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九家智慧
15834400000018

第18章 兵家的竞争智慧——做一个智勇双全的人(1)

战争是人类竞争的最高语言,而中国是世界各国中经历战争最多的国家,据统计,从远古到清末,有记载的战争就达到3700余次,约占世界同期战争总数的四分之一。频繁多样、规模巨大、空间广阔、形式多样的战争实践是兵家智慧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这些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军事谋略家,名将辈出。兵家智慧的突出特点就是以胜利为唯一的最高原则,只要能够打败对方,就是成功者胜利者,此外没有任何的评判原则。

1、修炼你的谋局力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谋攻篇》)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智谋克敌制胜,其次是通过外交途径克敌制胜,其次是运用武力经过野战克敌制胜,最下策是强攻敌人的城邑。

这是孙武以谋制敌,力争全胜的战略思想。全段突出了一个“谋”字,强调以谋制谋。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老子云:“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不仅要宽容待人,还应审时度势,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谨言慎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其实就是一种全局观。

二战期间,德军为了摧毁英国的重工业基地,彻底削弱英国的战争潜力,于1940年11月14日对英国城市考文陲实施了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大规模空袭。而早在空袭前两天,英国就利用新发明的“超级机密”密码机破译了德军空袭的详细计划,但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统帅部,为了能够今后获得更为重要的军事情报,决定知而不宣。尽管考文陲最终被炸得满目疮痍、损失巨大,但却为英国保守了重大机密。这一幕战争历史活剧,虽然有几分悲壮,但却是谋长远、顾大局、求全胜的成功战例。这给军事研究者许多有益启示:

善谋全局方全胜。常言道:善弈者,谋势;善谋者,顾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有时,为了获取全局上的主动和胜利,甚至还要牺牲局部或以局部为诱饵。丘吉尔倘若为保全考文陲市而预先采取一定的防卫和反击措施,必然会被德军发现而变更密码,那样,英军也就难以在之后的作战过程中,掌握德国的重要军事情报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以一种全局观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才能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

在一般人看来,于公于私,王明都是毛泽东的对头。王明不遗余力地排斥打击毛泽东,曾使毛泽东吃尽了苦头。可是在1945年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七大”时,毛泽东却亲自提议要把几位犯了错误的同志包括当时的王明,选进中央委员会。

毛泽东指出,王明等人的错误,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犯的,现在经过整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已经把是非弄清楚了,就不应当太看重个人的责任。毛泽东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仍担心王明不能选上中央委员。投票时,其他代表都到外面自由活动去了,而毛泽东却一动不动地坐在原位置上听工作人员唱票,直到别人告诉他王明当选没问题时,他才离开座位。

这就是毛泽东的气度,这就是毛泽东的胸怀。正是这种气度,毛泽东赢得了全党的敬仰;正是这种胸怀,才争取到包括反对过自己的全体同志的支持,使全党紧紧地团结在毛泽东的周围,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生活在社会里,必然要和别人打交道。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行的。古人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相处要胸怀开阔,要有容人的雅量。不要求全责备,处处与人过不去,否则,到头来只能落得个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境地。人们都希望别人能宽容地对待自己,但很少考虑怎样去宽容地对待别人。其实,给别人留一点空间,自己也能得到一片蓝天。

2、修炼你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当前,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已经成为了公认的事实。竞争的最终焦点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力,说到底是人才的实力,是其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

人才自身价值的实现,是与其完成一定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人才不能脱离社会而孤芳自赏,同时,人才发挥的作用,往往是通过一个集体的努力而实现的,所以若没有负起对社会、对集体的责任,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是什么使起点相同的两个人在几年后个人竞争力差别很大,一个人可能已经作为组织的骨干承担了很重要的工作而另一个人还在碌碌无为呢?是什么使你在事业上裹足不前而你的竞争对手却看起来春风得意呢?为什么你不如别人的薪水多,为什么这次提拔的人不是你?对这些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他比我年龄大,学历高”,“他与某个领导的关系好,他会拍马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回答。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个人的机遇、个人的性各因素和组织与工作的特点影响,但除了这些无法说明白的因素外,还有没有一些关键的因素而你忽略了却在影响着你呢?

尽管国内职场中不规范的因素还很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与组织对其本身功能的深入认识,决定个人竞争力的因素越来越回归到个人的素质、工作能力等因素。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外企,无论你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能为企业和组织解决问题的人,能为企业和组织带来效益的人(经济与社会效益)一定会得到企业或组织的重视和重用。这样看来,决定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因素越来越归结于个人的竞争力。虽然处于同一起点,但其中的一位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在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个人竞争力,因而可能在以后的工作竞争中就处于优势地位,这个人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更加成功!

竞争的年代,尽展竞争的美丽。个人“竞争力”不是你有多少知识,而是能怎么做的智慧;不是你有什么名牌学历,而是否每天都往前走;不是你有无辉煌的资历,而是把眼前事做好的韧劲;不是你懂哪一项专门技能,而是你能否不断地创造专门技能;不是你形体的伟岸,而是思维的灵动,不是你的仪表着装,而是内在素质——心理健康。

一个人性格形成的所有线索,均可以在儿时的生活中找到。韦尔奇认为,他之所以还有那么一点领袖风范,应该归功于母亲。

同所有的母亲一样,韦尔奇的母亲给了他无限的爱。同一般母亲不一样的是,她更关注儿子性格的形成。这个没读过多少书和管理过什么人的女人,硬是在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植入"竞争"的因子,让他向往竞争、欢呼竞争、享受竞争。还在读一年级的小韦尔奇,中午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希望能有机会与母亲玩一会儿金拉米游戏。他母亲非常投入,赢了以后,会潇洒地把牌望桌上一扣,大喊"金!"发自内心的张狂与豪爽,一下子会使小韦尔奇疯狂起来。争取胜利的欲望,每天都使他像着了魔似的往家里狂奔。乐于竞争并勇于竞争,是一个人能够成就一些事情的主要动因。往往一些看破红尘的超脱,会毫不留情地吞噬掉一个人的欲望和追求。许多事可东可西,维系于参与者思维毫厘之间的跃动。那些具有着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人,会朝着目标坚忍不拔地奋进。由此造成了少数领袖人物出类拔萃的景况。归结起来,始于对竞争的态度。

韦尔奇富有竞争心理,从小就乐于参加一系列竞争性很强的运动,如棒球、橄榄球、篮球、冰球、高尔夫球等,后来不知疲倦地在商场上拼搏,参与一个个自己先前并不熟悉而又极富挑战性的运作,与母亲投入地玩游戏,竟是他颇具竞争心理的肇端。

敢于胜利的自信,是参与竞争并能胜出的关键。母亲是韦尔奇自信心的守护神。韦尔奇从小得了口吃症,引来不少笑话。口吃我们常见。每当口吃者调动起全身的能量,罄尽全身的力气表达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想法却不能达意时,不是招徕无情的嘲笑,就是憋的喘不过气来,到头来是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养成了话不多的天性。在无助的儿童时代,往往有痛不欲生的感觉。最正面的品评,就"这只是暂时的,人大了就好了"。再没有其它任何积极意义上的解脱。韦尔奇真够幸运的。他母亲居然能为这样一个令人很难堪的习惯,找到一个完美的解释:"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多么智慧的母亲!有了这样的守护神,韦尔奇从来就没有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任何一个弱点都可能有一个光点与它伴行。看到别人通常都能见到的弱点流于一般。领导者更能够洞见弱者身上的光点。韦尔奇的母亲,颇有现代商业领袖的风范。

韦尔奇感叹,"母亲给我的最伟大的一件礼物就是自信心。"几十年后,当他翻看以前在运动队时的照片,惊奇地发现,他几乎是整个球队(棒球、篮球和冰球)最为弱小的一个,而他一直以来却没有丝毫的察觉。在母亲的心里和嘴上,韦尔奇做什么都可以成功。这句话时常挂在她的嘴上:"你尽管去做好了!"

后来韦尔奇发现,母亲的言传身教可谓圣明。为自己和所管理的团队建立自信心,是每一位企业领导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确实,自信心给人以勇气,可以让人承受更大的风险,并能超越限度地释放一个人的能量。当然,企业领导如果想更多地收获创造力,还必须在他们每一次成功以后,尽可能通过一切方式奖励他们。真正的领导不是恶魔,不是一个否定一切的狂徒。他要能够看到部下的盲点,更能够捕闪光的东西,促使其发扬光大。当然,发扬光大的途径只能是在现实中为他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接受失败,是参与竞争的必要心理准备。强者经由失败的砥砺,会强本固我逾挫逾坚;而弱者遭受失败的蹂躏,往往会自暴自弃。一次本可取胜的冰球比赛却遭受败绩,小韦尔奇沮丧之极,愤怒地将球棒摔向场地边。他的母亲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上前去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大声吼道,“你这个窝囊废!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你就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不能接受失败,你就不要来参加比赛!”母亲的当头棒喝,使小小的韦尔奇猛醒:要胜利首先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人们往往会躲避和忌口失败,而实际上失败给你的东西远远大于成功。不知道挫折和失败,怎么能够超越他人超越自己?敢于承认并坦然面对失败,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自信。一个人走向成功要经受千万种的磨练。能够经受涅磐而走出阴影,非有坚强的意志与自信不成。韦尔奇在后来的商业生涯中,坦然接受失败,并从每一次的失败中收获更多在成功中不曾收获的东西,以丰富他作为世界级商业领袖的宝藏。

3、修炼你的应变力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诡道是一种欺骗行为,变化莫测,因时因地因敌而异,无所不用,“不可先传”。现实中的诡道也是让人防不胜防,这就对你的应变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孙子还提出“势者,因利而制权也”的深刻命题,就把因利而动、随机应变的再变计、再听计、再定计作为造势的基本内涵。这样,就赋予战场造势活动以活跃的灵魂、高度的智慧和神出鬼没的变化。而深得造势真谛的军事家也因此而演出了一场场惊天地、泣鬼神、令世人赞叹不已的战役。

1934年11月下旬湘江战斗后,蒋介石判断中央红军将北出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于是急忙变更部署,集结重兵于黔阳、洪江地区,布成一个口袋等着红军往里钻。临时中央主要领导人,不按照已变化的情况改变行动方针,而是机械地主张前往湘西。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坚决主张放弃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甩开敌人,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使部队稍有一个休整补充的机会。毛泽东的这个主张得到中央军委大多数人的赞同而获通过。红军在占领通道后,立即进入贵州东部,占领黎平。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主张,指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12月底,红军前卫部队进抵乌江南岸的猴场,这时左倾冒险主义提出:不要过乌江去遵义,应回头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日在贵州乌江南岸的猴场召开会议,重申了创建川黔边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严肃地批评了不顾条件硬要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见。这样,红军随机应变,因利制权,渡乌江,占遵义,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主动权。

应变能力是当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我们先来看一则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叫个不停。孙阳摸了摸马背,断定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专注地看着孙阳,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无奈。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战场的宝马良驹,现在却因为没有遇到伯乐而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这次事件之后孙阳深有感触,他想,这世间到底还有多少千里马被庸人所埋没呢?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目的是使真正的千里马能够被人发现,尽其所才,也为了自己一身的相马技术能够流传于世。

孙阳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他想,有了这本书,还愁找不到好马吗?于是,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画的图形去找,没有找到。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在野外发现一只癞蛤蟆,与父亲在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非常像,便兴奋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马蹄短了些。”父亲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蠢,悲伤地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也是成语“按图索骥”的由来。这个寓言有两层寓意,一是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二是讽刺那些本本主义的人,机械地照老方法办事,不知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