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生活
15828200000028

第28章 静坐训练——静里另有乾坤(1)

圣人教人“静坐澄心”、“默观本性”,皆在收拾内内外外,于“寂然不动”中,性体自现,心体自明,虚灵自生,神光自耀。一了百了,一通百通。

人,为什么想要“静坐”?是谁产生这个目的?那当然会说:“是我。”那么,是“我”哪方面的动机呢?一定说:“是心”——这里所谓的心,大约包括了现代观念的脑、意识、思想等等名词。好了,既然是我“心”想“静坐”,或者说”静坐”先求“静心”,何以在“静坐”时,反而会觉得思虑营营,其心不能安静呢?殊不知我人的心——意识、思想,由生到死,从朝到暮,根本就习惯于思虑,它犹如一条瀑布的流水,永远没有停止过;只是它与生命共同存在成习惯,自己并不觉得平常就有这许多思虑,一旦到了要“静坐”的时候,在比较安静,向内求静的情况中,便会发觉自己的心思太乱。

其实,这便是“静坐”第一步的功效。譬如象一杯浑浊的水,当它本来浑浊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有尘渣。如果把这一杯水安稳地、静静地放在那里,加上一点点的澄清剂,很快便会发现杯中的尘渣,纷纷向下沉淀。不是这杯水因为在安静的状态,而起了尘渣,实在是它本来便有尘渣,因为静止,才被发现。

又譬如一间房屋,平常看不见它有灰尘,当阳光忽然透过缝隙,才发现了光隙中有灰尘在乱舞纷飞,你既不要去打扫它,也不要用一个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摇不动,不去增加,也不去减少它,慢慢的再静止下去,它自然就会停止纷飞了。

但是在这里最可能发生的问题,便是当比较安静的情况来临时,往往便会想睡眠,或者不知不觉,自己便进入睡眠的状态。有了这种情形,又怎么办呢?那时,你要仔细审察,体会自己,倘使是从生理——身体的劳累,或者是心力的疲惫而来,不妨干脆放身而眠,等待睡足了,精神爽朗时,再来“静坐”。倘使发现心力和身体,并无疲劳的现象,那么,最好起身稍作运动,或者特别提起精神,作到始终保持适度而安稳的静态才对。

道家与佛家,尽人皆知系讲究以静坐为要功的,实则儒家中历代大儒,亦莫不然;自《大学》提倡“定静安虑得”之“定静学”以后,孟子的“收放心”教与“不动心”教,亦全是讲的定静学。故宋明大儒自周濂溪而后,莫不致全力于“主静”功夫。大程子全是静字功夫足,小程子略逊之,朱子甚至主张“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并谓:“如此三年,无有不进者,尝验之一两月便不同,学者不做此功夫,虚过一生殊可惜。”王阳明之所以能于龙场悟道,及尔后之能遇事“不动心”,全是静字功夫做到家。

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全要在定静上见功夫,古今来多少忠臣、烈士、孝子、节妇,当死生荣辱之际,能巍然不动者,何莫非在定字上得力。

故邵尧夫、杨龟山、陈白沙、刘宗周及近人曾国藩、梁启超等,莫不力主静坐。先儒或则教人“默坐澄心,体认天理”或则教人“于静坐中观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作何气象”,凡此,总是静中悟道见性之法。刘宗周并谓“静坐是养气功夫,可以变化气质”,白沙则直指此为“作圣之功”,良以静坐不但是养形养精养命养寿的根本功夫,同时也是养心养气养神养德的根本功夫。

道家对静坐炼丹,力主“性命双修”“内外兼养”,不偏于“性功”,亦不偏于“命功”。就“命功”上讲,其静坐方法,乃是对身心、形体和精神——进行自我锻炼的功夫;这种功夫,是对我们的生命这一有机体的整体锻炼,起着“自力更生”、“自我修复”、“自我调整”和“自我培补”的作用,所以对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保健强身和延年益寿,具有根本的彻底的积极作用。

它初步即能改善一个人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加深睡眠,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和脑力,通过全身各部门而使整个身体得到健康无病的好处。

这种功夫,是“由内打向外”的,先由内部的“精气神”与五脏六腑八脉锻炼起。所以又称“内功”;而将“由外打向内”的形体锻炼功夫,称做“外功”。同时,道家静坐的精气神锻炼,虽系以炼精为基础,炼神为大用。然实以炼气为枢纽为中心,由气化作用,而产生各种生化妙用。所以中医家与养生家又称之为“气功”。

至于道家的“性功”。则与儒佛二家,并无二致,皆从心性修养与道德修养上人手。故吕祖曾说:“千言万语,只不过发明炼心二字。”北派龙门宗则更谓“修得一分性,保得一分命”,性功到,命功自成。

《易经》上说“穷理、尽性、至命”,穷理立德尽性至命,功夫全是一贯的。若只修“命功”,而不修“性功”,则即活到千百岁,亦无用也。故古真曾说:“只修命,不修性,万劫阴灵难入圣。”道家南派东派虽重命功,主先修命功,后了性功,然最后鹄的仍以入圣登真为了手。

我们知道。儒家常以“超凡人圣”为人生修养之极功,道家则于“超凡人圣”后,尚有“超圣人神”、“超神人化”两步功夫;这两步功夫做到,便是世人所谓“神仙境界”了!与虚浑一的“神仙境界”,也可以说是“自然境界”、“天地境界”、“宇宙境界”,在人生修养的成就上,是远超“圣人境界”而上之的!

现在我们来谈谈静坐的人手方法。当打坐时,首宜厚铺坐褥,或备蒲团,使能耐久而身体不倦,如在床上打坐,则应为木板床。弹簧床则有摇动不稳之虞。坐位宜向东,冀取其生气。时间最好为子午时,以其为阳气发生之时。唯一般人为方便计,常舍子午二时,而取晨晚为之,此亦无碍。室内空气宜流通,而不可挡风。坐时必须宽衣解带,使气得以行住自如。此系预备事项。

静坐法中坐法之种类繁多,道佛(包括禅密与瑜伽)各宗派,其大要者可得百数十种,其中以跏趺坐为最殊胜。

跏趺坐,普通系指全跏趺坐(双盘)而言。不能者可用半跏趺坐(单盘),此法如右脚盘于左脚上,又称金刚坐;左脚盘于右脚上,又称如意坐。臀部用软垫或软枕垫高约一至二寸。若单盘亦不能者,则可用方便坐。其余则不尽述矣。此可收调身定身,气沉丹田,心易静止之效。

两手结定印,置于丹田前位,轻放盘脚上。结印之法亦多,有太极印,有三味印,有日月印,有拜神印及其他诸印,一般用前二者为多。太极印系两手互抱成一圆相,如太极形,右手四指握左手四指于外,大拇指轻接之,扣右手中指;左手四指微屈于内,左手大拇指与右手大拇指相接,并扣左手之食指,使如太极形。三昧印,系两手掌伸直平仰,左掌仰置右掌之上,两大拇指微接(左置右上者,取善压恶之意也)。此二印,均可使左右气血起交流作用,而收互畅舒裕之效。

头正、颈竖、后脑微收,下颚微压。所谓头正,即头既不要往上抬,也不要向下低,保持在眼睛平视前方的位置,古谓之“头如悬罄”。在某种意义上,头部的位置也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唐朝大诗人李白不是在一首叫《静夜思》的诗中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佳句吗?举头是因为有所望,低头是因为有所思。

所谓颈竖,人到老龄,背部往往都出现低沉的现象,甚至许多年轻人都出现沉背。一个人若是到老还能够保持挺拔之姿,可以断定,此人决非等闲之辈。由于生活的磨难和压力,人会慢慢地觉得自己挺不住了,不知不觉中,背也就慢慢地沉了,因为心理是必定会影响到生理的。不妨想像自己顶天立地,是矗立在天地之间的一根柱子,这有助于背脊梁笔挺。

口宜闭,齿宜接(微叩),面宜微带笑容,舌须抵上腭,即轻接上门牙唾腺中,以生津液而接神水。迨满口津生,即吞之,以意送入丹田,作一次或作三次吞均可。得静定极境,津液便觉香甜,且如源头有活水如泉涌,不但可助消化,且具延命之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