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快乐的密码
15485600000012

第12章 处世之法(3)

他在单位没有位置,家里的人要给他位置,要重视他,安慰他,鼓励他,尊重他,给他希望,让他感觉在这个家里,他是家人的依靠,是全家人的靠山。他心里自会获得一种温暖,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容不得自暴自弃。说实话,单位没有位置并不重要,大家想想看,全国有多少个人在单位没有位置,他们还是照样工作,照样帮助别人,别人照样喜欢他。现在很多打工的人,虽然他们生活艰苦,但他们乐此不疲,依然快乐。

如果换作我跟他沟通、交流,我会用我的爱给他温暖,用我的真情来感动他,用对他的希望和愿望来觉醒他,我比以前还尊重他、宽容他、爱他、帮助他。实际上,一个人重要的是做好人,做好事。你可以对他说:我没有要求你有位置,位置高也不能够给我们快乐,当官也不能让我们万事如意。我希望你像以前一样学佛行善,我希望你像以前一样心地善良,快快乐乐。我和孩子都需要你的爱,还有很多人都需要你的爱护和关心。我想他就是铁石心肠也会被你的热情融化的。他会心态改变,会爱你们,会珍惜生命。祝您心愿满足!家庭和睦!快快乐乐!

上师的话:现在有很多学佛之人,把佛学理论当成一种文化与学术来研究,并没有把佛教理论运用到生活之中,也没有体现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之上,以这种心态来学佛,就是把佛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字不差地背下来,终究不能解脱。

道歉也不接受,我该怎么办

多年前,一位画家得罪了朝中的一位大臣,大臣怀恨在心,终于找机会把画家给杀了。多年后,画家的儿子继承父业,也成为一名十分出色的画家。但是由于他晓得那位大臣依然在恨他的父亲,所以担心大臣对自己不利,每天只低调地在画市上卖画为生。

偶然有一天,这位大臣年轻的儿子逛画市时迷上了他的一幅画,但他却很傲慢地拿布盖上了画,声称这幅画不卖。看着大臣的儿子很失望地离去,他感觉到了一种报复的快感。

几天之后,那位大臣来到了他家,求他把那幅画卖给他,并说要多少钱都行,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因为这幅画闹了好几天了。可是画家儿子依然拒绝了,他贪婪地享受着那种报复后的快乐,感觉多年来心中的仇恨终于释解了一些。

这天早晨,画家儿子在精心画着一幅神像-这是他的习惯,每天早晨起来先画一幅自己所信奉的神像。画着画着,他就盯着神像的脸看了起来,并自言自语道:“好奇怪啊,怎么这么像一个人呢?他到底是谁呢?”想了许久,他突然大惊道:“天哪,原来是他,是那个杀害我父亲的大臣!”

他像疯了似的撕着画,大喊着:“我的仇恨终于报复了我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有了外遇,后来被妻子发现,就产生了矛盾。朋友多次向她诚心道歉,跪在地上求她原谅,妻子说:“你就是有让死人活的能力,我也不会原谅。”从此,妻子再也不说话了,朋友怕她出事,就找我出面劝解,她对我说:“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离婚。”朋友听了非常痛苦,悔恨交加。我对朋友说:“如果你希望她原谅你,你应该支持她的选择。”朋友想了半天对妻子说:“对,我没有权利阻挡你的选择,如果你能原谅我,可以离婚,今天我跟活佛发誓,从此再也不找女人,祝您永远快乐!”

后来,朋友偶尔到寺庙学佛,经常为前妻祈祷,为她诵经,积德行善,回向给她,自己真诚忏悔。三年后的一天,他和她在我寺法会的时候邂逅了。她对他说:“谢谢你,当初答应我的选择。”朋友听到这句话,感动得掉了眼泪,说:“谢谢你的原谅。”这时来了个老和尚对他俩说:“听说你们还在单身,说明你们的缘分还没有尽,我看你们今世的缘分断不了,如果想断,只有男的当和尚,女的当尼姑,出家再还俗,罪过可太大了。”说完老和尚就走了。听了老和尚的话,他们没有出家,而是复婚了。

我们都知道,过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处世中偶然出现的,人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是如此。我们在爱恨交加之中容易产生诽谤或者赞叹,因为我们有爱才能赞叹,有恨才有诽谤。赞叹与诽谤都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这些都是佛教的一门大学问。但现在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知识,他们认为爱和恨是永恒的,诽谤和赞叹是绝对的。当自己的亲人做错事就不会诽谤与责怪,反而赞美;自己仇视的人做好事也不赞叹,反而污辱,从原则上来讲这是错误的观点,从佛教的角度来讲,是违反规则的行为。我很荣幸在年轻时就接触佛法,也接触了这方面的学问,在为人处世之中总结了很多经验。当时我对这些学问看得很低级,在日后的待人接物中,才感觉这些知识却是无价之宝。

日常生活之中,人与人接触,难免会互相发生摩擦和误会,而因小误会引起大矛盾的事让我们屡见不鲜。因此,学会正确有效的道歉是毋庸置疑的。你也许会说,道歉很容易,一句“对不起”就全部搞定了。道歉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也没有什么学问。“对不起”是我们最常用的道歉方式,但它毕竟只是一句礼貌用语,当我们遇到复杂的情况时,说一句“对不起”是不可能解决的。我们应该怎样道歉才能使自己脱离困窘呢?苯教经典里讲三门(身、语、意)结合而道歉:

1.身道歉。用身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诚心道歉,就是要承担责任,如果你不是真心地道歉,每个人都看得出来。真心诚意道歉的人,恭恭敬敬地表达自己的心意,而且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而努力,承担一切责任。大家必要知道,道歉并不是为自己狡辩的伎俩,更不是取得别人的宽恕,你必须要感到自责,勇于承认过失,才能够真心地道歉。

2.语道歉。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诚心道歉,就是说真话,不要找借口。如果你找借口来补充或解释,没有用,反而会给你带来更多麻烦。道歉不是借口,也不是解释,道歉是你犯了错误,自己承认,就要承担这个责任,比如“很抱歉今天我错怪了你,伤害了你,都是我的错,希望请你原谅,以后我绝不会再做出类似的事情”等等发自内心的话语。有时即使真的有一些误会或客观因素的掺杂,现在也不是解释的时候。如果你一定要解释,首先,要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再指出对方的过错,比如“我也有错……但有些事宜还是要和您确认一下,这样做是否更合适”等等,意思是你也要承认你错误的部分并且承担这个责任。

3.意道歉。真心实意地承担责任,诚心诚意地向他赔礼道歉,认真负责自己的过错。必要考虑到自己的过错所造成的后果,也许你不认为你的做法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应,预警依然是很重要的一点。另外,能补救我们必须补救,有些错误可以补救,而且补救也不难。有些错误是无法补救的,很难挽回,这时候你就要尽全力试着弥补。另一种补偿方式就是要确保你以后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候这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补救。真正的道歉是看你能否做到,而并不是能否说到;就是你能否承担责任,而不是错误推到别人身上。

以上就是三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步骤。你一旦掌握这些原则,你就可以在你的道歉中,根据情况加入一些商量、解释或者交流,但基本结构是不变的。只要你能够承担责任,考虑后果,并且竭力弥补,那就会是一个很有效的道歉,别人会因此而接受你的歉意。

上师的话:世上没有后悔药,只有把真正的道歉,体现在身语意上,尽量为他做能做的事情,尽力去弥补过错,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面对不接受道歉的人,给他们弥补的最好方法。

他如此顽固,我如何面对

传说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突然,他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一片汪洋展现在眼前。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海天相接没有尽头。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北海,还一直以为黄河是天下最大呢!难怪会被有见识的人笑话。”

“顽固”这个词不好解释,因为它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有愚蠢不会改变的顽固;固执与执着自己观点的顽固;顽强不后退的顽固;坚持自己立场而不改变的顽固;强硬与刚强过度的顽固等等。

我有个很好的同学,也是二十七年的老朋友,他叫兰卡。我们两人在二十七年里就像亲兄弟一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特别是我在阿坝学习的那段日子里,由于离家遥远,生活又很艰苦,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帮助我。而当他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所以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总的来说,我们从来没有吵过架,也从不互相埋怨。他的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福气美满,敬老爱幼,做人做事也很认真。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之人,他也不以外,他的缺点就是顽固不化。记得那是2003年发生的一件事情,也是我第一次来到北京发生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到现在想起来,我还会笑个不停。

当时我遵照师父的意愿,从家乡赴汉地弘扬佛法。在成都正好遇见朋友兰卡,还遇见了十年前认识的朋友日戈圣光。我告诉他们来成都的目的,日戈圣光的意思是让我去北京,他可以帮我,当时我也不知去什么地方好,很茫然,日戈圣光留给我他的地址,匆匆忙忙地就走了。

我和兰卡聊了半天,最后他说:“我们去北京吧。”我听到“我们”这一句话,就知道他定下来了,无法改变,他的意思是非要陪我去北京,我也没有勉强,因为我知道他的性格顽固,他定下来的事,不容易改变。当时我在想,他跟我去北京,他也不会汉语,同样人生地不熟,也帮不了什么忙,只能是做个伙伴。想到这里我就说:“可以,我们一起去看北京天安门。”听我这么一说他很高兴,我们坐火车一路颠簸,终于到达首都北京。我们在北京西客站下车后,看到高楼耸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这人海茫茫,我们如何找到呢?因为那时,电话、手机我们都不会使用,也不会汉语,只有日戈圣光留下来的一张纸条,我们如何交流呢?这时候,兰卡就说:“我们还是回成都吧!”我安慰他:“不要着急,我们会找到的。”

我突然间想起应该找出租车,那位开出租的人,看了纸条上的地址就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话,我们也听不懂,看他的手势就是让我们上车。上车后我仔细端详了一下司机的面相,他是一位很善良的人,还跟我们说了很多话,可惜我们一句话也听不懂。我们只知道傻笑,司机不断地摇头。车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纸条上的地点。司机可真是个好人,他把我们送到朋友家门口,帮助我们敲开了门,刚好日戈圣光也在家,司机才放心地离开了我们。第二天日戈圣光带我们去了天安门,照了很多像,于是我们就住在日戈圣光的家里。虽然他是藏族人,但他不会说太多的藏语,而我是专门弘扬佛法而来,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我必要学会汉语,可是日戈圣光也教不了多少。

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有本《藏汉词典》该多好啊!日戈圣光的小女儿教了我们一个月的汉语,我只会说一点点,也只能听懂一点点。还不错,竟然学会了如何拨打电话和手机。有一天,日戈圣光说他要出差半个月,让我们俩就住在他家。

日戈圣光走后,我对兰卡说:“如果我们有个《藏汉大词典》的话,对我们的学习会很有很大帮助。”

他说:“成都有卖的。”

我说:“远水不解近渴啊。”

他说:“很简单,我有办法,明天我去成都,买一本书过来,不就解决了。”

我说:“我们还是等日戈圣光回来再说吧!他一定有办法的。”

他说:“北京和成都那么远,不会有人帮我们送书的。”

我说:“国家这么大,一定会有运输公司,可能是我们太笨,不知道联系方式。”

第三天,他非要去成都买书不可,我知道他的性格,也无法阻挡他,日戈圣光的朋友就把兰卡送去了火车站。临走前我告诉他:“一定要买《藏汉大词典》,千万不要买《藏汉佛教词典》。”

兰卡说:“我们是学佛的人,应该买《藏汉佛教词典》。”

我还是再三地告诉他:“我只要《藏汉大词典》,不要《藏汉佛教词典》。因为《藏汉佛教词典》只适用于佛教专用词,没有其他名词解释,而《藏汉大词典》里既有佛教名词解释也有日常用语解释。”

他又说:“我懂了。咱们在北京生活,应该多带些糌粑过来。”

我说:“千万不要,这边天气热,糌粑容易坏,会浪费的。”

他说:“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就这样他去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