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杨力讲易经领导智慧
16503600000031

第31章 以人为本举贤任能:领导者用人智慧(1)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易经·观卦·****》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易经·观卦·****·象传》

{译}观察一国风俗民情之盛况,有利于王国的贵宾。

《象传》说:“观察一国风俗民情之盛况”,可知该国尊重贤人能士。

第57讲:培养人才有原则——蒙,亨

领导者不仅是领袖,也是导师。导师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唐朝大诗人韩愈在其大作《师说》中找到,《师说》第一句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韩愈的这句话首先完整地揭示了“师”之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深刻指出“人非生而知者”,因而必须从师学习。反过来,也在叙说了一个深刻地问题,那就是可以为“师”者须胜于常人,优于常人,为师者肩负着启蒙的重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上,对启蒙二字的解释是:①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②普及新知识,使人们摆脱愚昧和迷信。而在英文中“启蒙”即“enlightenment”,是直接从“light”(光)这一词派生出来,它揭示着启蒙乃是光对黑暗的穿透和驱逐,是实事的揭蔽和显示。而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更掀起了一场席卷十七到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民主文化的启蒙运动。这种种解释足以彰显启蒙的重要性。然而翻阅《易经》,我们赫然发现,易经的第四卦就是蒙卦,就是对启蒙阐述,在这里,时间已经没有了可比性,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智慧之超前。

蒙,在《易经》中是启蒙,教育的含义。蒙而不化,愚而文盲,则需要启蒙。启蒙是古代光辉教育思想的结晶,更是古代民族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圭臬,也是《易经》蒙卦的主旨。蒙卦的《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卦卦象为:坎下艮上,水在山下,象征培养人才,犹如山下流出的泉水,开始潺潺细流,最后方成滔滔江河。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身正典范,学高为师的教育思想。它也即是修养蒙德的真谛:文明启蒙,告别野蛮。

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艰难的事业。作为教育者,不仅要有引人向善的良好愿望和责任感 ,还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规范和准则是必要的。而作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培养人才,进行人才开发,是其重要的一项任务。

对于《易经》蒙卦的这些智慧,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领导人都重视过。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说,“人才的培养最重要”,“不培养人才,无疑是最大的浪费”,“培养人才要有一套计划,使人才能够循着设定的训练过程,就像开一条路,让人们能够照着路子走”。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也曾言:“办企业就是办人。”的确,作为一名企业的领导者,培养人才,进行人才开发,是其重要的一项任务。成功和有效的培养员工,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加企业的凝聚力。现代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新员工的岗前培养,所有的员工都应有机会得到系统的培养。这不仅能提高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技能和知识,也是对员工潜能的进一步开拓,使每一位下属能够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可以说,培养员工,是一名领导者个人成功的关键。日本著名企业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先生就深谙此道: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于1918年创建,创建时企业资金不足200日元,但现已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牌企业集团。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提出,在出产品前先出人才,在制造产品前先培养人才。在这样的人才观指导下,他提出了培养人才的7个原则:

1.强烈感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2.尊重人类的基本精神;

3.明确教导经营理念和使命感;

4.彻底教导员工企业必须获利;

5.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及员工福利;

6.使员工拥有梦想;

7.以正确的人生观为基础。

其次,松下幸之助认为企业应该培养以下10类人:

1.不忘初衷虚心好学者;

2.不墨守陈规经常拥有新观念者;

3.热爱公司与公司融为一体者;

4.不自私能为团体着想者;

5.能做出正确价值判断者;

6.有自主经营能力者;

7.能随时随地保持热诚者;

8.能得体的支持上司者;

9.能自觉恪尽职守者;

10.有担任企业经营负责人的气魄者。

另外,松下还总结的培养人才的4个目的:

1.灌输经营的基本方针;

2.提高专门的业务能力;

3.培养经营管理的能力;

4.扩大视野形成人格。

松下幸之助重视人才培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培养目的,其对员工的培养着眼长远而非急功近利。只有懂得人的基本需要、尊重人的基本精神、精于企业管理且有长远打算的领导者才可能做到这样。依据松下幸之助培养人才的理念以及规划,松下集团创造性地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松下集团的分公司及工厂遍及全世界。当有人问,松下公司最大的实力是什么?松下幸之助回答,是经营力,即经营者的能力。他指出:“掌握了经营关键的人是企业的无价之宝。”

同时,蒙卦还指出了培养人才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启发蒙昧,利用受刑或犯错之人,将其树为典范,从而使人再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也就是说,领导者在培养员工,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时,有时利用反面教材教育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让人更容易警醒。

在一家大型企业中,有张、关两位科长,张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进入公司8年之后,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学历,很快地升为科长,被公司同仁公认为敏锐干练的干部,为企业创造了一系列的佳绩;而另一位科长——关则不太受人注意,他是进入公司12年之久,与张同时升为科长,在他的工作历程中,似乎并没有为公司创造过任何的辉煌的业绩,而且公司所有人都知道他曾经有过多次的失败经历。

他们二人在公司内部的竞争已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了。大多数人都认为那位学历和能力高人一等的张一定会占上风,但没想到事情却完全相反。关在工作业绩上要远远胜过于张。在他们同时成为科长那年,彼此之间的业绩还相差不是很大,可是到了第3年,情况就出现了变化,关所在科业绩开始有了惊人的上长。凭张的能力,当然也有不匪的业绩,但与关相比,却落后不少。

这种战况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下属的教导方法有所不同。张在教导下属时总是举出自己成功的例子,希望借此燃起下属们的工作热情,激起他们的动力;而关却正好相反,他毫不讳言地举出自己失败的经验,希望下属能绕开那些容易误导人的陷阱,以此为鉴。正是因为二者不同的领导方法而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

举出自身的成功例子来教导下属,实在无可厚非,因为成功的例子具有强化教导的效果。然而相比之下,在教导年轻下属时,以失败的例子作为教导法更具有效果。因此,蒙卦中说:“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如果领导者在教导下属时,总是举出成功经验,年轻的下属有可能产生自卑感,甚至可能由于对失败的过度恐惧,而情绪导致低落。假如领导者略有言过其实之嫌时,下属便会认为上司在吹牛,而对他产生反感。失败对于年轻的下属而言,是习以为常的事。所以对他们谈及失败的经验时,反而可使他们产生亲切感,较易于接受。当他们了解自己的上司也经常失败时,会认为自己偶尔有失败,并非不可原谅,于是无形中便在心理上建立起不畏失败的基础。

原则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包容蒙昧大吉,纳妇也大吉,子能够承担家庭的责任也是大吉。在这里“子能够承担家庭的责任,是在娶媳之后,娶什么样的媳妇才能让儿子担负起承担家庭的责任呢,这里有一定的原由,那就是子与妇能够阴柔阳刚调合相应才行,如果娶来的媳妇与子相克相反,那家庭不睦,则子也不会承担家庭的责任的。这里面体现了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因此,一个领导在培养人才时应包容大度,以诚感人,同时也应懂得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相互感应,平等待人,让你的下属从内心接纳你,认可你,这样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另外,领导者培养人才时,还应以极大的包容心态去教育他们,循循善诱地去引导他们,刚柔相济,方能奏效,否则,生硬地说教,毫无包容地呵斥,都只能适得其反,把事态弄糟,甚至会使自己下不了台。正如蒙卦中说:“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意即培养人才应包容大度,以诚感人,应懂得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相互感应,平等待人。凡是有宽容心的领导,即使一时脾气大了点,方法粗暴了点,下属也能心服口服地甘愿接受。

原则三:“困蒙,吝。”

此句是说处于困境的愚昧之人,会很艰难。而《象传》说,这种艰难是因为他远离了现实生活才造成的。因此,培养人才要与本企业,本行业的性质想结合,不要不切合实际,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栽培,需假以时日,更需花费精力。下属的栽培同样也要有耐心和眼光,决非一朝一夕之事。有耕耘必有所得,给予愈多,收获愈大。

领导法则

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员工,想工作又不知道如何工作。这种人虽没有工作经验,但头脑中无固定的模式,虚心好学,可塑性强,培养起来反倒容易。因为他们的大脑像白纸一样单纯,领导者一定要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向他们不断地灌输正确理念和职业精神,这样效果非常好。

第58讲:崇尚人才,引招贤士——大畜,利贞,不家食,吉

《易经》大畜卦中说:“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是指丰厚的积累。此卦象代表着山中有天,无所不容的智慧。一般来说,普通人所能积蓄的才力、财力和美德是有限的,而人的精神世界却是无限的一样,只要有大畜万物的海量,日新其德的毅力,则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就是畜止涵容之德,也就是“大畜之德”予人的伟大启示。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要想取得丰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必备,三者不可缺一,而人和又是重中之重,丰收需要人才的辅助,需要招贤纳士。

人是知识和智力资源的载体,掌握知识,具有领导能力的人在未来将担任最重要的角色。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是促进知识经济的核心。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言:世界将陷入一场“人才争夺战”。寻找最优秀、最聪慧的人才将成为一场永无休止、代价高昂的战争。该公司的高级主管迈克尔斯说:“在知识经济的环境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作为一个领导,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身边必须有一大批为自己能撑得起腰杆子的贤才,为自己死心踏地而卖命的志士。

所以,对于现代领导者来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求得“贤臣良将”,有精干的下属辅佐。惠普公司则如是而为。

惠普公司创始人休莱特以1538美元起家,建立惠普公司,并使之发展成为美国10大电子公司之一,年销售额达60亿美元,净利润近7亿美元,拥有8万多员工。

惠普公司中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就是得益于休莱特对人才的极大重视。休莱特认为:“人才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人才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人才加上知识就等于资本加上了财富。

休莱特敏锐地感觉到,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电子仪器公司是应用科学技术最新最多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对知识的要求要远远超过其他企业。只有占据人才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用惠普公司一位经理的话说,就是:“本公司发展的主要经验,就是寻求最佳人选。”

为了获得人才,休莱特相当重视员工的培养,惠普公司每年都要举办上千个各种学习班,经常选派工程师到高等院校去学习、深造,鼓励青年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半脱产学习,公司为他们支付学费,报销路费,甚至在住宿方面都给予相应的补贴。

惠普公司还十分重视吸收人才。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工程技术人员,然而他们每年都派出一批知人善任、有领导经验的技术领导干部到有名的高等学府,充分发现和了解应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请他们到公司来,当面考评,从中选拔出优秀人才。

正如《易经》所言:阳刚居上而崇尚贤能的人,能蓄积刚健者,这是天下至大的正理。语出:《大畜》卦“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惠普公司正是借助于这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风度,而赢得了很多优秀人才的加盟,让惠普公司得以迅速发展,从而为其逐步壮大奠定了良好的资本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