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明确目的能有效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因为注意力是为任务服务的,任务越明确,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力就越能集中和持久。由此看来,父母要想使孩子的注意力持久,就不能只是要求孩子做什么,甚至强迫他做什么。而要让他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和目的,以此来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这样任务明确,愿望强烈,注意力就能持久。
如果孩子完成任务后还想再学,父母也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一点,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因为孩子情绪高,就无限增加,那会让孩子疲劳、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注意力自然就会不集中。父母要懂得在孩子兴趣正浓或刚开始降低时及时停止,使其留有余兴,下次还想再学,这样注意力就能持久不衰。
4.训练孩子注意力要循序渐进
父母为孩子选择训练的内容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太难就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和信心,无法理解注意力必然涣散;太容易又不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注意力也必然涣散。同时还要注意训练要适宜、有度,防止孩子疲劳。
安吉娜·米德尔顿曾介绍过一种“3分钟”训练法,这种方法被证明可以有效训练孩子的专注能力。
皮奈特学习、做事不专注,他只爱看电视,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一天,父亲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整好是3分钟。皮奈特想玩那个沙漏,这时父亲说,以沙漏为计时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3分钟为限。皮奈特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听爸爸讲故事。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看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3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但是皮奈特的父亲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皮奈特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3分钟,但3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皮奈特听得特别入神,他要求延长时间,但父亲坚持“3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皮奈特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皮奈特的父亲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让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变得专注了。另外,在培养孩子的专心精神时,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即使前几次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也不要轻易就放弃了。
『教子箴言』
一个孩子如果能有专注的做事精神,不仅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可以让他做任何事情都能变得轻松容易。因为,只有专注的人精力才能集中,一个精力无法集中的人,做什么事都不能很好地完成。
教孩子学会赞美他人
『教育名言』
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代替我10天的口粮。
——(美国)马克·吐温
『经典事例』
事例一: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是一位少言寡语的美国总统,但他却善于用赞扬代替责备。当时,他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是,工作却常常出差错。有一天早晨,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就对她说:“你今天穿的这身衣服真好看,很适合你这样年轻貌美的女孩子。”女秘书受宠若惊,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继续说:“但是,你不要因此骄傲,我相信,你处理工作的能力会和你本人一样令我们非常欣赏!”果真,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工作的问题时很少出错。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的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的问:“这个方法特别有用,你是怎么想起来的?”约翰·卡尔文·柯立芝说:“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吧,他总是先要给人涂肥皂水,这就是为了刮起来不会使人感到疼。”
事例二:
迈克还是个小学生时,他又调皮又可爱。他成人后,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成为一位烈士。当人们在检查他遗物的时候,发现衬衣口袋里有一张沾着鲜血的纸片,这张纸片记满了迈克的各种优点。
原来,迈克在上小学的时候,非常调皮,但是,他的班主任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班主任明白,要真正改变一个调皮的孩子,重要的不是去找他的毛病和问题,而是能发现他的优点,甚至用放大镜放大他细微的优点。于是,班主任发动全班同学,每个人说出小迈克的优点,然后,由小迈克自己一一记在纸上。没想到的是,就这样一张纸片,他一直珍藏在自己的衬衣口袋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让鲜血将它染红。
『教育感悟』
一位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做练习题。这个学生一共做了五道题,做完后,老师问下面的同学:“他做的怎样?”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最后一题做错了!”这位老师说:“为什么你们只看到了他做错的那一道题,而没看到他做对的四道题呢?”
其实,这个事例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用挑剔的眼光看人,忽略别人的优点,这是人们的通病。不仅仅是孩子们有,大人们同样也是如此。可是,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行时时刻刻在影响着孩子,如果我们对人过于苛刻,孩子也就像我们一样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更谈不上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
平心而论,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听到别人真诚的赞美。尽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但是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就需要赞美和赏识。赞扬就像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让人精神焕发。
所以,父母要告诉孩子,当我们赞扬他人的时候,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他的生活,使他的生活更加精彩;同时,这盏明灯也会照亮我们自己的心田,使我们在这种真诚的赞扬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父母要善于用赞扬代替责备,用赞扬代替责备,责备就会变得甜美,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错误,从而让他人更容易接受。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人们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我们能改变责备的方式,能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总统那样用赞扬代替责备,如春风化雨,让人们主动去改变自己,收到的效果一定大不相同。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肯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们却以责备、批评等,来面对他人渴望的目光。人们往往不习惯把赞扬的声音说出来,好像他人听到了自己的赞扬,就会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于是,在生活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不是赞扬,而是责备和挑剔。
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曾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躲避他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阳光给予他人。”用赞扬来代替责备,就会让对方朝着你赞扬的方向去做,同时,错误也就会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赞扬的力量是巨大的,它是促使人努力奋进的最神奇的兴奋剂,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伟大的心理学家曾经以动物和人的实验证明,当责备减少而多多赞扬和鼓励的时候,这个人所做的好事就会增加,不好的事就会减少。
赞美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人生的必需品。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吝啬自己的赞美,要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离不开赞美。一句真诚的赞美,能让一个困顿中的人重新打起精神,继续踏上坎坷的道路;而一句尖刻的批评则会让一个进取中的人感到心灰意冷,陷入绝望的境地。所以,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努力,用赞扬代替批评吧,不要吝啬于把赞扬的阳光给予他人,因为我们都渴望被赏识和肯定。
『教子导引』
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被赞扬和肯定,因此,我们要教孩子学会用赞扬来代替责备,真诚地赞扬他人,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快乐和动力,也能为自己带来好人缘。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1.父母要赞美孩子
一位母亲每天都要骑自行车送孩子上学,有一次为了孩子的一句话兴奋不已。原来,是孩子在上学途中,附在她耳边说:“妈妈,你内向贤淑。”母亲的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过了好多天,她才搞清楚,原来是孩子发音不清楚,把“逆向行驶”说成“内向贤淑”,但已经让妈妈高兴了好几天。
的确,大人也需要赞美,而孩子的赞美,常常会让父母的心中感觉到由衷的甜蜜。教育专家建议,教孩子从小学会赞美,不只是提高了孩子的一种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赞美他人,拥有了一双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开阔了他的胸怀,也培养他关怀、安慰人的能力。
在这之中,父母的身教是最重要的。如果爸爸妈妈常常赞美他人,孩子的嘴巴也比较甜。试想,一对对人严苛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难说出好听的话,因为孩子从小就生长在一个苛刻的环境中,很难养成发现他人优点的好习惯。
父母要想养成赞美他人的好习惯,也要先从赞美孩子开始入手。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如果父母连他们的优点都不能发现,何谈发现别人的优点呢?每个孩子都喜欢成功,也都喜欢听到赞美。父母可以为他准备一个小本子,随时随地把他的优点记录下来。每当他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了进步的时候,都可以帮助他记录下来,然后夸他“真乖”、“真聪明”……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时候,父母就能发现孩子会变得更加有信心,更愿意去学习和与人相处了。这就是赞美的力量,也是爱和被认可的力量。久而久之,孩子受到父母的熏陶,一定也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懂得赞美别人的孩子会处处受到欢迎。
2.让孩子练习着说些赞美的话
人人都喜欢别人对自己表现出善意和友好的一面,即使是孩子也不例外。而赞美別人是一个向別人表示友好的很好的方法,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要主动去发现别人身上美和善的一面,并真诚地赞美别人。
因为,每个人都对别人身上不好的一面很敏感,而对于别人好的一面却熟视无睹。如果孩子能经常发现别人的好,就会让他升起对别人的恭敬心,他就一定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我们要告诉孩子,当他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要勇敢地对别人表达自己的赞美。
比如,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一个同学,说出他比较欣赏这位同学的哪些方面。可能孩子一开始会比较羞涩,觉得赞美别人让自己感到很难为情,这时,我们要鼓励孩子真诚而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勇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说出来,这没有什么不好,还有很多的好处。我们要告诉孩子,赞美其实是对他人的认可,别人听到之后一定会心生喜悦,从而也对他产生好感的。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尝到赞美别人带来的好处,也就会主动地发现他人的优点了。
3.赞美一定要真诚
父母要告诉孩子,学会真诚赞美,无论对生活,对学习,还是对未来的事业,都是有益处的。赞美了别人,别人也会适时地回报自己,这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愉快。
但是,必须要注意,赞美必须是真诚的,不能勉强,它是理智与情感融合而达到巅峰的一种表达方式。勉强的赞美,不仅会让自己的心里有不协调的感觉,而且还会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接受赞美的人。赞美是不能够勉强的,它是理智与情感融合而达到巅峰的一种表达方式。
父母可以给孩子举些例子,说明社会上有一些人,有时用一些好听的话去奉承别人,可能暂时会收到一些效果,但那毕竟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一旦得逞,他的甜言蜜语也就化为乌有了。
而我们要提倡的赞美,首先要确定,被赞美的事物本身一定要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其次,它也一定能够加深赞美者与被赞美者之间健康的友谊。所以,一定要让孩子懂得,赞美绝对不可以是虚伪、低俗的奉承,而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赞扬。真诚地赞美别人,不过是片刻之间的由衷之举,而被赞美者会获得长久的幸福感觉,我们也会从中获得回报。而虚伪的奉承,总有一天会让别人感到厌倦和反感,这不是君子之所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4.赞美应该要具体
真情需要赞美,而细微之中更容易显现真情,所以,有经验的人常常抓住某人在某方面的行为细节,巧施赞美和感谢。这样很容易博得对方的好感。其实对方之所以在细节上投入那么多的心思与精力,一方面说明对方对此重视,另一方面说明对方渴望这一部分努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赏识,能够得到应有的报偿与肯定。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在访问美国。在尼克松为他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尼克松夫人费了很大劲布置了一个美观的鲜花展台:在一张马蹄形的桌子中央,鲜艳夺目的热带鲜花衬托着一个精致的喷泉。精明的戴高乐总统一眼就看出这是主人为了欢迎他而精心设计制作的,不禁脱口称赞道:“女主人为举行一次正式的宴会要花很多时间来进行这么漂亮、雅致的计划与布置。”尼克松夫人听了,十分高兴。事后,她说:“大多数来访的大人物要么不加注意,要么不屑为此向女主人道谢,而他总是想到和讲到别人。”可见,一句简单的赞美他人的话,会带来多么好的反响。
戴高乐身为一国元首,却能对他人的用意体察入微,这使他成了一位受到格外尊敬的人。面对尼克松夫人精心布置的鲜花展台,戴高乐没有像其他大人物那样视而不见,而是即刻领悟到了对方在此投入的苦心,并及时地对这一片苦心表示了特别的肯定与感谢。戴高乐赞美的言语虽然简短,但效果很明显,尼克松夫人深受感动。
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善于发现细微处的用意,不失时机地以赞美和感谢来回报对方,这不但会带给对方巨大的心理满足,而且会加深彼此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默契程度。
『教子箴言』
没有阳光的普照,人们就无法茁壮成长。赞美就像照耀着人们心灵的阳光,让人精神焕发;相反,尖刻的批评则会让人灰心丧气,让人对未来充满失望。所以,要让孩子学会赞美别人,努力让赞美的阳光普照和他接触的每一个人。
培养孩子的勤奋精神
『教育名言』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
——(美国)爱迪生
『经典事例』
1845年10月31日,是德国著名有机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道夫·冯·拜尔的10岁生日。生日的前一天晚上,拜尔就高兴地盘算着,父母一定会带着自己上街采购各种生日礼物,然后在家里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或者带自己去痛痛快快地玩一玩。拜尔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德国人对生日特别看重,邻居家的小朋友们过生日总是这个样子的。
谁知早餐后,父亲照例戴起老花眼镜伏案攻读,母亲则领着他到外婆家去消磨了一整天,直到黄昏才返回。父母根本没有给拜尔过生日,他们仿佛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这样的结果令拜尔感到很奇怪,也有点儿不高兴,一路上都嘟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