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生活
15828200000032

第32章 净欲训练——万苦只因欲望起(2)

学佛学仙学圣人,首宜看得空,放得下。将一切看空,看得四大皆空,五蕴皆空,万有皆空。将一切放下,放得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一相不着,恰似大死一番,大休歇去,方为了当!仙佛圣人本来面目,即在斯矣。一般人所最难看空最难放下者,为富贵、为名利、为权位、为己见、为妻室、为儿女、为欲、为爱、为贪、为气、为情、为色、为人我。千万亿人以至恒河沙数人,所最难看空者,而我能空之;所最难放下者,而我能放下之;所最难斩断者,而我能斩断之;最难割舍之,而我能割舍之!此等大知见,大慧悟,大魄力,大手法,非大英雄大豪杰大圣人,又何能做到!即此便已超人一等矣!古哲有时云:“身世蜩双翼,乾坤马一毛。”又云:“举世尽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休。”能放下,即能休歇;能休歇便能放下。

要能放下一切,莫过于禅门“无念无心”之教,要在使此心不动。道门之“寂心正法”,亦主在使此心寂寞恬澹,撼之不动而已。能一切放下,则自能寂然不动;能寂然不动,亦自然一切放下。放下名利,放下苦乐,放下富贵,放下毁誉,放下人我,放下生死,能万缘放下,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赤裸裸,一丝不挂,则自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则此心自寂然不动。寂然不动,则可感而遂通。根本在此,妙用在此,入道在此,神通在此。

人之所难能者,在难得其一切放下耳。得丧昏其智,成败泯其聪,百务萦其心,万事挠其神,永无片时休息,永无片时宁静,又何可得有“清明在躬”之时?是故功名心、利害心,苦乐心、得失心、人我心、爱憎心、是非心、成败心、寿天心、生死心等,均生于其心。生于其心,即害于其心,而举心即错,动念即乖矣!此种种心中,尤以名利心最难放下,最难看破。

《养真集》有云:“名为造物之所深忌,利是人情之所必争。故名利杀人,甚于戈矛。何也?戈矛杀人,人知避之,名利杀人,死而无悔!”此言说得彻骨透髓,读之当知所以深省矣。

儒家总喜用“以天下为己任”杀人,以天下为己任,要在“担得起”,孰知只是担得起是不够的,同时需能“放得下”,才是真圣人之道。担得起,是就任事上讲,放得下,是就入道上讲。

人如只知一味承担,而不知放下之妙用,便犯古圣所谓“知进而不知退”之弊,难能卷舒自如,进退自如矣!道家教人要你先能“放下一切”,能“放下一切”,才能“担起一切”,能“放下天下”,才能“担起天下”。此乃“离一切用,即一切用”之微旨也。

担起易,而放下难;勇于任事易,而勇于放下难。张良辅刘邦得天下,这是能担起也;乃刘汉得天下,即从赤松子游,视富贵如蔽屣,此其勇于放下也。范蠡辅勾践灭吴王,及夫差即灭,即辞相印而浮于海,隐姓埋名,三致巨富而三散巨财,此亦为其能担起而又能放下也。与韩信、文种之只是能担起而不能放下者,便有天壤之别矣!

是故学仙佛圣人之道,总贵能“放下一切”;不能放下,既疑心,又疑道。一味承担,便是一味发散;能放下,即是收敛。道家修持,贵收敛不贵发散,贵翕聚不贵辟张,贵成己不贵成物,贵成内不贵成外。

心灵之锢,心灵之滞,皆由役于世用所致。役物而不役于物,用世而不用于世;是担起亦是放下,是放下亦即担起,在此等境界中,任天下之大任而若无任,执天下之大道而若无执;一心总是虚灵明静,天清地宁,正守一念灵明,性光自然盎发,道亦自在其中矣,如是则易有“以尧舜之尊,易吾曲肱之乐,不为也”之概矣!必如是才能超脱!才能自在!才能逍遥!

学道而不能万缘放下,透体剥落净尽,见到本源;则纵是读完古今亿万卷书,行遍天下亿万里路,就人道言,总是“透纲金鳞犹滞水”,“猿猴化去尾难逃”,焉能有成有证?

放下之教,就是要你莫执着。执有则滞有,执空则滞空,执中则滞中;执事功则滞事功,执人天则滞人天,执道法则滞道法,执生死则滞生死,执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则滞三世;无所不执则无所不滞;一无所执,则一无所滞。必如是,方能透人太虚自在行也。

真正的安静,来自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枝柯的宕动、迷乱,不论这棵树是置身在庭院,还是独立于荒野。所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再试一试下列方法:

一是友善地对待你的欲望。

当下一次你有欲望来临的时候,就停下你手里的事,友善地对待你的欲望。在这里,关键词是“友善”。专注你的欲望让它进入你的思想,不要抵制它。让你急于满足自己欲望的这种渴望在意识中完整地出现。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正是这种渴望主宰着你的所有思维,不要判断它的好坏,也不要压制它,要给它充分自由的空间,任它驰骋。

二是想像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在你经历了欲望带给你的强烈感觉之后,想像一下你自己满足了这种欲望。如果这种欲望是畅饮一番,那么让大脑中出现一幅画面,你就是画面中的主人公。你到了小卖部或酒巴,买了许多啤酒、葡萄酒、波旁酒、杜松子酒。如果你屈从于自己的欲望,那你就尽情地喝吧。同时还要构想酒的味道和刚开始醉时的感觉。平常在实际中你喝多少能够满足欲望,这次就想像自己喝了多少。试着想像这些酒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回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的感觉。友善地对待所有这些思维,就好像它们是你的客人,然后,从画面中走出来,不要再去想它们。继续完成你手中的事,或者其他你想要做的事,但不能是喝酒。

这种方法听起来有些古怪,但如果你坚持练习,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忘掉这种欲望。因为你既没有压制它们,也没有真正地屈从于它们。你允许它们出现,允许它们在大脑中为所欲为,给了它们足够大的空间,并深深地感受到了这种能量的猛烈,却没有试图去消除或去控制这种能量。

在试过这一技巧之后,看看你的精力水平和思想状态怎么样。你是否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你是否感觉到精力更充沛,思想更平静了?

你可以在思想中听从欲望的指挥,但不要付诸实际的行动。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下去,你会发现,通过友善地对待自己的欲望,任它们造次,然后再把它们都抛弃,你可以把这些欲望,消极的、挥之不去的力量转化为积极的、有创造性的能量。这种能量使你获得新生,使你获得更深的平静。

这样,你就可以将这种全新的能量用于实现自己积极的渴望,比如说渴望自己拥有一种更加健康、更加安宁的生活方式。人生中,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要记住这样一点:现实不会时时处处都符合你的期望。这种思想和本练习一起在你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会给你莫大的帮助。

三是读一些关于“净欲训练”的美文。

在此我推荐一篇:凌阳的《宁静的力量》

诗人华兹华斯说“普遍休息的本能是渴望宁静”。人的心灵只有在寂静、幽静、静谧、恬静的氛围中,才能与身体一起放松,得到充分的休养,从而得到静思反省,静以修身,培养安定宁静的心理素质,以平安祥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感受当下的喜悦,并学会如何过好每一天,进而充分吸取和发挥宁静的力量。

但是,当人面对竞争的时代,纷扰的世界,很多时候,被红尘包裹着的我们在为自己和别人祝福的时候,总是祈愿彼此能够拥有健康、名利、财富等等,为此,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在这常常让人迷失忧郁的情绪迷雾中,如果说内在的病源使人失去安康的身心、安宁的心情、安详的精神。那么对其他一切身外之物的无限贪求就是外在的病源了。

人如何根除病源获享健康呢?我想唯有去掉贪求了,即内在和外在的贪求。耶稣基督曾对跟随他的门徒说:“你们中不论是谁,如不舍弃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门徒。”这里的“舍弃”便是让人去掉贪求。

佛教也有类似的说法,有一个佛陀的故事:“梵志双手持花献佛,佛云:‘放下。’梵志放下左手之花,佛又道:‘放下。’梵志又放下右手之花,佛还是说:‘放下。’梵志道:‘我手中之花都已放下了,还有什么可放的呢?’佛说:‘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直舍去,舍至无可舍去,是汝放生命处。”,这里的“放下”同样是让人放弃“贪求”。舍弃、放下永无止境的贪求吧!只有学会舍弃、放下,心灵才会平静,身心才会自由,精神才会愉快。才能从忙乱中静下来,反思生命的价值,人生的终向,信仰的归依?在融人生活的每一时刻,都能过宁静、自在、喜悦的生活,便能常常提省我们每个人,适时呵护心灵经受风雨的洗礼和考验,让自己的心灵在无限的希望中渐渐成熟。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我只要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显然,他是把拥有宁静的内心世界当作上苍对自己的最好赏赐。事实也确如此,即便我们获得了世界的一切,却失去了平安、宁静的心灵,为我们自己又有什么益处呢?反之如果能让宁静的力量涓涓流淌于生命之河、思想的羽翼在不浮不躁的星空里自由翱翔,不让人更欣羡!以纯真美好的心境和宠辱不惊的步履走过人生,不是更幸福!

请相信宁静的力量吧!当你望着地球在无声得按照星球轨道运行不已;阳光在安静得普照大地惠泽万物;雨露在夜晚悄然得让每一种植物焕然一新。你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确实隐含在安静之中,巨大的力量常常无声无息地进行。自然界的奇迹都是在宁静中酝酿。我们处在一个喧嚣嘈杂的时代,如果想保持纯真、朴实、圣洁的本色,每天就必须让自己的身心保持一段孤独的时刻,让自己的灵魂在上主的怀抱里缄默一刻,进而汲取宁静的力量。

静心课二十四

正念(专注于当下)有何重要意义?正念可以让我们细细地体验当下,如果心不在焉,我们绝对无法体会。如果没有正念,我们将无法放松,无趣、欲壑难填,永远寻找新鲜感却体会不到当下的新鲜感受;我们会失去生命中的美好,无法体会到自己人生经历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