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智慧全集
17602800000007

第7章 曾国藩的做人绝学(3)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初七,再次出山的曾国藩一改昔日过刚的性格,首先去见了骆秉章和左宗棠,以期取得湘湖实力派人物的理解与支持。曾国藩来长沙几天,遍拜各衙门,就连小小的长沙、善化县衙他也亲自造访。堂堂湘军大帅,如此谦恭有礼的举动,使长沙官场人人都感到再次出山的曾国藩像换了一个人。既然曾大帅如此谦恭,他们怎能不以礼相待,纷纷表示全力支持湘军,要兵给兵,要勇给勇,要饷供饷。

曾国藩历经艰难,在困境中崛起,苦心经营,于“柔”中练就了刚的意志,终于壮志得酬,成就一番大“功业”。从恃强之败到以柔克刚,曾国藩从此意识到,要成就一番事业,又要避免被环境所吞噬,就要用到“柔”的智慧。“柔”还代表着一种活力。人活着表现为“柔”,死了则僵;草木活着“柔”,死了则枯。外表的“柔”

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刚”的目的,因为这种“柔”并不是骨子里的柔弱。“柔”并非懦弱;一味的“刚”也不是处世的原则。做人只有刚柔相济,身处逆境才能自强,得意之时才能自省。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柔呢?曾国藩自有见解:只要遇到的事是公事,应当刚强;而为了追逐名利,就应谦逊退让;开创家业,应当自屈刚毅;而守家业则应以安乐为上,懂得谦退;为人在外处事待物,应当刚强;在家与妻儿享受时则应以和睦谦让为主。

曾国藩有这样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柔”中显“刚”,可进可退。曾国藩一生为人处事以这种思想为准则,终于让他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这种思想更是曾国藩处世修身哲学的自然流露。

交人交心,择人而从

曾氏名言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

译文:凡事都必须专心。求师不专,即使获益也不会深入;求友不专,就会朋友很多但并不亲近。

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事实上确实如此。茫茫人海中,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友屈指可数。因此交友要专一,要真心实意、坦诚无私。

曾国藩主张交友贵在专一,交友要交心。“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这确实是交友的至理名言。曾国藩主张不论交友还是拜师都要专一,见异思迁最不可取。虽然交友可能会使自己获利,但是这并不是目的。若以此为目的,那就不是交友而是做生意了。古人最不赞成以利相亲的交友原则,认为仅仅为了利益而结交朋友,势必影响生活的质量和人品。

孟子说:“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显然,孟子交朋友,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品德和学问,而不是有利可图才和他相交。这种为利相交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如果他有求于你,就会对你体贴入微、多方照顾;如果用不到你了,就会对你不理不睬,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正所谓“知音难求”。其实真正知心的朋友是很少的。只有知心的朋友才能相知、相亲、相敬、同甘共苦。曾国藩就十分称赞管仲和鲍叔牙这样的朋友。

春秋战国时期,鲍叔牙担任齐国的大夫,以知人着称,和管仲是亲密的朋友。在鲍叔牙病逝的时候,管仲十分悲痛,泪如雨下。有人不禁问道:“你与鲍叔牙既非君臣,又非父子,为什么伤心到这种程度?”

管仲说:“你有所不知,鲍叔牙是我最崇敬的朋友。我曾与鲍叔牙同去南阳做买卖。南阳的无赖在街上三次羞辱我,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怯懦怕死,知道我为了干一番事业才忍辱负重。他曾和我一起向先王提出谏言,先王不听。鲍叔牙认为我生不逢时。鲍叔牙曾与我一起分一笔钱财。我分得的财物比他的多三倍,但他并不认为我贪婪自私,知我家境贫寒。鲍叔牙确实是我的知己和好朋友。我悲哀失去了他,再也找不到如此关系密切的朋友了。”

曾国藩很欣赏管鲍之交,主张交友贵在专一,要宁缺勿滥。他还经常把这种交友的思想教导给自己的侄辈。

一个人如果交到贤明的朋友,志同道合,共同促进,那当然越多越好;如果交到志趣低下、见利忘义的朋友,那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慎交友,学会择友是很多人的共识。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对他的儿子说:“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在人际交往中,同学关系最为常见。同学间相处短的二载,长的五六载,若说没有一点儿感情,那是不正常的。然而并非所有的同学都可以成为朋友;即使同学成了朋友也并非终身都是朋友。

朋友都是人生过客,在相伴的时候能够互相帮助就很难得了。有很多人在同学时并不是很好的朋友,可是走到社会上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同学和自己志同道合,于是也成了好朋友。这多是一种成长的表现,因为成长提高了自己与别人的相融度。

《史记·乐毅列传》中说:“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所以有修养、有涵养的人,在绝交的时候不用恶言恶语攻击对方。这既体现了绝交者本人的风度,同时也为自己留了条后路。人在处理感情方面的事情时多可以以此为限。

在人的一生中,交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结交到促进自己事业发展的朋友就更加重要了,这样的朋友称为“贵人”。贵人是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从一定程度上说,贵人的水平影响着自己事业的成败,因此,能否遇到贵人也是一种运气。在现代社会中,交际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但如何结交朋友,尤其是当自己事业未起步之时如何结交朋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曾国藩在京师的起步得力于师友穆彰阿的大力提携。

穆彰阿,姓郭佳氏。进士出身,深得道光皇帝器重。历任兵部、户部尚书,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尔后任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1836年,穆彰阿负责管理工部,并担任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两年后,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穆彰阿的门生旧吏遍布朝野上下,知名之士大多受到他的援引和提携,在文官中有很大的势力。

曾国藩参加科举考试时的主考官是穆彰阿,二人一直保持着师生的交情。由于曾国藩勤奋好学,又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干,穆彰阿对曾国藩非常器重和赏识,处处予以关照。

由此可见,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

倔强之气,自立之本

曾氏名言

故男人自立,必有倔强之气。

译文:所以男人自立,必须要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个性,就意志方面来讲,是很坚强、倔强的。曾国藩的个性就其发展来看,与其年龄的增长也大有关系。

早年时期,曾国藩的举止行为非常活泼,而且态度乐观,但也不免有点轻浮。此时的他更像一个文人、才子。

到了京城以后,他学习宋时理学,言行举止都规规矩矩,感情上虽然沉静没有变化,但理智异常丰富。此时的他倾向于一个学者。

统率军队之后,他的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态度沉着冷静,虽然屡次遭到挫败,仍能本着“屡败屡战”的精神,始终如一地战斗。这一时期的他就是一位豪杰英雄。

到了晚年,他经历了许多忧患挫折,对世上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因而一举一动都权衡利害、深思熟虑,即使因为过于谨慎小心而受人非难,也在所不惜。

曾国藩的个性发展,都是靠勤奋、踏实、观察、学习而实现的。

曾国藩曾经豪迈地说过:“故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曾国藩的诗文和军事生涯中都可以看出他意志坚强,并非懦弱之辈。他的诗文很少有意味平淡之作,而多豪言壮语,雄奇之气溢于笔端,坚强的性格跃然纸上。如他30多岁做京官时做的一首诗: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

湖上二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

竞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

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就是在写字这件小事上,也可看出曾氏的性格特点。他不喜欢纤弱阴柔的字,而喜欢强劲阳刚的字。他说:“杜陵言‘书贵瘦硬’,乃千古不刊之论。”字体硬而瘦,正是阳刚风格的一种表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虽是小事,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有些善于识才的人凭一个人的字,就可将其人品、性格看出一个大概。

咸丰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851年5月26日),曾国藩在连上四篇奏折,备受皇上嘉许之后,又上《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这是一篇铮铮直言、掷地有声的好文章。文章在对咸丰帝歌功颂德一番之后,十分尖锐地指出了咸丰帝可能出现的自矜才智、拒谏饰非的卑劣心态,以及朝廷可能面临的严峻政治形势。

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上这样的奏折,实在是耿直得可以,坚强得可以。以“求言”装饰门面的咸丰帝披览后,龙颜震怒,“摔其折于地”,并且“召见军机大臣,欲罪之”。幸有曾氏的恩师季芝昌等人求情。季说:“此臣门生,素愚戆,唯皇上宽而宥之。”咸丰帝才稍稍息怒。

在军事上,与太平天国作战的初期,他屡战屡败,多次濒临绝境,用曾氏自己的话说是“屡败屡战”,他以其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作风,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滩,顽强地缠住对手不放,最后竟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蔡锷说,曾国藩“出身词林,于兵事一端,素未梦见。而其所供之役,所毕之功,比之古今名将,毫不逊色”,做到了“武功灿烂,泽被海内。”曾氏以一书生带兵,取得辉煌的成就,其刚强的性格、坚强的意志,起了很大的作用。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曾氏名言

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勤、大、谦。勤若文王之不遑,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

译文:古人修身治国的方法,不外乎“勤于政事、胸怀广大、谦虚谨慎”几点。

勤于政事如同文王那样,胸怀宽大如同舜禹那样,谦虚谨慎如同汉文帝那样。而勤于政事、谦虚谨慎两点,更要自始至终地贯彻到底,一刻也不能背离。

只有勤劳才是登上成功殿堂的阶梯,才是战胜苦闷、无聊和懒惰的最好方法。勤劳的人总是能很快地投入到新的生活方式之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成功的人生。

俗话说,勤必有成。这是排除其他外界条件的说法,在天赋、特长一概不论的前提下,只以勤劳论天下。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勤劳的成功者。

曾国藩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只有通过勤奋努力的学习和积累,才能成大事。为此,他强调了勤奋的重要性,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则妄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事情下足功夫去做才会有效果,功夫没下到就想有好效果是不切实际的。

“勤”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勤也确实会给人带来理想的回报。勤会使人增长知识,广博见识,积累经验,会使人的事业之禾得到充分的浸灌,从而获得茁壮的生长和丰硕的收成。因此,曾国藩说“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勤即是不懈怠、兢兢业业。因此,由勤必生“敬”,即对所勤的对象的敬重、郑重之态;“敬”则必生“谦”,即小心恭敬之意。所以常见曾国藩把“勤、敬、谦”相提并论。如他说“勤若文王之不遑,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勤所以儆惰也,谦所以儆傲也。能勤且谦,则大字在其中矣”,“吾将守此勤敬二字以终身。倘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者乎!”

在人生的竞赛场上,天资一般的人靠什么与天资好的人相抗衡,甚至取胜于对方?靠的就是一种勤奋的积累。当初同在一个起跑线上的时候,人家也许还不如你,但是你却自恃聪明,以此为傲,认为天赋聪明即是万能,轻视别人的努力。你认为无论何时,只要你想去做的时候,你就能做到,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殊不知天赋一般的人用日积月累的勤奋,不知不觉地就和你拉开了距离。这就是“笨鸟先飞”的道理。而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愚笨的人,只有懒惰的人。

曾国藩反复告诫他的子弟,为学必须靠平时的积累。他说,读书的道理,就像大江大海一样长时地浸漫,像蒙蒙细雨时时滋润一样。

这就好比父辈教育子女时做的朴素的比喻:梦想的达成就好比用小火熬汤,这样味道才鲜美。因此,君子是不能因微末之道而将自我限制在一个地方的。知识在于积累,梦想和努力也在于积累。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

曾国藩由此推及到做文章诗词。他说,大凡写作文章赋诗,应当在真挚的感情达到了极点,不能不一吐为快的时候。

写文章的时候,没有刻意揣摩字句的苦恼;文章写完后,没有不能表达心里所想的情况,这都是平时日积月累的功效。文章好坏、学问高低不在于雕词饰句的表面功夫,义理深意才是文章的灵魂。很多作者为文时讲求灵感。实质上,所谓的灵感也还是受到自身水平的局限的。

要先看胸中所掌握义理程度怎样,如果能像取携带在身边的东西那么方便,顷刻而来,脱口而出,就可以了;不然,还必须临时寻求办法,那还不如不去做。强求自己去做就只能以巧言伪情取媚于人。这是真心做学问的人最忌讳的东西。

曾国藩对为学的要求十分严格,平时决不能敷衍了事,浅尝辄止;而是要善于积累,用时不必苦思冥想就能左右逢源。知识积累多了,就有可能融会贯通,以一推万,根据已知去发现未知的内容,想象与发挥的空间就大,思维便可信马由缰,自由驰骋。

在治家教子上,曾国藩更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勤”字。他在信中经常教导儿子要继承先人的家风,勤快谨慎。

曾国藩对于一个人的勤并不主张立时做到,主张慢慢养成习惯。

曾国藩的一生贯彻一个勤字。当直隶总督时,他将积压的上万件案子一个月就处理完了;晚年几乎双目失明,仍手不辍书。当他已经成就大事后,仍期望自己成为“立言之人”,并为此而努力,直到病逝。

由此可见,“勤”是人一生的财富,我们都应该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