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15578700000014

第14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5)

细心的母亲看出了这一点,在回家的路上,母亲边走边开导拜尔说:“阿道夫,你出生的时候,你爸爸已经41岁了,可还是一个大老粗。现在他跟你一样,正在努力读书。明天他就要去参加考试了,我不愿意因为你的生日,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妈妈现在只能尽心尽力,使我们的家庭生活丰富多彩一些,你长大了,可要使我们这个世界更加多姿多彩啊!”

拜尔的母亲出身名门,父亲是一名历史学家,她自己也是德国一位著名律师。拜尔的母亲多识广,通情达理,既是贤妻又是良母。她在拜尔10岁生日时给拜尔的这番教诲,成了拜尔受用终身的座右铭。拜尔在1905年70岁时获取诺贝尔化学奖之后写的一部自传中回忆说:“这是母亲送给我的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拜尔没有辜负父母的心愿,他牢记父母的教诲,学习父亲那勤奋好学的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断向科学高峰登攀,在研究有机染料和氢化芳香化合物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终于在1905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教育感悟』

许多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证明,要想有成就,必须要勤奋。而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个勤奋的孩子总能够自觉地去学习他想要的知识,同时,他的成绩也会非常的优异。所以,一个人的取得的成就和勤奋是分不开的。

有一次,一家中国的报社的记者采访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记者问:“美国大学要读4年,研究生院要读5至6年,才能取得博士学位,据说您总共只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是吗?”丁肇中答:“确实是这样。在那样困难的逆境中读书,就得用功。”

记者又问道:“那您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丁肇中说:“成功的秘诀只有三个字:勤、智、趣。”这里的“勤”指的就是勤奋。丁肇中认为,获得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勤奋。中学时代的丁肇中就是一个以勤奋学习而出名的学生。读大学后,无论是在哪里,他都是以勤奋而闻名。丁肇中选择与勤奋在一起,他就选择了与成功一起。

据美国《行列》周刊报道,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查维斯夫妇的5个孩子先后考入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其中大儿子马蒂在哈佛大学读完了生物化学学士和计算机学硕士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读完了医疗信息学博士;大女儿安德烈娅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硕士和法律方面的学位。

说到这里,人们一定以为查维斯夫妇一定也是师出名门,其实,他们的文化程度只有高中。父亲雷·查维斯的职业是技术讲解员,母亲罗丝是办公室的行政人员。他们的学历不高,并不代表他们教育孩子不在行,事实证明,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他们认为,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对学习的勤奋精神以及能够接受一流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事实正是,一个孩子掌握知识的多与少,完全取决于他的勤奋程度。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说:“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我们都知道,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可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去对待时间,时间贡献的效益可就大相径庭了。

鲁迅先生认为天才就是勤奋,他自己的成功,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和工作上罢了。他对自己的时间极其吝惜,一分一秒都不愿白白流逝。他把时间比做海绵里的水,总是尽力去挤。

一个懂得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孩子,他的学习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都是自动自发地完成,且完成地很出色。不仅如此,一个勤奋的孩子,他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会很优秀,他总是勇于去挑战自己,去尝试着做些什么。这样一来,他成功的几率就大于其他的人。这就是一个勤奋的人和懒惰的人的区别。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力向孩子勤奋对于人成才的重要性,应该着手把孩子培养成勤奋、好学的人。

『教子导引』

大凡成就大事者都相信这样一个道理:勤勉是促使成功的基本要素,而懒惰者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古今中外,机遇总是偏爱勤勉的人。同样,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楷模,勤勉成就了他们一生事业的辉煌。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让孩子养成勤奋的好习惯呢?

1.一定要严格要求孩子

一个人在周游世界后,对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阶层的人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一次,有人请教他一个问题:“不同民族的最大共性是什么,或者说最大特点是什么?”那个周游世界的人这样回答:“好逸恶劳乃是人类最大的特点。”

可见,懒惰是人们共有的敌人,不仅仅是大人们有这个毛病,孩子的自制力差,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更多。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克服懒惰的坏习惯,严格地要求孩子,让他早日和懒惰说再见。

比如,当孩子想赖床的时候,他们就会苦苦哀求父母让他们再多睡一会儿。此时,也许大部分父母可能会心软,觉得多睡一会儿没什么。其实,就是父母的纵容,使得孩子慢慢养成了做事能拖就拖的坏习惯。

所以,当孩子的意志力还很薄弱,还不足以对抗自己的坏习气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严格地要求孩子,到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止。不要被孩子的坏习惯打败,只有这样,才是真的爱孩子,太过纵容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

2.让孩子克服懒散拖沓的作风

懒散拖沓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来说,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好逸恶劳也是万恶之源,它会吞噬一个人的心灵,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一个民族。

当年,亚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后,他目睹了那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亚历山大发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们厌恶辛苦的劳动,却只想舒适地享受一切。于是,亚力山大感慨地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懒惰和贪图享受更容易使一个民族奴颜婢膝的了,也没有什么比辛勤劳动的人们更高尚的了。”

懒散拖沓是我们每一个人成功路上的大敌,对于孩子也是如此。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人克服懒散拖沓的作风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先生曾经这样提示我们:要停止拖延,立刻去提高自己的成功素质,缺什么,就去补什么。

所以,当父母面对有懒散拖沓毛病的孩子,要重新训练他,用好习惯来取代懒散拖沓这个坏习惯。每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懒散拖沓的倾向时,要积极地和孩子沟通、交流,然后重新使孩子建立起信心。最好是提醒孩子给自己的任务定一个期限,然后努力遵守。渐渐地,孩子的消极行动模式就会发生改变。

3. 教孩子把拖延的温床丢掉

父母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喜欢将事情留待明天处理。比如,今天能不完成的学习计划,就把它放到明天来做;本来今天要收拾自己的房间,却非要找个理由明天再做……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他们犯了拖延的坏毛病。

要知道,拖延是一种非常累人的折磨,因为随着完成期限的临近,压力就会与日俱增,会让人感觉更加疲惫不堪。其实,拖延的背后是人的惰性在作怪,而拖延又是对惰性的纵容。拖延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不好的习惯应该用好的习惯来代替,这种好习惯就是行动。要积极行动起来,把拖延的温床丢掉。

一位著名企业家曾向他的员工这样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我发现,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刻动手去做,空谈无济于事!”可以这样说,这位企业家的话放之四海而皆准。最大的成功者不是那些在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也不是那些把事情都想象得极为美妙的人,而是那些不拖延、脚踏实地去干的人。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思考一个问题:拖延的事情迟早要做,为什么要推后拖延呢?应该明白,立即做完后就可以心情愉悦而轻松地休息,而现在拖延不做休息的话,也许在以后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不仅如此,作为父母,还要在生活中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今天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去做。长此以往,相信孩子会受到你的感染,把拖延的温床丢掉。

4.让孩子多做些家务劳动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是的,劳动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劳动,孩子更应该从小爱劳动。美国著名教育家斯托夫人曾说:“要想把孩子的精力引向好的方面,必须尽早开始让孩子对工作、劳动感兴趣。”

其实,一个人是否热爱劳动会影响他的一生。因为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固然与知识水平、家庭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劳动品质。大凡小时候热爱劳动的人,长大后都特别能做事,能吃苦,工作也非常努力,成绩当然也很出色;凡事小时候不爱劳动,时时处处懒散拖沓的人,最终成就不了大事,因为他没有锻炼出一种谋生的本领。

正如英国著名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说:“劳动是幸福之本,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劳动能够锻炼孩子的坚持性和坚强的性格,让他具备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所以,父母必须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劳动,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安身立命之本。一个负责任的父母,一定不会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因为,一双勤劳的手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益。

『教子箴言』

父母要告诉孩子,唯有勤奋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勤奋是一个人在学业上、事业上卓有所建树的前提。勤奋的人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成功;懒惰的人付出的是生命,得到的是衰败。众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一切成功的人都是经过顽强拼搏才成就事业的。要告诉孩子,如果他也想取得成功,就让自己走出懒惰者行列,迈着永不停止的、勤勉的脚步走向未来。

树立孩子的节俭意识

『教育名言』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美国)爱默生

『经典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