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营销36策略
17819300000002

第2章 网络人才的策略

企业培养人才不应成为人才来源的唯一途径,向别的企业,特号别是同行业企业挖掘人才,更可说是一举两得的妙事,不仅可以增加本企业人才实力,壮大人才储备,而且削弱了竞争对手的人才力量,在“商场如战场”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本企业在同行业中必定形成强烈反差,人才优势转化成资源、设备、产值、利润等优势,从而在整个企业实力上战胜对方。

应当承认,成千上万的领导大多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也具有非凡的聪明才智和敬业精神,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振兴企业的使命感。但是仅靠这些却无法使企业走向成功,因为凭热情和潜意识去经营一个企业,去开拓一个市场,就如同是“本色演员”,在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情况下,也可能“演”好一个角色,甚至很出色,但是随机性很强,当遇到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甚至恶化的情况时,就无法与那些懂得并掌握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职业经理人”去竞争。

这就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企业人才,就要有一大批真正明白“市场经济”这四个字的含义,并熟练掌握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和战略战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具备这种条件和素质的管理人员必定会被淘汰出局。但是要使用这样一大批“专业人才”,企业领导应有长远眼光与平和的心态,去发现和启用人才,

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良相诸葛孔明为之效命的典故,是流传千古的佳话,此被后世的领导者奉为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绝妙范例。诸多渴望得到“千里马”的领导者时时都以刘备为榜样,不惜卑躬曲膝,竭尽所能的网罗贤才。相反地,一些平庸的领导者则仍愚昧的对部属乱发脾气,留不住良才渐行渐远的心,连一些跟随多年的部属都不得不黯然求去,其失败皆是咎由自取。

当时刘备采纳徐庶的建议,自己又耳闻孔明的贤能,便决心请孔明辅佐自己的事业,但好事多磨,一切并没有如他预期般顺利。当他第一次真心诚意地到隆中——孔明的隐居地去,想延揽孔明投入他的麾下时,不巧正值孔明外出,他苦苦等待多时,才怏怏不乐地打道回府。

刘备并非半途而废之人,他一心想重振汉室,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自然渴望得到贤臣良将的帮助,对孔明这种千载难逢的人才更不会轻言放弃。于是他又不厌其烦的第三次亲临茅庐拜访,数次周折,终于得偿宿愿。后来事实证明,孔明的确是一代谋臣,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刘备建立蜀国,立下盖世奇功与流传后世的美名。

人才就像千里马,是能助你驰骋商场的好帮手。在分秒必争、强者生存的竞争模式中,优秀的人才是众所注目的焦点,谁能够洞察先机延揽将才,谁就打开了通往胜利之途的大门,在强手云集的商战中就多了一 张致胜的王牌。

人才就是千里马,如果你没有单纯明快的性格,没有雷厉风行的果断决策,就会失去机会,失去机会意味着失去人才,在当今强者适存弱者亡的社会,谁抢先时机,拥有人才谁就掌握了一张至胜的王牌,从而打开胜利的大门。

[案例一]

善于挖“角”的企业家

吉田秀雄先生是日本电通公司的董事长,他是一位相当知名的商业奇才,以善于网罗人才而著名。

《广告界的鬼才》吉田秀雄曾写的一本书,他对如何使用人的想法才有许多与众不同。

吉田秀雄在网络人才方面却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会表现出求才若渴般地渴望,拼命似的网罗各式人才,那怕是性格上有缺失的人,或是有特殊嗜好或习惯的人都会被他慧眼看中。他工作的重点就是协助公司网罗到的奇特人才,给人才一个用武之地,让他的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为了得到人才,他甚至还会将别的公司的主力人物挖角到自己身边。

每当他发现中意的人选时,便千方百计,甚至出尽花招,不惜余力地说服对方到自己的公司来服务。

“你现在就来我们这儿上班吧!”

“我那边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在些事情还须向总部作交付。”

“别管那些了,如果有什么损失的话我负责,这该放心了吧。”

吉田秀雄的热心快肠很容易使对方受到感染,而被他的热忱所感动,自愿留下来工作,吉田秀雄就是这样求贤若渴的人,优秀的人才一旦被他发现了,恨不能使人才能马上为己所用。

曾经有一次一位很有才华的人告诉他说:“我已经不在原先公司做事了,过去你是我的老客户,彼此合作愉快,所以,今天特别来告诉你一声,我明天就要辞职不干了。”

吉田秀雄忙不迭的问:“那是什么理由呢?”

“我们在工作中对某个问题发生了分歧,他说我不服从上司的命令。”

“哦,原来如此,很好你现在就到我们公司来上班来吧。”

吉田秀雄总是敢把别人难以驾驭的人才网罗到自己旗下效力,从事再教育,这实在是一种很聪明的作风,因此他的公司总是奇特人才云集。

[解说]

法国一家大公司的主管曾说过:“引进三个人才,只要有一个发挥作用就算成功。”这话很有道理。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领导者要敢于承担聘用风险。人才决策和其他决策一样,不可能有绝对成功的把握,只要有一半的成功率,就可以放手一搏。一个优秀人才所创造出的利润足以抵销十个不成器的人所造成的损失。如果你抱持引进人才绝对要成功的想法,反而会失去更多的人才,有些难得的人才也会因此而被你拒于门外。

[案例二]

为了人才敢冒风险

在现今企业中,选用人才要勇于冒风险,有胆量承担用人的风险,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战中,拔得头筹。

在六十年代,香港有一家电子公司,看准了程控电话交换机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由于该公司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于是,他们便三番两次地到另一家公司去聘请一位研究专员,那位研究专员一开口就提出要一栋豪华别墅,还需要补偿原雇主六万美元的损失。那个公司的经理没有半点犹豫,当场就和对方签订合约。当时一栋别墅要十多万美元,如果失败了将是很大的损失,但这位经理却看准了此人为可用之才,且当下是最适当的时机,于是毫不犹豫地将他延揽过来。后来在这位研究专员的勠力努力下,终于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程控电话交换机,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产品更是远销到欧美各地,这家公司也因此成为程控电话机市的最大的市场占有者。

[解说]

作为一个企业家,若想要创建一番事业,一定要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辅助。桀骜不驯的烈马能跑千里之远,有才之士能够闯出一番事业。因此,作为企业家的的领头人,一定要有用人的胆识和魅力。

[案例三]

贵长忘短用人才

作为企业家,应学会识别人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才用才不可求全责备,孰知垃圾是不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当年燧石轮胎橡胶公司的创始人菲利斯顿起用了酗酒成性的发明家洛特纳,制成了一种不易脱落且储气量大的轮胎,而当时洛特纳正被人们取笑为“醉罗汉”,因为他整天衣冠不整地泡在酒馆中,走路也摇摇晃晃。菲利斯顿却能透过洛特纳邋遢的外表敏锐地认识到了他头脑的价值。于是菲利斯顿几次登门拜访,感动了洛特纳,答应为他搞一个发明,此举使菲利斯顿由创业之初的几个工人和一间厂房,转而成为全美最大的轮胎公司之一。正是贵长忘短的用人之道,使燧石公司获得了发展的机会。菲利斯顿的成功,最主要的还是靠善于用人。用人用得好,则能以他人的长处,归结为一己的长处,将多数人的力量,凝聚为一个团体的力量,做到了这一步,便会使天下人的才智,皆备于我,而成为成功企业家。

[解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要全面地审视人才。否则,一“短”蔽目,不见泰山,大批优秀的人才就会被抛弃和扼杀。如果菲利斯顿也用寻常人的眼光看待洛特纳,那么洛特纳也许会同任何其他醉汉一样酒气熏天,终老一生,将一颗金头脑埋没于市井之间,不可能成为一个发明家;菲利斯顿也只能是一个小业主,成不了知名公司的创始人。

[案例四]

慧眼识人求怪才

独行特立的鬼才多半是常规所无法约束的人,任用他们需要领导者有谋有略,缜密地选择他们的长处加以利用,否则,这些人所起的负作用同样大于常人。

当时,财经界有四大怪才,个个能力超群,但脾气却十分古怪。其中一位刘曾适先生,他是业界公认的“建厂高手”,但脾气也出奇的古怪。虽然很多人批评他的坏脾气;但却更多人欣赏他头脑冷静、思维缜密的个性,许多大公司莫不趋之若骛地想将他网罗到自己门下,赵耀东先生更是整天打着如意算盘,策划着如何延揽这位不可多得的良才。

登门拜访刘曾适先生的人很多,但不是由于时机不当,便是在言谈之间触怒了他,大家都空手而回。赵耀东深知商场如战场,也深知挖掘人才要把握时机的技巧,所以他仿效刘备三顾茅庐,九访基隆,终于打动了刘曾适先生。如果是不懂用人之术的商人,一请二请不到时,便会主动放弃,但赵耀东先生却深知“千里马难得”的道理,多次拜访无效之后仍然没有死心,第九次登门相邀的时候,刘曾适先生终于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应承了这位锲而不舍的“怪老板”。事后,赵先生骄傲地宣布:“办中钢这样大的实体公司,最重要的就是选用人才。”

赵先生确实将用人之术的精髓拿捏的恰如其分,他邀请台湾政商奇才陈世昌先生时也经过精心的策划与一番波折。这个故事后来传为台湾商界的美谈。陈先生在筹集资金方面具有独到的能力,许多有名气的企业家都公认他的借钱术是世界第一。试想一个大公司,假如没有融通资金的能力,银行界不卖面子支持,又如何能够调度自如、尽全力发挥呢?当然,这匹“千里马”也被赵耀东先生看中了。

几次邀请被拒后,赵先生长叹一声,然后在陈先生面前下跪,陈先生大吃一惊,忙不迭地跪下来还礼。

赵先生:“如果你不来帮我,我就一直跪着不起来。”

陈先生感动地说:“你何必强人所难呢?”双方僵持约莫一刻钟,这两位年近花甲的男人,终于相视大笑,互相搀扶而起。陈先生被赵先生的诚心打动,于是答应帮助他共创江山。

求取贤才需要诚意,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准确的掌握时机。一旦你手中握有良才,就要让其发挥作用。就像赵耀东先生一样,如果他对陈先生聘而不用,不但会使其一展长才的希望落空,而且还得付出一大笔薪资,这是非常不划算的。尤其是一个小型企业,好不容易请出一个大人物来协助,结果却浪费了人才,丝毫没有起任何作用,就经济效益而言,是莫大的损失。但是赵先生毕竟是一位很有头脑和智谋的领导者,他不仅在适当的时机聘用适当优秀的人才,而且让他们各自发挥所长,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稳固的基础,也为后起之辈立下了“知人善任”的榜样。

[解说]

中钢公司创办人赵耀东先生是位有胆识的商人,他在公司创建之初,便四处寻访可造之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屹立不摇,他把当时台湾许多赫赫有名的建港、建厂、采购、贷款、管理等方面的高手都延揽至自己麾下,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造就了中钢公司蒸蒸日上的大好营销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