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大探秘
16593000000022

第22章 扑朔迷离——海洋之谜(4)

(2)黑潮是太平洋西北部一条强劲的暖流,它对这一地区国家气候影响很大。由于黑潮自身热交换关系极为复杂,所以它对气候的影响机理常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例如黑潮主流有时宽达一二百多千米,甚至更宽,有时变窄,仅有数十千米;有时流速较大,而有时流速较小;黑潮“蛇形大弯曲”,有时弯曲很大,有时弯曲较小,有时又近乎于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许许多多的变化呢?人们还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特别是当黑潮影响气候,给一些国家造成灾害的时候,更加需要掌握它的变化规律了。

(3)黑潮除了主干流外,还有一些支流。那么它共有多少条支流呢?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在我国海域里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何?对我国东南沿海气候影响较大的台湾暖流和黑潮主流是什么关系?

(4)在整个黑潮的流经海域里,暖流的流经方式或者说是水团的交换方式有几种?在深层的海流中,是否存在着逆流?是否存在大的上升流?人们已经发现,在冲绳海槽的深层处,存在较强的海流。这股海流的动力机理又是怎样的?

此外,黑潮是西太平洋上一条较大的暖流。它和大洋环流是什么关系,它是如何和太平洋水体进行热能交换、水团交换的?黑潮和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系吗?等等。我们相信,这许许多多的问题,在未来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中,一定能获得解决。

揭秘古地中海

在距今100年前,德国地质学家诺伊玛尔,根剧中生代侏罗纪(1.95亿年前至1.37亿年前)海的形成层次的分布及其化石,认为从中美洲直到印度,曾有一个东西延伸的海,这个海被称为“中央地中海”。按照他绘的古地图,中央地中海的南侧有巴西、埃塞俄比亚大陆,以及由此分出的印度半岛和马达加斯加岛。北侧是包括北美、格陵兰在内的尼亚库蒂克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及丘朗的岛屿,东侧是被太平洋隔着的印度支那、澳大利亚。

他的岳父,奥地利着名的学者修斯则认为,这个地中海东边还经过中国云南、苏门答腊而延长到帝汶岛。修斯把这个海取名为特提斯海,并将北侧大陆命名为安哥拉古陆,南侧是有名的冈瓦纳大陆。所说的特提斯是出于希腊神话中的海神俄刻阿诺斯的妻子之名。修斯认为,特提斯海是从古生代末二叠纪(2.85亿年前至2.3亿年前)开始,中生代继续存在,到新生代第三纪(0.67亿年前至0.025亿年前)因阿尔卑斯造山运动而陆地化。现在的地中海,仅是古地中海的残余部分。自那以来,古地中海的古地理及生物相,被许多学者探讨着。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魏格纳认为,古地中海是横穿联合古陆东西的浅海。

20世纪50年代,古地磁学的研究使大陆漂移学说带来复活。而且,关于大陆分裂漂移前的古地理的复原也不少。一般认为,古地中海是包围联合古陆的超大洋——泛大洋,从古太平洋方向,以楔形插入联合古陆的海洋。

可是,现在的大陆内部,存在着被称之为蛇绿岩带的超基性、基性岩或燧石等远洋沉积岩的杂岩,并有带状或线状分布的地带。若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这是海洋地壳的一部分,它原是宽阔的洋底的岩石,是在大陆的漂移、碰撞时突入的部分。所以,蛇绿岩带相当于两个大陆的“缝合线”。最近,根据这样的观点,探讨了古地中海的变迁。

例如,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北缘的印度河——图安波缝合线的蛇绿岩带是中生代(2.3亿年前至0.67亿年前)的古地中海。但因印度次大陆以冈瓦纳大陆分离北上缩小,而在第三纪与亚洲大陆碰撞时,留下古地中海的残片。这个缝合线经俾路支(在巴基斯坦西部)延至阿尔卑斯山脉,被认为是阿尔卑斯造山时形成的。

一方面,在北侧有与这缝合线大致相平行的蛇绿岩带,它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穿过高加索、埃尔布鲁土山,横穿西藏,延伸到印度支那地块两侧。在地质学上,这个缝合线的形成时期,是从三叠纪(2.3亿年前至1.37亿年前)经过侏罗纪中期,相当于金梅利亚造山前期(东亚印度支那运动)且更加古老。根据这一事实,这两个缝合线间的陆地,是冈瓦纳大陆分裂之前的古地中海,它区别于由于分裂漂移而新产生的古地中海。总之,相当于俄刻阿诺斯的前妻和后妻。

如果这样,那追寻蛇绿岩带的形成时间,要追溯到哪儿呢?借1985年森凯尔先生的话来说,俄刻阿诺斯果真占有几个妻子吗?联合古陆是在石炭纪(3.5亿年前至2.85亿年前)后期,即似乎是在赫尔西尼亚造山期,由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合成一体形成的,好像是在泥盆纪(4亿年前至3.5亿年前)至石炭纪两者分开而成了宽阔的海洋。其形状、方向接近修斯所认为的形象。事实上,也有人把在石炭纪以前的古地中海叫“古地中海”。不过,它与本来定义的从二叠纪至中生代的古地中海是很不一样的。1977年有个叫阿宾杰的学者称它为“赫尔西尼亚海”。在自由奔放的希腊神话世界中,即使曾是何人的妻子,好像也无关系的。而我们则愿意保留前妻、后妻的规诫。另外,在地球膨胀论中,古地中海是被大陆围着狭窄的地中海。但根据神话,古地中海那样狭窄的半身是不存在的。

海洋中的漩涡是怎样形成的

水量超过250条亚马孙河

在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卷入大漩涡》中,描述了挪威海岸一个悬崖边的强大漩涡。书中是这样说的:漩涡的边缘是一个巨大的发出微光的飞沫带,但是并没有一个飞沫滑入令人恐怖的巨大漏斗的口中,这个巨大漏斗的内部,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是一个光滑的、闪光的黑玉色水墙,这个巨大的水墙以大约45°角向地平线倾斜。它在飞速地旋转,速度快得使人感到目眩,并不停地摆,在空气中发出一种令人惊骇的声响,这种声响半是尖叫,半是咆哮。

澳大利亚的海洋学家3月14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如同爱伦·坡在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一个巨大冷水漩涡,只是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陡峭或移动得那么快。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两样。这个旋风位于距悉尼96千米处,直径长达200千米,深1千米。它正在剧烈旋转着,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海平面几乎削低了1米,改变了这个地区主要的洋流结构。它携带的水量超过了250条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的水量!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称,这个漩涡的力量非常大,它所携带的能量将电影《海底总动员》中时常出现的那种主要洋流推向了更远的海域,但到目前为止这个剧烈的漩涡还没有影响到船运。

紊乱现象至今无人能解

暴风不太可能产生这样的影响,但科学家需要迫切地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因为在漩涡的背后是一种洋流紊乱现象,这是当代最难以解答的科学难题之一。伟大的量子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说:“临终前,当躺在床榻上,我会向上帝提出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会出现相对性?为什么会出现洋流紊乱?

我认为上帝或许会为第一个问题给出答案。”

在全世界都能看到海洋漩涡的身影,在自然界中它们是一种正常现象。当不同的水流相遇时便会产生漩涡,和它们的近亲空气漩涡以及太阳与风的共同作用,这些海洋漩涡在影响天气的过程中扮演了异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将一个天气系统中的能量转移到另一个天气系统中。

海洋漩涡主要受海洋的涨潮和退潮控制,此外它们还遵从一些数学规则,但并非所有的规则。科学家对这些海洋漩涡只能进行部分预测,它们是剧烈混乱产生的现象,但也展示出具有某种结构、节奏以及其他与秩序有关的特征。

海洋漩涡从不会重复自己,所以对它们的行为进行统计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当年,美国人认为把40年来英吉利海峡的天气数据平均一下,就能预测诺曼底登陆那天的天气情况,结果犯了大错。最后还是英国和挪威的预测专家利用取样预测法拯救了他们。

“漩涡”现象无处不在

海洋漩涡虽然不能被形容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反复无常的奇异现象,但像悉尼附近海域这么巨大的海洋漩涡,在不可预见的天气事件中,尤其是在“厄尔尼诺”反常气候现象中,在秘鲁的大雨到堪萨斯的干旱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海洋漩涡是不同来源的水流交汇导致的,这些水流有各自不同的温度和流速。当不同的水流撞击在一起时会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这种不可预知性与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的排放导致的不稳定性有关,这种不稳定性反过来造成更加无法预测的水流的混合。收集到其中所有的变量并进行数学计算令科学家大费脑筋,他们正在努力弄清的一件事情是:如何理解海洋漩涡中一致和非一致运动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是如何预测漩涡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悉尼海洋大漩涡令人困惑的是,它在不断改变。当你从一个视角或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观察时,它似乎很平静,但当从另一个地方或其他时间观察时它又会变得非常狂暴。如果在它上面航行时,水面看起来似乎很平静,但却会使巨轮发生晃动。悉尼海洋大漩涡可能很快会丧失它的能量,巨大的海洋漩涡通常会持续大约一周时间,但有一些可能会持续一个月之久。它们不会停息下来,而是通过将小漩涡吸入它们之中使能量发生转移。

科学家说,能量不断上下发生运动,就好像一个不断旋转的楼梯。水和空气漩涡中存在分子的混乱运动,这样的运动一直延伸到大气的边缘。在星际空间的流动中也存在这种神秘的混沌运动。科学家已经在恒星的尾迹中发现了漩涡的存在。自从进入卫星时代以来人类才真正有可能对漩涡进行全面的观察,为此所要做的就是要综合研究不同的信息。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关心股票市场上巨大资金流动的人会紧密追随与漩涡有关的科学。

探索深海中的硫化物

截至2005年9月14日,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的“大洋一号”远赴深海大洋已有160多天。此次考察首次获得大量深海热液喷口附近的硫化物与沉积物样品,不仅为研究地球科学及极端环境下生命科学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表明我国多学科大洋考察正与世界海洋科学接轨。

“热液硫化物”主要出现在2000米水深的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上,是一种含有铜、锌、铅、金、银等多种元素的重要矿产资源,对于它的生成原因,海洋科学家们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热液硫化物”是海水侵入海底裂缝,受地壳深处热源加热,溶解地壳内的多种金属化合物,再从洋底喷出的烟雾状的喷发物冷凝而成的,被形象地称为“黑烟囱”。这些亿万年前生长在海底的“黑烟囱”不仅能喷“金”吐“银”、形成海底矿藏,具有良好的开发远景,而且很可能和生命起源有关,并具有巨大的生物医药价值。

奇特的“黑烟囱”

“黑烟囱”是耸立在海底的硫化堆积物,呈上细下粗的圆筒状,因形似烟囱状,所以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黑烟囱”。它们的直径从数厘米到2米,高度从数厘米到50米不等。位于海底的“黑烟囱”堆积群及其堆积物有点像教堂或庙宇建筑的复杂尖顶,规模较大的堆积物可以达到体育馆体积的大小,重百万吨以上。

专家们认为,海底“黑烟囱”的形成过程很复杂,它与矿液和海水成分、温度间存在的差异有关。由于新生大洋地壳或海底裂谷地壳的温度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渗透可达几千米,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后,淋滤并溶解岩石中的多种金属元素,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它们刚喷出时为澄清的溶液,与周围的海水混合后,很快变成“黑烟”并在海底及其浅部通道内堆积成硫化物。

目前科学家已经在各大洋的150多处地方发现了“黑烟囱”

区,它们主要集中于新生大洋的地壳上,如大洋中脊和弧后盆地扩张中心的位置上。2003年“大洋一号”开展了我国首次专门的海底热液硫化物调查工作,拉开了进军大洋海底多金属硫化物领域的序幕。经过长期不懈地“追踪”,终于发现了完整的古海底“黑烟囱”,它们的地质年龄初步判断为14.3亿“岁”。这不仅进一步了解了大洋深处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的分布情况和资源状况,也为地球科学从理论上有一个新的质的飞跃做了铺垫。

生命科学的突破口

在这些炽热的“黑烟囱”的周围活跃着一个崭新的生物群落——热水生物,比如长达3米而无消化器官、全靠硫细菌提供营养的蠕虫,加上特殊的瓣鳃类、螃蟹之类,说明地球上不仅有人们所习惯的,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依靠地球内源能量即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黑暗食物链”。从而构成了繁荣的深海生物圈。换言之,因为处在海洋深处,阳光无法照射到那里,它们不能依靠光合作用来合成生命物质,只能通过自身的化学反应合成生命物质来生存。

在这里,海水的水温高达350益,生物生活在既无氧也无光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并依靠氧化大量有毒有害的硫化物获得生命的能量。

这种生存环境,很类似地球早期环境的极端高温环境:热泉水温高达350益,周围水温为2益、水深两三千米,缺氧,遍布还原性的有毒气体和金属离子。

一些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发现,这些生物非常原始,接近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科学家们为此提出,生命莫非就是起源于这些“黑烟囱”的周围?

另外,海底“黑烟囱”周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密度也可与热带雨林相媲美,目前新发现的生物种类已经达到了10个门类500多个种属。这个发现也同样令人们兴奋。

同时科学家们已对生存在深海高温下的细菌进行开发、利用,着手提取新型的生物酶,进行新医药和洗涤剂的实验。

矿产资源宝库

这些“黑烟囱”不但为大量深海生物生存提供了生存环境,它们还能在短时间内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宝贵矿物。

“黑烟囱”喷出了炽热溶液,这些溶液富含铜、铁、硫、锌,还有少量的铅、银、金、钴等金属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当这些热液与4益的海水混合后,原来无色透明的溶液就成了黑色的金属硫化物溶液。

这些物质往上跑不了多高,就会像天女散花般地从烟柱顶端四散落下,沉积于烟囱的周围,从而形成含量很高的矿物堆。这一过程历经的时间很短,一般来说,从一个“黑烟囱”开始喷发到最终“死亡”,只要十几年到几十年,不过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它却可以累积造矿近百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