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经常需要思想上、感情上的平等交流,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即使是刚刚学步的孩子,也都有这种渴求。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父母首先就要抛弃那种居高临下与孩子谈话的姿态,而要蹲下身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一个3岁的小女孩很愿意与隔壁邻居的叔叔交朋友,心里话都愿意跟他讲,而不愿意与自己的父亲讲,原因在于,这位叔叔跟她讲话时是蹲着的,与她一样高,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他们的关系是平起平坐的。而爸爸跟她讲话时,是居高临下的,无论站着、坐着都比她高。父母与孩子谈话时如是居高临下,孩子就会感到一种压迫感,心里话就不愿意跟父母讲;而父母如果能蹲下,跟孩子平起平坐,就一下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孩子的心里话便愿意向父母倾述。
和颜悦色,避免用命令、训导式的口气,应该是家长与孩子讲话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些父母对朝夕相处的孩子,虽倾心关爱,但与其谈话的内容仍离不开“训导”这根轴心。在某市一份让小学生回答的问卷题中,在回答“妈妈每天对你说什么”这道题时,绝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今天在校乖吗?
功课做完了吗?
这对孩子不公。孩子需要适时训导,但需要的并非只有这些。父母、老师在孩子面前是长者形象,孩子要尊敬师长,但现实中尊重孩子的师长却不太多。这种单向的尊重,无形中使孩子永远处在附属地位,这种“问答式”的谈话渐渐形成了彼此间思想上的代沟,而一些家长却误把孩子“缺少思想见解”当做“乖”,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为什么父母与孩子就不能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互尊互爱呢?为什么大人不能与孩子“一般见识”呢?为什么我们有困难时,不能得到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呢?这是因为有些父母为孩子尽义务的思想太少,而做家长的权利思想太多。鲁迅说“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
一位教育专家就是这样处理他和孩子的关系的。他说,他和儿子的关系:100%是父亲;90%是朋友,儿子可以常常拍父母的肩。正因为他和儿子经常有着朋友式的交谈和沟通,儿,子成了重点中学的高才生。这位专家说,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家长只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沟通,才会对孩子有影响力。
如果我们总是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就会使他们怯于亲身去体验。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自己的知识渊博,总是滔滔不绝地向孩子灌输,不厌其烦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我们就限制了孩子自己去积累知识的机会。而且这种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态度,会极大地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自信。
我们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们谈话,我们就是向孩子表示我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尽管成年人对孩子所做的许多事情认为不尽如人意,但是也不能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更不应该挑剔指责过多。作为父母你应这样和孩子沟通:“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让我弄清楚是不是理解你所说的。”如果我们肯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我们就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
当我们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向孩子请教一个问题,与孩子商量决定一件事时,可以想像他一定非常兴奋。因为他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他尝到了平等相处的快乐。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伙伴、交心的朋友,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