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的天职: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
1665100000018

第18章 帮助孩子学好语文的有效方法(4)

那是一九七二年八月三日的夜晚,我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留神插进了快行线。突然一声紧急刹车,一辆大型“红旗”轿车紧贴着我身体的左侧,嘎地停住了。我刚扭过头,这辆车后座旁的窗帘唰地拉开了。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了我的眼帘。呵!我仔细再看看,真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充满了爱护,像在询问:同志,碰着了吗?受伤没有?

这段叙述很明显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先写“我”不留神骑车插入了快行线;再写“红旗”轿车急刹车,“我”发现了周总理;最后写周总理对“我”的关切。标示时间的词有“突然”、“刚”和“再”、“正”,层次划分正好在“突然”和“再”所在的句子处。

再比如: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大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这段话中观察者的位置从远处到近处,显示出内容上的层次关系,第一层先写从远处观察得到的印象,第二层写到近处细细瞻仰。这里显示空间位置变化的词语提示层次划分的方法。

因此,在阅读一段文章时,看清它是否是按时间或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对划分段内层次很有用,如果是,那么标示时间或空间变化的词语往往是层次划分的标志。

(3)“掐头去尾”与“穿鞋戴帽”

有的段落,如议论文,往往开头提出论点,然后再议论,最后作总结。如下段文字:

我对松树怀着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开头一句点明松树有自我牺牲精神,接下来从各方面讲松树对人类的贡献。最后一句指出松树为了人类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很明显,这段文字的“帽子”和“鞋”正好是分层的依据。

说明文则往往先说出事物特征,再作具体说明,比如:

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从一道小梯子走下去。——这么样一个院子,在当年正是第比利斯小市民住宅的标准式样。

这段话先指明院子的特点——跟附近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再具体介绍其布局,最后一句强调是第比利斯小市民住宅的标准式样,非常普通。其一首一尾两句又正好是分层的位置。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

划分层次有捷径,“掐头去尾”常适用。

先总后分再总结,三个层次分得清。

(4)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是一种稳健的战术,有的文章安排材料也使用这种方法,这就是“层进式”结构。读这种结构的文章,你可以明显地感到它的意思是有层次性的,下一层次建立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一层比一层的意思更深刻。这种文章段内层次的划分,就应划在意思推进的衔接处。

例如: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这段文字,先写白杨树外形给人的印象,再写人们见到它后会产生的联想,揭示其象征意义。很明显从外形特点到象征意义意思深化了,应划分层次。再看揭示象征意义的几句话,作者用了四个反问句,意思明显是从“只是树——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精神和意志”层层深入的,如果划分层次的话,每个反问句就可划分为一层。

(5)作者“告诉你”

作者都希望把自己的意思条理清楚地告诉读者,为此,必然会时时向读者提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当然,作者不会明白地说“到这儿是一个意思,到那儿是另一个意思”(个别情况下也会这么明白地讲出来,如讲演稿),但总会给读者以显示内容层次的提示,如果在阅读中注意一下这些提示语,划分层次就会快捷得多了。

这类提示语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是重复性词语。一个段落中作者不会无缘无故重复某些词语,如果出现间隔反复(有时甚至是连续反复),此处往往该分层。例如《向沙漠进军》中讲:“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这里的“一种”、“一种”就是划分层次的标志。

二是显示顺序的词语,如一、二、三、四,“首先”、“其次”、“再者”

等,例如《中国的石拱桥》一文中讲: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文中的“首先”、“其次”、“再其次”都是分层的标志。

三是某些呼应性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先……后……”等等。

四是关联词语。前边已讲过“但是”的作用,此外还应注意“因此”、“因为”、“所以”等。这些词语处也可能是划分层次的地方。

五是设问句“为什么呢”。这往往是从现象到原因的转折点,多半是要划分层次的,例如: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这段话先讲苏州园林建筑在布局上的特点——不讲究对称。再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为什么如此。先现象后本质,先结果后原因,这里的设问句正好是分层次的标志。

3.归纳段落大意的两种方法

一段文章的段意其基本要求是能全面准确地概括它的主要意思。第一是要不偏,第二是尽量不遗漏主要内容。

在具体写出一段文章的段意时,有繁、简两条路,下面就讲些具体的方法。

(1)选取中心句一段说明文或议论文往往有中心句,其他句子都围绕中心句组织,因此只要有中心句,稍作调整就可以成为这段文字的段意。有的记叙文也可能有中心句,也可采取此法。例如: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这段话很明显是围绕第二句写的。首句写不同,用“可是”转到重点,写“同”,三句从实际写,四句总结三句,五句从愿望与实绩证明第二句。所以写此段段意只需在第二句基础上略加改动即可。当然还可再简略些,只写“概括苏州园林总体特点”也可以。

说明文的中心句多为对所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议论文的中心句是这段文字的论点。

(2)筛选字句概括法有些记叙性文字,不好找到中心句或没有中心句,就可以采用筛选字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从一段话的各个层次中,找出最能概括一层意思的字句,组合成一段的段意。例如:

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古代称为“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20世纪初,大豆还只有我国和我国近邻的一些国家种植,近十几年,世界上到处引种,成了栽培面积扩大得最多的作物之一。目前,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有一亿多亩,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大豆品种众多,我国现有的品种不下五千种,无霜期在一百天以上的地区,就可以种植大豆,我国北起黑龙江的最北部,南至两广,大豆分布极广。东北地区、黄河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三大集中产区。大豆色泽有黄、青、褐、黑和双色五种,籽粒大小差别很大:小粒品种百粒重只有四五克,大粒品种百粒重可达五十克,小粒的重量约是大粒的十分之一。大豆的花多在上午8—9点钟开放,开放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全株的花开完大约需要半个月。

全段大致讲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大豆原产我国,现在栽培面积扩大得很大,我国即有一亿多亩。第二,大豆品种众多,在我国分布极广,东北、黄淮及长江流域是三大产区。第三,大豆的色泽、籽粒差别及开花情况。从这些内容中进一步筛选,即可发现“原产”、“栽培面积”

、“品种”、“开花”是概括力最强的词。再进一步调整语言即可形成本段段意:

本段介绍了大豆的原产地、目前的栽培状况、品种及开花情况。

一个自然段可以如此概括段意,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构成的结构段,也可以仿照这样的办法来概括段落大意。例如下面的段落: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光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

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三个自然段的关系正好是“总、分、总”的关系。首段提出观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第二段论述想和做怎样联结起来;最后一段是结论,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请你根据这个分析概括一下它的段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