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沧海长歌:有趣的海洋生态与文明
16876500000005

第5章 从海洋流淌出的文明(4)

孔子20岁就决心入仕途,但在鲁国并未得到重用。后来去往齐国,齐景公本来很赏识他,但由于齐国大夫的陷害,齐景公不愿重用他,他只好又回到鲁国。这时的鲁国政权都掌握在鲁国大夫的家臣手中,这对于讲究“礼”数的孔子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他对鲁国君臣昼夜歌舞升平的现象十分不满,于是决定离开鲁国,重新寻找能够接受自己主张的国君,这一年孔子已经55岁了。孔子先是来到卫国,遭谗言陷害几度离开,59岁时他打算接受楚国的聘用,然而又被陈蔡大夫嫉恨,在孔子前去的途中将其围困,以至粮绝,经学生子贡的斡旋,师徒才免于一死。直至逝世,孔子“仁”的思想也没有被任何一位国君推行。

孔子的一生,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评价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是在他遭贬损、被拒斥、遇谗言、陷于绝境的时候,大海成为他心中最后的归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明白,自己的政治主张已然无法实现,被采纳的机会是那么渺茫,还不如乘着木排去海外,告别纷扰,过自己的生活。可是大海啊,你那里也许是理想的圣地,也许有神灵居住,有仙女歌唱,但是对于一个怀抱着理想的思想者来说,大海也只是一剂慰藉痛苦的止痛药,疼痛减轻之后,属于人间的勇士还是要继续在这荒芜的人间寻找理想的所在。

2.孟子

200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一辆破旧的马车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它发出的吱呀吱呀的声音打破了黎明的寂静。车里坐着一个叫孟轲的人,面庞清癯。旅途中他不断地掀开窗帘,看到的都是破败的房屋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的眉头越来越紧,心越来越痛。他感到自己要建立一个“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大同世界的构想是那么重要,他必须义无反顾地奔赴前方,只为将孔子“仁”的主张推向社会最需要的地方。然而,孟轲比孔子更生不逢时,他生活在战国中期,时值民不聊生、道德失范的战乱岁月,各诸侯国忙于富国强兵,都想依靠战争的暴力手段争霸天下,哪里肯接纳他提出的通过施行德政来争取人心、统一天下的主张?连后世的司马迁都认为,孟子的这些主张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就像是一个方形木塞和一个圆孔,彼此格格不入。

孟子从44岁开始效法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带领学生周游列国。然而他与孔子在性情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孔子是温润如玉,那么他则是方正耿正。在国君面前,孟子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他平等地与他们对话,气宇轩昂,滔滔不绝,始终保持着“说大人,则藐之”的豪迈气概,也因此留下了“好辩”的名声。如此倨傲的孟子,到了花甲之年,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政治上的天真,他只好选概“隐居求其志”,回到故乡与弟子万章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和孔子一样,孟子眼中的北海、东海等世外桃源,也是他逃避浊乱现世的避风港。大海同社会人生联系在了一起。但作为孔子学说的传人,孟子睿智聪慧,也将大海作为自己汲取人生哲理的源泉。

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决定了他的人生格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孟子关于大海的名言佳句。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释义: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汪洋大海的人,很难会被江河湖泊吸引,亲聆过圣人之训的人,很难会被其他凡俗的言论所吸引。在这里,孟子强调人应立志高远,有大海“纳百川,容万物”的胸怀气量,方能成大事。

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现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客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释义:在立志高远的同时,也要踏实努力,把握规律,循序渐进,就像流水是有规律的,它必须把河道中的坑坑洼洼填满才能继续向前流动,而太阳的光芒从来不放过任何缝隙,因此要立志做学问,必须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逐步通达。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克服万难。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水性就下,而海则地势之最下者也。禹惟顺水之性,故因势而利导之。(《孟子·告子下》)

释义:大禹能够治水成功,是因为他把握了水的自然之性,顺应了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所以他疏通河道,使水都归于大海,这叫顺而治之。孟子在这里讲的是做人做事要顺势而为,只有这样方能进退自如,克服苦难,成就顺风顺水的成功人生。

孔孟眼中的大海,是肩负着社会责任的思想者的心灵之海,是他们精神上的栖息之地和灵魂家园。他们坚持着自己的理想,犹如飞蛾扑火,执著勇往。孔子也曾想过乘桴浮于自己的心灵之海,远离现实纷扰,但是他放不下。于孟子而言,大海令他更为理性,并懂得了博大、踏实,懂得了刚柔并济、顺势而为,他在寻找一种刚柔并济、进退自如的方法,从而平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是进还是退,是辗转于庙堂间还是乘桴浮于海,这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晚年的孔孟,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和失意落魄,也许想到要退回自己的内心——隐而不仕,但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做的都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士。因此,虽然他们说要隐居,但其实也时刻渴望与准备重新出发。就这样,大海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矛盾,仕与隐的纠结成为后世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老庄:逍遥天地间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老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徙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庄子》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能与儒家学派分庭抗礼的非道家莫属。他们一方面说要立身行道,另一方面则言清静无为;一方主张王者之道,另一方则认为道法自然。其实,二者之间并不矛盾——儒家讲求的是人生的成全和实现,而道家则讲求人生的超越和洒脱,二者侧重的是人生不同的方向。在先秦,道家学派以其深邃而名扬四海。汉初,道家学派以其“无为而治”的理念被奉为治国之道,成就了“文景之治”。虽然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跃居统治地位,但道家思想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著名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无不糅合了道家思想。即使到了今天,道家思想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园地。

作为道家的先河之作,《老子》仅仅5000余言,而集道家思想大成的《庄子》也只有33篇,但是它们却完美地阐释了道家思想的精髓“道法自然”的和谐之论,“天人合一”的物我境界,“致虚守静”的修道方式,以及“无为而治”的治世原则,塑造了一个精神自由之境。

在老子眼中,大海博大精深,有着深不可测的一面,有着本真的一面,也有着清净内敛的一面。他曾言,“澹兮其若海”,“大国者下流”,这里的江海意喻修道之人当静如深海、包容万物,只有这样内敛不争、谦下任顺的品德,才能够体悟大道。在庄子的世界里,则充满了逍遥天地间的自在。在《逍遥游》中,庄子塑造了能彻底解脱现实烦恼、真正做到自由自在的海中鲲鹏形象,其生命的开阔大气、磅礴之力清晰可见,成为任性自然的象征,其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形象被后世看做壮志凌云、气势磅礴的象征,具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同时,庄子也为世人描绘了一个海中姑射山的神仙仙境。《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这个海中仙境,显然是庄子最为理想的逍遥之地,表现了他超然物外、神游天地、融于自然的渴望。庄子一生向往的便是退居闲游,做个江海山林之士,寄居江海之上,神游天地之间,虚静、恬淡、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