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生活
15828200000029

第29章 静坐训练——静里另有乾坤(2)

两目垂帘,露一线微光,凝视一点,不可移动。全开则神易散弛,全闭则神易昏沉,故一般多用“垂帘凝视法”。若用“内视法”,则可用全闭法。收视向中间鼻梁一觑;有顷,后视注泥丸;稍注片晌,下引注守下田;借凝神人气穴。以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而得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效。待真阳生,活子时至,则可用采取法,继而可行周天搬运之诀。目为心之机,内视寂照,守于一点,亦即“系心一处”法门,小可止散乱驰思,妄念纷驰之效,大则难尽言矣。

两耳反听,以收耳韵。耳不听外声,可内听心声,内闻自性。此亦凝神以得静定之要法也。故古真以“收视反听”为一重要修持功夫。耳听于外而动于声,与目视于外而动于色,其有害于静定之得,心性之虚明,及精气神之颐养,一也。故古真有“闭耳目口之外三宝,以养精气神之内三宝”。其旨意即在此也。

背脊宜竖直,如壁立万仞然,无论惊风骇浪撼之,均不为动分毫也。在坐中最忌脊节弯缩卷曲,宜向上伸(拉)直,如悬一串铜钱。如此坐法,较缩曲者,约可高二三寸,不仅可使背不凸驼,且可使内在之真气一直贯顶,脊髓舒畅,而后三关亦易通也。此为督脉路线,切不可忽。其次,吾人须知:体内脏腑,均各附挂于背脊,脊梁不直,脏腑亦受压缩,其气血之流行亦不舒畅。小则在生理上可为害致病于无形,大则有碍于大小周天之运行。

两肩宜平正,不可左右斜亸,或前后偏歪。胸宜扩展,平挺开张(不可用劲),切忌向后凹入。同时,肋骨宜根根拉开伸张,使内脏各得正位。肋骨不开,肺即受压缩,而不能扩张,有碍肺量与呼吸不小。此与第七节同功同效之益,而又为任脉路线,前三关均在于此,胸一凹缩,腰亦难期中正,中田与下田均受影响,对周天之运行上,通前三关、通任督脉,均有碍也。

胃不可下垂,而宜略事压提,腹部尤宜向后收缩,使向背贴近(切忌用劲),尤切忌高腹凸肚,此对一切肠胃病,均有大益也。谷道及阴跻宜微微夹提,不可任其松弛。若再加下修元功,则对凡百肾病,尤其遗精早泄阳萎之类病疾,尤具卓效。

坐中呼吸,宜气息绵绵,若存若亡。初步以“细、长、深、匀”四字诀为人手法门。细者,以自耳不闻息出息人之声为初度,以置鹅纯毛于鼻端而无动相为中度。长者,以一息(吸、住、呼)较常人能长至二至五倍为初限,五至十倍为中限;唯切忌存意强勉闭息。深者,以能至息息归田为初功,能至息息归踵为中功。匀者,以使每一息与息间,俱能均匀和融为初境,复使上一息之出、住、人,与下一息之出、住、人,以及息与息间,始终人于如音乐之节奏然,音符之长短间隔,均能合拍,且能出诸自然,毫无意念存乎其间为中境。而以渐由心息相依,至心息相住!以及无心无息、无修无为为极胜境。

当坐时,全身神经不可紧张,肌肉亦宜放松,使能收到完全轻松休息之效。同时,气脉务求其通畅,心神务求其恬适,情绪务求其愉快,并能身心俱能得大喜乐大安适为最要。初打坐者,下坐脚常易生麻痹现象,此乃气脉未修至通畅无碍之境所至。宜再加功持久,能坐半日一夜,均无麻痹现象发生,即为得功。

心宜内守,神宜内照,系心于玄窍,凝神入气穴,此为不可片时或忽之诀法。切忌向外攀缘,或事冥想,或事妄念,均有碍人道。大抵系心之所,即予凝神寂照,不移不动;久久纯熟,自可无思无虑,无意无念,身心两忘,物我俱泯,而得大静定胜境矣。得大静定胜境者,如熊龟之入冬眠状态,一切“生命能”毫无消耗,故外无饥渴之需,而内无欲念之起。能人大定者,不但一多,即十年数十年,出定后,仍与未人定前无以异,故得长保青春与延长生命也。

打坐前后,均有助道余功。此助道余功,亦如道门修丹诀法然,因师承之传授而各不同。大抵不外于静功外,酌加若干之动功,如按摩、导引、俯仰、屈伸、揉打、弹拍、叩齿、鸣鼓、吞津、服液、舒筋、活脉、开关、松节……之类。虽均大有益于却病强身,养生益寿,然总属于道品,而非静坐正法,故不赘及焉!

静坐的一要领为“守窍”。

静坐方法,有守窍的,有不守窍的,一般打坐均采守窍的原则。守窍就是精神统一,意念集中,守住于身体的某一窍位而言,也就是系心一处或制心一处的办法。守窍的部位很多,随师指点而异,普通常用的,有守上丹田法,守中丹田法,守下丹田法,守命门法,守涌泉穴法。初学以守下丹田法为稳妥而普遍,下丹田在脐下约三寸处,即“关元穴”,为人体上一个重要穴道法。初学以守下丹田法为稳妥而普遍,下丹田在脐下约三寸处,即“关元穴”,为人体上一个重要穴道,具有强壮作用,能培育元气,增强机体功能。守窍的要领,即宜因任自然,毋忘毋助,在似守似不守,似有意似无意的状态下行之,不可太过勉强。久久自可由杂念断灭,而至一念不生、寂然不动之境。迨至此心寂然不动时,真火自生,且亦“有感而遂通”之各种神通。

次一静坐的要领,就是“呼吸法”,又称“调息法”,气功家又常称“吐纳法”。

人人都会呼吸,然真懂“呼吸健康长寿法”要诀的人却很少。初学静坐的人,以采用自然呼吸法,及鼻吸鼻呼为宜,这是炼气功对呼吸锻炼的一个起点。上坐之初,调身功毕,可行鼻吸口呼法七至九次,即行气沉丹田,以诱导入静。气沉丹田法,既可助成腹式深呼吸,亦为进入较深的“胎息法”之功,且亦为“上虚下实”的手段之一。道家讲究的“虚心实腹”,“气息归根”,“气息归元”,下手诀要,即在此一着。上虚在使头脑清明,心神空灵;下实在使元阳充盈,内气旺盛,精力充沛,这是“深根固柢”的办法。呼吸的要领,有一“四字诀”,即“细、长、深、匀”。细者,以自耳不闻声息为原则;长者,在减慢呼吸频率,以一分钟仅四五次呼吸为初功(不能做到无碍,总以长为宜),由此而进入一分钟一次,甚至四五分钟一次,唯切忌故意强行闭气;深者,以息息达到下丹田为初功,次至会阴穴,再次至涌泉穴或足踵;匀者,在使呼吸柔和均匀,前后息与息之间,节奏自然匀称。由此。便可渐渐进人“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通常又有“正呼吸法”、“逆呼吸法”、“住呼吸法”等多种。再上而进,便可进入“胎息法”、“踵息法”、“体息法”的境界了。此在道门中奥妙无穷,即胎息法亦有百数十种之多。

静坐的又一最紧要的要领就是炼心。

心地法门,为静坐法中彻始彻终的根本法门。人手如“数息法”,“念字法”,“心息相依法”,“神气相注法”,“止念法”,与乎佛家之“念佛法门”,“止观法门”,要皆为炼心之柱杖。其次还有炼性一项,要亦可归入“心地法门”下,归根一句,在打坐时,首宜放下一切,无心无物,无思无虑,总要求“一念不生”、“内外双泯”、“清虚澄澈”“心境两忘”为第一原则。到此便可彻见本体,得大解脱。最后道家静坐,还有“炼精”、“炼气”、“炼神”三步功夫。

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以期羽化登真的大成就的诀法。在命功门,又有“炼精补气”、“炼气补神”、“炼神补精”,及“阴阳采补”、“生精补髓”等秘要诀法,以其过于玄秘,且为通大小周天以后功法,我们暂时放下不谈。

最后,静坐收功时,亦有若干收功要法,简言之,就是加点动功。首先松开两手,互搓极热,按摩整个面部头部要穴若干次,再搓极热,熨烫两目,再行“旋转日月法”,“摇玉颈法”,“摩后精门法”,再松两腿,行“擦涌泉穴法”,“擦玉膝法”,“伸筋活络法”,至不酸麻时,即可下坐。

下坐后,如能再修持一次“玄门太极长生功”。则更可保终身健康长寿而无疾病之累了。太极长生功,系一种床上功夫,也可以说是一种按摩功夫,且系一套最简易的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健身法”与“疗病法”。

最后,大家切要记得静坐法的唯一要诀,就是一个静字。静则有无限生机,静则有无限妙用,同时,静中有无穷变化,静中有无穷境界。“静里另有乾坤,定中别藏天地。”此系过来人语,最要最要!

静心课二十二

当你坐上坐垫、挺直背、双脚盘坐、双手放在膝上、闭上眼睛之后,冥想就开始了。将注意力带到上嘴唇与鼻子中间。当你吸气时,空气似乎是凉爽的;当你呼气时,空气变得温暖了。在整个冥想过程中,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那里。如果有思绪或情绪出现,请不要转移注意力。让它们自然地来,自然地离开,你可以将它们当做瓶子里的泡沫,或是天空飘过的云朵。它们与心无关,不应让你分心。你的心应该专注在呼气与吐气间的微妙感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