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解脱智慧
南怀瑾说:个人也好,社会也好,团体也好,国家也好,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啊!所以,叫你有忧患意识,一个人要活着,想创业成功,在痛苦中会成长,得意了就死亡了。
大师智慧串讲
痛苦是我们人生里,帮助我们智慧成长最好的生活老师。
人的成长有两种,一种是顺理成章的逐一应对生活对我们不断增加的责任和压力,在比较顺利的情况之下缓步增加生活的认知;还有一种就是以最难堪的姿态和最残酷的方式,用最猝不及防的手段一下子为我们撕开生活的真相,打破我们所有的幻想,逼迫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的成熟或者苍老。不管怎么样,两者都是人生的考验,我们要经得起考验才能知道人生的奥秘。
一个没有自己深刻痛苦过的人,对别人的痛苦就不可能有深刻理解力。一个无视自己痛苦的人,一个不从痛苦中汲取教训和智慧的人,不可能会有深刻的生命智慧。一个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的人,不可能会产生真正的积极人生态度的。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而对于一个庸人来说却是一道万丈深渊。”
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有很多人始终处于心灵的混沌期,他们的心灵或许从来没有得到过启蒙,那又如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灵是需要成长的呢?
徐敬东很说:痛苦啊!当你的心灵在承受痛苦的时候,恰恰就是你的生命在提醒你需要关注你的心灵,提醒你需要改变了。所以痛苦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如果你利用这个机会,对心灵进行检视和保养,那么痛苦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你心灵成长的契机。心灵的每次成长几乎都伴随着泪水,在痛苦中成长,从而获得成长的喜悦。
在生活的不幸面前,有没有坚强刚毅的性格,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区别伟人和庸人的一个标志。有的人在厄运和不幸面前,不屈服,不动摇,不退缩,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同困难和不幸的命运做顽强的斗争,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终于成为了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痛苦是成长的前奏,痛苦是成功的催化剂。只有那种敢于同困难做坚决的彻底的斗争的人,才能够触摸成功的奖杯。
逃避、哭泣、唉声叹气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乞求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只能使别人更看不起你。而能够感动人的,永远都是那些能够全力抵抗挫折,一次次倒下后又一次次奋力站起来的人。
痛苦过后,也许在鲜花和掌声面前你会走向另一面——得意。但大师又告戒我们——得意了就死亡。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
现代人的格言“顺利时夹着尾巴做人,逆境时挺起胸膛做人”,也就是上面的道理。
“得意了就死亡”,最经典的例子,恐怕就是庄子的《螳螂捕蝉》了。
庄子有一天,看到一只大鸟,但飞得很低。他感觉奇异,拿着弓箭追到林子里。看到一只蝉正在树叶上自鸣得意,引起了螳螂的注意,螳螂正准备引出长长的螳臂捕吃蝉的时候,一只黄雀已经等在后面了。庄子看到这怵目惊心的一幕,把弓箭扔掉了,跑回家去!他想,在这个世界上,为了眼前的利益、一己的利益,物物相害,何时了得?可守园的人还以为庄子偷了果子,大声喊:“喂!你跑什么?”
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就得意而忘形,这会有生命之虞!而不仅是失败的问题了。
蝉得意忘形而忘记收敛,导致生命危险;螳螂为了利益而张扬,把自己推到危险的境地;而黄雀在静观这一幕,等待着自己的胜利,满以为自己有最大的胜算;可惜,还有瞄准它的弓箭!
忘形者险。忘形者败!
这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易经》里,这方面的论述颇为深入。它说,花盛开,这是多么得意的事呀!尽情。可是,得意和尽情之后,便是凋零。含苞欲放,才是长久的美。
因此可见,得意忘形或者失意忘形,都是由于“度数”不够,浅薄或者无知。
半桶水荡得很。得意忘形者败!
明智与慎辨,是走出困境的两只脚。
无路的时候,也许就有路了。只要我们用心。
有路的时候,也许顷刻无路。如果我们大意。
古人大意失荆州,我们大意可能失去一切,甚至生命。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可否。”中国有两句老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两个好朋友,尤其两夫妻,很难得一千天里不吵架,没有一朵花开到一百天不凋谢的。我们古人看历史看得多么通,最好的时候就是坏的开始。
我们看中国历史的汉朝、唐朝,看西方历史的罗马时代,鼎盛的时候,就衰败下去。家庭也是一样,兴旺的时候,儿女媳妇都骄贵起来了,太骄贵就是泰到极点,否就来了,否到极点泰来了。不但人是如此,历史也是一样,社会发展也是一样,看通了人生,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