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孔子大智慧全集
18412900000044

第44章 做就做个又博又专的人

【原文】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手?吾执御矣。”

【大意】达巷的一个人说:“博大啊,孔子!学问广博而无法称他为哪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到后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专门做什么好呢?专门赶马车好呢,还是专门射箭好?我赶马车好了。”

在《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场,而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借达巷人的口,使我们知道。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装醋。或者如孔子在这里听到达巷人的话后风趣而幽默地所说的那样,驾车就驾车,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驾车,去一所驾校学两个月拿一个驾驶执照外,还要去学电脑,学英语,如此等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呢,如果没有哪一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行的啊。弄不好,就会成为人们所挖苦的“样样懂,门门瘟”,恐怕连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业了罢。

所以,更为理想的追求实际上不是“博学而无所成名”,而是要既博学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又博又专,“样样懂,门门精”。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圣人其犹难诸?”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吧?又何况我们这些等闲之辈呢!

相传有一种鼯鼠,具有五种本领。但会飞而过不了屋,会缘而不能攀登至顶,会游而不能渡河,会穴而不能掩身,会走而不能先人。

孔子教学生以博学,他自己便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他一生从政、讲学,培养了弟子3000,建立了流传千古的“儒家学说”,不可谓不伟大,不可谓不博学!

今之从教之人,为了向学生传授文、理、生、化、电等各方面知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耗去了自己的宝贵光阴和青春年华。又哪有功夫去深钻一行,成为某学科领域的高、精、尖人材,跻身于“专家”的行列?但他们的门徒,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长为某专业的拔尖人才。学生的成才,不就是作为“园丁”的教师们辛勤“浇灌”的成果吗!

也有“万金油干部”之称。可惜时下这种“放下轻的拿重的”,“丢下笔杆握锄把”,“使牛踏耙又驾车”的“万金油”已不多见。

世间如罗蒙诺索夫那样在物理、化学、音乐、诗歌、绘画诸方面都堪称为“家”的,又能找到几个?