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15578700000036

第36章 为孩子创造美好明天(2)

所以,如果你真爱孩子,如果你会爱孩子,请你立即停止滥施的娇宠和溺爱,为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让孩子未来的道路走得稳一点。

『教子导引』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来接纳新的教子理念,用新模式、新方法科学地教育孩子,尽早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金钱意识。要知道,孩子需要这样的能力。那么,父母该给孩子进行怎样的理财教育呢?

1.培养孩子理财能力要趁早

有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城市6~15岁的孩子,拥有自己可支配的日常零花钱和春节时的压岁钱总额已达几十亿元,数额十分可观。引导孩子合理支配自己掌握的钱,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是许多父母面对的重要教育任务。

但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用钱基本没什么控制,还片面认为孩子小,两三年内还不需要让孩子理财,当孩子再大一些时,可能就会考虑让他节俭和存钱,现在主要是让孩子好好学习,成绩好了什么都有了。可以说,这种观点表达了很多父母的心声。实际上,这是一种理财误解。

父母有责任让孩子了解金钱,了解财富来之不易,并注意引导孩子用好每一分钱。让孩子尽早掌握理财能力,父母首先要教孩子认识“钱”,也就是教孩子认识人民币,当然,这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的最基本的理财意识。要在孩子上学前后通过辨识货币上的图案和数字,一方面让孩子对“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了解祖国的秀美山川,当然也就在无形中对孩子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孩子养成储蓄的习惯

要孩子学会理财,首先就要孩子学会存钱,即养成储蓄的习惯。储蓄是父母必须要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每个孩子都应该从小养成储蓄的习惯,这是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节俭精神的最好办法。

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学会储蓄罐存钱。父母要给孩子先购买一个漂亮的储蓄罐,然后要当着孩子的面每天放一些钱进去,这样孩子就会对父母的行为感到好奇,这时父母就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储蓄习惯。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存钱,要让这个储蓄罐“吃饱”,这个储蓄罐里的钱可以做很多事情。要让孩子每天都把零钱放进储蓄罐,必要的时候,可以在银行兑换一些硬币给孩子。这样慢慢地,孩子就形成了向储蓄罐里存钱的习惯了。

当孩子年龄大的时候,就要在银行给他开设理财账户。目前,各大银行纷纷推出让孩子理财的金融工具,让孩子通过亲自进行一些简单的账户操作使用,来帮助他了解金融知识,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

为孩子开设一个理财账户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在过节收到红包时,父母就可以陪他把钱存到理财账户里。这样,既有助于孩子养成了储蓄的好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帮孩子制定支出计划。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会自然具备一些支配金钱的能力。但是,父母也不要掉以轻心,必要的时候,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合理的支出计划来帮他科学合理地使用金钱。

父母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制定支出计划,然后帮孩子修改,在修改的同时,告诉他什么样的消费是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要教会孩子尽量避免不合理支出。这样慢慢培养孩子合理支出钱财的能力。通过指导和监督,孩子自然就会提高理智消费的能力,就能够有所节制地花钱。

比如,在孩子买东西之前让他必须想清楚要买的东西是否真正需要,可以让孩子在心里问自己:“这个东西我是真的需要吗?”“如果不买的话会有什么不利的情形?”“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东西做替代?”……这些问题可以帮孩子有效辨别支出是否合理。

另外,教给孩子在买东西之前要列一个购物清单,一来可以节省购物时间,二来也是避免不合理支出的有效方法。当然,也可以教育孩子利用压岁钱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购买节日礼物或生日礼物,花钱多少无所谓,关键是增加亲情,培养孩子的孝心。这也是必要的合理支出。

4.不让孩子成为“小富翁”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曾说:“不要以为富家的子弟,得到了好的命运。大多数纨绔子弟,做了财富的奴隶,他们不能抑制住任何的诱惑,以至陷于堕落的境地。要知道,享乐惯了的孩子,绝不是那些出身贫贱的孩子的对手。一些贫苦的孩子,甚至穷苦得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的孩子,成人之后却成就了大事业。”

微软的比尔·盖茨是当今世界首富,他和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们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因为他们从来不会给孩子一笔很可观的钱。

但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中国有80%孩子的压岁钱超过1000元,有5%的孩子的压岁钱超过5000元,一跃成为“小富翁”。而其中90%孩子表示会购买玩物,80%表示会用压岁钱请客,买食物,只有10%的孩子表示会把压岁钱存起来留着交学费。

由此看来,这些“小富翁”们的做法并不明智。教育专家培养方法,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孩子成为“小富翁”。

『教子箴言』

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可以让孩子对于金钱有正确的认知,既不会为了虚荣挥霍金钱,也不会过分地吝惜金钱;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就等于给了孩子一个理智的财富观念,就能让孩子从容自在地面对今天及未来的生活。

教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教育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中国)雷锋

『经典事例』

马克思与恩格斯是一对伟大的革命战友,也是伟大的合作伙伴。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他说,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合作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恩格斯并不喜欢从商,然而,当他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是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合作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有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在这一点上你对了!”马克思一边说,一边却流出了高兴的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与马克思一起探讨问题,交换看法。

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临了。1867年8月16日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如果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至极!”

1867年9月14日,两位巨人友谊和合作的结晶——《资本论》终于在德国汉堡出版,成为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

『教育感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而“学会共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学会合作的问题。所以,要培养孩子在人际活动中能与人共处和合作,这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合作”两个字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合作意识还很淡漠,当别的孩子有困难时,他可能并不会走上前去帮助一下;还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与周围的小伙伴们闹翻……

著名心理分析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对孩子来说,学会合作是多么重要!

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对几千名被解雇的男女雇员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雇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被解雇的要比因不称职而解雇的人高出两倍多。要知道在这些公司,被招聘进去的都是高智商的人才,他们的学识和专业知识都超过普通人,但是他们中为什么有的人会做出特别巨大的成绩,而有些人却默默无闻,甚至是被解雇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后者缺乏合作的精神。所以,一个人有没有合作精神,将直接导致未来事业的失败。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只靠个人的努力、单打独斗而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微软公司前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说:“必须时刻警惕合作中的不和谐因素的出现,要悉心学习团队合作的原则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现代社会。”

当今的社会充满了竞争,就更需要合作,合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善于合作是今天及未来社会所需人才重要的条件之一。不善于合作,孩子不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更无法立足社会,无法生存发展。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合作,让他早日受益,一旦学会合作,他就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同时,也为未来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在孩子未来生活中、事业上都需要合作,各种各样的合作。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永远都要记住“合作”,因为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教子导引』

合作是一个人、一个群体早日迈向成功的重要途径。父母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孩子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事业中施展自己的合作本领,助其早日走上成功的大道。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呢?

1.让孩子懂得集体的力量才强大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这正是强调集体的力量,只有万众一心,朝着一个共同目标迈进,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集体的力量永远胜于个人的力量。试想,如果没有数以万计的人一起参与到北京奥运会中来,仅凭几个人的力量能办好这么成功出色、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吗?当然不能,这就是集体的力量的伟大。在一个集体中,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办好事情。孩子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会融入集体,融入团队,就自然而然地与他人合作。

在酷热的一个夏日,南美洲一个山坡上的草丛突然燃起熊熊大火。无数蚂蚁被大火烧得不得不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了。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无数蚂蚁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了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是,火球内部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

蚂蚁虽小,势单力薄。虽然蚂蚁离开了群体什么都做不成,但许多蚂蚁团结在一起,把微弱的力量汇合起来,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单独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集体的关心和爱护,从集体中获取勇气和力量。但是,这一切从何而来?这一切来自每个人的相互合作。只有每个人都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共同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集体才会更有力量。

2.鼓励孩子参加游戏活动

让孩子参加游戏活动也是培养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学会逐步摆脱“自我中心”。

某电视台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游戏:主持人让一群孩子分成红黄两队,让两队的孩子把两只脚分别系在两条长条板上,然后两队向既定目标出发,看哪队先跑到终点。比赛开始,场面滑稽、可爱、热闹非凡,经过一番东倒西歪、七手八脚的忙乱折腾后,红队小朋友逐渐调整了步调,“一二、一二”地喊着号子很快到达了终点。而黄队小朋友却个个汗流颊背,还在艰难地踯躅……好像还让人看不到到达终点的迹象。

这是一个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在向终点迈进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关键的力量就是劲往一处使、步向一处迈。孩子就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摸索出了致胜的法宝——团队合作。他们就会体会到,哪个小组善于合作,就能首先迈向成功。一旦小组中有一个孩子自以为是,不顾别人,则全组会必输无疑。所以,每个成员都会想方设法与其他人去合作。孩子的合作能力就在游戏中培养出来了。

另外,父母也可邀请一些孩子到自己家里来玩,并带他们一起做一些需要集体协作的活动,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在这些活动中,必须制定一项规则,即不可相互责备。孩子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时或玩得不愉快时,父母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得愉快,如“剪子、包袱、锤”、依次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要让孩子学会相互配合,慢慢地就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合作才能把活动做好。在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就会变得喜欢与别人合作。

3.激发孩子的合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应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比如,如果孩子喜欢侦探故事,就让他读读侦探福尔摩斯的故事,然后,让孩子想一下,为什么福尔摩斯破案会这样神速呢?孩子就会明白,原来是福尔摩斯与华生配合的原因。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合作的兴趣。

如果孩子喜欢唱歌,就让他注意一首歌曲一般有几个人完成。他就会明白,原来一首歌竟然需要词作者、曲作者还有演唱者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啊!如果只有曲作者而没有词作者,或没有演唱者,那么这一首歌就是不完整的。这样,也会激发孩子的合作兴趣。

孩子之间的彼此合作不但可以事半功倍,还可以让友谊地久天长。其实,做好了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己快乐。与别人合作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