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二)
15610100000004

第4章 丁玲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1904年-1986年)

小传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湖南临沣人,原名蒋冰之。

1946年赴晋察冀边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两年后,写成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好评,并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

1986年3月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代表作品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长篇小说)

《一九三○年春上海》(中篇小说)

《水》(短篇小说)

《田家冲》(短篇小说)

《三八节有感》(杂文)

《彭德怀速写》(散文)

《杜晚香》(散文)

《在严寒的日子里》(未完长篇)

“童年”

不做人云亦云的应声虫

丁玲出生在湖南临沣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曾是清代一个高官,但父亲去世很早,丁玲主要是跟母亲余氏长大的。

余氏出生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坚强、热情、吃苦耐劳,对丁玲一生有着重大影响。

丁玲4岁时,母亲从封建家庭里跳出来,进入社会,自食其力,从事教育工作。她经常给丁玲讲一些古今中外慷慨悲歌、忠勇壮烈的故事。一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都是母亲的结拜姐妹,其中最小的就是后来成为共产党妇女领袖的向警予,母亲常对丁玲说:“你应该向九姨(向警予在她家排行第九)学习。”

丁玲小时候害过几次病,每当不能到户外玩的时候,惟一能慰藉她心灵的,便是母亲的故事:水帘洞、托塔天王等,还有母亲自身的勇敢,都深深地印在她脑子里。后来她大了一些,就一个人坐在后园里,拿着一本小说,贪婪地看着,度过那一个又一个寂寞的下午和夜晚。

丁玲上学时,功课很好,经常是班里头一名。但说来也怪,一个当作家的料子,作文反倒得不到满分,原因是她不按那些作文规范去写,老爱别出心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老师就认为这是不合章法,因此分数就要大打折扣,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丁玲从小就爱独立思考,不做那“人云亦云”的应声虫。

丁玲7岁开始读书,由母亲亲自给她读《古文观止》、《论语》、《孟子》。她还从妈妈的口授中,背下几十首唐诗,古典小说也都不知看了多少部,所以她的文学功底还是比较扎实的,这为她后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础。

“创作准备”

冲破压迫妇女的樊篱

丁玲小学毕业后,母亲送她到桃园县第二女子师范上学,这里离常德很远,是乘小火轮去的。学校校舍整齐,临沅江,风景很好。丁玲很高兴,但母亲还要回常德,就把她托付给了学校一个女管理员。

这时“五四”运动爆发了,学校也卷了进去。学生们集会讲时事,宣传爱国反帝思想,丁玲和另外五六十个同学一齐剪了发辫,到贫民夜校当“小先生”,那些成人学生都管她们叫“崽崽先生”。

回到家里,舅父母见她剪了发,对她大发脾气,她回答说:“你们耳朵眼穿孔,头上留辫子,脚裹得像粽子,那都是束缚,我这是解放!”

过了一年,她要求母亲把她送到长沙周南女中,向警予、蔡畅她们都是那个学校毕业的,母亲自然同意了。在这里,语文老师陈启民(又名陈书农)待她很好,借给她不少进步书籍,如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吴稚晖的《上下古今谈》等,在老师的鼓励下,丁玲勤奋练习写作,记日记,还有两首白话小诗发表在报纸上。

后来她又转学到岳云中学,一道去的还有杨开慧等人。在这几个人中,杨开慧、许文煊、周毓明和毛泽东联系密切,丁玲也对自己将来要走什么道路进行思考、摸索。

为了寻求真理,1921年左右,丁玲和她的好朋友王剑虹(后来成为瞿秋白的夫人)一起到了上海。她们在陈独秀、李达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后来又在共产党主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就读。在这些学校里,她们听到不少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如陈独秀、李达、瞿秋白、茅盾等人讲课,接触到不少新知识、新思想,这对丁玲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有很大影响。

丁玲和王剑虹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她们从在湖南上学时就相识,如同亲姐妹。王剑虹喜爱文学,特别是唐诗宋词,到上海后,她们一起读书,一起生活,一起结识了瞿秋白……这些生活经历,对丁玲来说,都直接构成了她早期作品的原始材料,如处女作《梦珂》、中篇小说《韦护》等作品的形成,与这些有很大关系。

“成名作的诞生”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诞生

1924年前后,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之中,丁玲当时虽然心向革命,但对这个命如何革,仍然是模糊不清。

她离开了上海,想到北京找找出路,但到了北京,想听北大的课和鲁迅的课都未能如愿,只好住在西城辟才胡同一个补习学校的宿舍里自学,生活也十分窘迫。

这时她与胡也频相识了,两人志同道合,相知相爱起来。他们住在汉花园一所与北大红楼隔河相望的小楼上,过着极度穷困的生活,但他们精神是丰富的,一起读《晨报·副刊》,讨论歌德、海涅、托尔斯泰、莎士比亚、鲁迅等大作家的作品。

但是,她们和大多数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一样,一接触革命的实际,又是茫然一片。于是一种孤独的愤懑、挣扎与痛苦不时地冲击着丁玲的心田。直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片白色恐怖,更使丁玲不知所措,她变得更加沉默了,没有办法,她又拿起笔开始写小说——于是她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诞生了。

小说写莎菲离家孤身在外,患疾病,欲归不能,孤寂地在公寓里打发日子。她看不起因怕生孩子而不敢结婚的女子,更不理睬那些虚情假意的人。

她的好友苇弟,忠厚善良,对莎菲关怀备至。莎菲又觉得苇弟太不了解她的心,一天只会哭哭啼啼,像个女人一样,莎菲讨厌他这样,于是便很快失去了爱情。

一个来自新加坡的美男子凌吉士,仪表堂堂,沉稳大方,很使莎菲倾倒。但不久,莎菲发现此人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他只想升官发财、吃喝玩乐,而并不懂得真正的爱情。对此,莎菲深感痛苦和懊悔,她决心要离开他。

莎菲几度冲撞,终不能如愿,她只好决定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悄悄地浪费自己的生命,她说她要“悄悄地活下去,悄悄地死去”。

小说的文笔极其委婉、细腻,真实地刻画出莎菲的倔强和反叛精神。当然,这是一个脱离社会的个人主义的悲剧,但她的确代表了大革命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的彷徨、动摇与苦闷的精神状态。

作品得到了鲁迅、茅盾、叶圣陶等人的重视。叶圣陶当时担任《小说月报》的主编,他从一大堆来稿中把它挑选出来,并发表在头条位置上。茅盾则评价说:“她是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文坛上。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所显示的作家丁玲女士,是满带着‘五四’以来的时代的烙印……她的莎菲女士是心灵背负着时代的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

但作品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他们说:“莎菲就是丁玲!她玩弄男性,追求性爱。”对此,丁玲说:“我那时和胡也频住在一起,还是比较幸福的。不像莎菲那样,整天关在屋子里难受,但有没有作家的东西,我认为任何作品都不能超出作家的思想,一定会有,没有不可能。在这个作品里,有没有我的东西,有,但不是什么性爱、玩弄男性,主要是一种苦闷的东西,寂寞的东西,我都厌倦了的东西。到底追求什么,自己也不明白,莎菲追求向往的,是她还没有把握的……”

“巅峰之作”

在共产主义的红旗下不断成长

大家知道,丁玲一生的代表作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三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因其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而名扬在外。那么这部作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要从丁玲参加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说起。

毛泽东在讲话中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当时丁玲和许多在延安的文艺家们一样,是十分拥护的。会后,作家、艺术家们纷纷深入工农兵当中,投入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丁玲自然也不例外。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她从延安到了张家口,本来是要去东北的,但因为内战,交通中断,就留了下来,这时她却眷恋起原来老解放区的农村来,她很想再返回去同相处过几年的老区人民再在一起生活。这个事实说明丁玲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经过十多年的革命斗争与实践,在思想感情上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1946年夏天,党的关于土改的指示传达下来,她便立即要求参加“土改”工作队,去怀来、涿鹿一带进行土改。她一头扎了进去,一个村一个村地了解情况,最后停留在温泉屯,她感到自己对这项工作很外行,如了解分析各村情况、组织发动贫雇农团结起来向地主进行斗争以及平分土地、支前参军等工作,因此她也很在意努力提高自己。

就在这时,国民党要来抢胜利果实了,张家口重新要落入反动派之手,她和一部分队伍不得不往南撤,但是她脑子里还翻腾着她熟悉的人和事。到了阜平的红土山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小说框架已在她脑子里形成了。

作品描写的是从1946年中共中央关于土改的“五四指示”,到1947年全国土改会议以前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以及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翻身的过程。具体故事以华北一个村子的土改运动为背景,展开村子上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其人物也是从现实出发,比如黑妮这个形象,就是她在怀来时,见到过的一个长得很俊俏的地主侄女。这个女孩子在地主家受过很多苦,却被村里一些人视为异己,丁玲以极大的同情来塑造这个柔弱的姑娘。

在创作过程中,丁玲还克服了不少困难。小说刚开了个头,因战事的需要,就从红土山搬到抬头湾继续写,中间又被抽出去参加唐县土改复查工作,而且这时她身体还有病,她是抱着为文艺座谈会争光、为向毛主席汇报的真挚感情,夜以继日地赶写出来的,整个创作时间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1948年夏天就完成了。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照耀下的一个重要收获!

“趣闻轶事”

四度痴恋

1924年,丁玲来到北平,结识了胡也频。此时的丁玲正在为弟弟的夭折和命运的艰辛感到痛苦,对比她小一岁的胡也频毫不动心。她感到无法在北平继续生活下去,于是便返回湖南老家。不料胡也频居然借了钱追她追到了湖南——他蓬头垢面,除一套随身换洗的裤褂外,身无分文,犹如一个爱情乞丐。丁玲紧闭的爱情大门终于被打开了,他们在山上住着,几乎没什么经济来源,生活贫寒、简单却纯真、温馨。

就在此时,诗人冯雪峰来到了丁玲身边。冯雪峰当时也参加了共产党的地下活动,与组织失去联系后在北大自修日语。冯的才华逐渐征服了丁玲,丁玲与这两个男人在西湖边相处了一些日子。后来胡也频坚持不住返回上海,好友沈从文告诉他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胡也频听后第二天就回到了杭州。最终,丁玲心如刀绞地看着冯雪峰离去,回到了胡也频身边。1930年11月8日,丁玲在医院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胡小频(即蒋祖林),出院后他们已身无分文。饭桌上只有一点儿辣椒、一点儿菠菜的生活,却充满了生气;常常抱着衣物上当铺的夫妻,却从心底发出微笑。

1931年2月7日,“左联五烈士”之一,年仅29岁的胡也频被害于上海龙华司令部。

胡也频牺牲后,丁玲一个人要负担母亲、儿子和自己3个人的生活重担,关心她的朋友都认为这样一个人生活太难。后来,史沫特莱采访丁玲时的翻译冯达走入了她的生活。

丁玲与冯达于1931年11月结合了,他们在上海昆山花园路安了家,由于这所房子是党的秘密机关,他们每月可以得到25元房租补贴。

1933年5月14日,冯达出门时告诉丁玲:“12点钟要是我不回来你就赶紧离开。”结果冯达一出去就被特务钉住了,两人就这样一块儿被捕了。狱中,冯达含泪向丁玲赌咒发誓说没有出卖她,丁玲准备以死抗争,要冯达帮她自杀。她把头伸进绳套,一脚踢翻了凳子。冯达实在看不下去,把已经失去知觉的丁玲救了下来。在浙江莫干山漫长阴森的监狱生活中,丁玲怀孕了,并于1934年9月生下了一个女婴。后来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冯达,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1937年2月,出狱后的丁玲来到延安,在这里医好了创伤。半年后,饱经沧桑的她大胆地爱上了比自己小13岁的陈明。

在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英俊潇洒的陈明在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话剧中饰演“巴威尔”,丁玲在他身上看到了胡也频的影子。

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嘲讽和挖苦声中结婚了。他们没举行婚礼,也没请客吃饭,两人手牵着手在延安街头快乐地散着步,心中洋溢着无限幸福。1955年丁玲被流放到北大荒,8年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后出狱再被送到山西农村,直到1979年平反为止,这25年中,陈明一直陪伴着她。

丁玲曾说,与胡也频相爱,她投入了自己的真情;与冯雪峰相爱,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与冯达相爱,好像一场噩梦;与陈明相爱则是最成熟、最深沉的感情。

1986年3月4日,82岁的丁玲在北京告别了人世。临终时,她向丈夫倾诉了最后的爱意:“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我只担心你,你太苦了。”

1922年,沈从文摄于湖南

晚年的沈从文

1924年,丁玲与胡也频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