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伟大的战士雷锋曾说:“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学习和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这句话说的也是“攀比”。我们青少年应该看到,很多先进模范人物,都是在这种“攀比”的过程之中,提高了人生的坐标、增强了严格要求自己的做人标准而成为先进的。那我们自己是否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呢?
不用祈求他人的认可
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英国)法拉第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这样告诫我们:“从表面上来看,让别人喜欢我们并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得到别人的爱、别人的认可,是要付出代价的。从本质上来说,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取悦别人与感到自我满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有时你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情,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有时我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尊严而得到别人的称赞。当得到别人的认可成为你任何行为的动力时,这种心态就将有害无益。”
虽然说,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是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心理。但是,当一个人在获得了他人一定的认可后就会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如此一来,人的一生就会落入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活在爱慕虚荣的恶性循环中。也就是说,他人的认可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有当一个人把寻求他人的认可当作一种必需的时候才会是一种误区,才成为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
青少年朋友,如果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同意,那么,当我们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后就会感到幸福、快乐。但是,如果我们陷入这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中不能自拔,而且又没有得到它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身价暴跌,这时,就难免自暴自弃。更为严重的是,一旦这种祈求他人的认可成了我们的一种“必需”,那么,我们就把自己的主动权交给了他人,主宰我们命运的也成了他人,这是非常有害的。
有人曾提出这样的观点:活在别人的标准和眼光中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悲哀。因为人生本来就很短暂,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也并不多,为什么不能让自己保持一种真我的感觉呢?为什么不能让自己脱离总是建立在别人基础上的参照系呢?
是的,我们本来就不需要祈求别人的认可,我就是我,要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亨利·福特是美国赫赫有名的“汽车大王”。一天,亨利·福特要到英格兰去。他在机场问讯处问一名接待员:“我要找这里最便宜的旅馆,您能告诉我吗?”。接待员看了看他——那是张著名的脸,全世界都知道亨利·福特。就在前一天,报纸上还有他的大幅照片,说他要来。现在他在这儿,身穿一件像他一样老的外套,而且还要最便宜的旅馆。
接待员终于说话了:“要是我有没弄错的话,您就是大名鼎鼎的亨利·福特先生吧!我记得很清楚,我看过您的照片。” 亨利·福特淡淡地说:“没错,是我。”
随后,接待员非常疑惑地说:“您穿着一件像你一样老的外套,还要最便宜的旅馆。可是我也曾看到过您的儿子上这儿来,他总是询问最好的旅馆,穿的也是最好的衣服。”
亨利·福特说:“是啊,我儿子就是好出风头,他还没适应生活。对我而言,实在是没必要住在昂贵的旅馆里,我在哪儿都是亨利·福特。即使是在最便宜的旅馆里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没什么区别。我儿子还年轻,要是住在便宜的旅馆,他怕人们会想什么。这件外套,是我父亲的,但这没有关系,我并不需要新衣服。我是亨利·福特,不管衣服是什么;即使我赤裸裸站着,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根本没关系。”
可能我们的外套比亨利·福特的高级,可这就能够表明我们比他更富有吗?可能我们住的旅馆比亨利·福特住的高档,但这就能够表明我们比他更有身份吗?
不去祈求他人的认可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抛开他人的认可,我们就会注重自己的感觉,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再向以前那样轻易发怒了,也不会感到孤立,更不会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去迎合别人的喜好,来换取别人的认同了。
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懂得,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远比别人对我们的看法重要的多。因为,我就是我!
小贴士:
祈求得到他人认可的虚荣心极其有害,如果我们存有这样一种虚荣心,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注定会有许多痛苦和挫折。而且,我们也会感到自我形象的软弱无力,因为它没有社会地位。所以,如果我们想获得个人的幸福,无论如何也要将这种祈求他人认可的虚荣心从我们的生命中根除掉。
走出虚荣的死胡同
如果丑陋的人偏想要别人称赞他美,跛脚的人偏想表现矫健,那么,这种原来引起我们同情的不幸情况只会引起我们讪笑了。
——(英国)菲尔丁
英国著名诗人威廉·科贝特在他的《乡间行》中曾写道:“摆上几把招眼的座椅和一个沙发,挂起六七幅镶有金框的版画,装满小说的旋转书柜……许许多多的酒瓶酒杯和‘一套正餐餐具’、‘一套早餐餐具’以及‘甜食刀具’……最糟糕的是客厅!还有地毯和拉铃!”可以说,这是一种在虚荣心驱使下的典型氛围。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在小说《项链》中,描写了一个漂亮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图一时之痛快,从她的朋友那里借来了一条钻石项,结果不幸的是,项链丢失了。她为了赔偿别人的项链,辛辛苦苦工作了10年。直到最后她才知道,原来她向朋友借的钻石项链,实际上是一条并不值钱的假项链。而为此,她付出了一个女人一生最宝贵的年华和最璀璨的青春。
虽然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了,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时时想想这个可悲而又可怜的女人,一时的虚荣毁掉了她一生的幸福。
虚荣心是一种递增的发展事物,就好像一只被吹起来的气球,总是希望越吹越大。人的虚荣心可以说是无限的,当满足了一个愿望之后,随之又会产生两三个愿望,就像俗话说的“做了皇帝还想做神仙”一样。所以说,虚荣心具有一种强烈的渴求的力量。
那么,虚荣心到底偏爱哪些人呢?心理学专家认为,自尊心过强的人、私心过重的人以及缺乏自信的人都容易受到虚荣心理的偏爱。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有虚荣心理的不在少数。虚荣心不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有害无益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走出虚荣的死胡同呢?
首先,充分认识虚荣心的危害。
虚荣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有碍自己道德品质的提升,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让自己走向自私、虚伪、欺骗甚至是犯罪的歧途;二,有碍自身的进步成长,容易导致盲目自满,孤高自许,缺乏自知之明等;三,导致情感的失控,虚荣心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因自身条件满足不了日益膨胀的虚荣心,就容易怨天尤人、愤懑压抑,时间一长,就会让自己的情感失控,甚至导致人格的变态。
其次,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人。
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优劣势有一个真实的评价,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建立对自己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他人的赞美和恭维而迷失方向,才不会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有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人,才不会被他们所认可的各种各样的标准价值、审美情趣所迷惑,因为,他们的标准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符合我们自己的。
第三,懂得调整自己追求的目标。
我们应该适时调整追求目标,要把狭隘地追求比他人强大的欲望变成追求自我奋斗目标的实际行动。尽可能摆脱对表面东西的追求,通过积极的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强者。
第四,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有人说:“虚荣者注视自己的名字,光荣者注视祖国的事业。”这种说法非常中肯,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的需要,必须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建立在社会责任感上,正确理解名声、地位、荣誉的内涵和人格自尊的真实意义。
我们要正确地对待名誉,不要热衷于表面空有的虚名,注意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为名声、形象所累。因为名声、形象实际上都是抽象的、虚幻的、人为的,受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影响,只要我们自己有相应的进取、发展、成熟的思维和行为,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理需求行事,不必过多考虑他人会说什么,有什么看法。即使是冷嘲热讽,我们也一定不要理会。
第五,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
“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必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从挫折中悟出真谛,这样才能做到自信、自爱、自立、自强,从而消除虚荣心。我国古代诗人屈原说:“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虚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获得这种尊重的前提条件是自己的有所作为,而并非无所作为、弄虚作假,否则,即使获得一时的尊重,终有一天也会露出马脚来。
最后,敢于展示真实自我。
我们不但要敢于向他人暴露自己的优点、优势,也要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劣势,在人际交往和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自然的我,自己是什么人就表现什么样,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不应该让自己出现自夸、说谎、嫉妒等不良行为。
小贴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荣誉,爱护自己的名声,但是,我们也要防止滋生虚荣心理。我们青少年应该衡量一下自己现在的身份,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摈弃虚荣心理,做一个无愧于自己身份、无愧于父母、无愧于社会的品格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