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语故事
1709900000072

第72章 Y(1)

一日千里

一日千里”由“一日而千里”、“一日而驰千里”变化来,前者出自《荀子·修身》,后者见于《庄子·秋水》和《史记·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中的“荆轲传”,记载了这样的故事:战国末期卫国侠士荆轲到燕国后,燕国处士田光与之相处甚好。这时正是燕太子丹作人质从秦国逃回燕国的时候。

太子丹因在秦国受到秦王赢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的冷遇,逃回国后一心想报仇雪耻。但由于国小、力弱,实现困难。太子丹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不久,秦国出兵攻打齐、楚、韩、赵、魏等国,且已迫近燕国边疆。燕国君臣甚为恐慌,担心灭国之灾将要降临。太子丹更是焦虑不安,便向他的老师鞠武求教怎么办。开始,鞠武认为秦国很强大,不可轻率从事,只能慢慢想办法来对付。后因太子丹甚急,也不同意他的意见,鞠武便向太子丹推荐田光,希望请田光来商量办法。田光到后,太子丹热情欢迎,对田光说:“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答道:“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读nú 奴)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轲,可使也。”田光话的意思是:我听说良马在壮年时,一日可以跑千里,而到其衰老时,劣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现在您所听说的关于我的情况,都还是我壮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精力不行了。当然,虽然有关国家的大事我已无能为力,但我愿向您推荐一个人,我的好朋友荆轲,是可以来承担这个重任的。

后来,燕太子丹结交了荆轲,终于发生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

“一日千里”成语就是这样形成的。后人常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人进步非常快,或事业发展非常迅速。

一之为甚

“一之为甚”原作“一之谓甚”,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公元前658年,晋国的大将荀息向晋献公请求把屈这个地方(今山西省吉县境内)出产的四匹好马,和垂棘这个地方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送给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北),请虞国准许晋国的军队借路前去讨伐虢(读ɡuó 国)国(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南部一带)。晋献公舍不得这些东西。荀息劝他说:“虞国若同意借路。我们灭了虢国后便可以乘机将其吞并,现在将宝物送给他就等于贮存在外库里一样。”晋献公听了十分高兴,便,派荀息去虞国借路。荀息以谎言欺骗了虞公,使虞公答应了晋国的要求。于是,晋献公在这一年的夏天便派大将里克和荀息带领军队和虞国的军队一起,前去讨伐虢国,夺取了下阳。

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又提出向虞国借道伐虢。官之奇劝阻说:虞国和虢国是相互依赖的邻邦。上一次帮助晋国夺取下阳那件事,已经做得太过分了,怎么可以再这么干呢?(原文是:“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后人便把“一之为甚”或“一之谓甚”作为一句成语,说明某件事做了一次已经太过分了,不能再做第二次了。

一丝不苟

“一丝不苟”见吴敬梓名著《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第四回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名叫范进的读书人中举以后,同乡一个叫张静斋的举人一反常态,又是送钱,又是请吃饭,并且和他一起到高要县城去拜见范进的老师汤知县。汤知县设宴招待他们。席间,有人给汤知县送来五十斤牛肉。当时,上面有明确的法令,禁止宰杀耕牛,即使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能例外。贪污奸诈的汤知县又想吃牛肉又怕犯法,因此,便问张静斋:“对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处理?”张静斋信口开河,编造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个故事,然后,又向汤知县献计说:“您可以借这件事为自己扬名。明天,派人把那个带头送牛肉的人抓起来,打他几十大板,让他带上大枷,将牛肉堆在枷上,拉到街上示众,同时,再出一张告示,表示自己廉洁奉公,不受贿赂。谁敢胆大妄为,知法犯法,就将受到严厉的制裁。这样,如果上司访察到这件事,一定认为您办事认真,仔细,一点也不马虎,那么,您高升的日子就不远了(原文是‘上司访之,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汤知县听了,连连点头说:“此话有理!”

现在,人们把“一丝不苟”作为褒义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些人办事认真、仔细,一点不马虎。

一发千钧

“一发千钧”也作“千钧一发”,出自班固《汉书·枚乘传》。

枚乘是西汉初年的辞赋家。最初在吴王刘濞的宫廷里担任郎中的官职。汉景帝刘启即位后的第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等对中央政权逐步削减诸侯王封地的措施极为不满。因此,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七个诸侯王联合起来,以刘濞为首,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起兵发动叛乱。汉朝中央派太尉周亚夫率兵讨伐,很快平息了叛乱,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枚乘反对刘濞等人的叛乱。当他看到刘濞图谋反叛的时候,就呈上《谏吴王书》进行劝阻,陈说利害关系。由于当时吴王反汉的计划还没有公开,同时,枚乘怕公开劝阻引起吴王生气,一怒之下自己性命不保。因此,采取旁敲侧击的办法,用比喻来暗示吴王,以便使刘濞能回心转意。在劝阻的话中有这么几句:“现在,形势危急得就象用一根细线悬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那样(原文是‘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而且,悬挂的地方是在高空,下垂的地方是在深潭。真是太危险了。如今正处于存亡关头。如果您能倾听忠臣的话,国家就可以转危为安。”对这番忠告,刘濞根本不予置理。枚乘为了自保,便跑到梁孝王那里去了。后来,刘濞联合楚、赵等六国反叛时,枚乘又一次写信去劝阻,仍然没有被接受。

后来,人们将“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概括为“一发千钧”成语,来比喻极其危险或形势非常危急。

一去不复返

“一去不复返”原作“一去不复还”,是战国时期荆轲临去刺杀秦王前所唱歌词的一部分,在《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刺客列传》中均有记载。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盛,秦王赢政决心依靠武力消灭其他六国,进而统一全中国。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8年,秦军又俘虏了赵王迁,直逼燕国南部边境,形势非常危急。燕太子丹感到自己国小兵弱,无力抵抗秦国的大军,因此,早就筹措派荆轲前去刺杀秦王。公元前227年,便决定假借割地求和前往献地图的机会来实现他的刺杀计划。

从当时形势看,荆轲这次去秦国,无论刺杀成功与否,都不可能再返回。当荆轲出发那天,太子丹和许多宾客都身穿白衣,头戴白帽到易水河边来送行。荆轲的朋友高渐离拿着筑(古代的一种乐器),奏着悲哀的歌,荆轲和着筑的节拍,悲壮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思是说:北风呼呼地吹啊易水多么寒冷,壮士这次去了啊不再回来!

荆轲唱罢就登上车子,头也不回地出发了。结果,刺杀没有成功,荆轲被秦王手下的人杀死了。

后来,人们便用“一去不复返”这个成语来形容去了以后再也回不来了,或者形容事物已经过去,永远不能再出现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自《鹖冠子·天则》。原文是“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三国时期魏国人邯郸淳在其编撰的《笑林》一书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极为有趣的故事。

古时候,在楚地住着一个穷书生。他不务正业,成天胡思乱想,希望找到一个发家致富的歪门邪道。他虽然读了一些书,但却迂腐得很,连一些起码的常识也不知道,常常闹出很大的笑话来。

比如说,螳螂捕蝉之前,为了掌握捕捉的时机,总是要借树叶来隐蔽自己,以便偷偷地观察蝉的动静。在一本关于方术问题的书——《淮南方》中,有这样的记载,说“谁得到螳螂隐蔽自己的树叶,就可以用这片树叶把自己隐藏起来”。这个穷书生读了这一段,便信以为真,想入非非,到处去寻找这种“可以隐身”的树叶。找来找去,好不容易发现了一片螳螂用以隐蔽的树叶,便站在树下抬头去摘,谁知不小心,这片树叶掉到地上,和原先掉在地上的许多树叶混在一起,难以区分。于是他把掉在地上的树叶都扫起来,用筐子装着,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他的妻子看惯了他的愁眉苦脸,这一天看见他这样高兴地回来,很是奇怪,问道:“你遇上什么喜事了?”他顾不上回答,从筐子里拿出一片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的妻子。“你看得见我吗?”他妻子给他弄得莫名其妙,又不敢多问,只得如实回答:“看得见!”就这样,试了一片又一片,妻子都回答,“看得见。”穷书生并不死心,仍然一片一片地试,时间一长,他妻子被他搞得很不耐烦,当他又拿起一片树叶问她时就骗他说:“看不见!”书生听了心中暗暗高兴,小心翼翼地把这片树叶收藏好。

一天,他带着这片树叶到市场去,当着人家的面就拿人家的东西,当场被抓住,押送到县衙去,县官听说在他的管辖之下竟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拿人家的东西,非常生气,立即升堂审问。书生便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并从怀里掏出那片树叶,象捧着无价之宝似的,恭恭敬敬地送到县官面前。堂上的人听了他的话,看到他的神态,差点儿把肚皮笑破。县官好不容易喘过气来,说道:“你这个书呆子,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然后,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放他回家。

后人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作为成语,比喻一个人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蒙蔽,看不到问题的整体,或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主流。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作“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一人得道,鸡犬皆仙”。它出自晋朝葛洪所作《神仙传·刘安》。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世袭父职封为淮南王。他好读书鼓琴,善于文辞,是西汉的文学家、思想家,汉武帝时因谋反事发自杀而亡。

刘安笃信炼丹修道,幻想得道成仙。他组织编写的《淮南子》等,也是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道”所派生的。他所主张的这套理论,很受后来道家的推崇。有人便为他编造出一个得道成仙的神话故事。据《神仙传》记载,故事的大意说。有一次,刘安遇到八个老翁,便拜他们为师,学习炼丹和修道。经过一段时间,刘安终于炼出了“仙丹”。就在仙丹炼成还未及服用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谋反。汉武帝派人前来捉拿他。刘安得知后,不知如何是好,急忙向那八个老翁请教。老翁告诉他:“你的丹已炼成,可以服丹成仙了。”刘安又要求让他的亲朋好友一道升天,八个老翁也答应了。于是,刘安就把自己的至爱亲朋们请到家中,分食“仙丹”而升天成仙。由于刘安炼丹炉放在庭院里,炼丹炉内残剩的丹药被他家的鸡狗吃了。结果,鸡狗也跟着腾空而起。一时间,天上鸡鸣狗叫,极为热闹。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神话故事引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用来讽刺某人有了权势之后,连他的亲戚朋友也都跟着飞黄腾达起来。

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出自《孟子·尽心上》。

战国初期,有一个哲学家名叫杨朱,也被称为杨子或杨生。据说他反对墨子的“兼爱”和儒家的伦理思想,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的东西。当时,正处在“百家争鸣”时期,各种学派并起,纷纷著书立说,阐述本派的思想,批驳别派的论 点。大思想家孟轲(即孟子)对杨朱的观点,就明确地持否定态度,他在《孟子·尽心上》中说:“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他的意思是:杨子主张一切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造福于天下,他都不肯去做。墨子主张兼爱,摩秃了头顶,走破了脚跟,只要对天下有利,他都去干。

后人根据“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句话,引申出“一毛不拔”,来形容某人十分自私、吝啬。

一决雌雄

“一决雌雄”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与刘邦之间为争夺天下,连年征战,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成年可服兵役的人,苦于作战屯戍之事,年老体弱的人,则疲于军粮的水陆运输工作,皆是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对刘邦说:“现在全国喧扰,不得安宁,主要是因为我们两个人互相斗来斗去。我愿意与你挑战,决一个谁胜谁负,不要使天下的老百姓空受痛苦了!”(原文是:‘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笑着说:“我宁愿与你斗志,不愿与你斗思。”

项羽想从实力出发,与刘邦决一胜负。但刘邦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巧妙地运用计谋,终于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

后人从“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这句话引出“一决雌雄”这句成语,意指决一胜负。

一衣带水

“一衣带水”见于《南史·陈后主纪》。

南北朝末期,国家分裂,战争不断。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国号隋,杨坚即为隋文帝。隋朝与南朝陈国(皇帝为陈后主)隔着长江形成对峙局面。当时隋文帝鉴于长期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采取了一些比较开明的富民强国的政策。而后主陈叔宝却和他的父亲陈宣帝一样,沉湎酒色,花费大量金钱和劳动人民的血汗,为自己大建宫室,生活极端奢侈,造成国空民穷,民不聊生。隋文帝杨坚一直希望尽早灭掉陈,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当他得知这一情况以后,就对他的仆射高颎说:我作为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象衣带一样狭窄的长江所阻挡而不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原文是:“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公元589年,隋文帝经过充分的准备,带兵南渡长江,终于打败了陈的军队,俘虏了陈后主,灭掉了陈,统一了全中国。

“一衣带水”这句成语的原意是:隔着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流水,比喻双方虽有大江相隔,但也不足以成为统一国家的障碍。现在人们用这句成语,往往比喻两方相距甚近,是为近邻。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的故事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战国末期,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把他的妾赵姬送给秦国在赵国作人质的子楚,又花费大量钱财为子楚回秦继承王位进行活动。因此,子楚登上王位(即秦庄襄王)以后,就封他为文信侯,官居相国。不久,秦庄襄王病逝,他和赵姬所生的儿子赢政继承了王位。嬴政当时只有十三岁,尊吕不韦为仲父,一切行政大权都操纵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各国贵族“养士”之风盛行。有权有势的人都喜欢招揽各种人材,把他们养在家中,以便随时为自己效劳。吕不韦也养有三千多名各种各样的人材,作为他的智囊。这些人由于地位和经历的不同,他们对事物也就各有各的见解。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就让这些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见解写成文字,汇集起来,形成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巨著,题名为《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有天文地理,有风土人情,也有古今治世的道理。书编完之后,吕不韦下令把这部书挂在首都咸阳(现在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郊)的城门上,并且高价悬赏说:“如果谁能在书上增加一字或减少一字,吕相国就赏他千金。”由于吕不韦有权有势,大家也知道他是企图通过这部书炫耀自己,因此,过了几天,始终没有一个人提出这部书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