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大全集)
18181500000043

第43章 足量的爱就是最好的养料(1)

▲女孩的成长需要不断的确认被爱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女孩在家里玩布偶,爸爸在一边看报纸。突然,爸爸站起身,放下报纸。好像想起什么事情一样,骑着自行车就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这个小女孩一辈子记得那个下午,爸爸怎样离开家门,妈妈后来怎样痛哭流涕。直到她结婚后,每当看到丈夫拿起报纸,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去关上房门。她害怕他也会和爸爸一样一去不回。

这个故事如果发生在男孩身上,结果会如何,无从考证。但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影响是真的。就像一本小说的书名那样,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女人从小女孩开始,就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欲望。

育儿专家们经常会提醒年轻的父母,不要把女孩单独留在家里太久。因为女孩比男孩有更强烈的不安全感;同时也有很多老师们会说,不要批评女孩子,因为女孩子更容易不自信。女孩经常会为了小事情和父母大吵一架,看起来像是在斤斤计较,其实是因为女孩子更需要父母不断地表达对自己的关心,她们对爱永远有需求。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画画画得很好的小女孩,报名参加了一个课外辅导班。她的老师非常欣赏她,经常表扬她的作品,这个女孩子的画越来越好了。

后来,由于老师有事情,就请了自己美院的一个同学来继续教孩子们画画。新来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和朋友了解过这个班的情况,他知道有一个女孩画得很好,不用特别操心。于是他开始代课之后,很少去看女孩的作品,也很少让同学们看女孩的新作。

渐渐的,女孩觉得新来的老师不喜欢自己,就开始不去上绘画课。

有一天,女孩的母亲问她:“你怎么不去上绘画课呢?以前你不是最爱去的吗?”

“妈妈,我觉得新来的老师不喜欢我。”

“怎么这样说呢?”

“以前的老师总是会关注我的作品,但是现在这个老师完全不在意我画得好不好。”女孩对妈妈抱怨到,看得出来,她真的很在意老师对她的看法。

“老师不关心你,一定就是因为他不喜欢你吗?也许他是觉得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才没有怎么管你。还有比你更需要辅导的同学等着他啊,所以他顾不上你了。”

“可是我以前的老师就经常关心我的作品!”女孩哭了起来。

这时候,妈妈突然想到自己和爸爸经常在女孩面前表扬表哥表姐,很少提到自己的女儿,于是决定和孩子好好谈谈。

“先别难过,妈妈给你分析一下你就会明白了。其实你最伤心的不是你自己的画画得不好,而是你现在的老师没有之前那个老师那样器重你,是吗?”女儿没有说话,看来妈妈分析的不错。

“其实每个人表达自己看法的方式不同,但是内心的想法是一样的。就像这两位老师,可能都很欣赏你,但是一个会自然而然地表扬你,另一个就会把对你完全地放心看成是对你的表扬。”女孩似乎没有很听懂,妈妈接着说道:

“就像妈妈和爸爸经常会在你面前表扬哥哥姐姐,那并不是因为我们更爱哥哥姐姐,我们表扬别人,恰恰是为了激励你。其实我们心中最爱的当然还是你。”

女儿脸红了,妈妈似乎说中了她的心事。

“不一样……”女孩开始思考妈妈说的这个问题,虽然她没有完全明白妈妈的话,但她将带着这个疑惑继续学习绘画,并在老师那个得到答案。

《读者》上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黑人小孩走在大街上,不自觉地就被街上五颜六色的气球吸引了。他看见很多孩子买了气球,有的一放手,气球就飞上了天空。粉的、红的、蓝的、青的……突然,他看到了一个黑色的气球。

“先生,黑气球也能飞上天吗?”孩子问卖气球的男人。男人似乎看出了孩子的疑问中还有更深的含义,他取出一个黑色的充气气球,放在孩子手里:“黑气球当然也能飞上天空了,其实气球能不能飞起来,重要的不是它们的颜色,而是它们内在的气体。如果里面都是充的氦气,它们都能飞起来。你看!”说完拿起黑色的气球,松开手,它缓缓上升,越飞越高了……★

黑人小孩其实是想问:“我能和别的孩子一样优秀、活泼、快乐吗?”对肤色的迷惑不解,转移到了对气球颜色的好奇上。卖气球的男人的回答解开了孩子心中的谜团,也是在帮助孩子确认自我,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女孩在自信心和安全感上都有点劣势,这时候也需要父母帮助女孩来确认自己。

给父母的建议:多多表达对女儿的爱

“我爱你”这句外国人天天挂在嘴边的话,中国父母怎么说都说不出来,好像我们天生就少了这根筋,但当我们听到女儿的口中说出“爸爸我爱你”这样的话的时候,心中还是会和吃了蜜一样的甜,可见我们并不是不喜欢这样直露的表达方式。如果爸爸妈妈也能对女孩大声说出“我们爱你”,女孩肯定会很开心。

其实,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说只是其中一种。我们的语言可以是肢体动作,也可以是白纸黑字。

当女孩放学回家之后,给她一个拥抱,一个吻;当女孩过生日的时候,给她写一张贺卡,表达对她的爱和感谢等等,都能温暖孩子的心灵。

家庭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都是在各种各样的生活细节中完成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平时与女孩的对话方式。父母可能经常会说一些无心之语,让女孩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比如:

“别人家的姑娘一回家就忙进忙出,我们家的还好,尽给我们添麻烦。”这样的比较的话,让女孩对父母有抵触的情绪;

“你别管,不添麻烦就好了。”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女孩参与家务劳动,缺少一份我为家庭做贡献的参与感;

“你真是投错胎了,本来应该是个男孩的。”这样的话容易让女孩向男孩性格发展,她会以为现在的男孩个性很好,并趋向偏激;

“别打扮得像个妖精。”现在很多女孩子爱美,会打扮得奇奇怪怪,父母看不惯。但不要说她的打扮完全不对或者没有品位,最好是说“你穿淡颜色的衣服更配你的皮肤。”这样的建议性的话。女孩在打扮上比较敏感,就算是父母,也不要妄自评头论足。

▲妈妈要多给女孩关心和尊重

母女关系一直是家庭中很奇怪的一对关系,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妈妈是女儿的主心骨,女儿什恶魔事情都要妈妈关系和帮助;但等到女孩十多岁之后,渐渐就不喜欢妈妈管这管那,有时候还会对妈妈发脾气;到了女孩当了妈妈,两人的关系又会再度好起来,这时候是两个母亲之间的“惺惺相惜”。其实,在女孩的一生中,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最值得信任的人就是妈妈。一个家庭里没有了爸爸会少一份安全感,没有了妈妈则会少一种家的味道。在富养女孩中,妈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很多初为人母的人都会很好奇:“女儿,妈妈该怎样爱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妈妈们开始意识到爱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在女孩十岁以前,妈妈的爱主要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照顾上;而当女孩十岁以后,就体现在对女孩的信任和放手上。简单的说,女孩十岁以前,妈妈主要是关心她;十岁以后,妈妈主要是尊重她。

工作太忙而忽略了孩子的妈妈,需要看看一些成功的女性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比如说郑李锦芬女士:

“我觉得两者必须要做好,我希望两者都可以兼顾。事业的成功可以为我们带来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但是家庭的美满、和谐是我一辈子的事情。我是一个‘贪心’的女人,我希望两者都可以兼得。”“2007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颁奖礼上,当主持人问郑李锦芬“家庭和事业如何兼顾”时,温文尔雅的郑李锦芬毫不讳言自己的“贪心”,坦言事业和家庭对她来说同等重要。

作为安利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和安利大中华区行政总裁,郑李锦芬的生活是和“常年奔波”这四个字联系在一起的,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是常有的事。然而,郑李锦芬不仅事业有成,而且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她承认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女性,谈起自己的丈夫和3个儿子,郑李锦芬充满幸福。她知道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她也深知营造一个快乐家庭的重要性。

只要没有非参加不可的应酬,一定要回家陪伴丈夫和3个儿子——这是郑李锦芬一个雷打不动的原则。在她看来,一个成功女性应该同时拥有成功的事业、家庭与自我。郑李锦芬非常关心自己的3个儿子。“只要一个电话,我会立刻把他们的问题当做首要问题。我们也有很多交流,每一两个月,我会单独跟我的一个儿子共进一次午餐,就只有我们两个谈谈心。”说到这些,郑李锦芬幸福地笑了。而且,为了颐养性情,在工作之余郑李锦芬还学起了粤剧。除了成功的事业,生活的美好点滴,“贪心”的郑太一样也不放弃。

更为重要的是,这并没有影响上司对她业务能力上的评价,安利全球总裁德·狄维士说:“在我眼里,她就是最好的。”

同样是事业型的女性的雅芳总裁钟彬娴,也曾经拒绝白宫的邀请,只为参加女儿的学校活动;杨澜曾经为了带孩子专门休息了一整年的时间,此类的人物数不胜数。

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妈妈的工作确实能补贴家用。但工作并不意味着将母亲的责任也推掉,有很多人都能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过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刚做母亲的年轻妈妈们,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来对待女孩的成长。女孩在幼儿阶段,需要妈妈的关心,越多越好。

而当女孩渐渐长大成人之后,就要妈妈“懂得放下”,放下以往万事关心的习惯,让女儿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也可以给妈妈们留出空间来自己成长。

有一位女作家的女儿正值青春期,不知怎么爱上了重金属的音乐,每天都开很大的声音来听那些震撼性的音乐。有一天,妈妈请求女儿:“把声音关小一些吧。”

“这是我的愤怒,只有放大点才有感觉!”妈妈很无语,她不知道女孩才十多岁,有什么可愤怒的,但是身为作家的她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情感,她默默回到自己的房间。

这样持续了一两个月,妈妈渐渐也爱上了重金属的音乐,并且和女儿一起听各种各样的CD,女儿和她的关系渐渐好了起来。

当然,对女孩的教育不是以10岁为一个临界点,然后过了10岁生日那天就要变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关心和尊重当然一直都要有,不过一段时间侧重前面,一段时间侧重后面而已。

给父母的建议:感受和女儿一起成长的感觉

妈妈们在少女时代,肯定有过写日记的习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就越来越没有精力去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了。

其实,做妈妈就是一个很好的重新开始的机会。不仅分娩的痛苦不亚于一次重生,教育女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妈妈不妨捡起手中的笔,或者开通一个博客,记录自己和女儿之间的点点滴滴。

有一个妈妈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每天都带着期望的好心情去接女儿回家,路上会跟女儿聊今天在学校的事情。一直都以鼓励的形式来对待女儿在校的点点滴滴。也许是做为母亲的心太过于“望女成凤”了。 一直以来对她做任何事情的要求都是让她以姐姐的姿态去面对每一件事情。女儿是得到了不少的进步,同时也助长了许多不好的习惯。如:对人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对我和她爸爸也没有礼貌,特别是她爸爸,总感觉他俩的身份给调了位。

“再则是女儿学习二胡让我和她爸爸是头痛的无法形容,现在我的心里也在打退堂鼓。是给她学还是不给她学,想想学习了一年多了,就这么放弃了觉得很是可惜。唉!有时我也觉得学习二胡把女儿很多的坏习惯的学习起来了。如:磨蹭。

“真的的不知道怎样爱你?会让你不受伤,让你能成长的快乐!又让爸爸和妈妈过得比别人好——你的优秀是我们的骄傲。”

文章没有写完就收笔了,可能是孩子已经要回家了吧。虽然,从这样的日记中看不到什么具体的进步,但是妈妈带着这样的思考去教育孩子,肯定会有所改进。当她拿到一本教子书的时候,她的收获也比一般的家长要大。因为她之前做了功课,有了思考。

写养育手记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帮助妈妈舒缓一下情绪。养育女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妈妈肯定也会有很多的情绪需要调整,很多委屈需要倾诉,写日记就是很好的渠道。而且,妈妈写过之后再回来看看自己当时的心情,不仅会发现女儿在成长,妈妈也在成长。

我们常说换位思考,其实真正能做到换位思考是很难的。人最困难的就是驾驭自己的感情,因为冲动的时候容易失去辨别力。妈妈有时候会对女儿说一些严重的话,或者做有点过分的事情,这些事情过去之后,妈妈是可以看出来自己的问题的。

所以,假如你想要给女儿一分贴心的爱,就拿起笔开始记录你们共同的成长吧。

▲父爱的影响力无穷大

母亲对女儿的照顾往往是从生活中的琐事体现出来的,而父亲对女儿的照顾则集中体现在了精神引导上,很多杰出的女性都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是英国某小城的一家杂货店店主,他称女儿“玛格丽特”。在玛格丽特5岁生日那天,父亲把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从此,父亲着意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坚强独立的孩子。当她7岁时,父亲带她到图书馆去,鼓励她看三类书: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书籍。

罗伯茨刻意为女儿创造一种节俭朴素、拼搏向上的家庭氛围,因而玛格丽特早年的生活清淡艰苦。罗伯茨与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训练她机智沉着、语言犀利、充满感染力和穿透力的雄辩才能。11岁时,玛格丽特进入凯斯蒂女子学校。在辩论俱乐部的辩论会上,她的辩论思维敏捷、观点独到、讲话准确、气势磅礴。

入学后,玛格丽特看见了同龄人的生活远比自己轻松。她回家鼓起勇气跟威严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罗伯茨平静地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也跟着去。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么办,不要随波逐流。”见她仍有怨气,罗伯茨继续说:“爸爸并不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其他人一样,沉迷于玩乐,那样肯定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决定吧。”听了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不说话了。

“孩子,永远都要坐在前排。”这是父亲经常对她说的话。从小,父亲对她的教育就非常严格,而她自己也一直争取成为最好的。在学校里,她永远都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她以出类拔萃的成绩顺利升入最好的文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