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大概只有西班牙把抢劫作为国家唯一的主导产业。常年的抢掠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本土却没有什么拿出手的东西,仍旧是封建领主制。农业几乎颓废,贸易也别开生面,所有商品都靠抢来的银子去买,就连赖以生存的对外贸易,80%以上也掌握在外国商人手中。
对一个想称霸世界的帝国来说,这是致命的伤痕。
16世纪中期,海上已经不太平了,当时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号称“海盗女王”,英国皇家海军也成了职业海盗,西班牙海上商船经常血本无归。
西班牙王室对此终于忍无可忍。
1588年,西班牙决定出动“无敌舰队”准备好好教训一下伊丽莎白。这场战争本该没有任何悬念——英国虽然也是海盗,但跟大哥西班牙相比实在有些寒酸。因为经常打不赢,所以他们造的船很小,这样“点子硬,风紧”的时候“扯呼”比较方便。
不过,巧合有趣的是西班牙舰队和英国舰队上演了一出异国版的“赤壁”之战。
在西班牙人看来,打英国船根本不用费劲,用“无敌舰队”与之相撞就可以了。为实践这个理论,西班牙增加了船只撞击能力,方法是用铁锁把战舰连起来。这个时候《三国演义》大概还没有西班牙文版本,否则西班牙人一定不会这么蠢。英国海盗虽然没看过《三国演义》,更不会借东风。不过当时的季风是西风,英国海盗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用诸葛亮的方法又打了一场赤壁之战。
英国人拿出来的方式跟诸葛亮一样,火攻。
“无敌舰队”战舰庞大,吃水过深、行动迟缓,战争结果翻转,“无敌舰队”居然被英国人一把火烧掉了。
舰队没了,生意还得做。问题是,经此一役海盗新贵英国控制了多弗尔海峡,对西班牙船只的抢劫更是肆无忌惮。西班牙王室就指望从新大陆运来金银过日子,偏偏经常被劫走。西班牙王室的办法比较弱智,开汇票要求地中海城市本土银行兑付,不过西班牙王室很不厚道,经常开空头汇票,导致本土地中海的银行机构大量破产。
西班牙银行业衰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16世纪末期新大陆白银逐渐枯竭,17世纪荷兰联省共和国又分裂了西班牙本土,最终西班牙在世界级大国对决中败北。
西班牙辛辛苦苦劫掠的白银,成就的却是自己的替代者,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荷兰。
第一个世界经济霸主荷兰
荷兰处于北海、波罗的海至地中海的商业要道上,斯凯尔特河、马斯河和莱茵河这些欧洲大河均通过荷兰注入大海,为荷兰提供了西朝英国和大西洋的优良港口,使荷兰成为大西洋航线上的重要地区。荷兰政府利用上述天然的地理优势,积极创造发展世界商贸的条件。荷兰拥有一流的造船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17世纪上半期,荷兰拥有全欧吨位的3/4,成为“全世界的船运夫”和“海上马车夫”,荷兰各阶层卷进了世界贸易大潮,“荷兰人从各国采蜜……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一直到18世纪中叶以前,荷兰人以其庞大的船队航行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地中海、波罗的海和北海,利用世界各地的价格差异,进行世界性转口贸易,获取了巨额利润。荷兰由此成为一个靠经营海上中转贸易而发家的商业强国,17世纪中叶达到极盛,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商业霸主。
由于荷兰是一个商业资本占优势的国家,工业并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荷兰资本主义的这一特点,到后来就成为它在经济发展中的致命弱点。到17世纪末,荷兰在西欧的经济地位被拥有强大的工场手工业的英国所取代,荷兰沦落为二流国家。填海造地的国度
在荷兰官方的文件中,荷兰被称为尼德兰。尼德兰的意思就是低地。这个词准确地概括了荷兰的地理状况。即使到今天,荷兰仍然有1/3的土地处于海平面之下。而荷兰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是从填海造地开始的。
荷兰地势低洼,全国有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1/3的土地海拔不到一米,其余地区海拔多在10~30米之间。由于地势太低,加上地面仍在缓缓下沉,海水经常淹没一些地区,使本来已是人多地少的荷兰用地特别紧张。荷兰人为了生存,从13世纪已开始在西北部须德海围海造田,与海争地,迄今已持续了700多年。
今天的阿姆斯特丹,就是在1282年一次海啸中诞生的。海啸在泰瑟尔岛附近冲破了沙洲保护线,于是出现了今天的须德海。由于其高度低于海平面3米,倒灌进陆地的海水使城市四周遍布沼泽,河道纵横,将整个城市分成了大小不一的岛屿。
为了能够生存下去,荷兰人与自然进行了长期的对抗,最终成就了一段奇迹:通过围海造田造就了占今国土面积1/5的新土地,而他们对抗自然的武器就是堤坝、运河和风车。在围海造田的过程中,荷兰人在广阔的浅水区围起堤坝,在堤坝上建起风车,在堤坝的周围开出环形的运河。风车抽出来的水排入运河,运河再将汇集起来的水注入大海。经过年复一年的辛苦,终于有了现在的荷兰王国。
16世纪初期,荷兰的这块地盘还只是西班牙的几个行省,史称联合十七省。尼德兰是西班牙北部行省重要城市,新大陆的发现使尼德兰成为一个新兴贸易中心,因为西欧的主要河流基本都在尼德兰附近出海,活跃在地中海城市的商人逐渐发现西班牙北部行省更适合新贸易路线。
这个消息对西班牙并不值得振奋,因为想让北方这几个行省听从王室命令,那是相当不靠谱的。北部行省从16世纪初期就跟王室对着干,不但居民信仰新教,而且庇护教皇的通缉犯。
没有王权限制,没有宗教迫害,什么人都可以来做生意,又是欧洲主要出海口,联合省的商业和城市要是不兴起,那才是真的见鬼了。最初是尼德兰、布鲁日、安特卫普,后来是阿姆斯特丹,出于对王室的抗争,这些城市税负很低,终于成为欧洲商品交易中心。
联省很穷,没什么银矿,又跟国王对着干,别指望这里有什么货币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于贸易发展,城市挤满了从意大利城市来做生意的富商,富商手里有钱。当时的国际贸易不可能货到付款,富商要经常给人打欠条,这些欠条可以作为货币流通,在16世纪中期联省各地议会以自身财政收入为富商欠条提供担保,欧洲第一个欠条市场就此形成。
欠条发生在联省城市,流出去后却当作现金在整个欧洲流通,其中也包括地中海区域的银行,欠条终于发展成为汇票。到16世纪末期,联省已经集中了欧洲绝大部分票据,诺斯估计当时仅在安特卫鲁从事汇票交易的人就有5000人之多。
联省城市集中了汇票交易,借贷双方交易信息能够很快集中,降低了信贷搜寻成本,地中海区域的银行很快就搬家了。
此时、此地,联省城市已经取得了当时西欧金融中心的地位。
当时的借款人主要还是王室,虽然在联省不用担心被国王拉出去砍头,但国王们还是经常不还钱。比如,西班牙王室在联省共和国独立前曾两次宣布不再归还债务,搞得大伙都很郁闷。
人的智慧是无穷的,王室不是不还钱吗,好办,干脆不要还了,每年给我一部分钱也可以,直到借款人挂掉为止,这个法子叫做年金。如果到此为止,那阿姆斯特丹也不可能称为欧洲金融中心。
16世纪末期,联省独立战争中南部10省被西班牙王室占领,北方七省独立,1588年荷兰联省共和国诞生。西班牙海军主力掌握在北部联省手中,很快联省共和国封锁了南部的对外贸易,南方金融重镇从此一蹶不振。
从此,阿姆斯特丹一枝独秀,成为第一代名副其实的欧洲金融中心,在这里可以不尊重王权,也没有国王,只有执政官。
金融先行者的脚步
荷兰能够以一介小国成为17世纪的商业霸主,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荷兰国内具有很强的金融创新,从而激发了经济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并且为整个国家的兴旺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开办银行并非荷兰人的创举,但荷兰人在近代商业体制上的创新却一直为历史学家们所称颂。荷兰人在商业体制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赋予银行以全新的功能(信用功能),1609年建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就是一个典型,通过这种途径,阿姆斯特丹发展成为欧洲经营外汇、黄金和白银的中心。二是大力发展期货、商品投机、股票投机、国库券等金融技巧,通过这种空对空的交易,荷兰垄断了欧洲许多商品,使得荷兰成为许多商品名义上的“囤积地”、“集散地”和“中转地”,而无需将这些商品直接运到荷兰。
而且,荷兰政府和立法机构的举措也对银行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立法保证银行的交易自由。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和西班牙的舰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制公司,是后来的股份制公司的鼻祖。这个公司不仅仅代表着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政治作用,在荷兰的海外扩张中起到了支柱的作用。
1602年,经议长奥登巴思米尔特为首的议会批准,荷兰工商业者以阿姆斯特丹为主,联合其他城市,建立了“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资本650万荷兰盾,约50万英镑。东印度公司为融资发行了股票。人们来到公司的办公室,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了的钱,公司承诺对这些股票分红,这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筹集资金的方法。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对外扩张的资本。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同时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力,折合为2.5万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国会授予该公司特许状,赋予诸多特权:有对从好望角越印度洋、太平洋至南美南端麦哲伦海峡或合恩角一线的贸易垄断权;有开战、议和、建立殖民地、夺取海上外国船只、建立城堡及铸造货币等权力。这样一来荷属东印度公司实质上已成为荷兰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权力机构。
与17世纪前的早期公司相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优势体现在:
第一,它聚集了早期公司不曾有过的数额巨大的资本,并将投资长期化,使小规模不稳定的合伙公司转变为大规模的近代商业股份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运用了近代股份和筹资的手段和方法,发行小面值股票,以充分吸收社会各阶层的资金,需要退出的股东可进行股票转手贸易,公司的股金在结算期前保持不变。1602至1623年的21年中,公司仅进行两次十年度的资产清理,投资期限大大延长。这种做法,不但大大增强了公司的经济实力,扩大了公司贸易规模,而且使商业活动具有较大的规范性和连续性。另外,“在与不发达民族进行贸易的时候,一个长期存在的公司就变成一种信誉和一种力量”。
第二,它通过政府的特许状,拥有早期公司所不曾有的各种特权,成为具有极大自主性的政治、经济实体。荷兰东印度公司本来就是商业资产阶级与政府两者利益相结合的产物。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荷兰政府自1602年起多次颁布特许状,赋予商业资产阶级组建的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贸易,组织军队,建筑保垒、要塞,建立和管理殖民地,铸币以及宣战等一系列特权。作为代价,荷兰东印度公司向政府交纳了巨额税款,另外还直接资助了政府的对外战争。
第三,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了一套早期公司前所未有的比较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使商业活动更有计划,有组织。公司按地区设立了6个分会,主要股东组成公司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董事会中再选举产生“十七人理事会”,作为常设机构。各商会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每年需向公司上报帐目,由公司进行利益分配。为了加强对东方贸易的管理,1609年又设置了派驻亚洲的总督和印度委员会。总督是公司亚洲贸易总代理,负责管辖所有“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要塞、商馆、人员和贸易”。由此,公司形成了国内外双重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早期公司的涣散和混乱,有利于对东方贸易的集中管理和统一协调。这套管理机制后来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所仿效。
无可奈何“花”落去
虽然说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但实际上,从17世纪中期开始荷兰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这一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到18世纪中叶,荷兰在激烈的竞争中退出了霸主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荷兰经济繁荣的基础是商业,尤其是船运业,也就是对外转口贸易。本身无资源的荷兰过多依赖于对外贸易,经济的基础相当脆弱。荷兰对外放贷的对象多是各国君主,在战乱年代贷款经常收不回来,这就深深影响了荷兰经济。
衰落原因之一:优势不再
荷兰缺乏发展工业所需的资源以及广袤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虽然它成为世界霸主,但发展后劲是不如英法的。它过于依赖外贸的脆弱的经济基础也十分容易受到打击。当18世纪时,西欧各国逐渐从内部混乱中抽出身来,他们采取高关税和对本国企业进行高额补贴的办法与已占据垄断地位的荷兰展开竞争。荷兰的优势被迅速削弱了。根据通过波罗的海门户松得海峡的纪录,荷兰早期最有利可图的生意是通过此将货物运往欧洲各地,1497年,通过的荷兰船只是567艘,1597年是3908艘,1697年超过了4000艘。从此以后就开始下降,1781年就只有11艘了,以后虽有好转,但也不到先前数目的一半,这反映了商业全线的衰退。与南美洲的贸易也于1713年被英国垄断。曾经非常赚钱的渔业,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东印度公司的高股息政策也坚持不下去了,1780年以后,它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衰落原因之二:英国竞争
荷兰在一个世纪的辉煌中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马克思曾引用居希利的话说,荷兰“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国家。这个共和国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这就引起了欧洲其他列强的嫉妒,他们都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机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