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大全集)
18181500000057

第57章 好性格让女孩受益匪浅(1)

▲激活女孩内在的好脾气

相对男孩,女孩比较脆弱,娇气,意志力差,承受挫折能力不强,更容易导致她们发脾气。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一些年轻的父母抱怨说,“稍不如意,脾气就上来了。打也不听、骂也不灵,哄她吧,她还更来劲!”

有些父母会觉得这样的女儿简直无可救药,索性就用自己的坏脾气去好好教训她一番,但最后效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样的情况下次还会出现,并且会在女孩内心留下创伤,伤害彼此感情。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这样的孩子。这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现,自制力是能够完全自觉的。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意志的重要品质,是情商的重要因素。

那么对于孩子的“牛脾气”,家长应该怎样处理呢?甜甜父母的做法大家不妨效仿一下。

★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甜甜突然想吃冰激凌。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门了,爸爸妈妈试图跟她解释,劝她明天再吃。

然而,甜甜的脾气却上来了,她倒在地上大声叫喊,用头撞地,用手到处乱抓,用脚踹所有够得着的东西……

爸爸妈妈被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努力克制自己的火气,暂时没有任何语言和动作。 甜甜已经叫喊半天了,她奇怪地发现,居然没有人理她。于是,她又重新按她刚才的“表演”闹了一番。这次爸爸妈妈坐了下来,静静看着女儿,没有任何语言和动作。

甜甜不服气地又开始了第三次“表演”,然而爸爸妈妈还是没有任何表示。最后,甜甜大概也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她自己爬起来,回房间睡觉去了。

从此,甜甜再也没朝别人乱发脾气,甜甜的乱发脾气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了。★

每一个女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一定的脾气,但是有些脾性是不好的。不良的脾性养成后会对他人造成不良的影响,孩子的“牛脾气”就是父母溺爱的结果。

当你的女儿“牛脾气”上来时,此时千万不要上前制止,或者劝解。如果那样做的话,孩子会更撒娇,长久这样脾气会更倔强。此时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冷观,就像甜甜的父母那样, 孩子就会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中意识自己的错误,渐渐收敛起自己的“牛脾气”。

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一个随意发脾气的孩子,可事实上发脾气是女孩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就要循循善诱。如果家长引导得不好,孩子就会养成乱发脾气的习惯,变成一个暴躁的孩子;引导得好的话,孩子的脾气就会成为每一次教育孩子成长的契机。

要让孩子心平气和地生活,改掉喜怒无常的坏情绪,最有效的办法是采取置之不理的方法,进行“冷处理”,让其自动消失。

★王先生夫妇最近被女儿的坏脾气折磨得头疼死了。

女儿莉莉仅6岁,脾气却暴躁得厉害,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即使是跟她讲道理,她也听不进去,如果父母不按照她说的去做的话,她就一直吵闹、哭喊、在地上打滚,手里有什么东西都会顺手扔出去。

为此,王先生夫妇想尽了办法,他们打她,苦口婆心地教诲,罚她站墙角,赶她早点上床,责骂她,呵斥她,给她讲道理……简直拿出教育男孩子的方法来,仍然不奏效!一有事情莉莉还是会大发雷霆,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当孩子遇到情绪不好乱发脾气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不能火上加油,更不应该用过激的话和粗暴的行为制止她,而是要等到孩子平静以后,我们再去耐心地和孩子谈话来慢慢开解她。要是孩子在众目睽睽下发火,家长绝对不可以顺从她。不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当着别人的面发火就常常顺着她,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发脾气是没有用的。

给父母的建议:激活女孩的好脾气,告别坏脾气

教育家威特认为,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她也有自己狡诈的办法,她们往往掌握了家长爱面子的弱点发起进攻,家长要尽量避免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这个弱点。如果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过分的要求,家长可以间接地答复她,告诉她回家以后或者是客人走了之后再说。但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帮助她。

要改掉女孩的坏脾气,家长首先保证不能一味的向孩子“俯首称臣”,当孩子发脾气时,适当地采取“横眉冷对”的方式,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学到正确的东西。

在遇到女孩发脾气时,家长可以试着对孩子说:“你真的很生气!生气没有关系,但是你得用语言而不是用行动告诉我到底是谁或什么事情惹你生气了。”耐心倾听孩子得倾诉,而不要说:“你不应当生气。”当孩子感到不安时,有时她也无法识别自己的情绪。让她知道过一会儿之后也没关系,只要她愿意,你随时都可以与她交流。

家长也可以通过满足孩子的需求来平息她的怒气,比如问孩子:“你是不是因为爸爸妈妈可以比你晚睡生气呢?没关系,等你长大了以后,你也可以像我们这样的。”

如果女孩和别人打架了,在批评的时候不要偏袒任何一方。告诉她们:“孩子们,我看得出你们现在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可以先冷静一下再试着解决这个问题,但我是不会偏袒哪一方的。”如果孩子发生争吵时,让她把话说完,或者拥抱她而不是与她争论。征求孩子的意见,而不要仅仅告诉她该怎么做。当你意识到和孩子之间有了矛盾时,马上要说:“我不想控制你,但希望得到你的配合。现在让我们都冷静思考一下,看怎样解决问题。

家长还可以多培养女孩的才艺,在艺术的熏陶下慢慢告别坏的脾气秉性。如果孩子年龄较小的话,可以平时多给孩子讲讲关于女孩善于控制情绪、举止优雅的小故事;当孩子年龄稍大一些,就应该直接告诉她,一个受人欢迎的女孩,首先要具备的就是高的情商,也可以举一些事情,让她体会到高情商对于女孩的重要意义。

告诉孩子如何看待生活,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烦恼,有顺心也有不顺心。没有事事如愿的事,也没有天天有苦恼的事。不会乐观地生活,辩证地看问题,不必逃避现实,也不必太在意结果。

▲杜绝任性的“大小姐”

任性似乎是女孩子的天性,若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小嘴一撅,就哭个不停,生气的父母实在受不了,竟也学着和孩子一起任性起来,拉她,扯她,骂她,打她,却也不会心平气和地和她谈上一谈,很多时候孩子的任性是善意的,如果父母也学着任性,那就不应该了。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也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随着生理发育,幼儿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但是却不能像成人那样对这些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孩子只会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她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而家长多以成人的思维去考虑孩子参与的结果,完全忽略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实际上,这种情绪和兴趣,正是孩子心理需求的一种表现方式。

★5岁的苏苏看到邻居小朋友的一辆遥控小汽车很好玩,回到家后,便向妈妈提出了要求:“妈妈,我要小汽车。”

“好,”苏苏妈满口答应下来,“明天去买,今天商店关门了。”

“不,我要小汽车,我现在就要。”苏苏坐到地上,哭叫起来。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苏苏妈急了,一把拉起苏苏,“都答应你了,你还想怎样。”

然而,苏苏却一直没有安静下来,她反反复复地重复着那句话:“我要小汽车,我要小汽车……”★

这件事情从表面看来是苏苏太任性,在无理取闹。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她看到那个小汽车上有个小灯在一闪一闪的,她很想知道那个小灯为什么会闪亮,这是一种好奇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和满足时,苏苏只能以哭闹来表示抗议。

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孩子,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想弄个透彻,这原本是好事。但是,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实情中表现出来。这种任性,实质上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家长初始没有重视他的心理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切不可简单地以孩子任性来对待。只要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认同这种需求,给以足够的重视。例如,上文中的苏苏妈妈,就完全可以和孩子聊聊那辆小汽车,聊聊车上的小红灯,并对明天和孩子一同买、玩小汽车进行想象。相信解决孩子的任性并非难事。

孩子产生任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由于孩子的认知水平不高,不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由于活动能力比三岁前大有进步,于是在活动中追求自主,力图表达自己的意志,因此,常常不肯按照家长的意图来办事。

其次,如今的父母大多过于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甚至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迁就答应,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直到家长让步为止,渐渐地,孩子发现了,只要自己坚持,家长就会让步,自己的要求就会满足,于是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特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性是儿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但是,孩子的任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长不良教育方式的结果。有些家长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孩子现在还小,有点小性子也没有关系,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好了。

还有一些家长,则以自己的任性来对付孩子的任性,你越不听,我非要你听不可;还有一些家长,每当孩子任性的时候就互相推诿,爸爸说是妈妈惯的,妈妈说是爸爸宠的。于是, 孩子不是出现狂躁、郁闷等异常情绪,就是毫无顾忌地张扬任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

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意志抉择,并且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虽然溺爱也能帮助建立亲密关系,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孩子,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派克认为: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并且,这样做的人经常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独立,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

这种真爱复杂而艰巨,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创新。相反,溺爱不管看起来是多么富有牺牲精神,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陈旧、僵化,而且一成不变。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这样做的父母居然放弃了思考,而让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

爱是合理的给与合理的不给,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但是当面对孩子善意的任性时,父母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同她讲道理了。在父母给孩子的道理中,她能体会到一些棍棒教育不出来的东西,也只有这样的父母才会培养出一个耐心而懂得交流的女儿。

给父母的建议:五招改变任性的“大小姐”

家有女孩,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要柔和一些,凡事顺着孩子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孩子一副“大小姐”的架势和脾气,常常颐指气使,但凡提出要求家长就要立即实现,否则便大哭大闹,无休无止。其实,家长只要掌握下面五招,就能轻而易举的将孩子的大小姐脾气化于无形之中:

1.预防在先

任何儿童的行为都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规律,任性也是如此。家长要摸清楚孩子任性的规律,然后在事先和孩子“约法三章”,提前预防。比如,孩子上街的时候总是哭着要求大人抱,那么家长就可以在临出家门时和孩子约定好,今天出门你必须答应妈妈要自己走,如果实在走累了那我们就歇一会。如果孩子履行了承诺,不妨给一点小小的物质奖励,或者满足孩子的一个合理要求。

2.冷处理法

孩子任性发作时,家长装作无视,孩子哭闹一阵之后发现无法引起家长的重视,自然也就慢慢停止了闹腾。如果家长表现出心疼、怜悯或迁就,那势必会引起孩子更加激烈的反应,更不要为了制止孩子而和他讨价还价。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其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4.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竞争和好胜心理,在孩子任性的时候可以拿其他平时表现较好的孩子与之做比较,从而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和自信心,自发的克服任性的毛病。

5.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过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父母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饭菜全部收走,不用担心饿坏孩子,少吃一顿不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太大影响,等孩子感觉饿的时候,自然就会好好吃饭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惩罚一定要适度,千万不能有任何过度和过激的行为。

▲摒弃女孩的“小家家气”

★“妈妈,我可以去树林中采草莓吗?”一个夏天的早晨,艾米丽问妈妈。

“可以,不过你必须带着罗弗一起去。”妈妈说。

罗弗是她们家的狗,它已经跟随艾米丽三年了。

艾米丽高兴极了,妈妈做的早饭她只吃了两口就出发了。她不用担心自己会饿,因为妈妈把她的午饭装在一个铁盒子里给她带上了。

到了树林里,艾米丽采草莓,罗弗不安宁地到处乱跑,一会儿追松鼠,一会儿又是追兔子,玩得可高兴了。但它总是与自己的小主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她发生什么意外。

中午的时候,艾米丽饿了,因为她早饭吃得太少,所以把铁盒子里的饭全部吃完了。

等到罗弗回来的时候,盒子已经空了。艾米丽一点饭也没有给罗弗留下。

吃完饭后,艾米丽又开始采草莓,很快她就把自己的筐子装满了,于是她决定要回家了。就在她要走出树林的时候,一条大蛇停在了她的前面,吓得她惊叫起来。这时,勇敢的罗弗跳到蛇身上,一口就把蛇的脖子咬断了。

它回到主人身边,用头蹭着主人的手,似乎在询问艾米丽有没有受伤。艾米丽搂着罗弗的脖子,哭着说:“亲爱的罗弗,我以前太自私了,对不起。”

罗弗才不会那么小心眼呢!它在草地上跳来跳去,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

这件事给了艾米丽很大的教训,从此她变得不再自私。当别人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她总是热心地帮助别人,还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

如今每家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百般呵护,孩子生来养尊处优,对任何东西都有优先选择和拥有权,当孩子尚未形成独立思想的时候,她会认为所有这些都是理所应当,这就为孩子将来表现出来的“小家子气”埋下了伏笔。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接触的人和事多了,她便很难把自己的双手张开,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凡事只考虑自己,自私自利,无视他人的状况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