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留什么给你,我的孩子:价值观是孩子一生的资本
16882600000006

第6章 是非观:世界并不时时美好,你要做好自己(5)

又一周过去了,妈妈发现脏衣服更多了,洗衣机里都已经放不下了,颦颦直接把它们堆在自己的卧室里,衣柜里、地上到处都是。最严重的是,颦颦已经没有几件干净衣服可以换了。

这时候,妈妈没有立刻批评颦颦,而是想了个办法:冷处理。她决定用对此置之不理的方法来好好教育女儿。但是颦颦有她的应对办法:她从脏衣服堆里捡出稍微干净点儿的衣服继续穿,就是不肯自己动手把它们洗干净。

不过,一段时间过去后,颦颦已经无法拣出哪怕一件稍微干净点儿的衣服穿了,而妈妈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此时,颦颦没办法,只好把衣服一件件洗干净了。此后,颦颦的衣服都是由她自己来洗,而且她发现洗衣服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颦颦甚至还渐渐开始帮妈妈做其他的家务了。

如事例中所叙述的,颦颦妈妈用“冷处理”的方法促成了女儿自己动手洗衣服及做家务的行为。如果不是妈妈这样做,恐怕颦颦还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也就无法形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对孩子来说,必须从小养成劳动观念。再小的孩子也有他能够做的事情,比如2岁大的孩子,可以逐渐培养他养成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衣之类的习惯。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应当成为有能力独立做大部分家务活儿的帮手,如负责决定家庭菜单和烹调、收拾与打扫房间及庭院,等等。如果父母过分地纵容、宠爱孩子,会把孩子变成懒惰、依赖的人,危害极大。

与之相反,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则好处多多。通过做家务可以让孩子学会勤俭,增加对家庭的责任感,还有助于锻炼身体。

既然做家务的好处如此之多,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呢?

1.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派家务活

作为家长,不要觉得要孩子做家务是残忍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对未接触过的事情充满了好奇,所以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实际上是对孩子自理能力的一种锻炼。不用担心孩子做不好,每个年龄段都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按照孩子的能力范围来安排就可以了。

小杰是一个活泼开朗、热爱劳动的小学生,他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他。小杰比起同龄人来说要懂事许多,这让周围的小朋友都非常佩服他,也让他很自信。究其原因,是他的父母从小就对他进行了“特殊”教育。在小杰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开始让他学习擦桌子;到了4岁,小杰的爸爸、妈妈开始把收拾自己衣服的工作交给了小杰……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杰学会了很多家务活,也变得越来越有担当了。

在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要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长,交给他们的任务也要越来越重要。

2.既要让孩子有新鲜感,又要保持持久度

总是做同样的事,孩子难免会感到乏味,做家务的积极性就会随之降低。所以,这需要父母们在给孩子安排家务的时候,要把握新鲜感和持久度之间的平衡。

持之以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个时候,做父母的就要出面协调孩子的新鲜感和持久度。一味地让孩子重复同样的事情不利于新鲜感的维持,而孩子失去新鲜感就马上换任务则不利于孩子持久度的培养。因此,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在相同的事情当中发现不同的乐趣。

比如,让孩子浇花的时候不要单单让孩子重复这项任务,而是让孩子在浇花的过程当中注意植物的生长变化,这样可以提升孩子做家务的新鲜感和持久度,有利于习惯的养成。

3.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要吹毛求疵

有的家长希望通过严格的要求让孩子进步更快,但有时家长这样做很容易起反作用,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毛毛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但他总是有些唯唯诺诺。说到底,这和他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毛毛的爸爸、妈妈对毛毛要求非常严格,当他们认为毛毛可以做家务之后,就给毛毛安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开始毛毛非常乐意,但渐渐地有些讨厌了,因为他总因为做不好被家长批评。渐渐地,他不再喜欢做家务了。

孩子毕竟还小,操作能力没有大人那么强,有时候难免会出错。因此,父母需要学会接受孩子做事过程中不完美的地方,并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比如,如果发现孩子忘记给花浇水,父母可以提醒一下:“你给花儿浇水了吗?”或者父母偷偷地给花浇一次水。

其实,让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做家务的意义并不在于分担父母的任务,而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因此,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只关注结果,而要多注意过程。

对于孩子而言,劳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父母无须要求过高,重在孩子得到收获。进步也是一个过程,耐心一些才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要节俭,但不可以吝啬

杨洋的爸爸、妈妈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懂得勤俭节约,这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节约意识,这让她的父母感到非常欣慰。但是孩子似乎有些节约过了头,变得吝啬又小气,周围都没有朋友愿意和她玩。

举例来说吧,杨洋的父母给她买了新的娃娃,和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她总是舍不得拿出自己的娃娃来,而是玩朋友的。每当朋友提出玩一会儿她的玩具,她就百般不情愿。朋友说她小气的时候,她就会说:“你知道什么呀?这是勤俭节约,你们玩时一点都不小心,给我玩坏了怎么办?”

时间长了,没有人愿意和杨洋一起玩了,因为大家都觉得和她玩要小心翼翼地。还有,她有一次和妈妈上街的时候,在街边看见了卖植物的。她和妈妈买了一盆文竹,讲了半天价钱,卖盆栽的爷爷以5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她。她掏出10块钱,爷爷眼神不好,以为是一张20块的,找了杨洋15块钱。杨洋见自己占了便宜,拉着妈妈赶紧跑。

回到家之后,她将自己的“光荣事迹”给爸爸讲了,没想到爸爸却批评了她。杨洋觉得爸爸太死板了,自己又没有偷,没有抢,是那个爷爷自己的错。班级捐款的时候杨洋也非常小气,总是不愿意捐钱。大家都疏远她,她还觉得是同学不懂得勤俭节约。

现在很多家长都开始重视对自己孩子金钱观的教育,但是,如果掌握不好火候,孩子搞不懂勤俭节约和吝啬的区别,就会变成一个“小气鬼”。没有人愿意和吝啬的人交往,孩子更是如此,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够大方,那么就会被同学疏远。虽然铺张浪费应该杜绝,但是吝啬也不该提倡。

吝啬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通常表现在对别人的态度。就像杨洋那样,对同学小气,捐款舍不得,显然,她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家长应该要引导孩子,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让孩子明白钱的真正用途,什么时候应该勤俭节约,什么时候应该大方。

1.家长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有的家长对自己很大方,面对弱者的时候却很冷漠,这无形之中就影响了孩子,让孩子认为自己的钱就是自己的,没有义务施舍给弱者。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而且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可能变成只着眼于物质的孩子。

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金钱应该用在该用的地方,要有同情心,对于弱者,不应该吝啬。勤俭不应该表现在对他人上,这能够让孩子富有同情心。当然,这是一种习惯,需要时间,所以家长才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培养孩子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同情弱者,这样孩子才能有较高的情商。

蓓蓓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她要勤俭节约,但是对待朋友不能吝啬,带着孩子一起出去,看到乞丐也会施舍一些钱,给希望工程捐款也很积极。面对女儿的质疑,她妈妈总是说:“你看,我们有吃的、有穿的是不是很幸福啊?那些可怜的人吃不饱饭,也没有暖和的衣服穿,我们是不是应该少买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让他们买衣服和吃的呢?”每当听妈妈这样说,蓓蓓都不吱声了,慢慢地,蓓蓓养成了勤俭节约却不吝啬的习惯。

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保护自己东西的本能,如果父母不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而吝啬。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要让孩子知道,勤俭固然重要,但不能变成吝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