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心态是很丑陋的。学弟学妹遭到奴隶般的对待,却只能一声不吭,被前辈们又打又踢、被当作笨蛋耍、被颐指气使地强令打扫卫生、甚至还要帮前辈们洗内衣裤。要是学弟学妹表达了什么意见,必定会遭到斥骂:“少嚣张了!”然而,学长们这么做就很开心吗?未必会感到开心吧!只因为基于前辈和后辈的不同立场,就让后辈尝尽苦恼的滋味。
因此,真正伟大的人,不会威吓他人。自己被指正错误时,只会直率地认错。即使被比自己年纪小得多的孩子指正,也一定要好好地赞许他。这样的行为在佛教看来,就是美德。
当学生对老师说“这里错了”,这时候老师对这个状况的反应如果是“让我很难堪”、“面子挂不住”,这样的老师根本从一开始就不具备指导别人的资格。
喜欢把“面子”挂在嘴上的人,终究只是空洞贫乏的人。被学生指正出错误时,能够坦然给予学生由衷的赞美:“啊,的确如此。你了解得真清楚,实在太厉害了!”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因谦虚而伟大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住所,听说除了大学研究所的人,其他人几乎都不知道。有个学校老师偶然间得知了爱因斯坦的住处。有一天,他对班上某个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小女孩说:“你的数学为什么这么差呢?亏你家隔壁住了一位数学高手。”
小女孩当然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样的人,只是心想:“原来如此。那我就去找隔壁的爷爷,请他教我习题好了。”于是她就按了隔壁家的门铃。
爱因斯坦一开门,发现眼前站了个小女孩,就招呼她进来。这孩子立刻拜托他:“爷爷,学校的老师说,住在我们家隔壁的爷爷数学很厉害!所以,请您教我数学好吗?”爱因斯坦当时已经是美国国宝级的人物,当然很忙碌,但是他却什么也没多说,很细心地指导她。
过了些日子,小女孩数学突飞猛进,老师感到很不可思议地称赞道:“你最近数学进步神速呢!”结果那个孩子回答:“老师不是说我们家隔壁的爷爷数学很厉害吗?所以我就拜托那个爷爷教我了!”
老师听了之后吓了一大跳,赶紧告诉孩子的母亲:“不得了啦!我说的时候并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偶然知道爱因斯坦博士住在那里,所以一不留意就说出口了。”由于担心造成爱因斯坦的困扰,所以老师和孩子的妈妈便去向博士致歉:“真的很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然而爱因斯坦却说:“哪里,没那回事,我没教她什么,反而是她教了我许多事。接受指导的,是我才对。”
不愧是伟大的人物!爱因斯坦是提出相对论的人,不用说,当然拥有小学生远远不及的智慧,然而他竟然说是小朋友教了他许多事,的确是一位非常谦虚的人。
我并不认为爱因斯坦这句话有虚伪的成分。一个人不管有多么厉害,仍然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许多东西。要是一个品格不佳的人,多半会摆出一副傲慢的态度:“什么?原来是个小鬼!去去去,我忙得很,没时间陪你玩!”这么一来,反倒丧失了学习的机会,不是吗?
以这种谦虚的态度为榜样,就能治好爱生气的毛病。因此不妨试着挑战自我:我应该能成为了不起的人,我应该能成为值得尊敬的人,我应该能培养出崇高的性格。要是一下子还做不到,至少能借由模仿,逐渐接近伟人的境界。
佛陀说:面对生气时,不生气就好
研究佛陀经典的学者们,认为南传佛教最具公信力的佛经就是《经集》(1)(Suttanipata)。连佛陀在世时也把整部圣典都背诵下来,还曾引用其中的内容,告诉僧众自己曾说过某段话。所以,这部圣典的可信度应该极高。
这部圣典其中第一篇,就是有关愤怒的偈语:
一旦愤怒生起,他能将之调伏,
如及时药能减缓迅速蔓延的蛇毒,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如蛇蜕去旧皮。(2)
这段偈文是说:
“就像用药物抑制蔓延全身的蛇毒那样,抑制愤怒的修行者(比丘),舍弃的是今生和来世(轮回)——这就好比蛇蜕皮时,一定舍弃衰老的皮一样。”
这本书一开始就阐明“愤怒时,不要生气,就是这么简单而已”。这绝对不是什么不通情理的玩笑话。因为佛陀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只是做到“不生气”,仅此而已。
请将生气当作要人命的蛇毒
上述偈文所说的,其实是“当愤怒产生时,要控制它”。而控制的时机就像消除蛇毒般紧迫。换句话说,当身体产生愤怒时,要将愤怒视如蛇的剧毒,立刻用药物治疗。至于让愤怒消除的“药”,则牵涉到佛教修行领域的问题了。
接下来的说明是关于“如何舍弃”——就是要像蛇蜕去旧皮一般,把愤怒这层皮蜕干净。佛教中是把愤怒视作“剧毒”。这个道理,即使是生活在现代的各位,应当也能很容易地接受。
日本曾有某位医师在著书中写道:“愤怒或贪婪,都会导致身体分泌出不良的荷尔蒙,使得身体健康状况变差。”这本书成为畅销书,就是因为人们都相信书中阐述的道理;那么,为什么佛陀述说同样的道理,大家却不相信呢?这说来其实令人火冒三丈,不过佛教徒发怒是不被容许的,所以我不生气。
重要的是,在被奉为最古老的佛教经典中,开篇就明确地写道:“看待愤怒,要如同看待致命的剧毒。”
不生气才能成为胜利者
我再介绍一段经文。出自稍早提过的《法句经》的第二百二十二偈。
若能抑愤发,如止急行车,是名(善)御者,余为执缰人。(1)
这段经文是说:
“凡是能确实制止已上升的愤怒,就像制止失控的车的人,我说他是‘御者’,其他的人只是‘握持缰绳者’。”
我们逐字逐句分析这段经文。先来看“余为执缰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佛陀时代的交通工具是马车,马车所发生的故障状况,不外乎马匹躁乱、车轮异常、缰绳断裂等等。擅长驾驭的人,不会因为这些问题而放弃,还是照样能到达目的地。科技高速发展下的现代车辆,也许没办法自行维修处理,一旦故障,若连专门的技术人员也无法维修,就只有报废一途。
我们试着以马车比喻人生来思考:人的心里产生愤怒,就像人生这部马车发生故障。如果无视故障继续前行,人生会陷入危境。这就是放任愤怒这匹躁动的马自由行动的必然结果。
因此,在生气的瞬间,要设法消除愤怒。若能消除,那个人就是技巧高明的驾驶者,能成为人生的领航者与胜利者。这就是“人只要一生气就输了,不生气的人才能制胜”的道理。
“御者”(sarathim)这个词,在巴利语中是领导者、胜利者、英雄的意思。所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化解与消除愤怒的人。”成天怒吼着“听我的就是了!”“你以为你是谁?”的人,是无法成为领导者的。
在这里,佛陀特别强调了“我说”(aham…brumi)。当提出和世人的想法相悖的观念时,佛陀会特别强调“我说”。
面对真理或事实,即使不强调“我说”,只要客观观察,谁都能发现那是真相。但是世人对于某些事物,有时难以由衷地赞同。譬如,一般观念认为对为非作歹的人感到愤怒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佛陀则认为对坏人也绝对不能生气。这是难以让世人打从心里认同的观念,所以佛陀会强调“我说”,含有“各位也许不能接受,不过事实就是如此”的语意。
这种情况往往是佛陀要世人一定要接纳、遵循与理解他与普世价值相左的意见,或是顿悟者的观点,正确的道路和真理。“不生气的人才是胜利者”就是属于这类的话语。
接着,是“其他的人”(itarojano)与“缰绳”(rasmiggaho)。无法控制愤怒或其他情绪,任凭情感放逸的人,只是手执人生这辆马车的缰绳而已,他们并没有驾驭能力。就像是汽车的方向盘,小孩子也能握得住它,但是要开车上路就一定得取得驾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