷雨》等舞台剧配乐。从1935年开始,他一面为电影作曲,一面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创作救亡歌曲,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歌咏活动。1938年他在赴延安途中创作了《在太行山上》和《到敌人后方去》等名曲,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和《九?一八大合唱》。一部《黄河大合唱》使他名垂青史。但在流行歌坛上可以称为传世经典的,只有《夜半歌声》。

1945年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那一年他只有40岁。

著名导演吴村和他的电影流行歌曲

吴村,原名吴世杰,1905年出生于福建厦门。上个世纪20年代留学日本,学成回国后,进复旦影业公司,编导了无声影片《血花泪影》,这是吴村从影的处女作。影片问世的时间是1930年,那一年吴村25岁。

1933年吴村转入联华影业公司,编导了无声影片《风》。1934年他进入“明星”,当年,“明星”拍摄影片《女儿经》,吴村是导演之一。1935年他为“明星”编导了《落花时节》,同年参与了影片《热血忠魂》的导演,1936年又为“明星”编导了《春之花》和《永远的微笑》,1937年为“明星”执导了洪深编剧的《四千金》,为“艺华”编导了《女财神》。从影七年的吴村,推出了9部影片,在影坛没有引起大的反响。1937年抗战开始,明星影片公司毁于战火。1938年,明星老板张石川用“明星”在租界里幸存的小摄影棚完成了明华影片公司的《恐怖之夜》、星光影片公司的《歌儿救母记》和天声影片公司的《桃色新闻》的拍摄。吴村在编导《恐怖之夜》一片时,谱写了两首插曲,其中的《四季花开》由他本人作词,另一首《虞美人》则是选用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谱曲成歌。在张石川编剧吴村导演的《桃色新闻》一片中,吴村写了一首歌词,题名《花一般的梦》,由陈歌辛谱曲。

1939年吴村为国华影片公司编导了三部影片—《歌声泪痕》、《孟姜女》和《新地狱》。《歌声泪痕》由龚秋霞主演,吴村和陈歌辛合作为这部影片写了四首歌—《歌声泪痕》、《何处不相逢》、《白兰花》和《心碎了》,都没有多大影响。《孟姜女》由周璇主演,吴村写了《百花歌》和《春花如锦》两首歌词,由严华谱曲后都很流行,严华成为电影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就是从这部影片开始的。这一年,吴村还为艺华编导了张翠红主演的《王宝钏》,他和陈歌辛合作的片中插曲《苦菜谣》、《思君吟》和《牛郎织女》也没有流行起来。

1940年,吴村再次编导历史题材的影片《苏三艳史》,他自己亦词亦曲的《长相思》和《灯花开》反响一般,再次与严华合作的《心头恨》十分走红。酷爱电影歌曲的吴村这一年编导了他的第一部歌唱片《天涯歌女》,10首插曲都由他作词,他自己谱曲的《梦》比较流行,另一首《小夜曲》反响一般。10首歌曲中,走红的有黎锦光谱曲的《襟上一朵花》、张昊谱曲的《街头月》和陈歌辛谱曲的《玫瑰玫瑰我爱你》,陈歌辛因这首歌而一举成名。作曲家们用他们的歌捧红歌星,吴村是用他编导的影片和他撰写的歌词捧红作曲家。可以说吴村为中国电影歌曲和流行歌曲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更高层次上的。

1940年,吴村又为金星影片公司导演了一部由周贻白编剧的《李香君》,这部影片没有插曲。李香君是一位名歌妓,可能影片中她唱的是她的“名段”,唱“电影歌曲”与她的身份不符,也就不能胡乱安排了。

1941年,吴村为金星影片公司编导了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孤岛春秋》。他在这部影片中,自己作词谱曲推出了三首歌—《相思谣》、《春之舞曲》和《莎莎再会吧》。前两首的词曲都很美,只是由于都是只有几句的小歌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莎莎再会吧》是一首风格独特,要求演唱者要有相当功力的歌。这三首歌白虹都唱得很成功,特别是《莎莎再会吧》,随影片上映后迅速走红,成为白虹40年代久唱不衰的名曲。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影坛、歌坛都没有了吴村的消息。此期间他应爪哇电影公司之聘,赴南洋拍片,珍珠港事变后公司停业,他在当地一家舞厅任乐队指挥兼作曲。1945年后,他曾去新加坡拍片,1948年吴村回到上海,重出江湖,为大同电影企业公司编导了影片《柳浪闻莺》,这是吴村的又一部歌唱片。他气派非凡地为这部影片安排了15首插曲,除了自己作词,还请当时因为吴莺音写了一首《断肠红》而有了名气的词作者张生为这部影片写了《听我细述》和《淑女窈窕》两首歌词。当时流行歌坛最著名的作曲家黎锦光、严折西、姚敏、李厚襄都被他请来为这部影片的插曲谱曲。声势大,规格高,他是想一鸣惊人,还是要尽情抒发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感,或者是兼而有之呢?读过他的歌词就会感到,他在向人们倾诉,倾诉他对逝去年华的无限怀念与眷恋。“风兮萧萧,叶兮飘飘,月兮无语,星兮闪耀。碎了的心,无从补了,朽了的花,无从开了。春风忽又吹到,野草欣然呼号,今宵哟今宵,又回到春的怀抱。再给我花一般的梦吧,再给我花一般的梦吧!向烦恼的心灵奠杯泪酒,奠杯泪酒,让逝去的年华回头一笑。春风忽又吹到,又回到春的怀抱。”《心碎了》、《春风野草》、《今宵今宵》、《花一般的梦》,是他1938年—1940年写的歌,遥想当年,他含着眼泪回头一笑,多么希望从此在春的怀抱里重温那“花一般的梦”啊!这部影片推出了多首名曲—《小花》、《秋夜》、《我是浮萍一片》、《听我细诉》、《如果没有你》等,影片也曾轰动一时,吴村的愿望达到了吗?

这部影片之后,吴村又没有了消息,只有他的歌还在被人们广泛传唱。

黄贻钧的《莫忘今宵》

1944年1月,《上海影坛》杂志社,召开了一次歌影双栖明星参加的座谈会,请出席座谈会的周璇、白虹、龚秋霞等人,谈她们对自己主演的影片和演唱过的歌曲,哪些最满意,哪些不满意。周璇发言时说:“我以为秋姐(她对龚秋霞的尊称)在《浮云掩月》中的《莫忘今宵》和《蔷薇处处开》是很好的,我最喜欢听。”

周璇所说的《浮云掩月》是1943年“华影”摄制的影片,由著名编导李萍倩根据美国电影《白昼夫妻》改编。龚秋霞和严俊在影片中饰演一对夫妻,由于王丹凤饰演的第三者的插足,他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作为妻子的龚秋霞,希望丈夫回心转意,但是没有成功。这是一部比较严肃、有一定艺术品位的影片。由于龚秋霞、王丹凤、严俊的出色表演,和片中插曲《莫忘今宵》的极受欢迎,赢得了不错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