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的中国,确切地说是2010—2020年的中国,可能已是“世界大国”了。从经济总量、规模上看是如此,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上看也是如此。无论我们怎样韬光养晦,世界其他国家届时都可能把中国看成是一个世界大国。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不主张韬光养晦,而是说中国必须对自己在世界上承担的角色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必须对必将到来的挑战有战略和策略准备,树欲静而风不止。如美国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就认为:“中国正崛起为一个主要的全球和区域大国,将在本世纪冲击美国的外交政策。”韬光养晦也不是一相情愿的。中国将是怎样的世界大国呢?
从国家综合行动能力看,中国是一个在区域内有强大影响、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但是,届时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依然有限,影响世界事务的能力和手段依然有限,中国也不必去刻意追求对世界事务施加影响。
从国家军事能力看,中国只能说是一个具有一定全球性战略力量的区域性大国。
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经济整体规模虽然在世界上居于前列,但整体素质将依然落后,尤其在决定国家21世纪命运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将依然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工业、科学技术以及军事能力届时除高于印度、巴西外,与其他世界大国比可能仍将是较弱的。
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看,中国仍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由中国内部的严重失衡所决定的,中国的工业化已走完了第一阶段(或初级阶段),但工业化后来的路途将更加难走,因为工业化不等于现代化。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克尔斯在20世纪60年代调查了6个不同类型的国家,提出了现代化的10项基本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庆芳先生收集了百万人口以上的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指标(1998年数据),用英克尔斯10项指标作为衡量值,以综合指数法进行了各国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其结果为中国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属世界中等偏下水平。1998年中国现代化指数为81.9%,1998年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是美国,现代化指数为277.7%,居前10位的还有挪威、丹麦、比利时、意大利、瑞士、日本、奥地利、加拿大和芬兰,现代化指数均在250%以上。1998年,世界各国平均现代化指数为100.8%,中国比世界平均水平约低19个百分点,与周边国家相比居中位。中国现代化进展还是很快的,以10项指标计算的综合指数1978年实现标准为59.6%,到1998年已提高为81.9%。按照这一速度,还有13年中国就可以进入现代化的门槛,但这是低标准的,若按照高标准,还要更长的时间。即使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了,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文明体系的转换则更是任重道远。
从金融水平来看,我国仍然是一个大而不强的“大国”。从金融总量上来看,我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从金融资产的质量上来说,我国的金融行业却面临着不小的问题。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虽然经过两次剥离和股份制改革而暂时缓解,但是能否长期保持下去是一个无法求解的问题,毕竟10年前的教训犹在眼前;证券行业的危机被最近两年的牛市暂时性地掩盖,但是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业务结构的单一和风险控制能力的薄弱,都使得中国的证券业随时都可能再度陷入深渊,毕竟牛市并不是永远的;保险业的情况也是令人担忧,虽然出现了中国平安这样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水平的公司,但是更多的保险公司却仍旧在低水平上徘徊,偿付能力的下降就是明证。可以说,我国的金融行业虽然总量可观,但是质量不高,在日渐开放的环境下,能否经受住考验是个问题。此外,中国将长期面临着克服内部种种巨大的困难与矛盾,协调利益的分配,保持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
因此,确切地说,2010—2020年的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但不是世界大国中的强国。中国的综合实力与美国相比仍有巨大差距,与欧盟、日本甚至俄罗斯相比也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虽是世界战略格局中的一极,但是较弱的一极。在世界舞台上,中国仍要谦虚谨慎,“大国”并不是当前中国应该承担的角色。待到中国的经济实力真正成为世界第一的时候,才是中国真正发挥“大国”作用的时候,才是中华民族以强者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