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国学九家智慧
15834400000025

第25章 法家的领导智慧——做一个称雄天下的人(2)

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员工能自觉地摆正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能自觉地服从团体运作的整体需要,把团体的成功看作发挥个人才能的目标,这样的人绝不是一个自以为是、好出风头的孤胆英雄,而是一个充满合作激情、能够克制自我、与同事共创辉煌的人,因为他明白离开了团队,他将一事无成,而有了团队合作,他可以与别人一起创造奇迹。

在现代社会,仅凭一个人的经验已经不能应对全部工作了。在工作中,会不断地有新问题和困难出现,这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事情,但如何面对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有一些人错误地理解竞争的含义,认为要想在一个团队内立足,就必须保持自己的优势。他们把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那些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当作自己的优势,当作自己在公司存在的资本。认为一旦让别人知道了这些,就会对自己的职位构成威胁。

因此,这些人在工作中,不仅不和别人交流经验和心得,反而希望隐藏这些,甚至故意使同事犯错误。这些行为阻碍了公司员工之间正常的交流,没有了这些经验教训,大家都会在相同的地方遭到挫折或者失败,而公司也因此增加了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对于公司新来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最缺少的就是经验,如果能有负责的员工为他们介绍一些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他们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就能尽早作出成绩。

当你在一个企业或团队中工作时,这个企业或团队就已经和你的人生联系在一起了。团队的成功,就是你个人的成功;团队的失败,当然也就是你个人的失败。在一个成功的团队中,即使你不是一个万人瞩目的英雄,但也是个成功者。在失败的团队中,没有成功者,更没有英雄存在。

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弃人。东吴孙权的故事,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在《三国演义里》有两个人是东吴孙权是很不喜欢的。一个是张昭,一个是虞翻。

张昭性情刚硬,常常倚老卖老,当众与孙权抗争,“辞气壮厉,义形于色”,使孙权下不了台。所以一段时间孙权没有要他上朝。

虞翻自恃有才,狂放不羁,屡次对孙权无礼。孙权最后把他流放到交州。

蜀国有使者来,当朝夸耀蜀国的功德,当时群臣之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出来与他抗议争辩的。于是孙权感叹地说:“如果张公在这里,这人即使不屈服也会感到垂头丧气,哪里还能自我夸耀呢?”第二天他就派人慰问张昭,并亲自请张昭入朝。

孙权曾派将士往辽东作战,因海风袭击,损失巨大。他很后悔这一决策,于是在命令中说:“古时赵简子称,诸君之唯唯诺诺,不如周舍的有话直说。虞翻忠亮正直,善于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是我国的周舍。如果他在这里,就一定能说服我取消这次出征。”他督问交州并指示说,虞翻如果还活着,就让他坐船回都城;如果已经故世,就送丧回他家,让他的儿子为官。

孙权虽然不喜欢这两个人,并不因此而抹杀他们的优点。在能发挥其长处的时候,他立即记起他们,并把他们放到适当的位置上。

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因为他们常使他难堪,使他下不了台,在众人面前丢他的面子。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难于忍受的,何况处于帝王高位的孙权。

孙权是有肚量的,能容人,不以一己之好恶而放弃人才。

相比之下,现在许多人,恐怕还达不到孙仲谋的这种雅量。

我们在平日与人交往中,也应该不以一己好恶而弃人。

我们讨厌一个人,或因其品行不端,有违我们认可的道德规范;或者是触犯了我们自身的利益,冒犯了我们等等。

道德价值是相对的。我们认为是不端的品行,他自己可能认为很好。反过来也一样。只要他不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在我们身上,就可以同他和睦相处。道不同不相与谋,这是对的。道不同则白眼相向或老死不相往来,就有失厚道,是犯不着的。

我们不喜欢甚至讨厌冒犯了我们的人,这也很正常。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人就不是好人或一无是处等等。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影响对人评价的公正。

在承认人的个性差异前提下学会接纳他人,社会接纳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真诚地对待他人。古人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愿能将这句古训常记于心,善待一切人与事。给他人与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而沟通是合作的基础。一个职场人士必须懂得运用沟通的方法,保证来自领导、同事和下级的最大限度的合作。拒绝沟通,也就意味着拒绝与别人的合作。在企业中,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合作是一种领导才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效地与人合作,善于团结人的人,天然就是一个领袖人物。他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或者引导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完成一项共同的工作。他善于鼓舞他人,使他们变得活跃。通过他的协作,他完成了单靠自己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他的协作下,以他为核心的这些人给社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服务。通过是否善于合作,可以区分出一个人是不是一个领袖人物。

当你被迫与自己不喜欢的人合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忍让。宁可自己受些委屈或吃点亏,也不要为小事与对方争个脸红脖子粗,甚至头破血流。

(2)要主动接受对方。你可以伸出友好的手,主动和对方打招呼。对方原来可能怀有的对你的戒备心或敌意就可能化解。你很客气地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们就可能会加以注意和改进。

(3)要把你想像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能体会他们的想法,从而修正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做法。这样有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

(4)要接受他人的独特个性。不要妄图改变人人都有其个性这个事实,接受对方的本来面目,对方也会尊重你的本来面目。切忌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观念。

(5)要去想对方做对了的事。对方也不是总是那么招你烦的,他们也有好的一面,试着去发现这一点。

(6)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对方,影响对方。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切不可弄巧成拙。

只要遵循以上原则,慢慢学着与人合作,你将会变成一个善于合作的人,你的能力将会大为提高,做出应有的业绩,获得上司的青睐,也会被同事称为“是一个聪明的人”。

5、做一个赏罚分明的人

韩非子认为,人的本性本来都是喜欢好东西,厌恶不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如果要他人有良好的行为,就要奖励他;要避免他人的不良行为,就要给他一定的惩罚。用赏与罚来解决这一问题最为合适。

韩非子以前,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子以为,“皆未尽善也。”(《韩非子·定法》)在韩非子看来,法是统治者公布的统一法令,它的条文由官府公布,实施办法应该让民众知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韩非子·难三》)韩非子以为,公开性是法应该具备的性质。依据现有史料来看,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法律不公开的时期。以言代法,法随心出,是与文明程度的低级状态相适应的。从公元前536年郑人铸刑书的情况来看,把法典公布当作一种制度,大概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韩非子从理论上去说明法的公开性,当是这一制度实行了一段时间后的理论升华。

守法的就赏,违法的就罚。这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是相对立的。再进一步,就是君主也得守法:“舍常法而从私意,则臣下饰于智能。臣下饰于智能,则法禁不立矣。”(《韩非子·饰邪》)法的公正性,是以平等为先决条件的。战国时期的社会,贵贱的差别与统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使“法不阿贵”原则难以真正实行,但韩非子对法的公开性与公正性的主张,是包含着合理因素的。它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体现,对当今的法制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个部门赏罚不明,管理就如同一潭死水。在一般用人者身上,赏罚不明,奖惩不当是常有的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制定制度时,奖惩不能结合使用,或者过于严苛,或者过于松散;该奖的时候不奖,该罚的时候不罚;赏罚失度,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很过分;奖励手段与奖励目的严重脱节,让人有空子可钻,对惩罚也一样。

历来治军严谨的将领都是非常强调奖赏与处罚的。正所谓军令如山,军中无戏言。三国时,马谡失了街亭,酿成蜀军惨败,诸葛亮终于挥泪斩马谡。事实上,同情马谡的人很多,为马谡求情的人也很多。而且,从全局的角度来说,马谡还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诸葛亮平定南方部落七擒六纵攻心为上的建议就是马谡提出来的,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严重缺乏,姜维独木难支,如果留下马谡或许有用。但是,诸葛亮最终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众人的意见。今天,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马谡到底该不该杀呢?从治军的角度来说,答案只有一个。杀,没有办法。

你只看到了很多人为马谡求情这一面。若是放过了马谡,他日再有将领玩忽职守,导致全军惨败,折损大将与士兵无数,你是诸葛亮,你该怎么办?有了先例,便无法下不为例了。马谡不杀,军纪即乱,此时你再要对别人严格要求,根本就不行了。军纪一乱,部队的战斗力就下降,战斗力一下降,就要打败仗,打败仗可是要付出许多士卒甚至将领的生命的代价的。是马谡一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全军将士的生命重要,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

军队里的事情讲起来是惊心动魄的。为什么呢?因为将领是要让他的部下上战场的。而上战场就意味着有送命的可能。蝼蚁尚且偷生,岂能白白送死?所以,没有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军队是根本没有办法打仗的。

有一本叫做《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小册子,这本书中谈到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总结起来就是咱们中国人常说的四个字——赏罚分明。该赏的行为我们赏,此种行为就会被重复,因为被赏了,能得到好处,以后可能就会变为很好的示范;该罚的行为我们就应该罚,如果得不到惩罚,这种行为将会不断地延展下去,最后会导致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领导者必须赏罚分明。

下面有一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有一个苏格兰渔夫,每日白天在湖泊上抓鱼,晚上把船板收拾干净,坐在船头上一面喝酒,一面欣赏月色。苏格兰人酿造的威士忌堪称一流,酒非常美味,月色也很漂亮,因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夫感觉非常好。

有一天晚上,他坐在船头边喝酒边欣赏月色,突然间从水中冒出一条蛇,口里叼着一只青蛙,眼看这只青蛙就要变成蛇的美餐,青蛙就叫渔夫救他,渔夫大动恻隐之心,跟这条蛇讨价还价,说:“蛇,你干吗要抓这只青蛙呢?它多可怜,你把它放了吧。”蛇说:“奇怪,我累得半死终于抓来一只青蛙想吃掉,你却叫我放,那我放了它,会得到什么好处呢?”

渔夫左看右看什么也没有,就说:“你把青蛙放了吧,我请你喝一杯威士忌。”这条蛇嘀咕着:“威士忌是什么玩意呀?不过,反正下面还有很多青蛙,先放了它再说,先把你的威士忌喝喝看,到底好喝不好喝。”于是蛇把青蛙放了,然后就张着口在那边等着喝威士忌。那个渔夫很守信用,端起一小杯成士忌,往这个蛇的嘴里倒下去。金秋时节,这条蛇直肠直肚,一杯威士忌下肚,感觉非常温暖,于是就又沉到水下了。而渔夫觉得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对自己更加满意了,于是继续坐在船头,边喝酒边欣赏月色。

但是过了一会儿,那条蛇又上来了,口中又叼着一只青蛙。这条蛇对渔夫说:“来来来,我要喝威士忌。”这渔夫一看糟糕:刚才游戏规则没有讲清楚,没说只有一杯,如果这条蛇一直抓青蛙没完没了的话,那该怎么办?但是没办法,先救眼前这只青蛙再说吧。于是,渔夫对蛇说:“好,你把青蛙放了吧,我再请你喝一杯威士忌。”蛇就把青蛙放了,第二杯威士忌又喝了下去。这时候渔夫坐在船头想:岂有此理,如果这条蛇今天晚上来来去去,本人的威士忌岂不是要全送给它?正在他反复思量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次上来的不是一条蛇,而是六七条蛇,每一条蛇口里都叼着一只青蛙,因为这条蛇在水中四处游说:“抓青蛙吧,上面有一个傻瓜,每抓一只青蛙,都可以喝一杯威士忌!”

这条蛇是喜欢抓青蛙,还是喜欢喝威士忌呢?当然是喜欢喝威士忌,因为它知道抓一只青蛙就会有威士忌喝,于是它不断重复抓青蛙的行为。

如果我们是一个领导者,下属来帮我们擦皮鞋,擦皮鞋就是阿谀奉承,我们会觉得很舒服,然后在他的肩膀上拍两下,说“好,好”。由此他可能每天都会来,每天都夸你几句,你高兴,他也高兴,如此下去,这个领导者就危险了,因为以后你的周围肯定都是些阿谀奉承的人。那些不好此行的人们全都会离你而去。所以,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有什么样的??一下属。而且你的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如果不该赏的我们赏,不该罚的我们罚,这种行为推而广之,将会非常危险。

由此可见,法家的思想很注重实效,“好利恶害”即是赏罚分明,对那些不良的行为、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要设定相应的惩罚制度,让人们不敢去做,从而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持续发展下去。

6、做一个讲究原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