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16714300000043

第43章 宋诗篇(4)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卒谥元献。以文章得时誉,诗词尤婉丽,擅长小令。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无题[1]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注释】[1]无题:一作《寓意》。[2]油壁香车:古代女子所坐的装饰精美的轻便小车,此代指女子。

【鉴赏】这是一首爱情诗。首联飘忽传神。“油壁香车”辘辘而来,又骤然消逝;一片彩云刚刚出现却又倏忽散去。虽写物象,却半隐半露,寄寓了一段爱情周折,揭示主旨。车精美,车中人之雍容妍丽可以想见,如此美人却如巫山之云,来去无踪,重逢难再,怎不令人怅惘!“峡云”暗用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美丽传说,渲染出炽热浓烈的爱情气氛。但“云雨巫山枉断肠”,毕竟是一场虚妄。前句写人间,写现实;后句写天上,写梦幻。整联兴象玲珑,清新流丽。

颔联景中有情。“梨花院落”、“柳絮池塘”,描写了一个华丽精致的庭院,反映出诗人的高贵身份。“溶溶月”、“淡淡风”,是诗人着意渲染的自然景象。这两句互文见义:院子里、池塘边,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阵阵微风吹来,梨花摇曳,柳条轻拂,飞絮萦回,是一个意境清幽、情致缠绵的境界。适值春暮,诗人触景生情,面对春宵花月,情思悠悠,过去的一段幽情油然再现。诗人以神取景,神余象外。

颈联“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多少日子以来只凭杯酒解闷,由于饮酒过量,形容憔悴,心境凄凉。“伤酒”两字,诗人颓唐、沮丧的形象可见。而今正值寒食禁烟之际,更添萧索之感。

末联宕开一笔,由设问自答作结,深化了主题。诗人欲从悱恻的感伤中挣脱,“鱼书欲寄何由达”?但问得深切,答得无情。“水远山长处处同”一句,乃斩钉截铁之语,言明摆在诗人面前的不是一般险阻,而是永远冲不破的障碍。

示张寺丞王校勘[1]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注释】[1]寺丞:即太常寺丞。太常寺,掌宗庙祭祀之事。寺丞为主官之佐贰,亦为内部事务官性质。校勘:指崇文院校勘,掌图书著作之事,为儒臣之职。[2]斑斑:形容雨点滴不断的样子。滟滟:酒满溢之状。

【鉴赏】首联因时兴感。起句点明时令。时值暮春三月,元巳清明将至未至之际,草木萌发,生机勃然。达官贵人,休假踏青;王孙仕女,倾城游赏,最是一年好风光。一幅清明游春图刚欲展现,诗人却用“假未开”三字煞住。次句写实景,有景有人。富贵之家,园林景致清幽。诗人用白描手法勾画出一个徘徊幽径的自我形象。“独徘徊”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颔联承上思绪,渲染气氛,烘托“徘徊”心情。用一个“寒”字抒发诗人迟暮之感。清明时节天气多变,由于雨“不定”,水气浮动之间,带来一股漠漠轻寒。“斑斑雨”还暗示花落。雨不止,愁不断,只得借酒自遣。酒和雨本无联系,但都浸透了诗人的伤春愁绪。

颈联与上相承,又转出新意。“花落去”、“燕归来”都是眼前景,具体可感;“无可奈何”、“似曾相识”,却是抽象的思绪,两句都出之以虚实相间的笔法。出句描写诗人对花落去的眷恋,对句借燕子归来抒写岁月流转,可见人事兴衰,无往不复。两句属对工巧,音节流畅,形成委婉凄迷的意境,写景抒情中又深含理趣。

尾联反转点题,出人意表。诗人既已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伤春叹逝,无济于事,猛然从愁思中振起,表示要以及时选才为己任。主旨豁然呈露。“游梁赋客”,借用汉代梁孝王好宾客,一时才士多游梁园之典故以自喻,诗人把张先、王琪比作当年梁园中的司马相如与枚乘之辈。“风味”即韵味,极称其学识富赡,才思出众。“莫惜青钱万选才”一句,毕现诗人旷达豪俊的性格。晏殊地位显要,厚于自奉,且不惜钱财收留宾客。一个“万”字,写出其选才宏旨,显出宰相风度。

石延年(997-1041),北宋文学家。字曼卿,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文宗法韩柳,又喜写集句诗,深受欧阳修推重,有《石曼卿诗集》,原本已佚,今存宋束人辑本。

金乡张氏园亭[1]

石延年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2]。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3]。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4]。

【注释】[1]金乡:今山东金乡县。[2]谢家:东晋谢安家。《晋书·谢安传》说谢安营造别墅,“楼馆林竹甚盛”。明霞:彩霞。[3]西渭封侯竹:《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渭,即渭水。东陵隐士瓜:秦末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隐士,种瓜长安东门外,瓜味甜美,俗称东陵瓜。[4]无留事:没有俗事牵挂。参:二十八宿之一。这里指夜深。

【鉴赏】首联诗人写张氏园内景雄伟豪富。紧连城边的张氏园中亭台楼阁馆所连绵不断,规模雄伟壮观。园中百花争奇斗艳,景象绚丽,四季如春,可与东晋的谢园媲美。联中“敌”、“斗”二字更为亭台楼阁馆所增添了无限气派。

额颈二联具体描写张氏园“亭馆连城”规模如何宏伟壮观,园色如何绚丽迷人、四季如春。额联写从小窗向外观看,有一大片苍翠青葱的绿竹;园内有一大片瓜地。联中“迎”、“接”两个动词,准确描绘出窗外美景扑面而来,“接”并显出园之宽阔广大。此两句借用两个典故来颂扬主人与高士为邻,品质清高,并暗含主人富豪。诗承西昆体余绪,很见功力。作者所作的古体诗曾为欧阳修所佩服。

颈联承“园色斗明霞”而来,写园中生机勃勃,树上禽鸟相和,鸣声不断,枝头繁英似锦,花树掩映,香气扑鼻。诗中暗含作者畅游的心情。

尾联与颈联之意相通,并抒发诗人的情感。园中景色迷人,主人又是如此好客,而我呢,又正逢闲暇,无政务缠身,真是难得的好机会,正好在园中尽兴玩赏,与主人一醉方休,直至参横月落,再领略园中的夜景。此联一句直抒喜悦无比的心情,二句进一步拓展延伸白天所见美景,虚构醉后夜园景色更让人陶醉,“醉”暗说园主人待客热情。此联回应首联写得面面俱到,情意深长。

这首诗虽然是写游园,尽情刻画园林美丽,但写出了景物情意交融的境界,另辟蹊径的写作技巧,使人读后顿感无情之物有深情,全诗虽未一字提到园主人,但园主人无时不在陪伴着你在园中赏玩。

宋庠(996-1066),初名郊,字公序,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幼居安陆(今属湖北)。北宋文学家。与弟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二人同于天圣初举进士,庠名列第一。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卒于元宪。文章典雅,诗多裱丽之作。有《宋元宪集》遗世。

重展西湖二首(其一)

宋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1]。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释】[1]绿鸭:湖水的色彩。东陂:池塘。指西湖东半部。云窦:云从山穴或山谷中涌流出。窦,孔穴,洞。西田:西湖西半部。

【鉴赏】首联描写西湖绿波荡漾,水光粼粼的东半湖水,从已经凿开的横堤孔穴中滚滚流注到西半湖,东西两半湖水连成一片,使西湖风光无限。联中“可怜”谓十分可爱,“云窦”指东半湖水从已凿横堤孔穴中源源不断流入西半湖,那流水如云从孔中翻滚涌出的景象更使人陶醉。“绿鸭”谓东半湖水深,“西田”谓西半湖水较浅。

颔联写西湖尽展后的胜景。开阔的湖面上,鱼鸟“忘情地”游玩嬉戏,极目远眺,水天相接连成一片,像大江大河一样一望无垠。联中“凿开”点出了疏浚成功,“展尽”是双语,一是点明湖面开阔无边无际,另一方面说诗人观湖景舒旷的情怀。诗人情怀并不直接表达而寓情于景中,更显含蓄而有韵味。

颈联更深层次写新西湖的夜景。入夜,皓月当空,月亮倒映在水中,朦朦胧胧,树枝摇曳,西湖像一层薄烟笼罩着,夜景是多么的迷人啊!联中“旧滩”指疏浚前西湖西半部水浅成“滩”,“都浸月”指因凿断横堤西半部湖水变深了,月亮倒映水中,水月交辉之状。

尾联借景抒情。我今天虽为许昌知州,多么想做一个归隐的渔翁啊!但愿朝廷赐我一个闲散的州郡,在清闲的环境里度过余生该多好啊!此联表达了诗人厌世、厌恶官场昏庸腐败、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仁宗天圣二年(1024),与兄宋庠同举进士(时号称大小宋),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升宋庠为第一名。累迁知制诰、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工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首席学士),是《新唐书》编撰人之一。卒谥景文。近人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一卷。

落花二首(其一)

宋祁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1]。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2]。沧海客归珠进泪,章台人去骨遗香[3]。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4]。

【注释】[1]青楼:指显贵人家的居处。[2]回风舞:《洞冥记》载,武帝所幸宫人丽娟于芝生殿唱《回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此典暗指花落的姿态,又喻不忘旧恩。半面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用此典指花落在地,艳丽尚存。[3]沧海:大海。珠进泪:《博物志》载南海有鲛人,每泣,泪下即化为珍珠。“章台”句:唐韩翃姬柳氏,安史乱起,柳氏寄迹法灵寺。韩拥后任淄青节度使侯希逸从事,以世方扰,无法接柳氏相聚,乃寄诗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借此典故,以花喻人,也以人喻花。[4]蜜房:蜜蜂储蜜之处。

【鉴赏】首联入题写落花时,落英缤纷热闹而又凄凉的景象。诗意:白的李花,红的桃花,遭风雨摧残,纷纷坠地,自伤飘落;多愁善感的贵族女子们倚槛伫立观望,见暮春烟雨中落花凄凉迷离的景况,回忆往事,幽恨难忘。联中写“落花”而不见“花”字,“落”分别以“坠”、“翻”代之,“各自伤”将无情之花化为有情之人性。通常诗人把落花喻为红颜薄命。此联给全诗罩上了一层浓浓的愁云。

次联借典故具体写有情落花如何落得有姿有味。诗意:花恋恋不舍地随风绕着花枝回旋转动而后飘落,姿态轻盈优美;落地之花侧着身子仍不失红粉佳人的美姿娇容。联中“更作”、“犹成”二词,一是突出花的多情,二是表达诗人惜花的深情。此联作者仿佛与花融为一体,化成朵朵飞花,满怀依恋地随风飘坠,表现了花的气质,也寄寓了诗人自振自珍的执著精神。

第三联从对落花的情感角度来表达惜花的目的。诗说四海浪游的人回归故里,见百花已凋残,无限凄凉,伤心得泪如雨下,正如当年韩翃归来杳然不见心爱之人一样伤感,如今花虽落了但花的遗香犹存。联中“骨遗香”形容花坚贞不渝,同时表现诗人忠厚悱恻之情。

尾联是诗人的赞叹。落花不会忘却昔日在枝头争奇斗妍,竞相绽放,香气四溢,蜂蝶萦绕的繁盛。今虽凋谢,却无怨无悔,因为它的花粉供蜜蜂酿成了蜜糖,香甜永留人间。此联也是诗人的自白,言他绝不哗众取宠,能为世间有所贡献,“虽九死其未悔”。曾公亮(999-1078),字明仲,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嘉秸中,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二年(1069)进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旋以太傅致仕。卒赠太师、中书令,谥宣靖。曾与丁度编《武经总要》。

宿甘露僧舍[1]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2]。

【注释】[1]甘露: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寺建于唐大和年间,宋真宗时重建。北固山下临长江,当时江阔十余里。[2]银山:指高高的浪头。

【鉴赏】前两句写的是夜宿甘露寺的情景:诗人在靠江的一间屋中歇息,发觉屋子里充满了水气,似云似雾,连枕头也凉沁沁的。静耳一听,房下响起了阵阵松涛,如海潮翻滚,呼啦呼啦,一阵紧一阵。潮湿的水汽和翻滚的松声慢慢把他带进一个想象中的世界:仿佛自己置身于千峰之上,山中云气直扑枕上;又好像来到岩壑深处,风卷松声,就在床底袭来,使人产生惊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