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三十岁中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曾两次到西北边疆,在高仙芝、封常清的幕府中度过了六、七年的边塞生活。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经杜甫、裴荐等的推荐,任右补阙。因“频上封章,指述权佞”,被贬为虢州长史。代宗宝应元年(762),作为李适的掌书记参加讨伐史朝义。大历元年(766),为杜鸿渐的幕僚,随军前往蜀中平乱。入蜀后,做过一年多的嘉州刺史。罢官后病死于成都旅舍。
岑参是盛唐时期负盛名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有的是感事抒怀,有的是咏叹怀才不遇,有的是斥责安史叛乱,但最有成就,历代广泛传诵的是边塞诗。岑参较长时期在西北边地,对戍边军旅的生活,边地的自然风光,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都有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因而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边塞诗。这些诗篇,歌颂了保卫边疆的正义战争,反映了边防将士不畏艰苦、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描绘了边地奇丽景色,赞扬兄弟民族优美的音乐舞蹈,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具有雄奇瑰丽,昂扬奔放的艺术风格,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岑参诗歌的语言独具特色而又通俗明快,韵律和谐自然。
岑参的诗,在当时就为人所推重而广泛流传。杜甫就非常称赞岑参的诗歌,在《九日寄岑参》一诗中说:“岑生多新诗。”杜确在《岑嘉州集序》中说岑参的诗“属辞尚清,用意尚切,……迥拔孤秀,出于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他们的评语,说明了岑参诗歌在唐代诗坛上的重要地位。
有《岑嘉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