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如麻,天下不服。杀人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杀人再多也没用。救人的人比杀人的人更能成为领导者。救人等于救势,就会被众人拥护。唐僧有大慈大悲之心,在小子城救人无数,当然深得彼国人士敬重,也当然深得弟子们真心拥戴。
唐僧救人无数
见《西游记》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一日,师徒四众来到一个所在,既名比丘国,今唤作小子城。大街市上行走多时,看不尽繁华气概,但只见家家门口一个鹅笼。
三藏道:“徒弟啊,此处人家都将鹅笼放在门首,何也?”
八戒听说,左右观之,皆是鹅笼,排列了五色彩缎遮幔。呆子笑道:“师父,今日想是黄道吉日良辰,宜结婚姻会友,都行礼。”
行者道:“胡谈!哪里就有家家都行礼!其间必有缘故。等我上前看看。”
三藏扯住道:“你莫去。你嘴脸丑陋,怕人怪你。”
行者道:“我变化个法儿去来。”
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蜜蜂,展开翅,飞近边前,钻进笼里观看,原来里面坐的是个小孩儿。再去第二家笼里看,也是个小孩儿。连看八九家,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身,更无女子。有的坐在笼中顽耍,有的坐在里边啼哭;有的吃果子,有的或睡坐。行者看罢,现原身,回报唐僧道:“那笼里是些小孩子,大者不满七岁,小者只有五岁,不知何故。”
三藏见说,疑惑不定。忽转街见一街门,乃金亭馆驿,长老喜道:“徒弟,我们且进这驿馆去。一则问他地方,二则撒和马匹,三则天晚投宿。”
沙僧道:“正是,正是,快进去耶。”
四众欣然而入,只见那驿丞接入门,各各相见。叙坐定,驿丞问:“施主自何方来?”
三藏言:“贫僧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今到贵处,仅借高衙一歇。”
驿丞即命看茶,茶毕,即办支应,命当值的安排管待。
三藏道谢,又问:“今日可得入朝见驾,照验关文?”
驿丞道:“今晚不能,须待明日早朝。今晚请于敝衙门宽住一宿。”
少顷,安排停当,驿丞即请四众,同吃了斋供。又教手下人打扫客房安歇。三藏感谢不尽。
既坐下,长老道:“贫僧有一件不明之事请教,烦为指示。贵处养孩儿,不知怎生看待。”
驿丞道:“天无二日,人无二理。养看孩童,父精母血,怀胎十月,待时而生;生下哺乳三年,渐成体相。岂有不知之理!”
三藏道:“据尊言与敝邦无异,但贫僧进城时,见街坊人家,各设一鹅笼,都藏小儿在内。此事不明,故敢动问。”
驿丞附耳低言道:“长老莫管他,莫问他,也莫理他、说他。请安置,明早走路。”
长老闻言,一把扯住驿丞,定要问个明白。驿丞摇头摇指,只叫:“谨言!”三藏一发不放,执死定要问个详细。
驿丞无奈,只得屏去一应在官人等,独在烛光之下,悄悄而言道:“适所问鹅笼之事,乃是当今国主无道之事。你只管问他怎的!”
三藏道:“何为无道?必见教明白,我方得放心。”
驿丞道:“此国原是比丘国,近有民谣,改作小子城。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作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岁。其人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色美,宠幸在宫,号为美后,近来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无正眼相觑,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弄得精神瘦倦,身体羸病,饮食少进,命在须臾。太医院检尽良方,不能疗治。那进女子的道人,受我主诰封,称为国丈。国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寿。前者去十洲、三角,采将药来,俱已完备。但只是药引子厉害: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水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被养在里面。人家父母,惧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传播谣言,叫做小儿城。此非无道而何?长老明早到朝,只去倒换关文,不得言及此事。”言毕,转身而退。
唬得个长老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
八戒近前道:“师父,你是怎的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睡觉,莫替古人担忧。”
三藏滴泪道:“徒弟啊,你是一个慈悯的!我出家人,积功累行,第一要行方便。怎么这昏君一味胡行!从来不见吃人心肝,可以延寿。这都是无道之事,教我怎不伤悲!”
于是师徒几个大力相救,打死了妖怪国丈和妖精美后,将国王医治,拯救了一城小儿。
唐僧服众手段九:
一心怜人,
一心救人。
我有一心,
我有万人。
此手段要点:见死必救,不必管自己有没有能力。
弱者才会去救人。
救人之际,他没想到自己弱不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他只想到去救人。
救人挥发出他的善心。
救人激发了他的潜力。
救人使他成为强者!
从前有个八十岁的老人,在河边散步,忽然看见一个小孩掉进了水里。老人奋不顾身扔掉拐棍,“扑通”一声跳进河里,三下两下就把小孩救上来了。
在跳水之际,他恢复了青春。
他何曾想到自己是个八十岁的老弱之身?
弱者才会救人。
这是因为,人一弱就会收敛,就会恢复自己的性本善。
而人一旦恢复性本善,就可以因内心平静而自得,因自信而强大。
还有个故事,也是讲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在街上走,这时身边传来打架的声音,他一看,是一伙泼皮在打一个青年。老人愤怒极了,一人箭步迈过去,大喊一声“你他妈给我住手!”震住了那伙人。那伙泼皮见是个老头,想上前揍他,又见这老头脾气这么暴躁,怕把他打死了收不了场,只好忍住冲动,任这老头把他们大骂了一通,又眼睁睁地看着这老头把地上那青年扶起,边骂边走了。
强者是不会救人的。
因为他不屑于动手。
更因为他聪明,怕遇见强者更有强中手。
因此我要赞美弱者,关键时候只有弱者才会去救人,这个世界是被弱者拯救出来的。
唐僧是个弱者。
他不会打打杀杀。
但他善心不灭,看见不平之事,马上挺身而出,这何等可贵。
一只飞蛾去扑火必死无疑。
一万只飞蛾去扑火,火必灭。
唐僧就是用这种飞蛾扑火的精神去拯救他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了拯救地狱,他可以死上一万次。
拯救地狱。
下一步就是拯救天堂。
只要你去拯救别人,那么你就不是弱者了。
请记住:任何时候弱者的联盟强过强者的联盟!
十个富人加起来还是富人,十个穷人加起来就可以翻身。
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越是弱势,一旦爆发力量就越大。
谁掌握了弱势群体,谁就是社会的老大。
唐僧作为管理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永远关注弱势群体,他永远在拯救他人。并且,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弱者,他认为自己比孙悟空还强大,比所有的妖怪都强大。事实也正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唐僧一路上深得他人敬仰,他带头救人无数。具体救人的人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发心者却是唐僧。唐僧一路教化弟子,感化众人,功德无量。
发心者制人。
发力者制于人。
唐僧只管发号施令,具体事务自然有孙悟空等人去做。他们师徒的这种分工是科学的,非常有效。
作为管理者,不需要有过强的个人能力,他只需要发心就可以了,发力者有的是。
任何事情发心最重要。
当救人之际,你不发心你就是禽兽,众人不发心那个人就死定了,那么众人就不是众人,就是一群禽兽。
他发什么心,你就是什么人。
你发一颗善心,你去救人,那么你必为大。
众人的心归于你。
因为你发心,你就成为众人的中心。
人群是一团散沙,你要成为一个中心点,一个圆心,那么再散的沙,也会凝聚在一起。
你去救人,那么众人就会跟你走。
你就自然而然成为领导。
从来没有一个人莫名其妙就成为领袖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一块铁就会生锈。
你什么也不种,就只能吃野草。但你不是牛羊,因此你只有去死。
牛羊看起来什么也不种就有草吃,但它们将奉献出自己的肉给人吃,它们是以自身为野草,自己种下自己,这也是业报。
凡是什么也不种的人,他就会成为别人的粮食。
凡是多种善果的人,他就可以从任何地方摘到更多的善果,并且甘甜。
《圣经》上说:
“没有一个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众人也都蒙大恩。”
就这样,把自己奉献给大家的人,成为大家的公用,也就是说成为公众人物,进而成为领袖。
你不说想当头吗?那就要带领众人,为众人做工。
重点是要去救人。
杀人如麻,人人不服。
杀人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杀人再多也没用。成吉思汗当年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最后短短几十年帝国又被瓦解。
救人的人比杀人的人更能成为领导者,他身后的人甩也甩不掉。古书上讲,大禹治水成功后,洗净身上的泥,拍拍手说:“好了,这下我可以回家带小孩了。”没想到他身后早就跟了一大群人,大禹要回家,他们也跟着去。不但如此,大禹的家门口早就堵满了人,从屋里到村口全是人在等他望他。大禹到哪里都被人跟随,怎么甩也甩不掉,因此只好做了众人的王,史称“禹王”。
救人等于救势,就会被众人拥护。
唐僧有大慈悲之心,在小子城救人无数,当然深得彼国人士敬重,也当然深得弟子们真心拥戴。
他必须做领袖,他推都推不掉。
唐僧如果说“我不干了”,那么他的上司不会同意,他的下属也不会同意。
此事妙就妙在他已经无须造势,只需要顺势行走,自然会成为事业核心,众人领袖。
高明的领导者应如唐僧。他自己不造船,他只需要搭顺风船,再把众人招呼上船,那么他就是老大。
船在哪里?
船是现成的。
别人早就为你造好了,泊在那里,只是你看不见。
或者说,你不敢要。
怕什么呢?凡是你喜欢的,你尽管拿去。
唐僧兵法:
1.救人一百,跟随者一千。
2.你只需要下命令就可以了,具体事情找人去办。
3.最得力的人就是你救过的那个人,如唐僧之与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