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想健康,到底是要多运动?还是要注意静养,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养生家、思想家有过大量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
儒家主“静”,认为“仁者寿”、“仁者无欲,故静;性静者多寿考”。《吕氏春秋》主“动”,以“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形象比喻,说明通过运动可以增进健康,延长寿命。荀子亦主“动”,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因而提倡养生保健时要多运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则主张养生保健要“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认为:“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他还结合自己的养生实践创编了《五禽戏》体操,作为一种健身锻炼的手段,一直流传至今,他告诚人们要经常运动才能保持健康,颐养天年。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亦提倡:“养性之道,常欲小劳”。所谓“常欲小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经常从事运动量较小的健身运动。
综观历代养生家、思想家的养生理论和观点,人要想健康,既要动,也要静,应当讲究动静结合,炼养兼顾,其要诀在于:“体动心静”,即身体要多运动、心境要安静。古人云:“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
人离不开动,俗语说:“活动活动,要活就要动”。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的身体也是活动和劳动中创造的。各种运动,如健身跑、步行、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木兰拳、保健体操等等,只要经常锻炼,均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然而,运动也决非多多益善,要适可而止,倘若运动太过亦会损害健康,因为长时间从事过于激烈的运动,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长期处于旺盛状态,从而缩短了人体细胞分裂的周期,加快体内器官组织的磨损与衰老。国外学者通过调查5000名已故的优秀运动员发现,他们中多数人的寿命短于一般人。美国科学家萨马劳斯在研究不同职业的寿命时也发现,超级球星和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寿命比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成就的人平均短8~8.3岁。美国著名的运动医学家、《跑步全书》的作者詹姆斯·菲克斯,50岁时就在一次超负荷的跑步途中死去,说明运动过度亦无益于健康。
因此,专家建议在提倡从事健身运动的时候,应当注意“形劳而不倦”。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主张“有氧运动”、“低度运动”,认为从事健身运动时,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是有益的。美国哈佛大学和福斯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对1700多人为期16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经常从事有氧运动、低度运动的人,较平时不运动的人,患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低2倍,平均寿命长4~5年。一般来说,一小时轻快的步行可以消耗400~500卡左右的热量,如果每位老年人每天能够坚持30~40分种的步行,就可以达到低度运动的要求了。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愈来愈剧烈,容易使紧张、焦虑、压抑、愤怒、嫉妒、憎恨等负性情绪对人刺激而产生心身疾病,缩短人的寿命,国内外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一致认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贪求、欲望、是导致负性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就要避免负性情绪对人的刺激,然而,心静是避免负性情绪刺激的最好办法。
人要做到心静,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大脑从各种个人的欲望和私心杂念中解脱出来;在待人处事方面,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多理解别人,对人宽,对已严,顾全大局,在非原则问题上,不妨学点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盂子说:“不动心,可养浩然之气”。其意思是说,要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不受外界事物的引诱,保持心境的安静,做到既“不以一得为喜”,也“不以一失为忧”,若能这样做就能使自己的心境保持安静,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苏氏这话的大意是说,病后的康复并无灵丹妙药,唯一的良方就是安心静养。
在生活中,尽管每个人的经历和境况有千差万别的不同之处,但人的情绪总是表现为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大量事实证明:情绪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能经常保持乐观态度、情绪愉快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利;相反,心情不佳时产生的悲伤、抑郁、焦虑、恐惧、愤怒、暴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成为疾病或灾祸的诱因,给身心健康带来毁损。
国外有个研究机构曾调查过百位超过百岁老寿星的食谱,发现这些老寿星们日常摄入的食物,并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论在什么样的境遇里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态。乐观愉快的情绪可以赋予生命以活力,甚至可以说是在整个自然界都通用的法则。
有人作过这样一个试验:把装有兔子的笼子放在装有狼的笼子旁边,尽管狼不能伤害到兔子,但几天过后,兔子却因不吃不喝而身亡。兔子是因受到惊吓而死去的。有的研究者还做过这样的试验:在果树旁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促进果树开花结果。科学试验证实,当人乐观愉快时,人体通过生化过程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起着调节血液流量与兴奋神经细胞的作用,使人体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
而当人的情绪有所波动、产生消极悲伤情感,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时,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医学专家根据大量的病历分析证明,消极恶劣的情绪会引起心理矛盾,造成心理及体力的过度消耗,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甚至癌症发生。
精神上长期处于忧郁状态会导致胃肠系统的疾病,因为情绪抑郁会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进而引起食欲的减退,甚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和器质性的损伤。具体地说,一小时盛怒造成的体力与精神的消耗,相当于3天中一共加班6小时以上的消耗,盛怒有时还能使人暴亡。
然而,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地带,不可能总是面对顺心如意的环境,也就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有好心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培养良好的情绪,有意识地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以维护身体健康。
宋代学者程颐说:“动静节宣,以养生也”。“节宣”,控制自己发声的节奏。“宣”即喧,喧闹也。这段话的大意是:控制好自己行为的节奏,可以调节身心。总之,言谈举止、饮食起居之中都包含深刻的养生道理,都对生命有重要影响,岂能轻忽?
对此,清华大学方朝晖教授说:
程颐的养生之道,对今人来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现代人懂得一点养生之道,或许不至于长期透支自己的生命;如果今天的教育体制中多教一些古人的修养思想,让人们变换角度去理解生命的意义,或许英年早逝现象会少得多。
宋明以来儒家修身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将“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程颢(1032-1085)是这一思想的主要提倡者之一。北宋杰出的理学家,著名的“北宋五子”之一程颢提出,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涉及到养生之道;饮食起居的方方面面,都应精心讲究。从所听之乐、所习之礼到所用之具,从饮食起居到盘盂几杖,“动息皆有所养”(《近思录》)。
这一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极为深远。我们知道,古人将下棋、舞剑、练拳、喝茶、饮酒、养花甚至房事等等,都当作充满情调的生活艺术,和韵味无穷的养生过程,这与程颢的上述思想也完全一致。
看看现代人崇尚的体育运动,就会发现其精神实质与古人练太极、气功等有本质区别,因为古人强调在练功过程中如何掌握自己生命的节奏,达到身心和谐、通体舒畅、性情柔和。而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则使人们只知道拿冠军,为此他们常不惜让自己的身体严重透支。再以下棋为例。同样是下棋,现代人总是过份看重胜负,急于分出高下,没有足够的耐心去思考,也不能品味下棋时用心思考的乐趣。而古人把下棋当作培养自己涵养的过程。
所以他们倾向于认为一盘棋下多久都无所谓,关键是下棋时人的毅力、耐性、修养都能得到锻炼。
程颢“动息皆有所养”的思想,用现在流行的话讲,有点“小资情调”,这种情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例如,现在人买房子要装修,装修完了还要装饰,都异常注重空间的利用,家具的组合,颜色的搭配,等等。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家装扮得异常温馨。
为什么人们如此注重家的环境呢?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心理更放松,精神更安逸。按照程颢的观点,现代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精心构造,就是一种典型的养生。事实上,现代人的养生不仅体现在自己家里,还体现在对居住小区、工作场所甚至城市环境等的日益重视。因为人们认识到:生活环境好并不仅仅是延年益寿这么简单的问题,还可以使我们赏心悦目,使我们心境更安逸,心情更舒畅;好的生活环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静化我们的心灵。在这方面,古人做得比我们好多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那么发达,就是他们重视养生的明证。
我们应该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才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由无数个平常的分秒构成的。应该彻底改变自己的心态,认识到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分秒,包括上班、过马路,都是风景,是生命中跳动的音符,而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应该从容自若地去享用。我们之所以这样匆忙,主要是因为心里有事,有在我们看来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其实这正是我们人生的误区所在。我们可能没想到,等到那些工作真的完成了,我们又会认为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于是再一次投入到新一轮忘我工作中。
结果,在我们一生的任何阶段,我们总是有理由认为“现在”是手段,是实现其他更重要的目标的工具,因而都没有被当作过程享受过。我们被一种急功近利之心牢牢抓住而不能解脱,从不会享受当下的人生,就这样一直到老、到死。无数个“现在”过去了,有一天我们忽然发现自己老了,在某一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一生活得是不是有意义。
问题不是我们不能享受生活,而是没有那份心情享受。说穿了,还是因为缺乏从容自若地生活的心态。这个思想的误区,我们一定走出来。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养心”开始,让自己的脚步伴随着生命的韵律,让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自己生命应有的节拍。用程颢的话说,这就叫做“动息皆有所养”。
静心课十二
平躺在地,仰望天空。从这个角度最能感受到头顶那片苍穹的辽阔无垠,感受宇宙将地球和人类包容在它博大的胸怀中,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身与宇宙之间本质的联系,感受到自己在大自然的运转中所扮演的渺小但却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