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2700000073

第73章 岑参(2)

末二句诗人直抒胸臆,顿觉气贯长虹:功名只有从马背上求取得来,在沙场上拼搏,才算得上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只向”二字语气坚决,既可看作诗人在鼓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其实是在抒发诗人自己的理想壮志,还将全诗的意境推向巅峰。其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人物为之激动和振奋。

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语言也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都显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一种奔放的激情,无疑给了当时的远行者和现在的后来者极大的鞭策和鼓舞。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1]。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2]。

【注释】

[1]趋:小步快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限:界限。[2]阙:通“缺”。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意思就是以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鉴赏】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当时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两人既是同僚,又是朋友,这首诗是他们的相互唱和之作。虽然他们都是朝廷官员,但是“拾遗”和“补阙”都是跟随皇帝,为皇帝指正小错误的无聊闲职,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郁闷也就值得同情了。

全诗开篇用了许多华丽的辞藻,如“丹陛”、“紫薇”、“天仗”、“御香”,表面看,诗人非常满意他自己和杜甫的现实生活,但细细读来,在华丽背景的后面却显现了宫廷生活的极度空虚与无聊。同时,诗人也通过陪随皇帝身边人的无聊生活间接暗示了皇帝不问正事,留恋于宫廷犬马的荒淫无度。“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诗人终于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懑,表达出对于宫廷无聊人生的厌倦和自由生活的钦羡。诗歌的最后两句也非常耐人寻味,如真的像诗人所言,当时的朝廷是“圣朝”,皇帝无“阙事”,那么诗人自己又何必“青云羡鸟飞”呢?因此,诗人这里是故作反语,实际上要表达的恰恰是对皇帝不善纳谏的伤感和绝望之情。

本诗词藻艳丽,雍容华贵,用语曲折,笔法隐晦,平易之中见骨气。诗人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与不满,又很有分寸,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意味。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1]。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

[1]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周围约三百多里,园内山明水秀、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到了春天这里更是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迎轸、任女云集。

【鉴赏】

这是一首吊古诗。

首二句展现了一派萧条的景象,往日的繁华已经不再。站在梁园高处,仰望空中,暮色中群鸦乱飞,聒噪不已;平视前方,只有三两处人家,一片萧条。当年众多的各色飞禽不见了,宫观楼台也荡然无存。不言感慨,而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自在其中了。用语精巧:一个“乱”字,描出群鸦聒噪。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常常由听觉引起,“乱飞”之鸦群,引得诗人抬起头来,故先写空中。“日暮”时分,众鸟投林,从天空多鸦,自可想见地上少人,从而自然引出极目远望也只看到三两户人家的萧条景象。

次二句将目光收回,就地察看梁园的情景。只见庭园中的树木依然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这突然闯入视野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端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为什么春花却依旧盛开呢?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今日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庭树不知道社会现实,只知道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一样的繁花。感情极为沉痛,但是出语非常含蓄。

本来梁园的萧条是诗人所要着力描写的。然而首二句已经把话说尽,要顺着原有思路再写,势必有叠床架屋之嫌,于是于紧要处别开生面,在画面的主题位置上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悼古之情也愈见伤痛。这种反衬手法运用得非常恰当。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2]。

【注释】

[1]故园:指长安。龙钟:淋漓沾湿的样子。[2]凭:托。

【鉴赏】

天宝八年(749),岑参第一次踏上西域之途,就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本诗即是写在他去西域的路途之中。

此诗很有韵味,诗人向西而行,却与向东还家的京使不期而遇。可以想见,回家的使者越走越兴致勃发,而离家渐远的诗人自然是越行越感伤。两人的相遇,更增加了这种对比的心理,因此,“双袖龙钟泪不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同时,诗人“泪不干”一方面是为了故人的不期而遇,更大的原因应该是这种意外邂逅让他更加思念远在长安的家人和朋友。诗歌最精彩的当数最后两句,在那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里,能够给家人报个平安,让家人放心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诗人随手写来,不事雕琢,显得感情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很平常的生活琐事,很口语化的句子,却又妙手得来,富有诗意,读后让人久久难忘。

岑参这首绝句之所以千古传唱,感人至深,和它本身浑然天成的质朴是分不开的。诗句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来,亲切有味。生活里不起眼的小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就变得如此地感人至深!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1]。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2]?

【注释】

[1]沽:买或卖。首句里是卖的意思;尾句里是买的意思。花门口:花门楼的楼口。花门即指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2]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未生叶时,枝条间便开花结荚,形状似铜钱,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鉴赏】这是一首轻松幽默、别具一格的抒情小诗。首二句写诗人经历辛苦旅程来到凉州花门楼馆驿歇脚时,看到有位白发红颜的七十老翁还在当垆卖酒,酒店门口摆满了许多酒壶酒瓮,有的装满了酒,有的已经卖空了。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出了馆舍门前这个酒店的兴旺情况和老翁和善待客、店内美酒飘香的融融情景,堪称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西部边塞安定、和平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作了铺垫。后二句诗人不是索然无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道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铜钱的外在特征上抓住动人的诗意,用轻松、幽默的语调戏问卖酒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榆钱来买你的酒,你肯不肯呀?”这丰富的想象,把生活高度诗意化了,读者可以从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怀。

全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与人物,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朴素的白描手法和生动的诗意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又亲切的情趣,读来有一种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艺术表现力。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1]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2]。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3]。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4]。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5]。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6]。

【注释】

[1]慈恩寺浮图:唐高宗时,为文德皇后立塔,故名慈恩,浮图即佛塔。[2]突兀:高耸。峥嵘:高峻的样子。鬼工:非人力所能。碍:遮蔽。[3]凑:聚合。[4]宫馆:宫阙。苍然:青色。[5]净理:佛理。胜因:善缘。

夙:向来。[6]挂冠:辞官。觉道:佛道。

【鉴赏】

天宝十年(751),岑参第一次出塞回到长安,此诗即留在长安期间同诗人杜甫、高适、薛据、储光羲同游慈恩寺塔而作的写景名篇。

首二句写未登之前仰望全塔,状塔之外势,从地下“涌出”到“高耸”入天,动感强烈,非常具有可视效果,就像现代摄影大师的作品,首先从远景上给人以震慑之感。三四句写登塔石级的陡峭艰险,“出世界”、“盘虚空”对登塔石级的超出凡尘之势,作了文学上的大胆夸张。一个“盘”字又很形象地说出了登塔石级的九曲回肠的险峻。五至八句写塔之高耸雄峻,气势浑雄。“压神州”句把一个塔的力量和整个神州大地的力量加以对比,很有创意。“碍白日”、“摩苍穹”也是神气想象的结晶,大可以挡住太阳,高可以直上苍天,对塔的礼赞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九、十句写登塔俯看,用“高鸟”、“惊风”写来,极言塔之险峻。试想,登塔之后,连飞得很高的鸟儿也在人的脚下,天空的风云变换也只有俯身才能够看见。塔之高耸,大概只有传说中的巴比伦“通天塔”才可以媲美了。十一至十八句,写在塔顶向东南西北各方所见的景物,长安全景,一览无余。“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地上看来高大巍峨的宫殿和会馆这个时候都成了积木一样,娇小玲珑,这是用对比的手法来烘托塔的高峻。“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又为后面的归隐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最后四句点明主旨,写忽悟“净理”,甚至想“挂冠”而去,辞官学佛,其实是暗寓对国事无可言状的内心世界。

杜甫讲:“岑参兄弟皆好奇。”这首咏塔诗就充分展示了岑参诗歌好奇的一面。这种奇瑰的诗风和佛塔的神秘莫测非常和谐,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内在情感和外在表征和谐统一的诗歌境界。诗在描摹慈恩寺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谓匠心独运。“如涌出”、“耸天宫”、“碍白日”、“摩苍穹”等等,语语奇绝,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人为之赞叹不已。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1]。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2]。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3]。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4]。

【注释】

[1]紫陌:皇宫的道路,古时皇帝住的地方叫紫宫,故得名。皇州:帝都,指长安。[2]仙仗:指皇帝的仪仗。[3]剑佩:精美的宝剑饰物。[4]凤凰池:也称凤池,指中书省。

【鉴赏】

这是以咏“早朝”为题的唱和诗,诗围绕“早朝”两字作文章,“曙光”、“晓钟”、“星初落”、“露未干”都切“早”字;而“金阙”、“玉阶”、“仙仗”、“千官”、“旌旗”,皆切“朝”字。末联点出酬和之意,推崇对方。表示谦卑,都恰到好处。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从宏大处开篇,充分展示皇宫的富丽之象,同时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和繁华。“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曙光初露,天气犹寒,在上朝的路上,听见鸡鸣报晓;时值春末,黄莺在长安上空鸣声婉转。春已降临,一派升平,反映了诗人渴望唐朝中兴的心境。以景寓情,蕴藉深沉。“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着力渲染上朝的情景,这两句诗给人们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人们仿佛可以看到各色英才,荟萃一堂,一起上朝议政,盛唐气象,跃然纸上。“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末联点出酬和之题,表示谦卑,恭维对方而又不失礼仪和雅致,曲折隐晦,用意颇深。

本诗是宫廷唱和之作,内容平淡,无独特之处。艺术上却对仗工整、辞藻华美、音韵婉转,在盛唐广为****的酬和之作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