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理知识大观
16584200000003

第3章 人文地理大观(2)

明末,在蒙古固始汉的武力支持下,五世达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颇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质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梁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部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有近二百人,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赖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坐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其他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的居住地。说法的讲坛,造型别致,装饰华丽。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主楼有13层,高110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的白宫(达赖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到布达拉宫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总是不计其数。他们一般由山脚无字石碑起,经曲折石铺斜坡路,直至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并由此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进入大殿。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曰德阳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举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

红宫是达赖的灵塔殿及各类佛堂。共有灵塔8座,其中五世达赖的是第一座,也是最大的一座。据记载,仅镶包这一灵塔所用的黄金就达11.9万两之多,并且经过处理的达赖遗体就保存在塔体内。西大殿是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它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殿内除乾隆御赐“涌莲初地”匾额外,还保存有康熙皇帝所赐大型锦绣幔帐一对,此为布达拉宫内的稀世珍品。传说康熙皇帝为了织造这对幔帐,曾专门建造了工场,并费工一年才得以织成。从西大殿上楼经画廊就到了曲结竹普(即松赞干布修法洞),这座公元7世纪的建筑是布达拉宫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

红宫内的最高宫殿名叫萨松朗杰(意为胜三界),其内供奉有清乾隆皇帝画像和“万岁”牌位。

今天,人们眼中的布达拉宫,不论是就其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从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看,都能感受到它的独特性。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宫殿显得富丽堂皇。

大殿内的壁画亦算是布达拉宫内一道别致风景。独特的布达拉宫同时又是神圣的,因为在今天的中国,每当提及它时都会很自然地联想起西藏。俨然在人们心中,这座凝结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又目睹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已经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绝对地成为了藏民族的象征。

空中花园

一提到巴比伦文明,令人津津乐道、浮想联翩的首先是“空中花园”。它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翻译错误所致。

千百年来,关于“空中花园”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II,公元前605~前562年在位)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公主美丽可人,深得国王的宠爱。可是时间一长,公主愁容渐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说:“我的家乡山峦叠翠,花草丛生。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巴比伦平原,连个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么渴望能再见到我们家乡的山岭和盘山小道啊!”原来公主得了思乡病。于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形花园,上面栽满了奇花异草,并在园中开辟了幽静的山间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们还在花园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楼,矗立在空中。巧夺天工的园林景色终于博得公主的欢心。由于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像是整个御花园悬挂在空中,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叫“悬苑”。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着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从此以后,“空中花园”更是闻名遐迩。

令人遗憾的是,“空中花园”和巴比伦文明其他的着名建筑一样,早已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我们要了解“空中花园”,只能通过后世的历史记载和近代的考古发掘。

不过也有些记载,虽然提到了“空中花园”,但认为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并不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而是一位叙利亚国王为取悦他的一个爱妃而特意修筑的。有些记载甚至认为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实际上指的是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在其都城尼尼微修筑的皇家园林。

直到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发掘出巴比伦城的遗址。他们在发掘南宫苑时,在东北角挖掘出一个不寻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长方形的建筑物,面积约1260平方米。这个建筑物由两排小屋组成,每个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两排小屋由一走廊分开,对称布局,周围被高而宽厚的围墙所环绕。西边那排的一间小屋中发现了一口开了三个水槽的水井,一个是正方形的,两个是椭圆形的。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些小屋可能是原来的水房,那些水槽则是用来安装压水机的。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址。当年巴比伦人用土铺垫在这些小屋坚固的拱顶上,层层加高,栽种花木。至于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压水机源源不断供应的。考古学家经过考证证明,那时的压水机使用的原理和我们现在使用的链泵基本一致。它把几个水桶系在一个链带上与放在墙上的一个轮子相连,轮子转动一周,水桶就跟着转动,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个过程,水再通过水槽流到花园中进行灌溉。这种压水机现在仍在两河流域被广泛使用。而且,考古学家也的确在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种植花木的痕迹。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所发现的巴比伦楔形文字的泥版文书中,还没有找到确切的文献记载。因此,考古学家的解释是否正确仍需进一步研究。总之,传说中的“空中花园”,它的真实面目依旧隐藏于历史的迷雾之中。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幼发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下来是不可能的,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与别的不同,砖块中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出石块中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圣菲波哥大城

圣菲波哥大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这里一直是印第安人的栖息地。1498年,哥伦布曾到过哥伦比亚海岸。

波哥大始建于1538年,最初为印第安奇布查人的文化中心。1536年,西班牙殖民者贡萨洛·希门尼斯·德克萨达率领殖民军到达这里,残酷屠杀印第安人,幸存者纷纷逃往他处。1538年8月6日,殖民主义者在这块洒满印第安人鲜血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兴建波哥大圣菲城,1819~1831年它被定为大哥伦比亚首都。

1785年和1827年,该城两次遭到地震的破坏。重建后,城区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哥伦比亚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于1886年被定为哥伦比亚共和国首都。1991年7月2日,哥伦比亚全国修宪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波哥大改名为圣菲波哥大,并决定从是年7月3日开始正式使用这一名称。

圣菲波哥大是一座具有南美特色的历史文化古城,城内许多名胜古迹蜚声于世。16、17世纪所建的大学、博物馆、天文台、教堂等古老建筑迄今保存完好。

玻利瓦尔广场是根据西班牙王室命令建造的西班牙式大广场,其中的大教堂是在原西班牙教堂的旧址上兴建的。大教堂气势宏伟,两端的两座钟楼高高耸立,塔尖直指苍穹。广场中央,一座西蒙·玻利瓦尔骑着骏马的高大雕像矗立在约3米高的碑身上,雄伟庄严;四周装有带彩灯的喷泉,每到夜晚,彩灯大开,泉水四射,流光闪烁,五彩缤纷。

广场四周耸立着形态各异的雄伟建筑。富丽堂皇的圣卡尔洛斯宫,是一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曾先后作为圣菲皇家图书馆和独立后的国家总统府。当年玻利瓦尔曾在宫内居住过,院内有他亲手栽种的胡桃树,1828年9月25日,他为躲避一次暗杀,曾从临街的窗户一跃而下,逃到圣阿古斯丁河石桥下隐藏了两个小时才幸免于难,如今在这扇窗户上,还悬挂着记载此事经过的木牌。坐落在玻利瓦尔雕像后面的国会大厦,修建在波哥大建城时的遗址上,内有反映奴隶获得自由时狂欢场面的大型壁画,椭圆形玻璃大厅是举行隆重宴会的地方,大厦建筑式样别致,格外引人注目。

波哥大城内古老教堂众多,有着名的圣伊格纳西奥教堂、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圣克拉拉教堂、贝拉克鲁斯教堂等。

圣伊格纳西奥教堂建于1605年,迄今保存完好,教堂内摆设在祭台上的一件件金制品,制作精美、巧夺天工,是出自古代印第安人之手的稀世珍品。

圣弗朗西斯哥科教堂,建于1567年,是哥伦比亚最辉煌、最美丽的教堂。

教堂内悬挂着哥伦比亚着名画家瓦斯克斯、菲盖罗阿和厄瓜多尔画家米盖尔·德圣地亚哥的作品。圣伊格那西奥大教堂别具风格,教堂中怪诞的形式,复杂的祭坛木雕画是由瓦斯克斯制作的。人们还可在此观赏到绿宝石镶嵌的着名的纯金饰品,这些贵重的饰物是由何塞·德加拉斯花了7年时间镶制成的。

波哥大市中心的圣坦德尔公园内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金博物馆——哥伦比亚黄金博物馆,也是国家的重要古迹之一。博物馆始建于1939年,当时只有几个农民提供10多件展品,现已收集到3.5万多件金器。馆内的展品琳琅满目、富丽堂皇,都是古代印第安人的装饰品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用的器皿,如耳环、鼻环、项链、别针、手镯、脚镯和各种壶、杯、碟、碗、盘、面具、香炉等,多达2.4万件。

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大多是用微薄如纸的金箔、细如发丝的金线制作的,每件金器上都带有一定含义的形象和图案。据说,这些金器是印第安人在公元前2000年到16世纪之间制作的,可见当时的印第安人的”炼技术和工艺水平已达多么高的程度。游客在开始参观时,黄金博物馆大厅内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突然,灯光齐明,大厅四周玻璃柜里的各种黄金展品,霎时金光闪闪,光彩夺目。正当观众如临仙境之时,悦耳的印第安乐曲缓缓四起,仿佛把人们带入神话般的黄金世界。

馆内最吸引人的是“黄金大厅”,展出的是数百件稀世珍品。馆内灯火通明,播送的印第安音乐清脆悦耳,使人仿佛漫游在神话中的“黄金世界”。

市内的历史博物馆是反映印第安人文明的古建筑,曾被称作“圆形监狱”。

现在已经开辟成考古、种族的历史博物馆,馆内除了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外,还陈列着上千具木乃伊,供研究和参观。

圣菲波哥大还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名胜。蒙塞拉山风景区在城市北部,海拔3600多米,一座白色的教堂依山而筑。乘电缆车从山脚到山顶仅需10分钟,站在山巅眺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近郊山丘环绕,树木青翠,盛产绿宝石和鲜花。绿宝石蕴藏量居世界首位,鲜花出口是哥伦比亚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波哥大城市区主要街道笔直宽阔,来往车道之间有草坪花圃相隔。大街小巷、宅旁空地和房屋阳台上,都种植着各种花卉。大街上到处都是出售鲜花的小摊,摊上摆满了丁香、小菊、石竹、兰花、一品红、杜鹃以及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奇花异卉,含笑盈枝,绚丽多彩,香气袭人,将一座高楼林立的城市点缀得万紫千红,格外美丽。离市区不远的特肯达马瀑布,从悬崖峭壁上飞流直下,高度达152米,水珠散飞,雾气腾腾,气象万千,蔚为壮观,被列为哥伦比亚的奇景之一。

阿斯旺大坝

尼罗河上所筑的阿斯旺高坝,为世界七大水坝之一。它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高坝长3830米,高111米。1960年在原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1971年建成,历时10多年,耗资约10亿美元,使用建筑材料430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项集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高坝建成后,其南面形成一个群山环抱的人工湖。阿斯旺水库,湖长500多千米,平均宽10千米,面积5000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和蓄水量则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