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15578700000024

第24章 教孩子学会独立生存(2)

那天放学,儿子在田埂上走,看面前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小桥,很是诧异。是走过去,还是停下来哭泣?四顾没有人,哭也没有观众啊!最终,他选择了走过去。当背着书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过小桥时,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没有哭鼻子。

吃饭的时候,儿子跟爸爸讲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满是神气。做父亲的坐在一旁,夸他很勇敢。以后,他上学的路上再也没惹过麻烦。孩子的母亲对丈夫的举措有些不解,丈夫解释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顾右盼,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紧盯着路,只有这样,他才能走得平稳。”

这个故事中的孩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他的父亲松下正楠在他9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去世前,他一再叮嘱松下幸之助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定要给他设置一些他能够独自跨越的障碍。如果你一味地让他在顺境中生活,等长大后,一旦他遭遇挫折,就一定经受不住挫折的打击,从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教育感悟』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说:“困难,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困难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几乎每一个杰出人物的成功都是从与苦难“角斗”的胜利中脱颖而出的。

要知道,人的一生谁都难以躲过逆境,孩子也是一样。所以,能否在逆境中忍耐困苦是一个孩子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该吃不能经受住逆境的考验,那么最终他就会被逆境所淘汰。一个人只有不向苦难的生活低头,他就会发现苦难的背后隐藏着一座丰富的宝藏,它会使他终身受用。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顺境,而不喜欢逆境,但是,不喜欢并不代表不经历。其实,逆境可以磨练人生,增长才干,能够让一个人通过消除不良情绪得到新的人生突破和发展,心理达到更高层次的一种平衡。总之,逆境就是人生的一针强心剂。

吃苦在先,并不是人生的悲剧,反而是人生的一种本钱,一份财富。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所以,父母必须启发孩子的信心,让他有战胜生活中的一切逆境的勇气。

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逆境是一种成功的资本,没有经过饥饿的人,不知道一粒米的宝贵,不知道辛苦耕种者的可敬。此外,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一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林林总总的逆境,但是,逆境会让平庸者变得卑琐可怜,使强大者变得更加坚韧崇高。所以,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表现出来的态度会深深地影响孩子未来的决定和道路。

一般来说,孩子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常常心里会没底,此时他就会从周围人的反应来验证和修改自己的想法,而父母往往是他最先接触的人。如果这时候父母能够坚定信心,对孩子说一声:“孩子,你一定没问题,妈妈相信你。”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正是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战胜苦难的勇气,孩子就会从中得到力量,坚定自己的信心。相反,如果孩子看到身边最亲近的父母都手足无措,他又怎么能找到继续前进的信心呢?

当孩子处于逆境中时,他如果知道父母是他勇气的后盾时,一定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在逆境中生成的这种自信和勇敢足以让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恩格斯说:“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做孩子勇气的后盾,就等于在孩子人生征途中放置了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教子导引』

孩子的一生要想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那么,父母帮助孩子战胜内心的恐惧,让孩子成为直面挫折,抵抗挫折的高手呢?

1.让孩子在逆境中学会坚韧

鲁迅先生曾说过:“踏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是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到处都是荆棘和陷阱,父母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孩子害怕这些,要让他学会坚韧,在逆境中勇于奋起。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少有人一帆风顺,大都会遭到这样或那样的逆境。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获取成功,有的人没有勇气正视人生,从此碌碌无为。然而生活是一位严肃的老人,他绝不会可怜懦夫,相反,他只欢迎那些微笑着面对人生的人。

世界童话之父安徒生的一生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自幼贫穷,早年丧父,终身没有娶妻,贫穷,孤独,悲痛的窘境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也可以说,他一生都是在极度顽强的拼搏中度过的,他不断地与命运周旋着、抗争着。他的作品为世界带来了一丝温暖,为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欢乐,而他自己生活在寒冷的冬天也在所不惜。

可见,逆境既能让一个人毁灭,也能让一个人获得成功,毁灭的人是弱者,而成功的人则是有着坚韧品质的强者。也就是说,逆境让坚韧的强者获得新生,让弱者走向沉沦。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也曾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对于坚韧的强者来说,逆境是上天给予他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生一所最好的大学。父母要认识到这一点,让孩子在逆境中学会坚韧,这样,他就会成为强者。

2.给在逆境中的孩子支持

不可否认,孩子在逆境中的时候,一定需要亲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所以父母一定要给予在逆境中的孩子以支持,并不断地鼓励他。

诺贝尔奖是全球最高的荣誉,它的创建人是瑞典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诺贝尔从小就立志要献身科学,经过生与死的拼搏,终于成为享誉全球的科学家。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科学爱好者,对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全面培养孩子,他鼓励诺贝尔三兄弟从小学习各种科学技术,并历尽辛苦创造条件让孩子接触世界。诺贝尔16岁时,被父亲送去周游世界,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父亲在军械工厂的实验,让诺贝尔萌发了研制新型炸药的念头。

1864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座工厂被大火吞没,30岁的诺贝尔硝化甘油的爆炸试验再次失败,他侥幸获救。

这次惨败,使得诺贝尔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和4名助手惨遭不幸。诺贝尔的母亲悲痛欲绝,父亲因此而半身瘫痪。警察当局严禁他恢复工厂;市郊再也没有人再敢把地租给他做试验;原来的助手离他而去……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把诺贝尔难倒,因为父亲很支持他,而且父亲的鼓励给了他极大的力量,他把个人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经多次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支持逆境中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但请父母注意一点,在支持孩子的过程中,更应该让孩子认真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从而从中总结吸取教训……

3.鼓励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并及时鼓励孩子,要正确面对失败,帮助孩子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他从失败中走出来,继续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在《请给孩子松绑》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当父亲得知女儿陈元与国际奥赛失之交臂消息后,他能体会到女儿的内心的伤痛。陈元在经历了奥赛的层层选拔后,却在距离国际奥赛仅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失去了机会,这对一个涉世未深的16岁女孩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陈元的父亲不能给孩子找借口,他要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失败,并接受它。于是,他给女儿写了下面的这封信,压在陈元的书桌上。

女儿:

你虽然没有进入国家队,这是遗憾,但你从中得到的经历、锻炼、启迪,以及你所认识的社会、认识的人生,远比你进入国家队的意义要丰富得多、宝贵得多。这是你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你会经得起挫折、委屈,你会因此而奋起,而去攀登你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记得你上小学时,从浏正街小学转到修业小学,在浏正街所受的委屈,那段经历,激励你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奋发努力,可以说,那是你人生的一笔财富。同样,在中国科大的这段经历,更会激励你在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涯中拼搏进取,因为你经受了挫折,你已经懂事了!

爸爸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失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有失败,不在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也就没有成功的到来。但是,今天的父母还应该正确、客观地教育孩子,如果孩子在失败后不及时反省总结,而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他的前面很可能还是失败。失败后如何正确面对,这才是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的。

4.培养孩子战胜失败的勇气

一个人要想战胜失败,就一定要认清失败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己战胜失败的勇气。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要把失败看作成功路上的里程碑,只要他不服输,失败就不会是定局。

怎样看待失败是一个态度问题。有人说:“失败应当成为我们的老师,而不是掘墓人;失败是短时耽误,而不是一败涂地;失败是暂时走了弯路,而不是走进死胡同。”所以,如果能让孩子这样看待失败,他就能轻装前进。

著名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失败不过是一个更明智地重新开始的机会。”这应该福特本人的经验之谈,因为他有过失败的直接体验。他前两次涉足汽车工业时,他的公司破产了,第三次他成功了。福特汽车公司现在仍然充满活力,仍然是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厂家之一。

教育孩子也应该是这样,只有孩子能够认识到失败的本质,他就一定能够有足够的勇气战胜失败。

一个名叫禹天的六年级小学生参加了一次作文大赛,可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获奖。当同学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虽然他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但内心却像大海一样翻腾,久久不能平静。他觉得自己的心碎了,彻底绝望了。

回家后,他的母亲看见了他的表情,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她鼓励儿子说:“失败是暂时的,没有什么大不了,不用太在意。哥伦布用了14年的时间,才实现他计划中的航行;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6000多次;你的一次小小失败算得了什么?我相信你一定有勇气战胜这次失败的!”

听完母亲的话,禹天微微点点头,没有那么伤心了。他想:是的,胜利不属于那些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的人,而是属于那些坚强、勤奋和努力的人。于是,他开始反思,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给自己定了计划,多看一些课外书,多累积佳词名句,多写些真实的文章,多请教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禹天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在第二次作文比赛中,他获得了一等奖。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懂得,世上并没有难事,只要他微笑面对失败,有战胜失败的勇气,坚持自己的努力,成功就一定会到来。

『教子箴言』

家是孩子永久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一个人,无论获得到怎样的荣誉,收获怎样的成功,他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孩子,他永远向往着温暖的家的怀抱。所以,当孩子小的时候,当他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支持孩子勇敢地走向光明的未来。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教育名言』

人生中最困难者,莫过于选择。

——(英国)莫尔

『经典事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小精力过人,极爱思考,一迷上某件事情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在比尔很小的时候,家人就隐约感觉到他很有天赋,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为他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比尔·盖茨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他们都是西雅图市颇有名的人物。他们很关注比尔·盖茨的成长,在工作之余总是尽可能与孩子们呆在一起,从棋类到拼图比赛,几乎所有的益智游戏都玩遍了。

在小学和中学,他的数学天分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他总按自己的兴趣来对待学习,凡是他喜欢的课程,他就狠下功夫,学得非常出色,反之,就一般性地对付。

父母每次看了比尔·盖茨的成绩单后,他们从不责备儿子某些科目考得不理想,尽管他们知道儿子的某些课程还可以学得更好些。因为他们知道,儿子是把自己的才智和心血都用在了刀刃上——他喜欢的数学与计算机上。

比尔·盖茨中学毕业时,很想到哈佛大学读书,这和父母的心愿也相同,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才能使儿子受到最好、最全面的教育,他的天赋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但是,在美国律师界的声望很高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继承父业,选择法律专业。但是,比尔·盖茨却对学法律当律师不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数学和计算机。幸运的是,父母是很开明的,当他们发现儿子对当律师毫无兴趣后,意识到若强迫他学法律,只会扼杀他在计算机方面的特殊天赋,对他的发展极其不利。因此,父母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决定让儿子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谁知道,一年后他们遇上了更加棘手的难题:比尔·盖茨要离开哈佛,与别人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父母一开始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在哈佛大学求学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中途放弃实在可惜。父母甚至去请他们的好友、一位十分有名望的企业家劝说自己的儿子,但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

比尔·盖茨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就是把握契机发展计算机事业,而在哈佛他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比尔·盖茨多次与父母深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儿子秉性和志向的父母终于同意了比尔·盖茨的选择。正是他的这一选择,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奠定了他的计算机事业的基础。

『教育感悟』

今天是自主选择的时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因为信息时代取代工业时代、世界无边的竞争、放权自由的管理模式。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络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必须学会自主选择,从而积极有效地管理自己。进入社会后,孩子必须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每一天面临的都是各式各样的选择。

相传,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山上,有一位睿智的老人,他能回答任何人提出的问题。有两个孩子为难住老人,捕捉了一只小鸟,问老人:“请问,您能告诉我们,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

老人微笑着说:“孩子,他们生死大权在你们的手里啊!无论我回答什么,也都不会是正确的答案啊!”

确实,每个人手中都握着希望的种子,也握着失败的命运。人们有权选择成功,也有权选择平庸,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能强迫自己,就看他如何去选择了。

当GOOGLE的创始人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在电视上被访问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是“蒙台梭利小学”。

在蒙台梭利教育的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是这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鼓励尝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习惯,因而带来了他们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