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封信写于庆历七年。信的内容,除向对方简述自己的行踪外,主要是转述欧阳修
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见。一见曾巩与安石友情的深厚,一见欧阳修对后辈的奖掖和培养。行文娓娓而谈,如叙家常,让人倍感亲切。应当指出:“造语及模拟”,只是王文早期的不足。
【原文】
巩启[1]: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2]矣。巩至金陵[3]后,自宣化渡江来滁[4]上,见欧阳先生,住且[5]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6]。欧公悉见足下[7]之文,爱叹诵写[8],不胜其勤。间以王回、王向[9]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10]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11]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12],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13],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14]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15],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16]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17]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18]前人,请相度示及[19]。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20]到京作书去。不宣。巩再拜。
【注释】
[1]启:陈述。可用于书信的开端和结尾。[2]彦弼:曾巩及王安石的朋友。
黄
九: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老人。他的友人称他为黄九。他是“江西诗社宗派”的开创者,生前跟苏轼齐名,死后被他的徒子法孙推崇为杜甫诗的继承者。自唐以来,钦佩杜甫的人很多,大吹大擂向他学习的以黄庭坚为最早。他作诗、行文主张效法杜甫、韩愈,要做到“无一字无来处”,且要“点铁成金”。致:到。[3]金陵:今江苏南京市。[4]宣化:查“宣化”一为今广西邕宁县,一为今河北宣化县,均与“渡江来滁上”不合。“化”字疑是“州”字之误。宣州:今安徽宣城县。滁:滁州,今安徽滁县。当时欧阳修在滁州做州行政长官。[5]且:将近。[6]泗:古水名。泗水,发源于山东,经曲阜至除州南流于洪泽湖附近入淮河。后因黄河多次改道,先占泗水,又北去,泗水不复存在。只安徽泗县还能看出历史遗迹,大段废黄河原是泗水的河道。以:连词,相当而。西:向西。[7]悉:全部。足下:旧时对朋友的敬称。[8]爱叹诵写:喜爱、感叹、诵读、抄写。[9]王回、王向:王安石在京城结识的朋友,后介绍给曾巩认识,互相引以为知交。
[10]气力:气势,才力、才华。[11]吾徒可耻:我们可要感到羞耻。[12]重:多。[13]恨:遗憾。无量:没有办法估计。[14]万万:极言其多。面:见面。[15]乞:祈求,请求。寓书:寄信。慰:安慰。区区:自称的谦词。[16]潜:藏。[17]少:稍微。开廓:开阔,扩大。廓:空阔,广大。[18]造语:生造词语。模拟:依样仿效。[19]相(xiàng):选择。度:限度,适度。示:显示,表现。及:到,达到。[20]俟:等待,等到。
【译文】
我说:最近托付彦弼、黄九各自带信给您,应当收到了。我到金陵之后,从宣化(州)
渡过长江来到滁州,拜见欧阳先生,住了将近二十天。现从泗水逆流而上,与舟船侍从再向西走。欧公全部看了您的文章,喜爱、感叹、朗读、抄写,他的劳苦说不完。我又抽空把王回、王向的文章给他看,欧公也写信来,说这两人的文章叫人惊叹,世上没有看到过。可能古代的学者有这样文章,然而气势和才华不足以感动人。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让它辉煌一下,我们可要感到羞耻啊!他重视这些文章到这种地步。又曾经编《文林》,全部是现代人的佳作。王回、王向的文章和您的文章,多半已经编入了。到滁州与欧公关于人事的议论很多,遗憾没有能跟您一起评论,那遗憾没有办法估量,即使欧公也是这样想。欧公很想见您一面,能作来一次的打算不能?心中的事很多,不见面不可以说。
我这次的行程,到春天才可能到京城。那时望您来信使我安心,我的病还跟黄九见我时一样,不知究竟会怎么样。我心中有要跟您讨论的事,想来即使没有相见,您的心藏着的想法,有跟我相同的地方。欧公更想您把文章稍稍扩展一些,不要用生造的词语和依样仿效前人的写法,请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欧阳公说:孟子、韩愈的文章虽然高妙,但不必像他们那样写,取其自然罢了。余下的事,等到京城后写信告你。言不尽意,暂时停笔。曾巩两次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