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沧海长歌:有趣的海洋生态与文明
16876500000019

第19章 异彩纷呈的海洋民俗(1)

汪洋中的条条船舶,载着渔家儿女,飘零在弯弯曲曲的岸边。大海,给了他们生的希望,然后又吞噬这一切。于是,敬畏交加,困惑迷茫,笼罩着悲壮而传奇的人生。然而,生命毕竟是顽强的。他们顶风冒雨,浪迹天涯,用海一样的胸襟和气魄,创造着人类的文明,绎绎着海边的故事,传承着海边的民俗……

§§§第一节源于海洋的别样生活

渔民的着装

1.摭风挡雨有绝招

“有女莫嫁用船郎,一年十月守空房。寒冬腊月回家转,还是那包旧衣裳”。这首民谣,除说明出海渔民常年在外不能和家人团聚外,还道出了渔民生活的贫苦和衣着特征。

沿海的每个渔民都有一套油衣和一件衲头。这是能适应四季气候的肥大裤褂和帽子,上面用熟桐油涂抹数遍,均匀浸透,放在通风处晾干。这样的衣服能遮风挡雨,热不烂,冷不脆。油帽前额有帽檐,防雨水迷眼;帽后长出160多厘米的布可披在脖颈后肩背上,故又叫“油披子”。

把穿得破旧的褂子有计划地缝补,补丁加补丁,补到三四层时,再密密麻麻地用针线像纳鞋底一样缝钉成又厚又硬的褂子,俗称“袖头”。衲头冬天压风,夏天遮阳,宽松舒适,深受渔人的“喜欢”。但不喜欢又有什么办法呢?一件油衣可穿四五年,一件厚厚的衲头可穿十多年,真是“经久耐用”。当然,如今渔民出海,谁也不会穿那么难看的“衲头”了,而是漂亮的雨衣、雨裤、雨靴。

说到鞋,渔民们穿的不是普通的鞋,而是——“船鞋”。一般说来,渔民无论男女,暖天都打赤脚,冷天呢,都穿草鞋。草鞋是稻草叶、山茅草、菖蒲草搓绳编织而成,和普通布鞋式样毫无二致。这种草鞋不怕水,不沾泥,轻便暖和,在风浪颠簸的船上行走不打滑。至于探亲访友,逢年过节,则穿布单鞋或棉鞋。鞋底是四层或六层破布,中有夹纸片,外包两层新土布,用麻绳或棉绳钉纳而成,棉面料多是线呢、厚贡呢,绒布里,中铺棉花,两片瓦、船形尖拱头,又似元宝样。鞋帮上绣花、石榴、蝴蝶、荷花的图案,那就要看各家渔妇们的巧手灵心了。穿这种鞋,是生活贫困、鞋业生产不发达造成的,现在大约只能在民俗博物馆里才能偶尔见到。不过,还有的渔民冬天喜欢穿草鞋,鞋底装钉上很高的木腿,冬季踏雪蹚泥,既保暖又防潮。

在山东荣成等地,渔民在冬季出海常穿一种叫“绑子”的鞋。这种特殊的鞋是用腌渍过的猪皮缝制而成,将毛翻在外面,可以防滑。穿的时候在里面塞满干草,然后用绑带紧紧绑在脚上即可。不穿时就把两只鞋系在一起悬挂在阴凉处,等需要再穿时把鞋放到水里泡软就行了。因为制作绑子的原料和工艺都很特殊,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最期待的时刻莫过于“剪绑”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大人把鲜猪皮用盐腌渍好后剪去边角,缝成新绑。小孩子就会守在一边,将剪下的边角放到火里烧熟来吃,咸香可口,人们称之为“吃绑角”。

或许是受大海的熏陶,海边的女人在着装上普遍较内陆的更为大胆,行动也更趋开放。砣矶岛是山东最有名的渔村大岛,旧时有民谣“砣矶岛,三大宝,大红裤子大红袄,绣花鞋,满街跑”,说的就是砣矶岛妇女喜着绣花鞋,且崇尚红色衣裤。试想,在碧海蓝天下,一群风姿绰约的渔家女儿,身着红裤红袄,脚穿绣花鞋,或织网,或晒鱼,那将是一幅怎样亮丽的图画,在她们眼里,红色不仅鲜艳美丽,更是驱邪避灾的吉祥之色。

独具特色的渔民住房

1.浓郁的住房文化

怀着对大自然不可抗拒之力的敬畏,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当常年在海上漂泊的人们能够用自己辛勤劳作的收获建起一座岛上房屋的时候,他们心中一切的祈愿与向往便化成各种各样的程序与礼仪、传统与习俗。

在舟山群岛,渔民建房的程序一般分为奠基、上梁、乔迁等步骤。宅基地确定以后,接下来的程序就是择吉日良时破土动工,为新房子“奠基”。海岛居民选择良辰吉日与内陆不同。在海岛,所谓的良辰吉时,是潮水上涨的时刻。选择涨潮时刻宅基动工,意味着“潮涨财源涨,福禄升,鱼从远方向近岸游来”。破土之后是“插旗”占风水,求吉利,镇邪秽,同时放置“奠基物”。“上梁”是海岛居民建房中最具信仰色彩和文化底蕴的仪式。胶东半岛渔民“上梁”要选良辰吉日;要请亲朋祝贺;最重要的是要在房梁正中悬挂一尺见方的红布,俗称“挂红”。

当一座精美的新房建成以后,欢天喜地的海岛居民就该筹备“乔迁之喜”的祝贺仪式了。按照习俗,乔迁新居要先迁祖宗香火,之后打扫旧宅。要把旧宅中的垃圾用畚斗盛着一并搬进新屋去,俗称“不遗财”。同时,把火生旺,搬进新居。象征新宅生活“轰轰响”,十分红火。进新屋后,首先要拜祭太平菩萨,再祭灶神爷和祖宗。之后,要启用新灶炒蚕豆,发出鞭炮般的声响,以示吉祥平安。

海岛居民对房屋的外部装饰也体现着丰厚的文化蕴意。他们大都讲究“金龙盘新屋,财富不外流”,所以在建房过程中,不论是石窗的浮雕,还是石磉或柱上,都刻有龙的图案。“龙文化”崇拜俨然已成为海岛渔民不变的信仰、精神的家园。据说还能抵挡枪炮的攻击。有些富裕人家,将“蚝壳墙”砌得又高又厚,俨然成了一堵巍然耸立的“防盗墙”,使得心存不轨,企图行窃的小偷望而却步,生怕那尖锐的“生蚝壳”扎破了自己的手脚。当阳光照射时,蚝壳墙凹凸不平的墙面便会熠熠生辉,别具特色,充满了与众不同的线条感与雕塑感,既新颖别致,又美观大方。

2.风姿绰约“海草房”

在我国美丽的胶东半岛,曾经流传着这样的民谚歌谣:“长山岛,三件宝:马蔺、火石、海苔草。”这里所说的海苔草,就是当地渔民用来构建他们极具特色的民居——海草房的重要原料之一。

海草房,可谓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态民居之一。它通常是用石块垒起屋墙,在屋顶上架起高隆的屋脊,之后在屋脊上面苫上蓬松、柔软、色泽独特的海苔草,再用渔网将屋脊绷成垛状。

历史上,海草房主要分布在中国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等沿海地区,其中荣成更为集中。据考证,海草房大约从秦汉时兴起,宋金时逐步形成规模,到元明清时期趋于繁荣。

海草房的建造大多就地取材。过去,长山列岛、威海一带,浅海域生长的野生海苔草十分繁茂,当它被海浪卷上海岸之后,便成了当时渔民建房苫顶的好原料。加之海苔草中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既耐磨又保暖,既防漏又吸潮,且不易燃烧,还容易将屋顶的雨水及时顺下,因此海苔草就和那厚厚的石墙一起构成了海草房冬暖夏凉、经久耐用、适宜民居、质朴美观的特色。

海草房,以它绰约的风姿、款款的风情展示着胶东半岛渔民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民居文化和底蕴丰厚的风土人情。

3.风格独具的“水上人家”

在海南三亚渔场的渔船上,人们常常看到一些女人带着孩子住在船上,跟着丈夫出海捕鱼。渔船走到哪里,全家人就住到哪里,日子也就过到哪里。这就是海南独具风格的“水上人家”。

“水上人家”的渔船虽大小不同,但基本功能及内部结构却大致相同:都设有生活舱、储藏舱和轮机舱。生活舱集中在渔船的上层和中部,是渔民的生活区,一家人生产活动之余在这里休息、活动、做饭。为了防止烟火危害,渔船的炉灶都设置在甲板上。储藏舱通常设在渔船的前部和底层,用来放置捕捞工具、淡水、粮食等生产生活杂物。轮机舱在渔船的尾端,里面安放动力马达。驾驶室在甲板最高处。

“水上人家”的生活日程要由海里的鱼儿来安排。每年鱼汛一到,大型的渔船就要编队开到远海去围捕鱼群。而近海水域里的小批鱼虾,就由“水上人家”的渔船捕捞。

伴随着清晨的螺号,“水上人家”的渔船扬帆出海。当夕阳西下时,“水上人家”的渔船也都载着满舱的鱼虾回港来。此时,忙碌了一天的女人,放下手中的活计,到厨房煮上新鲜的鱼虾,再给男人斟上酒,和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天喜地地共进晚餐。一条渔船一家人,风里来,雨里去,追随着鱼儿在海上游弋。“水上人家”就这样以其辛勤的劳动活跃在蔚蓝的大海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4.因纽特人的“冰屋”

在遥远的北极圈内,生活着一群特殊的“渔民”——因纽特人。他们在春夏时节捕鱼打猎,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而到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却只能依靠用冰块垒起的冰屋对抗难耐的严寒。

北极圈内的冬天特别漫长,要持续半年以上。冬天日照时间非常短促,所以那里的气温往往低到-50℃以下;再加上不断袭击的寒风,人要想在野外度过漫长的冬天,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他们必须想方设法建房保温,防寒过冬。

北极圈里,有着取之不尽的冰,有着用之不竭的水。聪慧的因纽特人便就地取材以冰建屋。他们先把冰切成一块块规则的长方体,之后在事先选择好的地方,泼上一些水,垒上一些冰块;再泼一些水,再垒一些冰块;一边垒,一边冻,慢慢垒好的房屋就成了一座晶莹剔透、密不透风的冰屋。他们把冰屋的门留得很低,人们进出只能爬行。门上再挂上厚厚的兽皮门帘,屋内外的空气对流就被大大减小了。这样,冰屋里的温度就可以保证穿着厚实而保暖“皮草”的因纽特人“温暖”地过冬了。

渔家火炕

渔家的火炕,是海岛人生活最舒适、最温馨的安全港。自古到今,炕,是家的象征;炕,是家的摇篮。俗语云:“家有热炕头,胜过肉靠肉。”炕,祖祖辈辈伴随着主人休养生息,过冬御寒。妇女坐月子,老人养病和孩子取暖睡眠,有优先享用热炕的待遇;贵客临门,主人让炕,从接待的规格与礼仪上,足可见炕是家庭接待礼仪中最高级的地方。

平日里,人来客往,多让进堂屋或客厅就座。而姥姥、姨妈、舅妈、姑妈、姊妹或是知己的亲邻探亲造访,必须让炕座,脱了鞋、上了炕,盘腿实坐,不仅体现出自家人不见外,且表现出主人接待礼仪的规格和尊重的程度。往往是客坐炕头,主坐炕梢,对面轻声细语,攀谈有说有笑。所以,炕,成为交流知心话的温床。那些多日憋在心底的、非亲不泄的肺腑之言,诸如婆媳关系、邻里新闻、个人恩怨、儿女情长、甚至偷鸡摸鸭的、拈花惹草的,可谓海阔天空,无所不及。当说到机密时,习惯性地向外一望,话音骤降八度,在动作和表情相结合的神态中,用耳语向对方表达。这些感情深处的交流,多选在炕头上。炕,悄悄地卸下了老话题,又装满了新话题。

炕,渔家寝室的一大风景。20世纪60年代以前,利用小土坯垒花墙,大土坯铺炕面,上抹粗草泥和麻刀细泥。待炕面粉刷后,再铺麦穰草和席子,使其保温且有弹性。而今,利用道轨、工字钢或三角铁取代中间花墙,水泥板铺面,炕洞下半部填充炉灰,让火从距炕面盈尺的空间通过,使炕面受热快。70年代后,渔家妇女利用旧挂历糊炕面已成时尚。这不仅使炕面具有美观性、实用性,且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城市气息。因此。糊炕成为渔家妇女寝室装潢的一大发明,且遍布南北岛。

糊炕的工艺很有学问。要在光滑无缝的炕面上,先用冷布或纰布糊一层,使之有“筋力”。贴挂历多由二人合作,把糨糊刷在挂历背面,有意使其“湿涨”,粘贴后,再用笤帚或刷子向四边摊扫,以防起皱。这些关键工序,要求一次成功。待炕面干透后刷两遍清漆,炕面光平如镜,色彩绚丽,与壁面、顶棚互相衬映,满屋生辉。

渔家的火炕,传承着居住文明。新中国成立后,渔家相继建起了新楼别墅,年轻人告别了火炕,用上了席梦思床。尽管电热毯、电暖气或空调走进家庭,可中老年人偏偏对热炕情有独钟。无论炉、灶怎样改造更新,火,必须通炕。他们难舍难离这世世代代沿袭的、叫人心暖的“老摇篮”。岛上空气潮湿,闯海人多有腰腿痛,热炕疗法古有传统。这既可把炉、灶的余热充分利用,又能使老人、孩子、病人得到热炕理疗,可谓经济、实惠。冬季,为使炕面受热面大,保温时间长,昔日大黑山岛村民一户要烧上十几担海带草。海草中夹带的海藻,燃爆声“噼噼啪啪”响个不停。烟囱冒的烟弥漫处处,大老远就可闻到海草味儿。

热炕,相当于一面巨大的散热器。它散热快、变冷慢,利用率高,人在炕上,或仰或卧,或翻转移动,炕面平净光洁,动作自如。火炕,恒温时间长,人体受益直接快捷,不仅可以防“潮”,也能防“涝”(孩子拉尿、老人失禁),且清理方便,不污不染。尤其在北风呼啸、寒气刺骨的严冬,老小相依偎,全家相团聚,一铺炕上,往往聚合三代人,谈今论古,说长道短,越是窗外风雪大作,越感到室内温暖。

渔民婚嫁

长江海口一带,渔民婚嫁仪式,除极少数在陆地上有房屋者外,绝大多数都在渔船上举行。

迎娶这天,男女双方两船靠拢,男方船居上首,并排相连,放好跳板,跳板上铺红布。媒人引新郎至岳家船上行拜接礼。新娘则拜别父母,然后随新郎从红布上跨过船。一步之间,就算“出门”、“进门”了,真是“举足轻重”。双方家长在送亲、迎亲过程中,不燃放“高升”、“二踢脚”,防止落水炸不响,而是用红纸包裹竹竿,高挑长串“霸王鞭”,在水面上噼啪炸响,气氛浓烈,好不热闹!

海州湾渔民,尤其在海岛上,至今保留着原始氏族“抢婚”的习俗——半夜抢新娘,这大概也是考虑安全吧。一般地方娶新娘都是白天进行,而这里是半夜子时。男方家出动两个人,提着马灯或打手电筒到女家,一定要在天亮前把新娘子接到家。

半夜子时,迎亲队伍到了女家,拉鞭放炮说喜话,女家用糕点茶水招待一番,然后新娘由壮汉背回来。驮新娘的人一定要与新娘有亲戚关系,若随便找人驮,女家可以拒绝。驮新娘很有意思,尽管任务艰巨,无论路程远近,新娘脚不能沾地,更不能放下来休息,只有两个轮流着背,从你背上换到我背上,悬空交换。新娘在大汉背上只准低着头,不准昂起高于大汉之头。

驮新娘的路线要一律避开寺庙门、坟地和传说中有恶气的地方。若山间小道非经不可的,事先要“勘察地形”,用红布把庙门遮盖起来,遇有恶气的地方要放鞭炮驱邪。

天亮之前把新娘背到男方家中,先在房中梳洗,打扮,这叫“重梳头、另裹脚”,天亮后拜天地入洞房。

成婚后,老船住不下,起居诸多不便,哪怕借高利贷,也要另置小船,供儿媳居住,但吃饭仍在一起。捕捞收入归父母,待债务还清后,便分家分锅,另起炉灶,长辈不再干预。小辈四时八节捎带礼品探望父母、公婆。

儿媳过门,如多年不育,老婆婆便在大年初一五更黎明时分,趁街上无人行走之际,用一个搂草的爬子,沿大街小巷拖拉一遍,这叫“搂子”。一面走一面嘴里念叨:“小乖乖,跟奶奶走家,有吃有喝……”说一些吉祥的话。从街上拖到自家门口时,回头看看耙子里,不管搂到什么物件(多数是有人故意提早安排的碎砖瓦片),立即拣起,用红布包好,直送儿媳房中或船舱,让儿媳揣在怀里睡觉。这种用“搂子”的办法使妇女怀孕虽然是一种妄想,但沿海渔民不管那些,依然我行我素,当然在众多“搂子”活动中也有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时候。海头有一家媳妇碰巧在“搂子”之后怀孕生子,于是取名“大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