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增敏剂的服用方法
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可单独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太罗TM),也可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如与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等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降糖效果。目前在治疗Ⅱ型糖尿病中对一些肥胖患者,或已用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等治疗,但血糖控制不满意的患者,则给以加用太罗每日一次治疗,治疗10天左右血糖开始下降,效果明显的患者可逐渐减少磺脲类或胰岛素药物的用量。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可以使血糖稳定不易反复,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大动脉内膜的炎性反应,延缓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在控制血糖达标的基础上保护胰岛B 细胞,逐渐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增敏剂(太罗TM)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内分泌专科医生的肯定。需要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的是,单独服用太罗不会导致低血糖反应,但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就有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所以,应该经常监测血糖。
另外,心衰和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应慎用。
如何优化基础胰岛素治疗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血糖在较窄的范围内波动,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作用的结果。然而,糖尿病患者一般都存在相对或绝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从治疗的角度出发,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模式。
甘精胰岛素可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
对需要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多用短效胰岛素或作用更快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而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应该符合缓慢、平稳被吸收、没有明显峰值、生物利用度稳定、半衰期长,允许每天给药1次的要求。但以往使用的长效胰岛素(PzI)、中效胰岛素(NPH)等很难达到以上要求。近年来,应用人胰岛素类似物一甘精胰岛素(如来得时)来模拟人体生理性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比较发现,甘精胰岛素每天只要注射一次就可以提供生理性基础胰岛素的补充,其降糖效果与胰岛素泵的基础用量相似。由于甘精胰岛素在酸性(pH4.0)的环境下呈澄清溶液状态,当注射到皮下(pH7.4)后可析出细小的晶体,缓慢释放出单体的胰岛素。因此,甘精胰岛素一天注射一次就能维持长达24小时的作用,而且无明显的峰值出现,很好地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模式。
每天“一次注射”加“一次口服”可有效控制血糖传统的Ⅱ型糖尿病治疗方案遵循着从生活方式干预到单个口服药到联合口服药,直至补充胰岛素,胰岛素的多次注射的逐步递增方法。然而,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出现,而一些并发症是可以通过早期应用胰岛素来减少或避免的。现有多项研究已经清楚显示,基础胰岛素治疗,特别是应用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如来得时),可最大限度地模拟人体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模式,而且可与口服降糖药或餐前短效胰岛素联合应用。
为了证实每天注射一次胰岛素外加一次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日前,欧洲9个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联合一天一次口服降糖药格列苯脲(亚莫利),早餐前或睡前注射来得时的,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通过该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每天注射一次来得时加口服一次格列苯脲(如亚莫利),这种简单的给药方式安全有效:睡前或清晨注射来得时的降糖效果和低血糖的发生率皆优于中效胰岛素,而且来得时一天一次灵活的注射时间,给患者带来了方便。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作为一种基础胰岛素,其出色地模拟人体生理性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以下特点:
(1)患者能治疗达标,从而可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2)参照患者的胰岛功能,甘精胰岛素可以给患者提供多种治疗方案,既可与口服降糖药联用,也可与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使用;
(3)甘精胰岛素作用平稳。无峰值。一天一次。降糖效果可维持24小时,更好地模拟人体生理性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模式。也就是说患者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注射甘精胰岛素(以后每天的注射时间固定),且仅需注射一次,大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
(4)在甘精胰岛素的治疗中,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明显减少,安全性好。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胰岛素泵是目前最准确最简捷、最自由的胰岛素输注系统,同时也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和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相比,胰岛素泵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下降,体重增加的幅度小,患者可以更为灵活地选择进餐时间。胰岛素泵常用于治疗Ⅰ型糖尿病,对初发Ⅱ型糖尿病、口服药物继发失效的Ⅱ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伴严重慢性并发症的人群也有更为明显的优越性。
(1)胰岛素泵在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在确诊Ⅱ型糖尿病时,胰岛B 细胞功能已经下降至原来的50%,其后B 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至丧失。目前认为,B 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与慢性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所致糖毒性和脂毒性关系密切,而糖毒性和脂毒性作用对胰岛B 细胞功能的损害在糖尿病早期是部分可逆的。补充胰岛素可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解除糖脂毒性的影响,使B 细胞功能得到恢复,缓解糖尿病病情。胰岛素泵治疗带来的理想血糖控制则使胰岛素的这一作用更为明显。近年来一些对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短期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甚至伴严重高血糖的患者重建“对饮食治疗的反应性”(即单纯饮食、运动治疗便可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诱导出一定时期的病情缓解期,多数患者恢复了不同程度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说明早期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使Ⅱ型糖尿病自然病程向后倒退到几年前的“糖调节异常”阶段。进一步观察证明,强化治疗后胰岛B 细胞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与高糖毒性和脂毒性得到迅速缓解和解除有关。
(2)胰岛素泵在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继发失效患者中的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尤其是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是Ⅱ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之一。国内外报道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发生率每年5%~10%。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胰岛素抵抗增加和胰岛B 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可能是口服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的主要原因。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导致的持续高血糖毒性又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抑制B 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及加重胰岛素原转换胰岛素障碍,形成高血糖恶性循环。胰岛素泵可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理想控制,短期应用于Ⅱ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患者,不仅可明显增加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的敏感性,而且延缓持续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时间。在长期随访(平均3.5年)中发现,有45%的患者短期使用胰岛素后,使用口服降糖药即可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与体重稳定。与常规胰岛素治疗相比,短期的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少、严重低血糖事件少。胰岛素泵的上述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优点:快速、稳定地控制全天血糖,解除高糖毒性,改善代谢控制;明显改善B 细胞对刺激物(如胰高糖素、葡萄糖)的胰岛素分泌反应能力;减轻胰岛素抵抗。
(3)胰岛素泵在Ⅰ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应用。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高血糖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严格控制血糖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并发症后,严格的血糖控制又是延缓并发症进展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在工型糖尿病合并脆性糖尿病患者中,长期的胰岛素泵治疗较常规胰岛素治疗显示出了良好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更好的血糖控制,而且在延缓微量蛋白尿的进展,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改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具有更积极的影响。过快、过大幅度的血糖下降可能在短时间内加重微血管并发症症状,但长期的强化治疗对延缓病情进展的积极作用可使患者获得更大的益处。胰岛素泵治疗对慢性并发症的有益作用与其长期、稳定、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关。
长期吃降糖药对肾脏有损害吗
有一位58岁的糖尿病患者张某问到:“我怕长期吃药,都说西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我自2003年就服用糖适平,每日3次,每次30毫克。请问长期吃药有哪些具体危害?我现在每天吃三四种药,这样会不会相互影响呢?尤其是糖适平会不会把肾脏吃坏?”
正如这位病友所讲的,糖尿病患者服药的种类繁多。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病史较长的患者还可能存在各种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及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而糖尿病治疗的目标除了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外,还应该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液黏稠度等,降低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因此,病友除了服用1~2种甚至更多的降糖药外,通常还需要加用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等。
有些患者认为“西药的副作用大,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当血糖得到初步控制后就自行减药。甚至停用所有的药物,导致血糖忽高忽低,波动很大。这种情况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是极其不利的,因为血糖大幅度波动会促使各种并发症发生,而且容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众所周知,任何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而患者的肝肾功能正常时药物能够在肝脏及肾脏正常代谢及排泄,并不增加身体的负担,因而用药是安全的。在肝脏、肾脏出现功能障碍时,患者应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此外,临床上使用的各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都是经过多重筛选,在反复进行实验和多年临床基础上得到确认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但是每一种药物又都有它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因此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抓住主要矛盾,合理使用正规的药物,不要自作主张滥用药物。
该患者谈到自己服用糖适平已经两年会不会损害肾脏,在此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不用特别担心”。因为糖适平是唯一种不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而且是短效磺脲类降糖药,它几乎完全在肝脏代谢,仅有5%的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据有关资料证实,在18个国家的68个城市,1334位患者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研究,每日服用剂量15~180毫克(半片~6片)即可控制血糖,而且还没有发现糖适平对肝脏、肾脏产生任何临床和实验方面的不良影响,现已被推荐用于治疗合并肝肾功能异常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需要特别提醒病友们,现在市场上某些不法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而宣传某些“无副作用”的药物可“根治糖尿病”,劝告病友们不要上当,应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正规的糖尿病治疗。
老年人用降糖药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多数糖尿病患者需口服药物治疗。老年人因代谢率低,神经反应比较迟缓等,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老年人由于容易同时患多种疾病因而需同时服用很多种药物,这些药物或多或少影响降糖药的疗效。故老年人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口服降糖药的适应证。一般口服降糖药只适用于无急性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不适用于Ⅰ型糖尿病、有严重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因存在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及全胰腺切除引起继发性糖尿病的患者。
(2)要了解口服药的种类及特点。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及餐时调节剂共五类,其作用各具特点:
①磺脲类(如优降糖、达美康、糖适平等)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起到降糖作用。
②双胍类(包括降糖灵、二甲双胍等)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血糖降低,特别适宜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Ⅱ型糖尿患者。
③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延迟和减少肠道对淀粉的分解消化和吸收来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对糖耐量异常及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尤其有效,但对于进食主食较少及进食速度较快的人效果欠佳。
④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是胰岛素增敏剂,可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加其敏感性且无低血糖危险,但该类药物起效慢需两周开始显效,两个月达到最好疗效。
⑤餐时血糖调节剂(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最大的特点是可能模仿胰岛素生理性分泌,起效快、作用短,可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亦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现已证明,餐后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更易诱发老年糖尿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因此,该类药物对老年糖尿患者有益,且可减轻胰岛素抵抗。
(3)尽量避免低血糖。老年人代谢率低,用药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药物时易发生晚间低血糖。因此,老年人应用磺脲类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尽量选用中短效药物。一般不可同时联合使用两个磺脲类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血糖,5~7天调整一次剂量,在高血糖纠正后,应调整剂量,尽量避免低血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