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臣眼中,刘太后遇到的很多麻烦都是她自找的。倘若不提“母鸡打鸣”的事,刘太后的治术很受众臣的赞赏。她垂帘后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宋真宗的天书随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兴建宫观,废除宫观使,有力地遏制了这一时期弥漫朝野的狂热迷信。
在具体施政上,刘太后创设了解下情的谏院,并严惩贪官污吏,重视水利、发行交子(纸币)、完善科举、兴办地方学校。注意第四个政绩——发行交子,这是在宋朝乃至在世界上都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女人做出来的?
晚年,她召见曾反对她预政的李迪,问道:“我今日保护天子至此,你以为如何?”李迪心悦诚服,很为自己当年的行为而羞愧:“当初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据说,刘太后临死前对着仁宗拉拉自己的天子衮冕,似乎欲有所言。大臣薛奎一厢情愿地认为,太后这是在示意穿着天子衮冕不能见先帝于地下,于是,仁宗命改用皇后冠服入殓。
刘太后执政十一年,是一位有功于宋朝统治的女政治家,正是她的垂帘预政,为仁宗庆历盛世奠定了基础。
阿龙辞典 狸猫换太子
著名的狸猫换太子故事,就发生在宋真宗朝,故事说宋真宗的刘妃(后来的刘太后)和内监郭槐是虐待小动物的人,两人残忍地把狸猫活剥,目的是调换李妃所生的小婴儿,宋真宗见到那只剥了皮的猫后,雷霆大怒,把李妃打入冷宫。宋真宗死后,仁宗即位,包拯为李妃平了反。历史上刘妃、李妃真有其人,但这个故事是不确实的。
【阿龙看热闹】
好成绩是最有力的回答
到底行不行,光说没用,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遛遛才知道。作为政坛新人的刘太后,要得到朝廷精英们的认可,尤其是在那个男人当家做主的时代,光凭太后的身份当然是不够的。有本事,就得做出点像样的成绩来,让大家瞧瞧。可以想象,亲爱的刘太后受大臣们嘲讽后,肯定也会躲起来哭哭鼻子,更可能私下里发恨说“老娘一定要废掉谁谁谁”之类的话,但委屈归委屈,归根到底,好成绩才是最有力的回答。
阿龙记事贴
不要错怪了一个好女人
1022年,真宗去世,儿子仁宗继位时,才是十三岁的少年,朝政由刘太后掌握。“狸猫换太子”传说中的刘后,原型就是这位刘太后,但真实的刘太后是个不错的女人,政治手腕高超,治国能力强。1033年,刘太后去世,仁宗亲政。
7、 宋仁宗的妃子
宋仁宗的妃子好做,因为宋仁宗是个特别温和的皇帝;宋仁宗的妃子也不好做,因为空有皇帝的女人之名而无皇帝的女人之实。张贵妃是仁宗最宠爱的妃子,她去世时,仁宗居然把活着的正宫曹皇后当成了死人,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这份情义,对一个皇帝而言的确难得。可仁宗对张贵妃,从来不放纵。
有一天,宋仁宗去张贵妃房间。仁宗看到一件名贵的定州红瓷器,就赞赏了几句,突然问:“哪来的?”张贵妃随意地答道:“是王大人送的!”仁宗立即变脸:“我明明告诫过你不要收受臣僚馈赠,你难道把我的话不当话吗?”张贵妃正要撒娇地解释,宋仁宗已经拿起随身携带的玉斧将瓷器砸碎,愤然离去,只剩下张贵妃在那里哭泣。
张贵妃也只是哭泣一会儿而已,有个妃子却被仁宗开除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仁宗皇帝退朝后回寝宫,可能是有头皮屑的问题,他没有脱龙袍就叫来一个妃子为他梳头,这个妃子工作时发现仁宗的袖子里有奏章,就问:“官家,今天有什么事情吗?”仁宗说:“最近总是下雨,朝臣们认为是皇家宫人太多导致老天的‘阴盛之罚’,要求裁减我的女人。”这个妃子一听立即来了脾气,大鸣不平:“谁不知道那些官老爷妻妾成群,没什么事就找歌妓唱歌跳舞,官家您身边才几个女人啊。难道就许他们快活,让做官家的难过吗?”宋仁宗的脑袋不痒了,心里却很不舒服。
过了几天,这个妃子直接跟宋仁宗说:“官家是真要辞退人吗?”宋仁宗点头。这个妃子说:“那就先从我开始。”她以为平时受宠很多,仁宗皇帝不会拿她怎样。可几天后,仁宗真的下令了,以她为首的三十多名妃子被请出宫。仁宗皇后不解地问老公:“她可是你最喜欢的妃子,你怎么真把她轰出去了?”
仁宗回答:“她居然怂恿寡人拒谏,这种人怎么可以放在身边呢?”
后来皇后跟后宫的女人们开了个会,会上,皇后说:“你们以后伺候官家要小心点,如果有闪失,那个梳头的妃子就是榜样。”
【阿龙看热闹】
这样的领导可敬但不可亲
一看就知道,仁宗这哥们儿受的是最正统的儒家教育,明白是非,做起事来正气凛然,但细一感觉,又感觉他似乎不够大气,对待妃子们也少了点人情味儿。俗语说“通情达理”,仁宗这样的人,“达理”是达理了,却未必“通情”。在这样的领导身边工作,好处是你可以专心做事情,不用担心小人挑拨,也不用担心有了功劳领导不记得你,唯一要注意的是,要和领导保持距离。
阿龙记事贴
皇帝被老婆抽嘴巴
1033年的某一天,仁宗的宠妃尚女士对郭皇后不满,说了很多不好的话,郭皇后知道后,就在仁宗面前要打尚女士,仁宗拉架,郭皇后如发疯的母老虎,一巴掌抽在了仁宗的脸上,五指痕迹赫然显现。仁宗居然就带着证据去上朝了!
8、 清官可断家务事
终宋一朝,名臣辈出,因刚直秉公而著称的包拯就是其中之一,民间送他绰号“包黑子”,意为铁面无私。有一次,“包黑子”上书说担任财政部部长(三司使)的张尧佐无能,不应该继续让他干下去。这让仁宗很为难,因为张尧佐是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后来,仁宗在张贵妃的请求下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让张尧佐去当地方军区司令员(节度使)。不料“包黑子”还是反对。仁宗怒了,说让他当司令员,只是个武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不料,包黑子回敬了一句,谁说做司令员没有技术含量,当年太祖、太宗都干过。当时他离仁宗太近,又激动万分,唾沫都喷到了仁宗脸上了。
仁宗下了朝,张贵妃赶紧接驾,询问情况。仁宗一面擦脸上的口水一面说:“这事不成。”张贵妃不免就哭哭啼啼起来,弄得仁宗很心烦,便把她呵斥了一顿:“你就知道节度使、节度使,你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在包拯的坚持下,张尧佐的军区司令员梦愣是泡汤了。
当然,包拯也不是总给宋仁宗找麻烦,他还帮宋仁宗处理过一件家事。
1050年,一个叫冷清的年轻人来到开封城,说自己是“皇子”。市民不敢惹他,就任他白吃白喝。开封府的一把手钱明逸知道这事后,叫人把冷清捉来审问。
冷清不跪,站在那里告诉钱大人,他的母亲是十几年前宫中放出的宫女——钱大人知道这事,仁宗在十几年前的确放了很多宫女回家——而且有仁宗当年给的龙凤抱肚为证。钱大人可不能把皇帝拉出来对质,况且,也无法对质,于是就把冷清关起来,上奏仁宗。
宋仁宗此时虽然没有儿子,但凭空蹦出来这样一个儿子,他并没觉得高兴,因为他不想认个冒牌货,于是让钱明逸“公正审理”。钱大人吃不准仁宗的想法,正在愁闷,冷清在牢房里突然精神异常,这恰好给了他机会,将冷清以“疯子”为由发配到汝州(今河南临汝)编管。
但这事还没有结束。有大臣批评钱明逸,这样处置是任由冷清继续造谣惑众。宋仁宗要求再审,包拯承担了这个重任。经过多方探查,他终于查到了冷清的底细。他在给仁宗的报告上说,冷清的母亲王氏确实是宫里放出的宫女,也确实被宋仁宗赐予过龙凤抱肚。不过,王氏出宫后嫁人,先生了一个女儿,以后才生了冷清,那时候变性手术很难做,先生的女儿变不了男儿所以完全可以排除冷清与皇室的任何血缘关系。冷清是个地痞,偶然知道了自己的老妈曾经是皇宫里的人,而且和还没有儿子的仁宗有过那种事,就拿着老妈的那个龙凤抱肚开始在街巷里自称皇子。天下人看到床上信物,自然不敢与他理会,所以他一直骗到潭州(今湖南长沙),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骗子。这个叫高继安的骗子告诉他,小骗是怡情,大骗才能富贵。于是给他出路费到开封来骗,结果被捉住关了起来,大骗子跑到狱中来告诉他,只有装疯卖傻才能脱离厄运,所以,冷清就“疯癫”起来。
包拯在报告的最后说,应该把小骗子(冷清)和大骗子(高继安)斩首示众。宋仁宗不想杀人。可包拯坚持要杀,严惩才能以绝后患呀,不然这种“假皇子”没完没了地跑出来怎么办。仁宗想想也是,就听了包拯的意见,将两个骗子斩首,一件传得沸沸扬扬的奇案就此了结。包拯也因为成功了断皇帝的家务事,而受到仁宗皇帝的称赞。
阿龙辞典 开封有个包青天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为人刚直、铁面无私而著称,他既不包庇亲友,也不畏惧皇戚高官,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民间谚语。后世老百姓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在民间信仰中,包公死后,还成了阴间的审判官之一。
【阿龙看热闹】
端正办事态度很重要
做人要讲究诚信,做事要追求真相,这个道理永远适用。钱明逸办案,先看领导的眼色,再揣测领导的心理,以这样的态度来办案,只能办成糊涂案。而包拯办案,则是努力查寻真相,以证据说话,以这样的态度办下来的案子,领导也会觉得放心。
9、 两个秀才
唐初,一支名为党项的少数民族在帝国西方崛起。它的首领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迁其族人至庆州(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被封为平西公。唐末时,党项平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赐姓李。自此,夏国公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发展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宋朝初年,党项人又被赐姓赵。仁宗时代,因为宋在对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新一代夏国公元昊,就有了自立门户的心思。
元昊的野心必须要以人才作为支柱,于是,他在庆州城内设立了“招贤馆”。
一日,两个屡次落第的秀才得知元昊正在收用人才,就凑了几十两银子跑到庆州城内来撞大运。到了庆州城,银子花光了,他们好不容易找到“招贤馆”,其中姓吴的就要进去,姓张的很机灵,拉住他说:“主动送上来的肯定都是破货,我们去找他,他就会这样想,不如,让他来请我们。”吴秀才死脑筋,想不到这样的方法。张秀才就指着对面一家酒楼:“我们先去吃饭。”吴秀才直晃脑袋:“我们可一分钱都没有了。”张秀才拉着他进了酒楼,把酒楼里最好的菜要了个遍。吴秀才胆战心惊地吃完了这顿饭,准备接受吃霸王餐的惩罚。张秀才却让小二拿笔墨,去墙上写道:张元、吴昊到此一吃。
写完,把笔一扔,拉起吴秀才就走。小二急忙将二人拦住,大怒:“你俩要吃霸王餐,也不打听一下这是谁开的。”说完,就要动武。两个秀才是只会动嘴不动手的,所以,大喊大叫。
他们的喊叫声惊四座,楼上跑下来两个人,先把张、吴二人打量了一番,然后问小二情由。小二说,这两个家伙想吃霸王餐,还乱涂乱抹,破坏私人设施。
这两个人去墙壁那里看了一眼,吩咐小二好好看守,就下了楼。吴秀才想死的心都有了,他不知道,这座酒楼和对面的招贤馆都是元昊开设的。元昊和张秀才一样,都认为主动送上来的没好货,所以又开了这个酒楼,派人在这里监守,遇到举动特异、相貌与常人不同的,即去报告,一来收罗人才,二来还可以访查奸细,实在是一举两得。
方才上楼来的那两个人就是元昊的亲信,一见张、吴二人,就觉得他们符合元昊说的条件,后来又见墙上写了两个名字,每个人都犯了国主元昊的讳。如果脑袋是一根筋,肯定就把张、吴二人就地处决了,但这两人都有逆向思维,认为二人这样起名是故意的,所以急忙去报告元昊。元昊正在床上,听到这个消息,甩开老婆的手就跑了出来。这跟当初曹操因兴奋而不穿鞋去迎接许攸很有一比。
张、吴二人被带到元昊面前,元昊故意大怒:“吃饭不给钱,你们中原有这样的道理吗?”吴昊吓得魂不附体,只求早死。张元答非所问:“我们是秀才。”元昊问:“做了秀才,难道把国王的忌讳都忘记了?”张元等的就是这句话,哈哈大笑道:“大王连姓也不顾,还顾什么名字呢!”
元昊像是狠狠地挨了一棒。张元说得对,一直以来,他总想叛大宋,却居然还在使用大宋赐给他的姓。这真是做婊子和立牌坊的博弈啊。他快步走下殿来,扶二人上殿并赐座,问道:“两位先生远道而来,必有妙策可定中原,还请赐教。”吴秀才魂魄归位,与张秀才一起劝元昊速建大号,建大号就像是在空旷的野外拉屎一样,野外本没有苍蝇,但如果你拉一堆屎,苍蝇立即就来了——可以吸引人才、团结人心。元昊早有此意,几天后就称帝,改元天授,国号为夏,历史上称为西夏。张、吴两个秀才一日飞升,都成为掌握军事大权的宰相。一切开国制度、军事方略,都由二人规划施行,元昊对二人言听计从。
大宋人很久之后才知道,西夏的两个开国功勋居然是两个穷酸秀才,大宋很鄙视西夏:我们不要的破烂,你们却当成宝。能有什么出息?
阿龙辞典 西夏国
唐初,西边的党项族开始强大起来。其中拓跋赤辞投降唐,被赐姓李,迁其族人至庆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被封为平西公。881年,首领拓跋思恭平黄巢起义有功,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这以后,夏国公就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1038年,李(赵)元昊建西夏政权,1227年被蒙古人消灭。
【阿龙看热闹】
炒作是成功的重要步骤
看来,不管古、今、中、外,适度的自我炒作都是成功的重要步骤,按今天的说法叫“包装”。人心皆同:找工作的时候,主动送上门去的人家不稀罕;托人介绍吧,人家当你是走后门的关系户;最可能有收获的方法,就是想办法让猎头找上你,然后当成重要人物推荐给雇主。张秀才走的就是后面这条路,所以很容易就达到目的了,然后又凭借专业能力,成功实现“作帝王师”的梦。
阿龙记事贴
皇帝面试都过关
在北宋公务员考试中,殿试时,皇帝亲自面试。张元就是在殿试时被刷下来的,后来张元到了西夏,北宋大臣议论纷纷,认为当初如果在面试时取了张元,就不会有这样的事了。所以,1057年,朝廷颁布新规定,只要到了殿试,无论什么人,都算是考中,授予官职。一个小书生,居然让一个国家改了一条法律,让人听后不胜唏嘘。
10、 “庆历新政”
到宋仁宗上台时,赵氏子孙用了八十年时间使大宋陷入沼泽——官员多、兵多、开支多,最要紧的是百姓生活没有着落,农民暴动此起彼伏。1043年,宋军被自己一向看不起的穷国西夏打败。这让宋仁宗倒抽一口冷气,他希望宰相吕夷简能创造奇迹,但吕宰相呆若木鸡,束手无策。
宋仁宗只好绕过吕宰相,挑选了几个平时喜欢在朝堂上大声说话的人,他们是欧阳修、余靖、蔡襄,另外一个就是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