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的天职: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
1665100000007

第7章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2)

在自己本职工作上成绩平平,而由于爱好而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者亦大有人在。

——家教忠告

一般说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定的爱好与兴趣,主要不是要孩子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而是为了通过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提高孩子的智慧和品德品行,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三、将孩子的兴趣上升为求知欲

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问题、面临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时,就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逐渐转化为人内在的求知欲。

1. 求知欲是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

一个求知欲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达尔文出于对昆虫的好奇,有一次看见三只甲虫,他只有两只手(一只手捉一只),于是就用嘴含一只。爱因斯坦的父亲给孩子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对孩子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毅力。

2.求知欲的培养胜过知识的传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大家都很明白。其实,知识就是“鱼”,而求知欲就是“网”,求知欲的培养要远远胜过知识的传授。

当今世界教育的总趋势,是在人才素质上开始侧重培养这样的人: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准确的选择力,有勤奋的自学力,有理论的创造力,有独特的组织力和实践中的决策力。

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有知识。

爱迪生把一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助手,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体积。因为灯泡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很标准的圆,所以助手弄了一个上午,也没有计算出来。爱迪生从外边回来,看见助手还在计算,不禁很是惊讶。助手没有完成任务,也很不好意思,连连道歉,并说这个形状很不好计算。

爱迪生没有说什么,他接过玻璃壳,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倒进杯里。

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绝对准确,助手惊得目瞪口呆。

同样的知识在不同人的手中,作用是不相同的。

所以,爱迪生可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而那个助手不行。

这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例子。

发达国家在数十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使教育向这方面靠拢,努力发掘人的能力。从全局来看,苏联的教育在宏观控制上有战略远见,他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效益,使苏联的军事、科学、生产力和综合国力都能居世界的领先地位。如果不是管理体制僵化,苏联会释放出更大的社会能量。

为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苏联减少中学班级的人数,使5—9年级的学生人数减少到30人,使10年级的学生人数减到25人,同时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增加教育投入,把电脑普及到中小学课堂,并且不断地修改教材和教学大纲。

美国的教育改革是在微观上起步,在激发个人广阔的创造力方面,也取得了战略的主动。美国教育改革不断冲破传统的教学论,企图解决现实存在的矛盾,比如学习时间有限而知识无限的矛盾;重视掌握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力求以少胜多、以一驭万;重视学生的发展,倡导发展型教学;按学生心理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美国的教育改革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力求不违背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

格鲁吉亚学者们的方法是对学生给予有具体内容的评价,用这个方法来代替以往的分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或者批评或者表扬,对答案的正误进行具体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打个分数了事。学生的作业,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不论是图画还是手工制作,常常由班里的学生集体讨论,共同作出评价。

这样做的效果当然要比教师简单地打个分数要好。这种方法并不是能够简单地模仿,因为它需要教师带的学生要少,班级要小,当然另一个方面,就是教育投入要大。

上课时,教师从不板着面孔,他一堂课教得也不多,作一个引导之后,主要是靠学生们讨论。习惯一段时间以后,课堂讨论便蔚然成风。学生们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这种教学布置的家庭作业也与众不同,首先是不求量多,其次是不求千篇一律,尽可能地做到灵活多样。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当然会喜欢,因为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娱乐。当然,这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这个实验证明,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取消百分制或学分制的方法,这样可以取得更让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更积极、更主动,完成作业更快,解答问题的方式更多样。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胆子更大,求知欲更强烈,更具有进取性,知识面也更广。

人们的习惯性思维认为: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情,工作之后的人们将走出学习和求知的门槛,但事实上,学习和求知是不分阶段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与求知将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它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系统都联系起来了,它具有整合性的特征:求知是持续的,它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同时也是全面的,它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涉及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各种知识,终身求知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来选择任何适合自己需求的知识来学习。求知与工作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而是两者相互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工作的一生,但一定是不断求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生活的一生。因此,从小培养了孩子的旺盛求知欲,就可以使孩子具备努力驱动自己求知的动力,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探求知识的宝库,不会因以后失去父母、老师的教导、帮助而失去学习和求知的动力。求知欲的培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一个人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使其一生能够永远适应快节奏改变的时代生活。

——家教忠告

3.利用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指想要了解事物的心理。由于好奇心不仅是对某一事物感到疑惑,还要继续思索,以求明白事情的真相,所以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出发点、动机、推动力,也是人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每个有机会接触孩子的人都会发现:孩子好奇心非常强、好问。会问“天上为什么会打雷、会下雨?”“为什么花是红的、叶是绿的?”“白天,星星躲在哪儿去了?晚上,太阳下山后是不是回家睡觉了?”他还会问“我从哪儿来”“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是谁?”,等等。

孩子还经常充当小小的破坏分子。他会用力砸开收音机或电视机,看看那些说话、唱歌、跳舞的小人躲在哪个角落里;他会扔下一大堆玩腻的玩具,翻箱倒柜地拨弄父母的书籍与收藏物,看看有无新鲜玩意儿;他会把自己种下的种子天天挖出来,看看它是怎么发芽生长的,等等。所有这些,皆由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而引起。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因为好奇,一个孩子去玩弄冰雪,知道了冰雪是冷的;因为好奇,他去寻找马路上喇叭声的来源,知道了汽车是什么样的;因为好奇,他常去观察小蝌蚪,知道了小蝌蚪原来是青蛙妈妈的孩子。所以好奇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而知识的大量积累则是孩子的创造才能得以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好奇早早地激发起科学家们童年的强烈求知欲,从小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这对他们以后终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都大有裨益。可见,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成功的先导。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我国已故着名桥梁建筑家茅以升小时候是个非常好奇的孩子。

茅以升常常独自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蚂蚁怎样搬家,看柳树怎样冒出绿芽。他还会久久地思考:

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缺?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山升起,又落到西山背后?茅以升7岁那年的元宵节,他随父亲去看灯。那会转圈的走马灯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向父亲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小人小马怎么会转呢?”“怎么有时快有时慢?”父亲告诉他:“是蜡烛的热气熏的。”父亲的话没有完全满足茅以升的好奇心。为了弄清原因,他去买了一盏走马灯来,反复吹灭又点燃里面的蜡烛,终于发现了走马灯不停转动的奥秘。

由以上例可以看出,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理,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培养孩子的强烈求知欲,从而能够有所作为。

(1) 隐藏在孩子提问中的好奇心

少儿爱提问,是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表现。

少儿的发问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幼儿的发问若得到正确的对待,就可增长其知识,发展其思维,直至孩子可以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反之,孩子这种可贵的思维火花就会熄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们要珍视和爱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不耐烦,甚至发火。那样孩子就不敢再来问你了,并因此失去进一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机会,做家长的也失去了与孩子相互交流的一条好途径。

家长对孩子的提问不要不懂装懂。小孩子问题范围广、内容多,有时很怪异,家长答不上来并不为怪。这时家长不要对孩子瞎解释一气或干脆回答“不知道”,而应该坦率地告诉孩子,自己也不懂,需要去查资料或请教别人,甚至与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这样不仅不会降低家长的威信,反而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培养踏踏实实、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办事精神。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尽可能让孩子在家长的启发下,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我们说要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并不是说要有问必答,而应引导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

家长回答孩子的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尽可能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如果问题很复杂,可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很难,长大一些后才能懂。

家长对孩子的问题不要有所避讳。如小孩子最好奇的问题是自己从哪儿来的。有的家长觉得很为难,就搪塞孩子说是捡来的,或是从妈妈的胳肢窝里掉下来的。这样的回答不好,反而让孩子越来越好奇,有时还会影响到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父母应通过适当的方法告诉孩子简单的道理。父母越避讳,孩子就会觉得越神秘,反而丢不开。

家长不仅要处理孩子的提问,也要善于向孩子发问。通过相互的回答,帮助孩子成长。

(2)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心智健全的孩子对学习都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天生有一种好奇心。可惜往往由于家长教导时的态度和方法不好,影响到孩子学习时的情绪和兴趣。这就是说,假如家长心情轻松愉快,态度认真而不苛求,耐心而不冗赘的话,孩子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事。假若家长本身已觉得教导孩子是个重担子,辅导孩子学习更是件苦事,那么孩子还没有开始学习,心就已冷了半截。

有位家长一生对数学都不感兴趣,但她明白数学不好是会吃亏的,所以她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比其他科目都重视。有一次,学校通知家长辅助孩子学习乘数表,做妈妈的就叫孩子拿出乘数表来,并随手把戒尺放在桌子上,声明念得不好或错一个字就打一下。她以为这会给孩子一个下马威,会使孩子在威严之下专心学习,谁知适得其反,这种态度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是——乘数表一定是很难学习的东西。

事实上,念乘数表只能靠记忆,不如其他科目来得多姿多彩,所以学习上已是相当枯燥的了,若再加上妈妈的恐吓、加上戒尺的威胁,做孩子的又怎会对它发生兴趣呢?更不会有好奇心去驱使他学习了,因为戒尺早把好奇心吓走了。他只是在人为的压力下去学习。就算孩子这次乖乖地去念乘数表,心里总会产生对学习的一种反感。

如果家长常常抱着这种威严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孩子很少会自动去学习的,也不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长此以往,会觉得学习只是一种责任,一件例行公事,当然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另一个毛病,便是家长操之过急,孩子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做父母的就想把自己所学所知全都传授给孩子。这种态度就如把一个沉重的包袱放在孩子身上,使孩子透不过气来,很多时候觉得无法可应付就放弃算了。这里举个例子:

七岁的奇奇看见爸爸在用算盘计数,很感兴趣,站在身边看了很久,终于开口叫爸爸教他用算盘。做爸爸的以为孩子学习心强,这么有志气去学中国文化,不胜欢喜,心情马上兴奋起来,于是一口气把全部口诀念出来。这些口诀对爸爸来说是朗朗上口,但奇奇听来却索然无味,而且觉得口诀很冗长,心想一辈子也念不来,这么艰难的东西不学也罢。但他不敢马上就说不想学,所以硬着头皮问爸爸:“如果不念口诀也会学懂珠算吗?”做爸爸的觉得要学就得学全套,而且他年幼时学珠算也是先念口诀的,不念口诀怎成!于是就命令奇奇一句一句跟着他念。奇奇就像唱歌一般跟着念,心中却想着快点念完去玩。虽然念了多遍,但奇奇的脑海中毫无印象,结果一无所获。做爸爸的觉得用了这么多精神和时间来教,奇奇却一点东西都学不到,不觉又心急又气愤,一时失去控制,冲口就骂起奇奇来:“你真的是笨蛋,这么容易的东西学来学去都不懂,看你将来会有什么出息,枉费我一番工夫……”奇奇被爸爸责骂后,只是后悔原先为什么要叫爸爸教自己珠算,如果少开一句口,现在就可不必挨骂了。真倒霉!奇奇对珠算的好奇心早就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印象就是以后少开口问爸爸,否则他会骂自己是笨蛋的。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奇奇以后就不容易开口向爸爸问什么了。而孩子也在无形中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假如做爸爸的不是这么心急把全套工夫传授给奇奇,只教导孩子如何把珠子一颗一颗向上推,而后数算珠子,或解释上珠子和下珠子所代表的数目,等待孩子吸收了再发问时,才按部就班去教导,在发觉孩子失去了兴趣或注意力减低时便马上停止,那么奇奇会觉得自己已学习了不少东西,说不定日后还想继续学下去,而做爸爸的也会觉得自己已向孩子传授了一点知识,大家来个欢天喜地的收场,那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