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孩子教育心理学角度说,积极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学习动机常常由直接兴趣、直接需要和某些与孩子切身利益直接联系的动机而激起。引导孩子认识学习的意义,培养求知欲,注意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新颖和趣味性,会激发孩子积极的学习动机。
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许多父母慨叹:“我们家的孩子对干什么都没有兴趣。”有的孩子,不论你让他干什么都不会长久,每天就是稀里糊涂地度过。看到这样的孩子,父母的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没有任何兴趣的孩子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他们肯定有自己喜欢去做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热衷于看动画片,有的孩子能连续数小时一动不动地玩游戏机等等。父母的职责是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发现他们在做什么事情时精力比较集中,并且为他们创造一种环境,使之能长久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再引导他们开始对其他方面也抱有兴趣。
孩子们虽然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工作,但只要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专心致志地努力去做,就能成为一个非同一般的出色人物。自古以来就有“爱者能精”的说法,只有爱好和勤奋努力,才能逐渐培养才能,当然,也存在与生俱来的天赋。
孩子们最怕寂寞无聊、闷着没事。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总想投入到某项最喜爱的活动中去。每个孩子自称最喜欢的活动,并不仅仅指那些他们感兴趣或关心的静止的东西,而是指能够使整个身心都沉醉于其中的活动。
当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某项喜好的活动中时,他们就说:“最喜欢!”这句话表明他们正在热心地致力于某项活动的情况。说这句话时,他们内心充满了某种“成就感”,表示出他们感到“成功了!”“干得好!”的喜悦之情。那种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带来成就感的活动的结果,就能产生出所谓的“才能”。
才能不是指与别人相比的好坏与高低,而是感到自己“干得好”、“成功了”,这是反复多次的主观体验积累而成的结果。现在有些父母非常烦恼,因为孩子的兴趣爱好太多,不知道应该培养孩子哪方面兴趣,同时,对孩子表现特别突出的兴趣又不认可,于是产生了烦恼。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一位母亲带着她的一对儿女走进了一位教育专家的办公室,她认为两个孩子出现了问题。她8岁的儿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小,对于母亲期望他参加的体育运动毫无兴趣,他宁愿把时间花在计算机上,而且他在这个方面的确显露出了才能。相反,这位烦恼的母亲的女儿却痴迷于体育运动,根本不愿去做传统女性应该去做的事情。
这位母亲花了很长时间和很大的精力,试图强迫儿子参加体育运动而把女儿从她喜欢的体育中拉出来。但结果却是:当这两个可怜的孩子迫于父母的压力去做父母为他们选择的活动时,他们都做不好,因而他们感到非常沮丧。这位专家的建议是:“让孩子自己来决定。”
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喜欢这喜欢那,不论是学习还是运动,只有在本人愿意,有兴趣去做的情况下,才能有真正的进步。如果由父母强迫孩子去做,孩子肯定不喜欢而且也长久不了。相反,如果最初就放手让他去做自己热衷于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一种无论做什么都会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也不应勉强。这一点大人都认识得比较明确,但是对于孩子,有的父母却模糊起来。他们大多不愿承认孩子也有自己独特的兴趣与爱好。
一个人的不同兴趣爱好可以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在休息方面,有的人喜欢哼几句戏曲和小调;有的喜欢下棋或玩牌等等。在今天我们的多彩多姿的生活里,人的个性和兴趣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这些事情我们有些父母也逐渐开始认识,但是在对待子女问题上,他们却常常喜欢用一个陈腐的尺度,那就是“这只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有或不应有”。
当今音乐流行,孩子放学回来常偷偷地在自己的房间里放他们从同学那儿借来的录音带或CD。那些流行歌曲,他们可能听得入迷,认为够味,够刺激。而父母听了,则只觉得刺耳。于是会出来干预:“哪儿弄来的这些难听的东西?这哪是什么唱歌……”听到父母这样的指责,有的孩子可能不敢反驳,有的可能就会与父母争吵。那些性格软弱的,听到父母对自己喜爱的东西评价得这么低,甚至会感到泄气或绝望。
这个时期的孩子才刚学会自己判断,一旦自己的爱好被父母否定了,就会失去信心了。因而,遇到这种问题时,做父母的首先就是要承认每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其次就是尊重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发型、服装只要不是极为怪异,音乐不是下流低级,就应该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当然在承认与尊重的前提下,父母还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孩子高尚的趣味和情操。
兴趣、爱好是成才的源泉。兴趣教育应该是培养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中国父母下班回家,见了孩子面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考了多少分?”美国父母见到孩子第一面,常用语是:“宝贝,今天有什么发现?”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起的,也许只是学会了一种搭积木的方法,也许只是知道了一种昆虫的名字,在大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事,在孩子的心目中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聪明的父母在倾听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在兴趣和热情中培养孩子的成才。
走出孩子兴趣教育的误区
父母教育孩子,首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按照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很可能使兴趣教育走向误区。这是许多家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父母不应是手持剪刀的园丁,而应当是顺应自然的农夫。只有遵循生命成长之道,生命才会欣欣向荣。
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一名书法家,可是,左思对书法毫无兴趣,学起来并不起劲。父亲对儿子的表现很失望,于是又让左思改学鼓琴,左思对此还是不感兴趣,学了很长时间也弹不出一首像样的曲子来。
后来,父亲冷静下来进行反思,他发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他觉得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而不是以自己的愿望为主。于是,他开始仔细观察左思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左思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孩子,但记忆力好,爱好诗词,有的甚至过目不忘。他决定善待儿子的这种爱好和兴趣,让他学习诗词歌赋。结果,左思很快成名,把当时的文学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左思历时10年精心写成的《三都赋》,令当时的文学人士、达官贵人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左思的文风豪迈、高亢、劲挺、矫健,被当时的文学界赞誉为“左思风力”。
左思的成材得益于他的父亲按照他的兴趣培养了他。顺应兴趣是造就一流人才的基本准则。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项伟大的成果不是以一个人的兴趣为出发点的,没有兴趣的人只能为了生存而复制这个世界,而唯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人去发奋学习和钻研。尽显孩子生命潜能,最有效方法就是顺应孩子的兴趣培养他。
蔡志忠是一位著名的漫画家,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也是很有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他有一个信念: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因为父母并不是孩子本身,父母是不该决定孩子的选择和前途的。
一次,他夫人到外地出差,接送孩子上钢琴课的责任就落到他的身上。车到了钢琴学校门前,女儿却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不想下去。蔡志忠问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女儿说,自己最想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可妈妈却觉得学钢琴比学笛子有用。蔡志忠听完了女儿的话,二话没说,便把车掉回头,一路开回家。女儿对爸爸的做法有些担心,不禁问爸爸:“妈妈刚交了4000美元学费,如果不学钢琴,学校也不退钱,那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问:“妈妈回来埋怨怎么办?”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
4000美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蔡志忠却认为钱可赚来或节省下来,而孩子的快乐是用金钱买不到的。童年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学习一些孩子不喜欢的东西;那将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变得没有自己。一个失去内在自我的人是得不到快乐的,因为他的个性被扭曲了。
那么,父母在按照孩子的兴趣培养中,如何避免走入兴趣教育的误区呢?我们的建议是:
一、培养孩子的兴趣,而不是父母自己的兴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毫无选择地跟着父母的意志走。忽视孩子的独立意志,不仅对孩子的兴趣产生致命打击,而且还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独立人格产生负面影响。
二、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重在素质教育。有人认为,“琴棋书画”样样培养,样样精通,就是在搞素质教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否在搞素质教育,并不是看你的孩子是否学了琴棋书画,而是看你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性,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健全孩子的人格,是否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研究分析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及良好习惯等。素质教育宗旨是以人为本,把人的潜能和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每个孩子长大后都能成为现实生活的获胜者。
三、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孩子天赋的流露往往是不经意的,或许是在玩耍时,或许是在学习过程中,也有的可能是在交流、倾听、运动等日常生活中。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敏感。比如,对音乐、节奏等极为敏感,有时只要听到音乐声,尚在烦躁哭闹、玩耍也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这表明他可能具有音乐潜能。
2.偏爱。主要指对某一类事物特别感兴趣,乐此不疲,比如爱诵诗、算术、绘画、表演、观察等并表现出相当的专长。
3.琢磨。是指孩子自觉地钻研、探索某类事物的原理。比如常常拆卸拼装闹钟、收音机、玩具等,锲而不舍,不厌其烦。
4.积极。有的孩子对父母交代的某类工作特别积极,比如修理电脑、培植花卉等,干得还非常出色。
四、允许孩子兴趣产生转移。有时孩子兴趣的转移是正常现象,这是孩子发现自我、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当孩子产生兴趣转移的时候,大人完全不必大惊小怪,要认真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孩子的兴趣转移。最重要的是每当发现孩子新的兴趣时,一定要提供丰富的相关材料及相应的环境来进行引导、强化、加深和拓宽,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五、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不要过多。父母对孩子进行兴趣特长培养,一次只能抓一种,最多不能超过两种进行专业指导和练习。如果孩子还有别的兴趣,孩子也有能力,就让孩子在毫无压力情况下进行自学。比如孩子对音乐和围棋相当感兴趣,父母可以利用兴趣班来找专业人士指导,如果此时孩子对书法也感兴趣,怎么办?可以让孩子照字帖自行练字,父母进行关注、激励一下即可。但不管孩子兴趣爱好有多少,必须要有户外活动、集体游戏、课外阅读及与伙伴交往共处的时间。对孩子的培养要考虑其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健康人格,与人共处,社会适应,自我整合,自我教育等诸多方面,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六、不要把兴趣爱好与功利目的联系起来。比如“琴棋书画”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要把考试看得过重。因为这远远不是什么技能、技巧的范畴,而是通过这些来开发孩子右脑,发展孩子形象思维,培养孩子创造性,提升孩子审美能力和素质,发展建构孩子个性。教育中只要有功利色彩,父母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攀比、催逼,心态容易失衡。导致强行塑造,过度教育,把兴趣变成负担,把快乐变为痛苦,压抑孩子的个性与心灵,使孩子创造性发展受阻,使快乐远离孩子的童年,导致孩子情感不健康,人格不健全。
七、培养孩子新的兴趣点,拓宽孩子的兴趣。比如,孩子迷恋电视,可以让孩子复述喜欢的电视节目,激发表达兴趣;带孩子到书店去挑选与节目同一专题但内容更丰富的书,引导阅读兴趣;请孩子了解小伙伴对这个专题的看法,培养交往共处交流兴趣;请孩子搜集社会上对这个专题的反馈,培养评论兴趣;要求孩子把电视上精彩而有意义的节目,写成作文或日记,培养写作兴趣等。可以说任何兴趣都可以成为发展其他兴趣的基点,只要有人引导和指导。
总之,父母要想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与成长,就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教材,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就要提供丰富的相关材料及环境进行引导、加深和拓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养;让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深入的了解,培养孩子的专注探索的精神。即使孩子兴趣不断地变化也要不断地进行这种教育,这样就建构了孩子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发展了孩子的个性,从而奠定了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兴趣不断变化,不断进行这种加深、拓宽的培养,孩子最后就能找到自己的主导兴趣和特长,即找到“智能最佳点”。尊重孩子的兴趣,是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培养孩子的兴趣,就是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
有兴趣孩子就有学习动力
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好的成绩,学习就会变成没有尽头的苦脑事,终日饱受折磨。如果爱孩子,作为父母,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以后,孩子就会愿意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只能事倍功半。
小强的的父母从小就让他学钢琴、背唐诗。最开始,他还有兴趣,可是父亲的要求太严厉了,弹错一个音符、背错一个字,都要受惩罚,让他越来越怕,只要是学习,无论学什么,他的心里都怕得要命。家里一来客人,爸爸就让他表演弹琴背诗,他觉得自己就像是马戏团里的动物,每天受苦受累,只是为了表演给客人看,让客人取乐,让爸爸有面子。
上初中后,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孩,因为妈妈逼她学钢琴,就用锥子扎自己的手。他觉得,那把锥子扎进了自己的心里,自己和那个小女孩一样,都是太苦命了,还不如街头那些要饭的小孩。他对学校的课程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习惯了接受训练,脑子里已经习惯性地认为,人活着就必须要受苦,每一门课都是一个折磨人的魔鬼。
他的父母丝毫也没有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实际上,他们什么时候都没有在乎过小强的情绪,只知道每天早上六点半叫他起床,晚上监督他写作业,就像警察看管犯人一样,只要作业或考试时做错了题,家里就一定会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