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古今农事
15356900000008

第8章 世界农业(1)

考古资料显示,公元前2世纪左右,巴比伦人发明了冶铁方法,而中国的冶铁技术更早,至迟是在春秋中期发明的。生产工具的每一阶段变革都与材料、工艺、控制在技术上的重大发展密切相关。冶铁技术的发明,必然导致铁制农具的出现,这一跃进产生于希腊的荷马时代和中国的春秋时代。还在希腊城邦国家建立的早期,木犁就已经装上了铁制的犁铧。由于各地的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存在着差异,所用农具也有所不同。罗马使用较轻便的弯辕犁;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方,则使用有轮的较为笨重但适合于深耕的反转犁。据文献记载,1世纪左右罗马已经有大麦、小麦的集穗装置,谷物加工机械也已出现。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表明,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有了功能较为完善的铁制耕犁;汉代初期,铁犁向形式多样化发展,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等,并且还发明了犁壁装置和能够调节耕地深浅的犁箭装置。如果缺少了新的动力,先进的铁制农具也是无法充分利用的。在欧洲,罗马帝国末期由于奴隶缺乏,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动力,但成效甚微,直至1000年前后,西欧才广泛使用畜力。在中国,公元前350年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牛耕了。铁犁和牛耕使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原始农业,从而促使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发生变革,开始了人类文化史上所谓的野蛮时期向文明时期的过渡。综上所述,欧洲的传统农业产生于希腊的奴隶社会时期,而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2.1.2传统农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的时间跨度大体上从公元前500年左右至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是促使传统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据有关资料,在原始农业阶段的公元前5000左右,世界人口估计为2000万人,到公元元年增至2.3亿,1000年为2.75亿,1500年为4.46亿,1800年为9.02亿。

为解决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在亚洲、欧洲、非洲和中美洲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垦。例如,中国从战国中期起,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兴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发展灌溉。秦及西汉时期(前221—220),中国农耕以关中、中原地区为中心,一方面向西北方向扩展(如开垦河西走廊地区),另一方面在长江中下游广大沼泽地带,通过修建大小排水工程,扩大土地垦殖。

此外,东南亚从3~5世纪起,西欧自12~13世纪开始,耕地面积每隔100年都成倍地增长。特别是人口增长最快的中国和印度,除大规模开发平原地区土地外,还对不同地形条件的土地进行开垦,出现了梯田、圩田、湖田、渚田、葑田和畲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

传统农业时期,由于战争和商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世界农作物与畜禽传播和引种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明显地扩大。例如,水稻在公元前5~前3世纪传入近东地区后,经巴尔干半岛传入匈牙利,并由阿拉伯人传入西班牙、意大利等地。5世纪从阿拉伯地区传入非洲,而后又从印度传入非洲东海岸和马达加斯加。公元前1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

西半球,水稻于16世纪后传入美国,19世纪后由美国传至哥伦比亚和巴西。小麦于公元4~5世纪由中国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在西方,小麦于15世纪末由西班牙传入西印度群岛,17世纪传入美国,18世纪由英国移民传入澳大利亚。高粱从非洲热带起源地(埃塞俄比亚)于公元前4世纪传入印度和波斯,公元前1世纪传入欧洲,4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并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玉米由哥伦布于1492年从古巴引入西班牙,稍后又传播至法国、意大利、土耳期、印度和北非等国,16世纪初由印度传入中国、日本。甘薯于15世纪末由南美传入西班牙,16世纪由美洲传入非洲、印度、菲律宾及马来西亚,16世纪末由吕宋岛传入中国、日本。大豆于18世纪由中国和日本传入欧洲,19世纪传入美洲。棉花因品种不同情况较复杂,其中原产于印度的中棉(又称亚洲棉),于公元前4世纪传入希腊、罗马,6世纪传入中国,9世纪传入南欧。

原产于非洲的草棉于6世纪从中亚传入中国;原产于中美洲的陆地棉(又称美棉)先传入美国,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欧洲及非洲,中国19世纪才开始从美国引种。原产于新几内亚附近的甘蔗(前15000—前8000年),1世纪由印度传到中国,8世纪由印度传入日本冲绳岛,公元10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东非、地中海沿岸地区及非洲西海岸各国。畜禽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也更广。如羊、牛、猪、马在公元前2000~前1500年已遍及包括中东、西亚、印度、中国、中亚、中美洲及北非等地区,公元元年~4世纪遍及欧洲各国。

随着农作物和畜禽的广为传播与引种,农业由单纯种植谷物发展到包括畜牧业及经济作物。如中世纪法国,农业原以种植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和种植牧草为主体,继15世纪从美洲引进玉米后,又引进了烟草、黑麦;19世纪引进甜菜、油菜等,不仅大大拓宽了种植业的领域,而且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废止休耕制,改为轮作制)和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

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差异。东方传统农业系指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各国的传统农业。总的来看,当时在耕作制度和集约化水平方面都比西方进步。其中中国可作为东方传统农业的典型。中国从春秋战国(前770~前222年)起,实行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阶段后,结束了撂荒制,代之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土地的精耕细作制。春秋晚期,大多是锄、镰这类的小型农具,战国中期后,铁制农具的种类增加,分布地区扩大。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为大规模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出现于华北平原、关中地区和成都平原,如联系济水、濮水、汴水等河流的鸿沟,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继之又出现了以灌溉农田、发展生产为目的的芍坡,改良利用盐碱土的漳河渠和郑国渠,以及灌溉整个成都平原农田的都江堰,等等。秦汉以后到隋统一,北方旱作区农业形成耕—耙—耱(耢)的抗旱保墒耕作制。经过六朝时代的开发,唐宋时在江南水田区形成了耕—耙—耖的耕作制。

为了便于农田耕翻起垄,农具也不断改进,汉代发明了铁制犁具。在耕作制度方面,秦汉时期,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连作制(即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农作物),汉代出现了冬小麦与其他作物轮作倒茬。魏晋南北朝时,在采用绿肥养地,绿肥、豆科作物和其他作物轮作、间作、套种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养地与用地相结合的轮作体系,使农作物的单产和土地利用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隋、唐、宋、元时期,江南形成了以稻麦(绿肥或油菜)轮作为主体的耕作制度,并出现了双季稻和三季稻。明清时代,轮作、间套作、多熟种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世界农业起源地的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气候干燥炎热,为战胜干旱对农业的危害,发展了各种形式的灌溉农业,如引河水进行自流灌溉,引地下水灌溉,修建水井或坎儿井等发展井灌。特别是在3000年前的埃及,引尼罗河水进行淤灌,以此提高耕作土壤肥力。古埃及人也发明了耕犁,创立了作物轮作制。由于施肥较少,休闲和轮作是当时保持地力的主要方法。在东方,由于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形成了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分散的个体经济,它们同外界交往很少,因而变革和进步十分缓慢,致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西方保持的时间要长得多。

西方传统农业:中世纪欧洲地区由于地多人少,森林茂密,典型的传统农业是休闲、轮作并兼有效放牧地的二圃或三圃耕作制,它将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在一起。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最早在希腊形成了二圃制(亦称两年轮作制),即将土地分为两个区,一个区种植麦类作物,一个区休闲,次年调换,以恢复地力。到了公元前5世纪,由于农村人口增加和发明了有轮重犁,在新开垦的土地上采用三圃制(又称“三年轮作”或“三田”制),将土地分为三个区,两个区分别种越冬作物(小麦等)和春播作物,一个区休闲,三年轮换一圈。这种轮作方式很快就推广到整个西欧和东欧。例如,13世纪时法国的北部和东北部实行三年轮作制,即第一年种秋播的冬小麦,第二年种春播的大麦或燕麦,第三年实行休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实行两年轮作制,即一年种植谷物,一年休耕(在贫瘠地区也有休耕几年的),休耕的土地上可放牧牲畜,以补充天然草地的不足。二圃制和三圃制耕地利用率均较低,由于耕作粗放(一般为撒播,几乎不进行田间管理),适合于当时地广人稀、耕地垦殖指数较低的欧洲地区(如13世纪西欧地区在土地总面积中耕地所占比重不到20%)。这一耕作制度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19世纪产业革命后才逐渐废止。

2.1.3传统农业的贡献与局限性

传统农业对农业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①农业生物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广泛交流。传统农业阶段,由各大农业起源中心驯化并经原始农业传播的各种生物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各地农业生物资源,为各地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提供了适应的作物,从而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②形成了完备的耕作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选种育种技术、施肥技术、土壤耕作技术、农田灌溉技术和轮作制等。③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无论是东亚还是西欧的传统农业,都是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在欧洲是以牧为主,在中国是以农为主。人们对于无法充分利用的农副产品和农业不能利用的土地,可以通过发展畜牧业而加以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肉、蛋、奶及其他畜产品,同时还可为农业提供优质的肥料,促进农业系统的协调发展。④形成了农业管理思想和体系。我国在传统农业阶段的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一整套农业管理思想和农业经营思想,如:“天、地、人”理论,“时宜、地宜、物宜”原则,集约经营,多种经营,量力而行等。

传统农业的主要不足表现在:从能量循环的角度分析,是一种低水平循环状态。可以把农业看作是一座能量循环转换的工厂,我们投入农业多少能量,那么农业就会相应地提供给我们多少产品(农产品也是能量的一种形态)。而在传统农业中,能量的循环转换是封闭的,投入农业的能量仅仅是农业当中的人力、畜力和有机肥等,数量十分有限,所以,农业能够提供给社会的产品数量也相对有限,于是产生了效益低、进步慢等缺陷。更严重的是,随着社会人口不断增加,为了维持生存,人们只有依靠扩大土地种植面积的办法,于是,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毁林开荒、毁牧垦荒的情形,这就又引起了自然环境遭破坏的尖锐矛盾。所以,传统农业对环境的维护、维持也必然是低水平的,只要社会对农业生产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农业就无法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2.2中世纪的世界农业〔1〕2.2.1英国中世纪农业5~14世纪英国封建体制下的农业发展过程。随着5世纪英吉利国家的形成,作为封建领主占有土地并依附农民进行剥削的经济形式,经历了形成、完备和解体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