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送礼送点心。八十年代送礼送保健品,九十年代送礼送鲜花。”二十一世纪送礼送什么呢?在世界真正升华理性、回归自然、回归人、回归自我的二十一世纪,人最宝贵的是健康,所以二十一世纪送礼送健康。什么是幸福?幸福没有标准,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健康对我们是最宝贵的。但健康面前人人平等,谁违背谁倒霉,谁顺应谁健康,这就叫好人一生平安。
1、做一个全息看待健康的人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始有神农尝百草为民创药方;扁鹊辨脉能预知生死;华佗刮骨疗疾。早期孕育于人类生活上获得的经验,发展成中药学、针灸、推拿等;其后更融入了不少古代哲理于一身,共冶一炉。中医认为天与地、阴与阳、人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更为中医注入生命力,使其成为更合乎逻辑而且具有饶富哲理的一门医学。
中国人与中医理论息息相关。不少人每天饮用的汤水,乃至一些补品和中成药,均或多或少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个中蕴含了不少人生的道理。
先秦时的中国,百家争鸣,不少重要的思想在那时萌芽,而中医学亦茁壮成长。中国的哲学对中医影响甚为深远。可以说,中医不少理论,融会了中国的思想与哲学于一体——中国人的心灵或多或少游刃于儒、释、道之间:儒家的忠孝仁义、礼义廉耻;佛家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乃至道家的清静无为、洒脱自在。中国人温柔敦厚,以客为大之心,在不少中药方剂中反映出来。中药方剂上的“君、臣、佐、使”,共冶一炉,发挥所长,互补不足,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美德。文化历史,往往能反映民族个性,而中医中药正是活生生的例子。
另一方面,中医理论亦包括阐释宇宙万物的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的“阴阳学说”和了解万物运动变化关系的“五行学说”。当中亦有强调人与自然永恒呼应合一的“天人相应”,主张人和大自然息息相关,人体生理、心理、病理皆受自然界影响。其中的理论,若细细体会,亦含哲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既具协调作用,又互为影响;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心理活动无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势必相互关联。从生理上来说,人体由脏腑、组织、器官组成,各具不同功能,互相资助制约。相当于人于社会中,局部功能乃全体活动的一部分,生理上又紧密联系,在病理上更互为影响。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征。中医强调人的身心统一,《黄帝内经》曰:“形与神俱,乃成为人;如形与神离,则形骸独居而终。”《内经》成书在公元前475~前221年,距今已2000余年,它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认为每位医者均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小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遭遇及个人经历等;大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习俗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细菌、病毒等的邪气,心理、情志等的压力,无不都是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中医的整体观、和谐观,诚然是中国文化上的瑰宝。
反观自然界,存在着生物生存繁衍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场、生物圈、食物链等,其中出现任何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生活活动。故社会环境变迁,政治、经济地位有异,在物质和身心功能上必有差异。生活紧张、人事繁琐、情绪波动,将导致疾病丛生。中医重视社会环境调整,改善生理、心理和病理,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标。
张立学先生说,其实中医自古强调全人疗护的医学模式,这是十分科学而前瞻的,远较西方“身、心一元论”领先提出。医学模式渐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健康”概念从单纯的“无病状态”,转为“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这些无不和人与天地相应的天-地-人三才模式相呼应。中国哲学思想的“三才”:天、地、人是一个循环,人类在地球生活,与天和地有相互的对应和关联。
人境相应,人必须要与天、地、自然界适应,否则得病。人体分为上焦、中上焦、下焦、中下焦。上焦称口舌(含五观)脾胃部分。这部分如与天不适应,而得病,表现为上焦不畅,脾塞,即经络闭,表现为脓鼻涕,称上焦能量过剩,也称肺热重。
与地不适,下焦得病,(又称为肠胃消化系统病),表现为大、小便不畅,总称排泄障碍。焦障碍表现在进食、进水、呼吸这部分器官,下焦障碍是排大、小便,排废气器官。
人要想没病、没痛,必须要做到“三个一体”,人要与天合为一体,人要与地合为一体,更重要是人与人必须合为一体,因为人来源于天、地、泥土,百年后又回归于天、地、泥土,因此健在的人应于天、地、人相通。
人与天(天体氧气、大气层、干、湿、氧气过多过少)不合,上焦得病、呼吸障碍、进食障碍、吸收不了、产生病痛。所以与天不通是不行的。
与地不通,同样产生排泄不通、消化不良、便闭、脓闭、气胀,严重也要死人的。人与人不通,表现为能吃、能拉,生理现象正常。就是人不精神,痛苦难忍,思想恍惚,寻死、寻活,就是严重的心理障碍。此病症来源于人体的眼、耳、鼻、舌、身、意触景生情,身外所求,异想天开,危害自己也危害亲人。这就是人与人不通造成的精神崩溃,生理现象为人体经络不通,闭塞,称不治之症。
人内心世界的悲欢,必然表现在面部色调上,或黯然失色,或容光焕发。长期心情压抑,会导致经络阻、气血失调,肌肤会变得粗糙而失去弹性和光泽。
美国生物学家爱乐马做过一个试验:用一支支装入冰水的试管,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况下呼出的气,结果是:心情平和呼出的气收集在冰水试管中,气变成水后澄清透明;悲痛时出现浓白色沉淀;悔恨时出现淡白色沉淀;生气时出现紫色沉淀。将生气、悲痛的沉淀溶液注入大白鼠身上,大白鼠几分钟就死亡。
因此现代科学证明,人在焦虑、着、极度紧张时生理上就自然启动一种黑色自杀基因,产生各种病变,甚至一晚上急白了头发,几天人就脱水变形,甚至中止了生命。
相反在人精神平和愉悦时,生理上也会启动一种白色物质基因,让人精神焕发、青春亮丽,人一下显得年轻几岁。更有甚者,他愉快的心情、通情达理的智慧会感染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片社会群体,造福一方百姓。
因此最重要的是,除了与天、地合谐相处,还要人与人相通,心相应、情合理,要学习、明理、求真,向内寻求生命本源,修心养性,明白大道自然,顺应事物规律,自悟、自度,并能教化一切生灵同善、同乐、同享美好人生。
千百年来,人类就生存在三个层次的发展或追求中。(1)金钱、物质、权利的追求,为下等目标;(2)精神文化追求(道德修养,着眼为大众谋取物质利益的人群)为中等追求目标;(3)最高层次的追求目标是“灵、性“的追求,是人天之师类型。是能理解大道,能明白天、地、人本源,并能顺应天地人的自然法则,去实践、修行、启发、教化一切生灵顺到道,合天地人之理,创真正和谐社会,解脱大众一切苦难,成就自己,成就他人,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太少太少。
天、地、人其实是“动态联系”的。我们人类所处的环境本身就是天、地、人相互联系着,又相互作用着的关系,但各自又按循环往复的规律在运行着。各自相互联系,又互为依存,所以天地人之间任何一环发生不和谐,都会产生整体影响及灾难,如前年的海啸和世界没停止过的人祸、瘟疫,都是动态联系中不和谐的现象。
说得更详细点,人体内任何一点不适,都会造成经络不通,发生病变。正如人的指甲有点变化,都是人体病态的一种反映。再比如人的手掌有软、有硬、有粗糙、有细腻光滑,都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具体表现。难怪有的高人一握手,就知道此人性格怎样,生理的大慨情况。正如冯老师所讲,根据“貌、言、视、听、思”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大慨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其实这些都是事物动态关系的具体表现。从一个现象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病症。
所以人和自然要和谐,否则会造成千百万人的灾难。人与自己内心不和谐要生病,严重的要精神恍惚,走极端,危害生命。人与人不和谐要生气,严重的会造成社会冲突,民族间的战争。这些都是动态联系不和谐的后果,人类一定要认识到并处理好这些关系,就会国泰民安。
“天人合一”高度概括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人类生存的完整性应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与协调,许多疾病的产生,除了生物因素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有谓“七情致病”,既可直接伤及内脏,也可影响到相关脏腑气机,最后影响病情变化。
天人相应,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在中医上有其特定的内涵。“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这里的“大纪”是自然界的大规律,即天地之道。故天人相应,即天地之大道与人的生存之道的相应。又因“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保命全形论》),故人的生存之道必须主动地顺应自然之大道,这两点是天人相应的基本前提。
自然界之道,有常亦有变。比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的是其常。“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金匮要略·第一》),这里的“害”和“覆”则是其变,即异常。自然界之道的异常,又包括太过和不及两端。如果进一步讨论,则“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金匮要略·第一》)之说。这是张仲景以四时节气为依据,对气候变化太过、不及的具体分析。可见人生于天地自然之中,不仅在正常情况下要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相应,更要在四时气候出现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相应。这就要求人必须掌握两方面知识:既懂得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常、太过和不及之变,也要注意自身变化中的常、太过和不及之变。对于认识和防治外感病来说,人与自然双方的这六个方面是至为重要的。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生气通天论》);“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素问·上古天真论》),均显示了中医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界之间是共生的,而不是对抗的关系。
中医的一把草、一根针以及一套至今魅力不减的理论体系,济世救民,普渡众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更是一种主义,“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取之有道”等这些理念的推行,是中华文明得以长寿的根本秘籍。
“辨证施治”则是中医数千年锤炼出最亮丽、最辉煌的一章,“八纲辨证”为其详实的内容:就事物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就事物的定位,可分为表证与里证;就事物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就事物的正邪,可分为虚证与实证,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于是,错综复杂的事物在中医手中变得有条不紊,纲目分明。
以临床的“见效”为基础,《伤寒论》及《内经》等中医巨著不仅是医学史上的经典,至今仍属科学著作。与早已不具临床指导意义的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不同,它们依然是临床实践的有效指导者。张仲景上继《内经》、《难经》等先贤理论和经验,内迫于伤寒时疫流行,外因于两汉天文学之启发,而后补既往古典外感理论之未密,他高于希波克拉底就在这地方。这一点,只有印度医学的《罗迦集》堪与其比肩。
“生物全息”,新中医对人是“取相比类”(哲学上又称类比推理)。也就是说天、地的自然现象与人同理。比如田里的蔬菜需要雨露滋润、肥沃的土地才能茁壮成长,人也同理!
黄帝内经上讲:“努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心态平衡不伤身而养身养性。
现代西医将人体拆成散件来分析、治病,有它的道理,但中国总医将人整体来联动分析取相比类来治病,牵动一点会引发全身,又叫思辨治病。比如脚背痛、小腿大腿痛,有些情况是腰椎盘突出引发这几个部位疼痛的,所以不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按传统文化教导,做任何事都要取中,及中庸之道,掌握一个度,心放在这个度点上,就叫归位。万物按这个度归位都会愉快地走完应该走完的历程。
传统中医学从宏观看事情,着重整体观,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强调内外环境平衡和“扶正祛邪”,侧重唯心和唯物辩证法。
在外感病的发病和预防上,中医与西医的观念相去甚远;主要是中医强调多因素的相关性,西医则强调外来致病因素的决定性。对于外感病,中医固然关注外因,但更重视内因。尽管中医无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之说,但保持人体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阴平阳秘”、“正气存内”,又岂是西医免疫之说所能涵盖。
大量身心疾病临床资料证明,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加拿大生物学家Selye在20世纪30年代便提出了应激学说:个体在客观条件的刺激下,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可使人体内稳态发生改变。
生物全息论的演绎,说明从人体部分投射全身的崭新理论,例如舌头、耳朵、足底乃至眼目,均能反映全身各重要脏腑的功能状况,故舌针、耳针、足底按摩相继发展,既微妙亦难以想象。从一部分看全部,正是见微知著,处身于变化万千、信息爆炸的时代,国际局势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2003年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树立了人类医学新的里程碑。接着干细胞和克隆技术,器官乃至生命可以再创造,令人叹为观止。无疑,现代医学趋于精微,中西医学各放异彩,互补不足。笔者相信未来医学领域,会是“个体医疗”的新世界:从基因乃至全人,动态地、有机地配合先进诊断,度身订做地治疗。现代全息论带给人类新的启示,从一粒沙子看世界,从微观到宏观。所以先贤强调自然,他们2000多年前,以哲学家的睿智、颖悟,揭示天人、物我,尤其人与人之间的相依统一。本来万事万物,尤其人事,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如果你不存在,我也就失去依赖生存发展的条件。
曾国藩云:“经以明理,史以明事。”在国际风云起迭之际,处旦夕阴霾的时代,从非典型肺炎,乃至禽流感,现代人面对无数考验;从国际上、社会上、家庭上,乃至个人上,活在一个步伐如飞、分秒必争的时代,人们浸淫在物质上的丰裕,容易忽略精神上的需要和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