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
1815300000002

第2章 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②。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③。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④。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⑤。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⑥。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⑦。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⑧。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⑨。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⑩。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①述怀:陈述自己的怀抱、志向。诗题又作《出关》。

②中原:原指黄河南北一带地区,这里代指中国。逐鹿:指争夺政权。《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以鹿比喻政权。投笔:东汉班超少时做抄写文字的小吏。一天,他奋然投笔长叹:“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来他立功西域,封定远侯(见《后汉书·班超传》)。这里作者以投笔从戎的班超自比。戎轩:战车。事戎轩:从事征战活动。

③纵橫计:即“合纵连横”之计,这里指魏徵多次向李密进献谋取天下的策略。战国时,策士苏秦主张山东(崤函之东)六国(齐、楚、燕、赵、韩、魏)联合抗秦,叫做“合纵”(也作“合从”);张仪游说六国去事秦,叫做“连横”(也作“连衡”)。不就:不成。慷慨志;奋发有为的雄心壮志。

④杖:持,拿。策:马鞭。杖策:扬鞭驱马。谒(yè 业):晋谒,进见。天子;指唐高祖李渊。关:指潼关。

⑤“请缨”句:作者以终军自喻。终军,字子云,汉武帝时人。《汉书·终军传》载:“(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缨:绳。系:缚。粤:同“越”。南粤:这里指南越王。凭:依靠。轼;车前横木,这里代指车子。凭轼:乘车的意思。下:使敌人降服,这里是使其归附的意思。东藩:东边的属国。“凭轼”句是以郦食其(lì yì jī丽异基)自喻。郦食其,西汉初人,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自请出使齐国,说降齐王田横,作为汉之东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这两句用终军和郦食其的典故,表示作者要为唐高祖李渊统一天下而效命。

⑥郁纡(yū 迂):指山路曲折艰险。陟(zhì 致);登,升。岫(xiù 袖);山峰。出没:时隐时现。

⑦古木:老树。这两句说,飞鸟鸣于古木,夜猿啼于空山,一片荒凉冷落景象,令人心惊。

⑧伤千里目:《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里指行程中所见的荒凉冷落景象,令人凄伤。九逝魂:《楚辞·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九:表示多次。这里是有感于旅途遥远艰险而喟叹。

⑨惮(dàn旦):畏,怕。怀:念。国士:一国之中杰出的人才。国士恩:以国士相待的恩情。这两句说,我哪里不怕路途的艰险呢?只是深感天子以国士相待的恩情。

⑩季布:西汉初人,以重信义而闻名关中。《史记·季布列传》载楚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无二诺:极讲信用,一言为定。侯嬴;战国时魏国人,信陵君的门客。秦国侵赵,侯嬴设计替信陵君盗出魏王的兵符,发兵救赵,因年老不能随行,也为了保守盗符的机密,履行自己的诺言,以自杀来报答信陵君知遇之恩(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这两句用季布、侯嬴的典故,表示作者坚决完成使命的决心。

感:念。意气:指志趣投合,君臣际遇,必须实践诺言,感恩图报。谁复论:哪个还去计较。

公元六一八年,唐高祖李渊称帝,但太行山以东还有李密的旧部不肯降唐。魏徵“自请安辑山东”,以唐王朝使者的身分,东出潼关去安抚、劝降,写下这首政治抒情诗。诗中通过回忆昔日投笔从戎的往事,着重表明自己不畏险阻,要以实际行动安抚山东,以报答唐高祖知遇之恩的情怀。全诗笔力雄健苍劲,感情激昂慷慨。在形式主义诗风还在流行的初唐,这是较突出而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