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听了,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再拾起奏章细看,一连看了三次,感动得长叹不已,将奏章留在身边好几个月,对人说:“此人可比得上古代商汤的忠臣比干,可我并不是纣王啊。”
明代著名清官海瑞买了棺材上疏劝谏嘉靖皇帝改正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的错误,在奏章结束语上写道:“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此事成为中国史上的千古佳话。海瑞的上疏当然触怒了迷信日深且刚愎自用的明世宗,他果然大怒,要左右“趣(迅速之意)执之,无使得遁。”而宦官黄锦却断言海瑞不会逃跑,因为“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君臣短短一个回合的舌辩,立刻显示了世宗的昏庸糊涂和黄锦的知人之明。
而海瑞买棺上疏,其行为之刚硬,其言语之耿直,皆源于其可昭日月之忠君之心,帝王有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但一旦理解了臣子之心,自然会是感动不已,难怪世宗三看奏章,感叹不已啊!
19.正反衬托——魏征谏太宗
说服他人,不仅仅要从正面去讲道理,举例子,反面也应当充分运用这样正反结合,可衬托出说服者所需出的道理,从而使被说服者接纳。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还以事实为例指出:从前尧舜开四方门路,使自己看到四方的事情,听到四方的言论,所以当时尽管有些人言行不一,拨弄是非,尧舜也不曾被他们所迷惑,虽有共工那样的坏人也不曾被蒙蔽。秦二世深居官中,专宠和偏信赵高,结果直到天下崩溃都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侯景领兵打到京城还蒙在鼓里,结果被困饥饿而死;隋杨帝偏信虞世基,天下到处起事,他却一点儿也不清楚,结果被宇文化及所杀。所以说君主如果偏听偏信,老是希望人们恭维和附和自己,他的国家就非危即亡;如果兼听广纳,就不会受坏人的蒙蔽;如果能向人表示愿意倾听自己的过错,他的国家就可以兴盛起来。唐太宗听了很高兴,拿起笔,工整地写下了八个大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并“甚善其言”,身体力行。
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辨”。魏征的此番说服,就是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借古鉴今来进行正反对比:一方面举出反面触目惊心的事例,一方面指出弃暗投明的方向,让对方的内心深受震憾,从而使之不得不心悦诚服地点头称是。
古人说,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对比就好比是“鉴别剂”——在自然界,高山与碎石,长河与细涓,苍松与小草,大象与蚂蚁,稍加对比,其大小之别即清晰可辨;同样,在人类的思想意识里及观念识别中,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勇敢与怯懦,慷慨与吝啬,一经对比孰是孰非自然也是泾渭分明。
因此,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会使你的语言更加清晰更有力量。从而使说服更具效力。
20.一语惊人以极谏君
极谏,即陈说厉害,危言耸听。可收到振聋发聩,幡然猛醒之效。在说服他人的时候,也要有此种“硬”性的气势,从而产生更好的效果。
鲁迅在《文学上的折扣》中说道:“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以危言耸听,就是以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所言极是。
楚庄王立为国君后,恒歌酣舞,彻夜图欢,三年不理朝政。还传谕,有来说服的人就处以死罪。
大夫苏从入宫说服。楚庄王站在钟鼓之间,左手扶着吴女,右手抱着越姬,左边是短衣下裳,右边是上朝的礼服。庄王说:“我听音乐还没空闲,听什么谏言呢?”苏从说:“我听说,好走正道的人资助多,好享乐的人沉迷多;好走正道的人粮食多,好享乐的人败亡多。我要死了,楚国也快要灭亡了!”
庄王闻之悚然,问:“你为什么而死,楚国为什么而亡?”
苏从说:“我劝说你,你不听我的话必然要杀我。我死后楚国就更没有人敢劝你,任你穷奢极欲,楚国将歌残气尽,亡国指日可待了。”
庄王勃然大怒:“我已有令,敢谏者死,你明知谏必死,为什么还敢冒犯寡人,你不是太愚蠢了吗?”
苏从滔滔不绝说;“我愚蠢,大王您更愚蠢。大王居万乘之尊,享千里之税,兵强马壮,诸侯畏服,一年四季都给大王纳贡。而今大王沉迷酒色,不理朝纲,不亲贤才,众叛亲离。现在虽然安乐,今后祸患无穷,大王以一时之欢,放弃千秋万代的大业,是不是太愚蠢了?我愚蠢,不过被大王所杀,我虽死但会留芳后世,与龙逢、比干齐名,所以我不愚蠢;而大王的愚蠢在于你想当个平民也不可得。我的话说完了,请把您的剑给我,让我自刎吧!”
楚庄王肃然起立,左手拉着苏从的手,右手抽出护身的短刀,割断吊挂钟鼓的绳子,说:“爱卿之言忠言也,我听你的话。”第二天便拜苏从为国相。
战国时代,齐宣王主政,采取了一些清明的政治措施,使齐国强盛后,他自认为国泰民安,便开始追求享乐,不理朝政,平日亲信和任用一班阿谀奉承的奸臣,对忠臣良将却猜忌和排斥。
一天,齐宣王在富丽堂皇的雪宫里大摆宴席,丑女钟离春闯了进去,说她善于表演各种动作,以它来暗示和比拟国家大事。齐宣王让演示一下。钟离春睁圆眼睛,咬紧牙齿,挥动手臂,拍着膝盖大声喊道:“危险,危险!”齐宣王看不懂这哑谜般的动作,便让她作解释。钟离春道出了真正的意思。齐宣王听罢大发雷霆:“好大胆的乡下丑女,竟敢胡说八道!”命令侍卫将她推出去斩首。钟离春大笑道:“我死不足惜,只可惜大王您不久也要死了!”齐宣王大怒:“我怎么会死?”
钟离春说道:“秦国商鞅变法后非常强盛,常派兵向东作战,现在齐国边防松弛,岂不是战祸吗?所以我要睁大眼睛。君主有忠臣,国家才平安,现在您一味沉醉于酒色,忠言听不进,难道不应硬着头皮广开言路吗?所以我要您咬紧牙齿听取逆耳的忠言。大王又被一班只会吹牛不干实事的小人包围,他们是要贻误国家大事的,所以我提醒您挥动手臂驱赶他们。您修建这么豪华奢侈的行宫,搞得国库空虚,百姓贫穷,这等于坐在火上啊,难道雪宫不应拆除吗?大王有以上四大过失,国家形势十分危险,自己还蒙在鼓里呢!这样下去,您不是迟早被人杀头吗?我怀着一颗忠心来劝告您,您却要杀我!”这番有位有理的话使宣王猛醒。
一般来说,说服者游说时要求平心静气,摆事实讲道理,但这也不排斥在某些时候,在特定的话题上、带有一定的感情,以可能性为依据,以假设为前提,甚至带有夸张的成分,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将后果描绘得非常可怕,以使对方产生震惊和畏惧,从而警醒、悔过。
21.八面玲珑斥楚王——晏子使楚
历事只有“变”才能得以“通”。在说服他人时,能够变通,根据不同的对策,这是否能够说服他人的关键所在。
春秋时期,楚国的势力日趋强大,国王和群臣依靠国力的强盛,非常自大,根本不把比自己弱小的国家放在眼里。一次齐使晏婴出使到楚国,楚王对群臣说:“晏子的个子太矮,可是名气却很大,这次一定戏弄他一番。”于是就在大门的旁边开设了个小门,让晏子从小门进宫。晏子明白楚王的用心,拒绝从小门进宫,并从容镇静地说:“我们齐国出使到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现在我出使到楚国,不该从这个门进。”楚王被弄得无言以对,只好改换了道路,让他从大门进宫。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又傲慢地说:“怎么齐国没人了吗?”晏子知道这又是在讥讽他,立刻回答说:“我们齐国有的是人,如果人人把袖子张开,就能遮天蔽日;如果人人洒下一滴汗,就如同下雨一般。在我们齐国的大道上,人多得肩并着肩,行人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
楚王接着说:“既然如此,那么齐国为什么要派遣你这样的人出使呢?”晏子说:“齐国派遣使臣有个规矩,他们当中贤明的人,国家就派他出使到君主非常贤明的国家,不贤明的人,国家就派他出使到君主不贤明的国家。我晏婴是个愚钝不贤明的人,所以最适合出使到楚国啦!”楚王听到这里面红耳赤,只好陪着笑脸应酬他。
正谈着,忽见武士们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这绑的人是干什么的?”武士回答说:“他是齐国人,是个十恶不赦的惯盗。”这时楚王得意地看着晏子说:“齐国人都是善于偷东西吗?”晏子离开了座位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曾听过这样的事,桔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桔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橘树,它们只是树叶相象,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生长的水土不一样啊。树是这样,人也是这样。生长在我们齐国的人都不偷东西,一旦到了楚国就学会了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人偷东西吗?”楚王听了无言对答,只好笑着说:“您真是名不虚传善于言辞啊!看来是不能同圣人开玩笑的,我这真是自讨没趣,先生千万不要介意。”
楚王三次戏弄晏子,想使晏子下不了台,结果给晏子三次巧妙地驳斥,弄了个自取其辱的下场。前两次,楚王想暗暗讽刺晏子身材矮小、诬谄他无德无能,晏子并不正面答辩,而是袭用楚王的说法,将讽刺之火烧到楚王自身。第三次,楚王讽刺齐国人善于偷盗,晏子也不据理力争,也是肯定楚王的说法,将那个做贼的齐国人(谁知他是不是齐国人)之所以做贼归咎于楚国的社会环境。晏子这种反驳方法极其高明,绝不是平常人那种“不是不是”简单而愚蠢的顶牛式口角,有些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所谓“借刀杀人”是也。
而晏子在此精彩的对答中更令人击节叫好的是其八面玲珑,随机应变的非凡才能。
在社交谈话时,我们往往遇意料之外的情况或事件,那么对应答语的要求就应该是果断、恰当、得体,做到圆满周延而无疏漏,恰到好处而无破绽。这就比有计划、有准备的言语行为的难度大得多。如何随机应变,化险为夷,这是对当事人的智慧、本领、经验和适应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严峻考验。
应变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即行为性应变、心理性应变和言语性应变。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本文侧重言语应变能力的展示与分析。
所谓言语应变,就是在和对手论辩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刻刻根据有利或不利己方的论辩局势,临时调整自己观点的表述方式或方法,于转瞬之间就将对手的发难、质问、讥讽消解于无形之中。
当然,言语应变之“变”,也不是生为恶意或敌意的,有些也只是偶然的,非敌意的。
领导者在工作、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对这样的语势“锋芒”,采取断然回避的消极方法固然不行,“意在言外”可以说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表面上答非所问,实际上是以退为进。因此可以说是“避锋”是为了“藏锋”,“藏锋”是为了更好的“露锋”,这样的语言自然会有较强的魅力。
22.盘马变弓——世长妙答
韩愈有诗云:将军欲以巧服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在说服他人的时候,这句诗同样适用。请看下面的例子:
唐高祖李渊平定王世充后王世充部将苏世长归顺唐朝,被封了个“玉山屯监”的官。因苏世长是李渊同乡,所以李渊在玄武门接见了苏世长。李渊语含讥讽地说:
“你认为自己是奉承拍马的小人呢,还是刚正不阿的君子?”
苏世长回答道:
“我认为自己是个愚笨但又正直的人。”
李渊追问道:
“如果你自认为是个忠贞不二的正直之人,那么,作为什么又背叛那王世充而归顺于我呢?”
苏世长不慌不忙地答道:
“陛下平定洛阳,天下归一。臣智劳力竭,才归顺陛下。如果王世充不死,臣仍然受他的节制,盘踞江南,那时,臣仍然是陛下的劲敌。”
李渊大笑。接着又转话题,嘲笑苏世长,说道:
“你的名字叫世长,为什么名字长而意气短,口里说的十分正直而心里想的却又十分邪恶呢?”
苏世长不卑不亢地说道:
“我名字长而意气短,的确如陛下所说。至于说到那口正心邪,臣则不敢奉诏。从前窦融以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河西之地来归顺汉光武帝,他的子孙十世都被封侯;而臣也以广大山南地区来归顺陛下,蒙陛下恩典,被封为屯监(屯监乃为小官,语含讽刺)。”
李渊听后,大为高兴,就升迁苏世长为谏议大夫。
李渊曾多次招降苏世长,然而苏世长不因与李渊是同乡而归附。直至洛阳被唐攻下,王世充遭擒后,苏世长才归顺唐朝。李渊对此耿耿于怀,不杀苏世长,已是对他莫大的宽容了,再封他为玉山屯监,更是皇恩浩荡。然而苏世长却不领情,当李渊嘲笑讥讽他时,他却以窦融来作对比,说明李渊对故人的薄情寡恩,弄得李渊几乎下不了台。本想以言语损人,却反遭人损。在这里,苏世长用可就是“骑马”绕圈子,“箭”虽未发却中其要害,从使得自己获益。
23.乘机进言——姚崇谏玄宗
说服他人时,见机而动,更要乘机进言,抓准时机将该说的话说出去,产生最佳的说服效果。
唐玄宗即位时,正好26岁,年轻气盛,面对武则天晚年弊政造成的天下衰败的形势,一心想把国家恢复到“贞观之治”的局面,整日为治国用人之大事忧心忡忡。
梁县侯姚崇,文武双全,曾在武则天和睿宗时任过宰相,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触怒睿宗而被贬职。玄宗听说后便有复其相位的念头。一天,风和日丽,万木复苏,玄宗召姚崇一同打猎。围猎休息时,玄宗便将年过半百、精神烁的姚崇叫到自己的身旁说:朕若封你宰相一职,令你辅佐朕,振兴大唐,你该作何打算?姚崇大吃一惊,慌忙跪倒在地,说道:微臣才疏学浅,不敢当此重任!玄宗笑了笑,双手将他扶起,道:朕已观察很久,宰相非你莫属!姚崇知道唐玄宗锐意治国,为坚定其志,庄重地说:多谢皇上赏识!只是,我若为相,皇上必须答应我十件事!玄宗忙问:哪十件?
姚崇重整衣冠,从容说道:
第一,须以仁义礼智治国,不能专任刑法。皇上能做到吗?
玄宗听了,忙道:我请你为相,就是为了国泰民安,有何不能做到?
第二,对外不求边功,至少在国家富足之前,您能做到吗?
玄宗马上说道:如今民不聊生,发展生产才是第一要紧之事,哪有工夫去修边功。
第三,不许宦官干涉国政。
话未了,玄宗忙点头道:朕早有此意。
第四,皇亲国戚不能当达官重臣,免得兵权被夺。
玄宗道:可以。
第五,皇帝的宠臣触犯法网,必须严惩不贷。
玄宗道:朕可以保证做到。
第六,除去法定租税以外,不能额外征收杂税。
玄宗道:朕也有此打算。
第七,杜绝修建宫殿庙宇,不能浪费财物。
玄宗点头。
第八,皇帝须以礼待臣,不能因君臣名分而轻视群臣。
玄宗又点头。
第九,积极鼓励群臣直谏,开进谏之途。
玄宗继续点头。
第十,将外戚祸国之事编成史册,永诫后世。以上十条,皇上都能做到吗?
玄宗毫不犹豫地便点头答应了。
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姚崇说服的成功就在不于他掌握了时机,乘机进言。
要成为上司好助手的下属,应该耳聪目明,手脚灵活,能够关心自己的周围和整体的情况,尤其是要用心观察周围的动态,进而正确地掌握对方的心理,然后再采取行动,这样往往就能取得不一般的效果。
而在与普通人的交往中,说话适地适时也是相当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