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1824700000061

第61章 秘闻:臭不可闻(4)

新官上任三把火。施梅尔布什一上台,就对MG集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先是花费几十亿马克收购了一系列企业,业务领域异常庞杂,其中包括锅炉制造、机械制造、工程设备和服装加工等。按照他的设想,MG集团应该逐步摆脱对金属原材料市场的依赖,进而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他还对集团内部原先比重很小的业务领域进行拓展,例如设备制造、废品回收和金融服务等。他的这一番努力的结果是,企业集团变成了一个大杂烩,业务领域涵盖产品加工生产和服务业的各个范畴,旗下拥有200多家企业。这些公司彼此之间格格不入,而且除了施梅尔布什本人之外,没有人能从中看出端倪。

施梅尔布什的成功秘诀在于,他本人具有非常出色的表演天赋,可以媲美娱乐圈的大腕。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天赋,他经常在媒体和公司监管部门那里夸夸其谈,不断吹嘘集团公司美好的前景。MG监事会主席瓦尔特·如勒作为德累斯顿银行总裁,出面为他担保。德累斯顿银行是MG集团的大股东之一,其他大股东还有德意志银行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和科威特的投资商。但是,后来事态发生变化。1993年初,瓦尔特·如勒被来自德意志银行的罗纳多·施密茨(RonaldoSchmitz)接替,因为德意志银行给MG集团提供了最多的贷款。随着施密茨的到来,施梅尔布什也迎来了自己最强劲的对手:精通业务、年轻气盛、精明强干、上进心强、狂傲不羁和充满权欲。从个人性格上来看,施梅尔布什与施密茨并非截然不同。施梅尔布什曾经就读于教会中学,而后攻读国民经济,举止翩翩而又平易近人,不过他也是个有些情绪化的人,偶尔也会失控,时常出言不逊。在集团内部,人们都把这位总裁称为“鲁德街上愤怒的布丁”(鲁德街是MG总部在法兰克福的所在地)。

与之相比,施密茨的从业经历则更为辉煌。作为银行职员的他曾经在化工企业巨头BASF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他为人冷静内敛,精于算度,比较内向。从一开始接手MG集团的监管大权,他就是个让人感到不好对付的角色,并且一再要证明自己“才是牢牢控制MG集团的铁碗人物”。他经常要求施梅尔布什提供企业经营的信息,并且从中发现问题。换句话说,他的眼里从不揉沙子。

与此同时,施梅尔布什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尽量掩盖自己的行径,特别是许多细枝末节的情况,必须要瞒过施密茨的眼睛。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施密茨的上任对于施梅尔布什来说,是在最不合适的时候。因为,公司刚刚大手大脚地收购了一大堆企业,而且集团内部面临结构调整,经营状况不佳。由于国际市场金属原材料价格走低,再加上来自东欧地区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战,MG集团旗下众多冶金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糟糕。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国际汽车工业都陷入低谷,销售萎缩。此前,MG集团刚刚收购了汽车零配件厂商Kolbenschmidt公司,此举显然是战略上的一次失败。更为关键的是,施梅尔布什的董事长合同即将到期,是否能够续约,还不得而知。

施梅尔布什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如果想要得到下一个5年任期合同,他必须在集团年报中拿出盈利业绩来,但是这首先必须通过集团监事会主席施密茨这一关。从公司法律程序来说,监事会负责企业整体运营的持续性,而在其他方面的企业经营决策上,董事长则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施梅尔布什有权力在所有账目登记上“有创意”地做些手脚。他仍旧是将账目拆分,然后把亏损部分在内部账务往来项目中冲销。这一手法他在以前就使过,但是这一次他做得更为谨慎,一切都是按照法律法规来操作。例如,他将旗下子公司在集团内部转让,获得账面销售额,作为经营业绩。由于是内部交易,所以公司估价都偏高。其中,那家已经惨淡经营的Lentjes动力设备公司就是MG集团与早已衰败的巴高克集团共同组建的,其资产值明显被人为高估了。这样一来,MG集团的资产总值达到了几亿马克!施梅尔布什还没有算上另外一桩与Buderus公司的私下交易呢。实际上,MG集团已经卖出该公司的部分股权,换回了5000万现金流人账,而资产方面却没有丝毫股票减持迹象。为了获得足够的现金流,施梅尔布什不得不卖出获利甚丰的企业股权,例如专业化工企业Goldschmidt公司,此举无疑是杀鸡取卵。就连集团内部,施梅尔布什也是花招频出。MG集团在法兰克福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买下物业地产,在法兰克福旧歌剧院的旁边创建了“鲁德街地产管理公司”,该公司也是按照当时的地价来进行资产评估。这样,很大一部分市值就被当做准备金没有列为公司的账面资产,金额高达上百万马克!然后,施梅尔布什又把地产公司20%的股份当作礼物卖给了德累斯顿银行。通过这些关联交易,施梅尔布什在集团账目上的“固定资产项目销售和市值增长”科目获得大幅增加。然而,所有这些做法都难以挽救MG的颓势。1993年,集团账目亏空不断增加,施梅尔布什没有其他拆东墙补西墙的途径,于是萌发新的想法:石油买卖!其实早在1992年,施梅尔布什就看上了石油这个“黑色黄金”,跃跃欲试地想参与其中。这一次,MG集团通过其在美国的子公司MG炼油和营销公司(MGRM)积极参与美国石油市场的交易。他们和大宗进货商、集团消费者和连锁加油站签订长期合同,按照固定价格提供燃油、柴油和汽油产品:客户在油价基础上,还须支付一定的佣金,作为稳定油价的风险补偿。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波动很大,所以这一项目可以让协议双方都有所收益。

为了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公司聘请了一位名叫阿图·W.本森的石油商。这个家伙个子虽然不高,却浑身肌肉强健,精明能干,而且久经沙场。1992年3月,他就对外宣布,分布在美国各地的2000多家加油站已经成为公司的签约客户。到了同年秋季,这一数字已经翻了一倍,而且很快又突破了8000家,石油生意渐人佳境。本森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MGRM公司在与客户签约后,承担石油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也就是说,即使国家原油价格上涨,MGRM公司仍将以较低的价格向客户提供石油产品。这样,参与各方都能规避风险。

本森有个女助手辛迪·马,她来自香港,是个精明强干的精算师。头脑冷静和精打细算的她与豪放不羁的本森组成了最佳拍档。他们俩人在仔细研究了各方统计数字后发现,当时国际市场原油的期货价要低于现货价格,这也就有了套利交易的可能。本森他们可以购买石油期货,并在现货市场抛出或者卖给其客户。本森选择了后者,他先是以固定期货价格购买石油产品,然后加价卖给MGRM公司的客户,从中获利。这样从理论上说,本森也基本上可以规避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然而,机关算尽的本森和辛迪·马却栽了大跟头:从1992年底开始,国际市场石油期货价超过了现货价格。本森大量购买的期货石油到了1993年夏,已经导致亏损1亿美元之多,而且这一数字在逐月增加。国际原油市场在挤压泡沫,使得现货价格一路下跌。此时,本森却一如既往地继续购买期货原油,因为按照他的账目计算方法,尽管他买人5年期原油期货,却仍能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客户。但是,由于期货买卖还要支付相当高的佣金,所以本森实际上亏损很多。本森他们没有看清市场的走势,而是一味地推广MGRM公司的石油产品,面对手中日益贬值的原油期货,本森只得一再向MG集团要求提供额外的补助。对于本森的做法,MG集团听之任之,导致原油期货的合约越做越大。施梅尔布什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个大错,非但没有遏制本森的行为,反而鼓励他加大购买力度。最终,MG集团不得不为1.6亿桶原油期货买单。1993年12月,原油期货和现货差价总额已经高达10亿美元!

而在法兰克福MG集团总部,施梅尔布什的阴谋终于得逞,监事会在几周前已经批准了他的工作合同续约。然而,这边合同刚刚签完,施密茨就从美国纽约方面得知,MG集团的石油生意一败涂地。在这场内部斗争中,施梅尔布什显然是把对手耍弄了一番,此前对于石油买卖的事情,他只不过轻描淡写地提了一下,把施密茨蒙在鼓里。到了木已成舟的时候,施梅尔布什在12月初再次出现在施密茨面前,和盘托出了公司急需大量资金解困的事实。此时,曾经在银行界任职的施密茨在银行贷款方面握有主动权,不失时机地向对手发起了反击。一时间,MG集团内部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施密茨感到自己的地位有些不稳,就开始显露强硬姿态,要让大家看看到底谁才是集团中的老大。他下令,立即终止美国分公司的石油生意。这一决定更是把MGRM公司推向深渊。因为这样一来,那些远期亏损的期货合同变成了立即支付的合约,一下子就损失惨重:此外,由于公司与许多大客户签订的供货合同提前解约,导致要交纳巨额违约罚金,最终亏损总额达到了34亿马克。MG集团面临倒闭,只得靠德累斯顿银行和德意志银行联手相救。

到了12月中旬,当施梅尔布什和其他几个经理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灭顶之灾也悄悄降临了。施梅尔布什的伎俩被一步步曝光,很快人们就给他起了外号——“骗子布什”。此外,人们在媒体上提出置疑,一向行为谨慎和明察秋毫的施密茨居然被长期蒙在鼓里,对于集团所发生的一切知之甚少,至少他本人对外界是这样说的——然而正是他所在的德意志银行也参与了MG集团的石油交易,所以他的话显然让人难以相信。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批评施密茨,说他根本不懂MGRM公司石油交易的程序,导致资金缺口扩大,引发财务危机。一些反对派人士甚至尖锐地指出,施密茨作为集团监事会主席,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滥用职权的行为。因此,他最终也承担了相关的责任。这一说法是否属实,并且究竟那些参与其中的负责人遭到了什么样的惩罚,就不得而知了。尽管,集团监事会和股东们一致要求对施梅尔布什的行为进行索赔诉讼,然而事情也最终不了了之。非但如此,施梅尔布什和与公司方面讨价还价,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施梅尔布什下台走人,并获得了公司方面150万马克的违约赔偿金。这其中的原因恰恰在于,作为银行家和监事会主席的施密茨担心自己的工作失职和监管不利被曝光出来,只好拿钱堵住了施梅尔布什的嘴巴。其实,他更该担心的倒是公司股东们就此诉诸法律来讨回公道。此事过后,业界便留下了这样一种说法:正是顶级高管的自私行径把MG集团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尼克?里森大案

“巴林银行事件”对于1995年的金融界来说,是一段难以抹去的回忆。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的读者肯定明白接下来要讲的故事。然而,对于英伦三岛的人们来说,这段历史却不堪加首。回为,巴林银行是一家声望很高的老牌银行,其客户刀都是地位显赫的名门望族,甚至包括英国女王本人。巴林银行曾在亚洲的日本人,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等国的投资生意中屡战屡胜,在英国伦敦的金融界受到市场战略专家和投资分析师的广泛称赞。可是谁又能想到,正是这么一家百年老店的金融大鳄,居然一夜之间就被一位年仅28岁的投资经理搞垮了,这听起来似乎很是讽刺。然而,灾难真的就这样发生了。这次事件的主角名叫尼克·里森,一个出身贫寒的年轻人。他最初踏入银行界的经历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年纪轻轻的他居然被伦敦老牌银行C&C(Coutts&Company)聘用,从此一帆风顺。此前,18岁的他曾经在伦敦郊区的沃特福德上学。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C&C银行做支票记账会计。在工作中,他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证券市场相关的业务。

两年之后,他跳槽来到了摩根·斯坦利集团,从此变了他的一生。在这家美资银行设在英国的分公司里,里森从事的是所谓后台核算业务,即对期货和期权交易的核算统计。在这一期间,他亲自感受到了期货交易的日渐繁荣。后来,他多次申请调到业务部未被批准。在工作了两年之后,他再次跳槽去了巴林银行,从事期货交易的业务。在这家老牌英资银行,里森很快就升了职。他曾被派驻印度尼西亚分行,出色地完成了一次“临阵救火”的关键任务,为公司挽救了一大笔钱。这让他自己也有种天降大任的感觉。1992年初,他被调往新加坡分行,负责为巴林银行在新加坡开立期货交易的业务,并担任业务主管。这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当地的期货交易发展非常迅猛。里森带领他的小团队为应整个亚洲地区蒸蒸日上的期货交易而忙得不可开交。然而,与高度发达的国际期货交易市场,比如伦敦和纽约相比,新加坡的国际资本交易市场SIMEX(SingaporeInternationalMonetaryExchange)的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备。里森手下的工作人员也都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在紧张激烈的交易过程中,全凭喊价来完成下单交易,难免出现错误。比如,经常出现委托人下达卖出指令,而代理人却报出了买入单。这种失误在世界各国的期货市场上都屡见不鲜,通常的补救方法是在当日交易收盘后,对于这些错误进行修正,使客户方并不知道其中曾经出现过的误报。

巴林银行正是在这一交易环节上出现了漏洞,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记录上述交易中产生的错误,每个银行都设立一个错账登记账户,随时记录实际操作和账面显示之间的误差。借助这个账户,巴林银行伦敦部的主管可以随时监督里森及其团队在新加坡的工作情况,因为每一次错误的交易迟早都是会被总部察觉到的。到少,理论上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