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举措,就是在施政中举荐正直贤能,摒弃品邪才庸之人。治国好比养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养精神,治国的关键则在于选贤荐能。养神能强身健体,选贤荐能可以兴国安邦。国家需要贤良辅佐,就像房屋需要柱子支撑一样。房屋的柱子不能细,辅佐国家的良臣不可弱。柱子细,房屋就不坚固;辅佐国家的良臣弱,政权就会倾覆。因此,治国之道,在于举贤措恶,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房屋的柱子以挺直者为坚固,辅佐国家的良臣以正直者为贤良。直木产于深山密林,贤良之臣多来自基层百姓。
因此,国君选拔贤能,一定要到基层百姓当中。他们当中,有些怀才不遇,被埋没在普通人中间;有些才智超群,却得不到任用;有的才贤品正,乡里却不举荐;有的以隐居求得闲情逸致,以行侠仗义为道德准则。有的以忠诚侍奉君主,却遭到奸党谗害。尧帝举荐遁世隐居之士,汤帝广泛招用人才,周公采纳普通百姓的意见,他们都得到了辅佐国家的贤良,从而实现了太平盛世。
身为国君,必须设立厚赏以鼓励有功之人,设置官位以招贤纳士,广开言路以吸纳治国良策,乃至重金礼聘隐居贤良,这样使天下民心归顺,使不仁不义之徒远离朝政。同时,若贤良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待遇优厚的人又没有贡献,鄙视贫微,崇媚富足,奸邪大行其道,忠直贤良遭到排挤,对有贡献的人不进行物质奖赏,如何得到辅佐国家的贤良呢?
若国家陷入危难不能拯救,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就是由于没有贤良辅佐的缘故。国家天贤良而太平安宁,而得贤良却危机四伏,这样的事情古往今来从未出现过。为庸人安排官职,必然引起动荡;为官位选择贤良,必然国泰民安。选任贤能,如同嫁女娶媳一样,从未有女子携财自嫁之先例。正因为女子盼望明媒正娶,才会守其贞节;贤良盼望圣君招用,才会珍惜自己的名誉。按照礼治聘用贤良,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活学活用之一
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有各方面专门人才的帮助。对国家来说,更离不开人才来主理内政外交。如诸葛亮所言:“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
古代贤明的君王,非常注重对人才的选拔,他们制定了许多鼓励举荐人才的政策,比如:把对人才的举荐纳入对官吏的考核,建立科举或类似的考试选拔制度等。而且,礼贤下士还作为一种政治品德在君王中代代相传,其间还留下了不少佳话。像孟尝君食客三千的故事,至今依然传为美谈。不计前嫌,
齐桓公求才
管仲、鲍叔牙和召忽三人是好友,他们个个满腹经纶,有治国安邦之才。很早的时候,他们就立志要一起为国出力。当时,齐国正处在齐襄公的暴政之下,而齐襄公的两个儿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也都怕遭到父亲的迫害而各目躲到了鲁国和莒国。管仲他们认为在齐国也无法施展才能,就商定去辅佐齐襄公的两个公子。但在应该辅佐谁的问题上,三个人的意见并不一致。讨论之后,鲍叔牙决意辅佐公子小白,管仲和召忽则到了公子纠身边。
公元前686年冬天,齐襄公在打猎的时候,被大将连称和管至父暗杀。齐国一时群龙无首,政治陷入混乱。齐国的大臣们商议,决定派人到鲁国去请公子纠回来执政。
消息传到莒国,莒国也暗中策划想让公子小白回去执政。
公子纠回齐国前,管仲预料到公子小白也会回去争夺王位,就事先带了一队人马去拦截。果然,管仲的人马遇到了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在莒国士兵的护卫下正向齐国赶去。管仲劝说无果,强拦不成。情急之下,趁公子小白不注意,管仲取出弓箭,一箭射向小白要害。只听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中。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死,赶紧带领人马回撤。
其实,公子小白并没有被管仲射死。那一箭刚好射在了小白的衣带钩上,他是故意惨叫一声,倒在了车上装死。就这样,公子小白保住了性命。
管仲的人马一走,公子小白马上抄小道行进,早早地赶到了齐国国都临淄。这时,管仲和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就不慌不忙地向前赶路。等他们赶到齐国时,公子小白已经掌握了齐国大权。他就是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兵把公子纠阻挡在国门之外。当年秋天,又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鲁军大败。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齐桓公写信给鲁国国君,迫使他杀了公子纠,并要求把管仲等人抓回齐国。召忽听到消息,马上就自杀了,管仲则束手就擒。
齐桓公的确想亲手杀死管仲以报一箭之仇。可是大臣鲍叔牙劝齐桓公说:“我三生有幸,得以追随您左右,您也实现了继位的宏愿,您现在高居国君之位,我再也没有能力让你更加尊贵了。若您只想治理好齐国,有我和高侯就足矣了;若您想称霸诸侯,那必须要有管仲辅佐不可。”
齐桓公加愤怒地说:“管仲射我一箭,差点要了我的命。我想起此事来,就恨不得杀了他,怎么还能用他呢?”
鲍叔牙说:“臣子各为其主。当时管仲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说明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才能,他比我强得多。若您有更这大的志向,只有管仲能帮您实现。”齐桓公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劝告,决定任命管仲为相。
管仲被鲁军押到堂阜时,鲍叔牙亲自前往迎接,为他卸去了镣铐,到了都城后,立即安排他沐浴更衣,拜见桓公。第二天,齐桓公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拜管仲为相,请他主持国政。
管仲上任后,整顿内政,开发财源,齐国越来越富强,齐桓公成了诸侯公认的霸主,创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
智慧金言
成就旷世伟业的人,看问题时经常是从大处着眼。在个人仇恨与事业前途的相比之下,齐桓公能果断地把私仇放到一边,选择了重用对事业有帮助的人才。
齐桓公拥有宽广的胸襟是因为清楚地知道人才对事业、对国家的重要性,才会有这样的取舍行为。
不惜重金聘用人才的林绍良
林绍良是印度尼西亚最富有的华人实业家,他的财富位列印度尼西亚之首,他的企业王国“林氏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家喻户晓。
林绍良曾经被美国《投资家》杂志评为世界十二大银行家之一,事实上,林绍良对银行事务并不十分在行,而他在银行业取得的成就,完全应归功于一个能干且忠实的伙伴——李文正。
李文正原是香港汪印银行的总裁,他才华横溢,金融经验丰富,善于解决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难题,被媒体喻为“银行医生”。李文正在银行经营上经常有创新举动,并且业绩表现令人称赞,成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这当然也引起了林绍良的注意。
1972年的一次巧遇,为林绍良和李文正两人联手提供了契机。林绍良前往香港参加一个会议,在飞机上正巧与刚辞去汪印银行总裁职务的李文正相遇。在交谈中,林绍良对李文正非常赏识,认为他正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人才。当飞机在香港机场徐徐降落时,林绍良郑重邀请他到自己的“中央亚细亚银行”里出任总裁,并允诺给他17.5%的股份。当时,林绍良的银行总资产仅相当于“汪印”的三十三分之一,存款额也只有1%,实际规模比李文正供职的“汪印”银行小得多。可这家银行有林氏集团庞大的实力做后盾,日后的发展潜力将不可估量。李文正也被林绍良诚挚的邀请打动,便欣然领命。
李文正加盟中亚银行后,如鱼得水,专业优势得到了尽情的发挥。十年之后,中亚银行的资产总额扩大到原来的332倍,存款额增长1253倍,在印度尼西亚全国设有32处分行,建立起了全国最大的私人银行网。并且在新加坡和台北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纽约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中亚银行不仅在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也被公认为是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
智慧金言
林绍良的财产现在已经接近100亿美元,据说已经超过了香港地产大王李嘉诚和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被一些媒体誉为“世界华人第一富豪”。那么,林绍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他重视人才、善用人才。正如一个与他打过交道的商人所言:“林绍良事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他懂得量才用人,敢出大价钱。”
活学活用之二
尧举逸人,汤招有莘,周公采贱,皆得其人,以致太平。
一些人在感叹找不到人才的时候可能,人才就在他身边而被淹没了。有才华的人并无特殊的标记,若没遇到合适的机会,可能一辈子他们被埋没,永远无法展露出其特长来。但这并等于说,他们的潜能旁人不会察知。只有去接近他们,才能了解他们与众不同之处。
有些人选拔人才,唯学历、唯资历,错失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其实看重学历、资历也不错,学历、资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可以降低我们选拔的成本。但世事无绝对,持高学历和令人炫目的资历的人不一定都是精英;学历、资历较差的人中,也有“千里马”。因此,选拔人才不能人为设定一个门槛,而要以真实的能力作为判断标准,不拘一格降人才。
弹剑而歌的冯谖
话说在齐国有一个叫做冯谖的穷人,因生活穷困,便托人把自己介绍给孟尝君,希望在他门下混口饭吃。求贤若渴的孟尝君见有新人投奔自己,便亲自接待了冯谖。双方见面之后,孟尝君便问道:“你有什么爱好吗?”冯谖答:“没有。”孟尝君又问:“那你能做什么呢?”答曰:“什么也不能做。”孟尝君见只是个来混饭吃的,本想将其逐出,可是又怕此事传出后会有损于自己的声誉,于是便冷冷地说道:“那你留下吧!”
尽管冯谖最终被留了下来,但天天过的只是粗茶淡饭的日子。于是,他便每天都靠在门前的柱子上,弹着自己的佩剑唱道:“长剑啊,我们回去吧,这里没有鱼肉。”这事很快传到了孟尝君那里,于是孟尝君说:“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一般门客的待遇,让他有鱼吃好了。”有了鱼肉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剑啊,我们回去吧,这里没有车子坐。”左右的人又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车子坐吧!给他上等门客的待遇。”于是冯谖坐上他的车去拜访他的朋友,炫耀道:“孟尝君已经把我当成贵宾了。”
可是不久之后,冯谖再次弹着剑唱道:“长剑啊,我们还是回去吧!在这里不能养家糊口。”孟尝君他知道冯谖家中尚有八十老母,于是便定时派人前去供应他母亲的吃用。从此以后,冯谖便不再弹剑唱歌了。
不久,孟尝君要派人前去薛地收债,冯谖便主动报名接下了这份差事。临出发前,他问孟尝君:“债款收齐后,用它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吗?”孟尝君说:“看我家里还缺什么东西你就随便添置一点好了。”
冯谖到了薛地,把欠债的老百姓召集起来,借据核对完后,竟然假传孟尝君的命令,把借款赐给百姓,当众烧掉了全部借据。当然百姓是十分高兴。回到齐都,冯谖马上就前去向孟尝君复命。
孟尝君问:“债款都收齐了吗?为何回来得这么快?”
冯谖答:“都收齐了,还买了点东西回来。”
“买了些什么?”孟尝君问道。
冯谖说:“您说的是‘看家里缺什么东西,就买什么。不过经过我的考虑,您府里奇珍异宝、好狗好马、美丽女子都不少了。府里缺少的东西要算‘义’,所以我私自做主买了‘义’。”
孟尝君奇怪地问:“义是如何买的?”
冯谖说:“现在你只有一块小小的薛地,却没有抚育爱护那里的百姓,反而像商人一样牟取他们的利息。因此我私自做主假传你的命令,把借款赐给百姓,并烧毁了借据。百姓们都十分欢迎,这就是我给您买的‘义’。”
孟尝君很生气,可是又觉得对方说得在理,于是便道:“先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第二年,齐愍王听信谗言将孟尝君赶出了都城,孟尝君只好回他的封邑薛地。走到离薛城还有一百里的地方,孟尝君惊讶地发现,全薛地的百姓无论老幼都在路上夹道欢迎自己前来。孟尝君深受感动,回头对身后的冯谖说:“先生替我买的‘义’,今日终于见到了。”
冯谖见孟尝君终于醒悟,于是便前去魏国劝说魏王请孟尝君前来协助魏国。齐愍王见状,急忙派人请孟尝君回朝。张照冯谖之前的计策,孟尝君拒绝了魏国的邀请,回到了齐愍王身边,并将诬陷自己的人狠狠整治了一番。朝中众人见状,再也没人敢诬陷孟尝君了。于是,孟尝君之后在齐国为相的数十年中没有丝毫灾祸。
智慧金言
冯谖是个极有才智的人,因生活落魄才不得不寄人篱下。他弹剑的目的,就是想试探孟尝君是否真正赏识他。可他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够奏效,则完全仰仗孟尝君豁达的心胸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睿智。
小商贩里的大经理
美国著名的萨耶·吕贝克百货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理查德·萨耶,最初不过是个做小本生意的商人,可是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他以别人难以企及的发展速度,打造了一艘零售业航空母舰。
在事业的早期,由于萨耶和他的合伙人吕贝克各司所长,密切合作,他们的公司发展很快,销售额连年增长。可快速增长让两人感到有些难以招架。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自己并不具有领导大公司的才能,必须找一个能干的人来担当重任。
以找一个能经营上百万生意的人才,比找一个伙计难多了。虽然他们尝试过各种途径,却一直未能聘请到合适的人。
有一次,他发现妇女中突然流行一种衣料,这种衣料他也在销售,但并不受欢迎,长时间处于滞销状态。出于生意人的敏感,他开始了解其中的缘由。
原来,几天前当地的一个游园会上,活跃在当地社交圈中的几个名女人不约而同穿上了这种布料制作的时装,在活动中出尽了风头。活动结束时,在场的每个妇女都收到了一份传单,上面注明了销售这种布料的商店。
爱赶时髦的妇女如获至宝,纷纷前去抢购。萨耶闻讯后,也想去看个究竟。到那家店铺一看,只见人头攒动,女人们争先恐后在抢购。这时从里边挤出来一个店员,在墙上贴了一张告示:“布料已售完,明天有新货到。”那些争相抢购的女人,恐怕明天买不到,纷纷预交货款。店员还忙着解释:“这种法国产布料原料不多,难以充分供应。”萨耶立刻明白,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销售活动。他心里说:“这个老板做得太高明了。”一打听,这个人名叫路华德。
萨耶感到,这个布贩子正是自己要找的人。不管他的面貌还是年龄,都要想办法去请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