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它的特色和优势在于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并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创意农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农业功能的拓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继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创意产业的理念也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并迅速在全球扩展。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人们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即现在所谓的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学主要是以美学经济理论、战略资本理论、附加值文化理论、消费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附加值文化为理论核心,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着力构建创意农业理论创新体系,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附加值文化理论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培育农产品附加值文化,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目前国外的创意农业模式主要有:
第一,法国模式。法国创意农业属于环保生态功能为主的创意农业,是以大田作物为主,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型农场。巴黎的创意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巴黎的各种食品供应,主要经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由各国各地乃至欧洲其他国家完成。所以,巴黎的创意农业突破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而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
第二,德国模式。德国创意农业属于生活社会功能性的创意农业,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地区或近郊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收取租金,承租市民可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让市民享受耕种与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
第三,荷兰模式。荷兰创意农业是以创汇经济功能为主的创意农业。主要是以园艺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出口型农业。荷兰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制品,使其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成为世界创意农业的典范。荷兰创意农业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
第四,日本模式。日本创意农业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多样化农业,属于综合功能的创意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创意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
第五,美国模式。美国创意农业的特点首先是重视教育,积极提高国民农业创意性。其次是拥有高科技生产工具,并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信息网络。
8.3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紧密依托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优势,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教育和创新功能的现代农业。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都市农业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但二者还有不同点,城郊农业主要是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要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在大城市地区,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也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其中,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一些具体经营方式。
科技支撑的都市休闲农业还可以帮助城市居民在自家阳台实现瓜果蔬菜的生产,而“阳台农业”兴起,也进一步发展了都市农业的一些新的功能。种植这些阳台蔬菜方式很简单,像韭菜,生在不足1平方米的营养槽内,定期浇灌专家配制的营养液,一周出苗,两三天就长出1厘米;像盆栽绿宝石番茄,在盆里吊根细绳,藤蔓就会顺着延伸,下部的果实摘完了,把下部藤蔓盘起,采摘上边的果实,这样无限生长,一盆最多能产80千克果。另外还有佛手南瓜、迷你黄瓜、玻璃奶油生菜等多种适宜阳台种植的蔬菜品种供人们选择。“阳台农业”寓教于乐的功能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为了娱乐,老年人喜欢养花种菜,阳台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也让他们的生活有个寄托;二是构建温馨家庭的亲情。学习生活工作之余与孩子一起种种菜,可以享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三是消除工作压力,亲近自然。通过亲手整理、整治阳台上的方寸菜地,既缓解了压力,也体验了农事生活。
“阳台农业”的发展蕴含了生产、休闲、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同时拓展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都市农业的功能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副产品安全供给保障;第二,原材料供给;第三,农村劳动力就业;第四,减贫;第五,生态保护;第六,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第七,对经济的有效缓冲。国际上的都市农业发展也展现了各不相同的功能特点,如荷兰是“经济创汇型”都市农业,其重点发展具有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农业生态观光功能和地区专业分工的都市农业生产体系。德国是“生活功能型”都市农业,主要形式是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法国是“生态环保型”都市农业,如巴黎的都市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而主要利用农业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和居民分隔开来,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新加坡则是“花园型”都市农业,大都市犹如建设在美丽的花木海洋之中。
智能的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智能农业产品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土壤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智能农业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量粮库的温湿度平衡。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而寓农于乐的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拓展了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