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妈妈早教必读8堂课
16269800000063

第63章 0~6个月自理能力训练

满足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求是这个阶段宝宝发展自理能力的主要任务。6个月内的宝宝进入了对进食能力的探索阶段,宝宝通过掌握吸吮、吞咽、把瓶这些初步技能,保证了大脑与身体的飞速发展所需要的营养供给。此时,大人除了提供给宝宝充足的营养和细致的护理外,还需要及时训练宝宝一些自主动作,以让宝宝更好地适应生活。

最基本的原始反射(0~2个月)

训练一:吸吮奶水

吸吮虽然是一项反射动作,对宝宝而言却是一项必须掌握好的技能。吸吮反射与呕吐、咬合等原始口腔反射动作会进一步发展出一些随意控制的分化动作,进而影响宝宝日后吞咽、咀嚼与说话的能力的发展。此外,宝宝的吸吮能力发展不佳,会造成营养摄取受到限制,若由于原始口腔欲望无法满足,还会给宝宝的情绪及行为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训练目的:锻炼宝宝的吸吮能力,使吸吮、吞咽与呼吸的动作更加协调,同时促进日后的语言学习。

方法:先观察宝宝的吸吮能力,看他的双唇是否能紧紧包覆奶嘴或乳头、顺利吸食奶水。平时给宝宝喂奶时,若宝宝开始吸吮,可试着把奶嘴或乳头轻轻拉出一点,以诱使宝宝更用力地吸,锻炼宝宝的吸吮能力。让宝宝吸吮手指也是种锻炼方法,妈妈可以轻轻扶住宝宝的手臂,帮他将大拇指放入口中,促使宝宝吸吮手指。如果感觉宝宝手臂有阻力,可以让宝宝侧卧或俯卧再试,如果宝宝抵抗反应很强烈,则停止这样的尝试。

有些宝宝由于口腔肌肉过于紧绷而拒绝吸吮,妈妈可在喂食前帮他按摩双颊,让肌肉放松后才予以喂食;如果宝宝嘴的包含力不够,可在吸吮时用食指与中指轻压其上下唇以包覆奶嘴或乳头。

小提示:要注意喂奶时宝宝的头部摆放姿势是否正确,这也会影响吸吮动作的表现。

训练二:识把

大小便是非条件性生理反射。新生儿的排泄次数多且无规律,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大小便次数逐渐减少,量逐渐增加,家长在宝宝满月前后就可以给他把大小便。尽早培养宝宝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仅能使宝宝的胃肠活动具有规律性,还可训练宝宝膀胱储存功能及括约肌收缩功能,同时也培养了宝宝与父母之间的默契。

训练目的:让宝宝早日“识把”,可刺激内脏感受器上升到大脑而支配排泄协作的通路,形成“识把”的条件反射,同时引导宝宝自己作出将要大小便的信号。

方法:妈妈要依据宝宝排泄的规律,有意识地定点把尿。1~3个月的小宝宝每天大便约为3次~4次,以后逐渐减少,到3个月末每天大便1~2次,而小便次数约为每天20次左右。多数宝宝在大便时会出现腹部鼓劲、脸发红、发愣等现象,可以试着给宝宝把便。宝宝排尿次数多,妈妈可以在宝宝睡觉与进食前后、喝水之后给宝宝把尿。

对于把便姿势来说,针对1~2个月的宝宝,妈妈可以将宝宝抱起,将头靠置于肘窝里,一只手的前臂托住宝宝的身体,让宝宝顺势一侧依附在怀中,同时手掌五指分开托住宝宝的屁股,另一手则轻轻抓住宝宝的双脚并提起分开。针对百天后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将他置于怀中,双手握住宝宝大腿并分开。

把便时妈妈可以用“嗯”声来引导宝宝大便,用“嘘”声表示小便。通过声音刺激加上熟悉的姿势帮助宝宝形成排泄的条件反射。

小提示:给宝宝把便时,妈妈要挺胸坐正,不可压迫婴儿胸背而妨碍其呼吸;也不要频繁地把尿,否则会造成婴儿对把尿的反感或出现尿短、尿频等现象;把便时,如果宝宝身体向后挺起表示没有便意,要马上将宝宝放下。

让进食更自主(3~4个月)

训练三 :伸手抓握奶瓶

宝宝4个月大就有探索的欲望了,开始想要抓东西,此时可以让他练习双手抓握奶瓶了。从宝宝学会伸手抓握奶瓶,到能够自己用奶瓶喝奶,是宝宝正式迈向生活自理的第一步。一般来说,6个月的宝宝能抱稳装有200ml牛奶的奶瓶。

训练目的:伸手抓握奶瓶不仅能提高双手协调能力,也可以培养宝宝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方法:妈妈在给宝宝喂奶前先用着奶瓶吸引宝宝的注意,同时告诉宝宝要吃好吃的了。选择颜色鲜艳或有可爱图案的奶瓶会很容易引起宝宝的兴趣。在宝宝喝奶的过程中,慢慢地拿起宝宝的手,让他扶住奶瓶、感受奶瓶的温度。暖暖的瓶身如果再套上有胶质的护手圈,会让宝宝对触摸奶瓶更感兴趣。在宝宝愿意把手固定在奶瓶上之后,妈妈可以渐渐地用手托住瓶底并视情况调整奶瓶角度。随着宝宝提升双手的握力,他对奶瓶的把控力也会越来越强。

小提醒:抓握奶瓶的训练,也可以配合其他的抓握练习同步进行,随着宝宝小肌肉发育不断成熟,双手对奶瓶的把控能力会越来越强。

训练四:接受汤匙喂食

相比天生的吸吮能力来说,吞咽能力必须依靠后天的学习获得。在能够给宝宝添加辅食时(一般从4个月大起),就可以开始用汤匙喂食,这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起步阶段。此阶段的食物可选用半流质辅食,如米糊、蛋黄泥、果泥、蔬菜泥。

训练目的: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为咀嚼与吞咽固体食物作铺垫,并促进宝宝肠胃道消化功能和说话能力的发展。

方法:妈妈先把餐具、食物(果泥)端到宝宝面前,用汤匙舀出一勺果泥,妈妈闻一闻,然后让宝宝闻闻、看看,同时告诉宝宝这是好吃的果泥,从嗅觉、视觉与味觉上引起宝宝的注意。然后妈妈示范,张开嘴巴吞入食物,并津津有味地咀嚼,这些连续动作可以让宝宝理解汤匙的用处,并激发他模仿的兴趣。给宝宝喂食时,先将汤匙平放在宝宝舌头上轻轻按一下,颠一颠,鼓励宝宝做出合唇动作,宝宝抿嘴时,再把汤匙抽出。

刚开始宝宝可能会用舌头推出汤匙或去吸汤匙中的食物,也不会利用上唇把食物抿下来,妈妈可以帮助宝宝合唇,如用食指与中指轻压上下唇。

小提示:训练中,宝宝或多或少会将食物顶出或吐出一部分,这是因为宝宝习惯了吸吮,尚未形成与吞咽动作有关的条件反射,只需多喂几次这种状况即可得到改善。喂食时可将食物放到舌头后方,宝宝会通过舌头的前后蠕动配合做出吸吮和吞咽的动作,并逐步适应吞咽食物。

咀嚼锻炼不要错过磨牙期(5~6个月)

训练五:磨牙学咀嚼

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6~12个月正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技巧的关键期。当宝宝有“咬”的动作出现时,就表示他已初步具备咀嚼食物的能力,妈妈可给宝宝提供一些需要咀嚼食用的食物,促使宝宝用牙龈与新牙学会咬、嚼食物。错过咀嚼训练的关键期时期,宝宝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日后的训练也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宝宝因为咀嚼技巧不纯熟而将食物嚼三两下就吞下去或嚼后含在嘴里不愿下咽。

训练目的: 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口腔发育和牙齿萌发,培养宝宝对进食的兴趣。

方法:为宝宝准备可供咀嚼的食物,食物应由稀到稠,颗粒由细到粗。可以从在泥糊状食物里添加少量的小块固体食物开始,待宝宝适应后再慢慢添加固体食物的量。宝宝一开始啃咬或者吮吸食物时,全凭光秃秃的牙龈,而磨咬食物会刺激牙龈、使牙尽早地生长。同时,啃咬、吮吸的过程中,唾液会将食物泡湿,从而易于磨碎、溶解到嘴里,顺利的吃到食物让宝宝更喜欢去咀嚼。

8~10个月左右,如果宝宝可以用牙床进行较为完整的咀嚼动作、喜欢自己抓食物吃时,可以给宝宝准备切碎的固体食物,如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面包片、手指饼、小鱼干,或者准备一些专门用来磨牙的小零食来训练他的咀嚼动作。

小提示:训练开始时,妈妈应先给宝宝示范具体的咀嚼动作,还可用语言提醒宝宝用牙齿咬。

训练六:自主抱奶瓶喝奶

宝宝双手抓握住奶瓶形成习惯时,妈妈就可以开始训练他自主抱瓶喝奶。能够自主抱奶瓶喝奶的宝宝其手部握力、手臂力量已经发展较好,同时,手眼协调能力也有所提高。

训练目的:锻炼宝宝自主完成手捧奶瓶、将奶嘴送入口中、移开奶瓶的连贯动作,提高宝宝双手把控奶瓶的能力。

方法:让宝宝双手抱住奶瓶,妈妈的手轻轻地托在瓶底,将奶嘴轻轻地移至宝宝口中,让他自己抱着奶瓶吃奶,等吃完时,再帮他把奶瓶从嘴边移开。训练一段时间后,妈妈要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让宝宝自己做抱住奶瓶和移开奶瓶的动作。

慢慢的妈妈可以把奶瓶放在宝宝既能看见又能拿到的地方,让他自己把奶瓶拿住并往口中送;等婴儿吃饱后也让他自己将奶瓶从口中移开。

小提示:宝宝学会自己抱奶瓶喝奶能够进一步锻炼宝宝手臂力量与双手动作的协调性,这对于宝宝日后学习使用学习杯、吸管杯及普通杯喝水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